夢裡拿到高考語文試卷都會笑醒的我,當年怎麼是個理科生呀

2020-12-16 鄭曉蔚吹一波

大概是工作的頭些年,我常常做著高考的噩夢。作為一個數理化跛腳生,我在夢裡總是被考卷第一道燒腦的數學選擇題卡住。解不開繞不過,著急忙慌地在草稿紙上算啊算做著無用功,直到監考老師過來收卷了,才一蹬腿把自己給急醒了。緩過勁來後長舒一口氣,再確認一遍「寶寶可是已經參加過高考的老人了啊」。

只有一次,夢到發下來的是高考語文考卷,作為一個高一就開始發表作品、對文字有應激性反應的考生,我一下就樂了。接過卷子抓緊時間答題——我感覺自己都會搶答啦。結果沒憋住,笑醒了。醒來後悵然若失,好歹讓我看看夢裡的作文題長啥樣啊。

夢境是腦洞碎片的反芻。長期做高考噩夢的事情我一直沒好意思跟人講,我以為是我所獨有。直到有一天,我一位忠厚兄長、圖書編輯大大咧咧告訴我,他昨天又夢見高考數學了,頭道題沒讀完就收卷了。我才知道不單我一個人被高考的魔影折磨著。兄長風趣地說,這是他的童年陰影,每年會夢上幾次,感覺戒不掉了。我能理解他對高考夢境的恐懼——因為他數學比我還要糟糕。

反倒是我聽他說了這事兒之後,好多年不做高考噩夢了。

今兒讀到一篇專題文章《關於高考的夢,我做了十年》,講了許多與高考有關的殘酷青春的故事。其中一個令我印象深刻:「在夢裡,我把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全部考了個遍,甚至一個晚上的夢裡可以考好幾場,還常夢到自己找不到去考場的路,或是準考證不見了,又或是題目沒做完,卻響起了結束的鈴聲。」

根據我的經驗判斷,這是個學渣,並且每一門學科都是短板。

其實我很小就知道我這輩子會靠吃食文字為生。第一次擁有寫作衝動是小學看到《故事大王》上的一則徵稿啟事,最後一句話特別吸引人:稿件一經採用即付稿酬。小人兒愛做夢,我幻想過某天文字被刊印成鉛字將是何等風光,但從沒聽說過還能獲得金錢的犒賞。我感受到了這世界滿滿的善意,天下竟有如此便宜之事——動動筆就足可使人名利雙收。但終究沒有動筆,因為發現認識的字兒還不能湊夠徵文所要求的「八百字」或「以上」。

高一有了心儀的女孩,在她面前露臉的願望極迫切。而受數理化拖累,我每次月考總分都平庸得拿不出手(經常語文分數出爐後雄踞第一,然後數理化分數出來後就滾出了前二十)——反倒是她經常排名前三,光彩奪目。於是我決定獨闢蹊徑,以發表作品的方式來創造人生「曲線出彩」的機會。

高一暑假我就是在做作業、投稿、背著家人偷看電視的緊張節奏中度過的。我會在三十秒內,迅速完成聽到樓梯響、關客廳電視、蓋電視簾、拔插頭、將遙控器放回原處、溜回自己房間、執筆寫作業的全套動作。後來我爸每次上班前都機智地查閱記錄電錶度數,導致我斷了看電視的念想。有次我爸突然興奮地叫我快來看電視,我也跟著喜悅,結果走到跟前定睛一看原來是教育頻道正在播出講解數學函數的電視公開課——那時候我的數理化短板已經初現端倪。

我很沮喪,但又竊喜,覺得這段生活小插曲可以成為我接下來寫作的素材——鋪墊、反轉、再反轉的元素都有了,於是立馬創作了一篇八百來字的微型小說,又以「再給對方一次機會」的心態「賜稿」給了南京寧海路上的《現代寫作報》社。投稿標題至今我還記得,叫《意外之外》——一看就知道要反轉兩次。

開學大概一個月後,歷史性的時刻終於到來了:班長跑來告訴我,傳達室有封我的信。我心下狂喜,知道「有了」。報社體貼地給我寄來了作品樣報,還有三十塊錢的稿費單,我終於第一次體驗到了「名利雙收」。

高二上學期趕上文理科分班。其實我是很想報文科班的,但我辛苦考上的江蘇省重點高中是以理科見長的。我們姜堰鎮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考上了姜堰中學理科班,就等於一隻腳跨進了大學的大門。這句話在我心裡舉足輕重,幹預了我的填報。加上我爸也深受這句話鼓舞,從沒考慮過文科選項,因此我也就稀裡糊塗上了理科班。分班後還挺慶幸,因為文科報考人數過少,只有兩個班的規模,而理科班則壯大到八個。我感覺我的選擇是從眾的,也是正確的。

但學習成績可不這麼認為。我的數理化狀況越來越糟糕。我越來越欽佩周邊的學霸們,那麼多腦洞大開需要像下圍棋一般勾連各路知識點的理科考題,他們竟然全部答對。每次他們都會很熱心地幫我釋疑,但我完全聽不懂哇。而我的語文分數依然很霸道,我後來幾乎將所有語文課時間都用來複習數理化。語文老師對此也表示理解,視若無睹。

到了高二下學期,我的數理化學習依然非常吃力。關於數學,我對立體幾何完全沒有空間概念,我的腦中永駐著一個平面圖形;關於物理,我理解不了:為何一個人跑個來回回到原點後他的做功是零焦耳;關於化學,我記不住實驗室專用名詞「燒瓶」,但我能一下子記住「閒向春風倒酒瓶」的唐詩。我當時只能拿錢鍾書、吳宓等文化名人數學比我還差的歷史掌故來安慰自己,別無他法。

但數理化從不寬慰我,到了高三,這三門課都成了我的鬼見愁。最恐怖的一次是化學課班主任突然取消上課改考試了,夾著一沓試卷進來,打了我個措手不及。那次考試體驗特別糟糕,自信能得分的題目寥寥,我差點給出卷人打差評。我分析,後來的高考噩夢,就是這次考試落下的病根。

眾所周知,對一個不開竅的人而言,數理化想拔分是相當困難的。而我到了高三也沒有功夫再琢磨投稿見報事宜了,所以我成了班級裡一個排名很不起眼的男生。

填報大學志願時,我爸也沒底氣輸入名牌大學,於是填了江蘇省內一個中不溜秋、招生量巨大的學校。我從來不主動跟同學交流填報志願情況。

印象中高考那三天特別酷熱。第一場是我喜聞樂見的語文考試。我後來知道,當你把一項事業當作享受時,通常都會幹得不賴——就像庫裡投進三分後會搖頭擺尾吐牙套。但當時我並不知道我在享受語文考試,我只是感覺這門考試特別舒服。

當年的作文題我還有點印象,好像是談論如何變換視角看待世界的。寫此文時,我特意把2000年江蘇省作文題翻找了出來。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位學者出了一道題: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有人說圓形,因為圓形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也有人說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線構成的;又有人說半圓形也正確,它是惟一由直線和曲線組成的;最後有人說,第四個圖形也可以,因為它是惟一非對稱性的圖形。看來,由於標準和角度的不同,這四個圖形都可以作為正確答案。的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你有這樣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認識嗎?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只要與學者這道題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我寫了獵人打鳥的寓言,大意是這麼寫的:

樹上九隻鳥,打死一隻,還剩幾隻?

死根筋的理科生會答:八隻;活絡的理科生會答:沒了,嚇跑了。但文科生會答:還剩一隻,它是那隻死亡鳥兒的伴侶,久久不肯離去,這是兩隻愛情鳥。

寫的具體內容我已經忘了,反正文字挺唯美的。寫此文時,我更加相信我有洞悉這個世界的別樣視角,以及與眾不同的審美認知。寫作過程我也挺滿意,一直處于欣喜的自我感覺良好之中。

數理化依舊是我的心腹之患。好在當年數學題偏高階,而理化題又偏初級,導致我兩頭沾光。最後我語文排名各科第一名,得了121分(滿分150分),超過一本分數線將將兩分。

2000年考入南京一所非著名大學後,我已經清楚地了解到我並不擅長理科,只能從事文字方向的工作。我的閱讀寫作之路由此全面鋪開。我會在校門口租借五毛錢一天的書籍,逼迫自己當天在課堂上讀完以便及時歸還。那時候網際網路論壇寫作開始時興,一家叫體苑沙龍的體育論壇開出了入選作品一篇一百塊錢的賞金——這對學生狗而言極具誘惑。而我平時也喜歡看球,還買了套球衣混進了班級足球隊的替補席,於是隔三岔五「來一發」撞大運。收成好的時候,一個月也能有四五百塊錢的進帳。如今的70後中堅作家阿乙也曾混跡過這個論壇,當時他還是一個擁有事業編制的小鎮警察。在一篇有關他的專訪中,我讀到了這樣一段會心的文字:「每個月能領到一兩千塊的稿費,收發室的人看著匯款單,驚呆了。」

我越發知道我想要什麼。我想像我的球評偶像李承鵬、龔曉躍和張曉舟一樣,能夠在報紙上開設一個固定的專欄激揚文字,獲得千字千元的重金犒賞。

這些閃耀在彼岸的夢想隨著入行體育媒體圈變得越發真切起來。入職報館,使我的文字順利轉化為了鉛字。

漸漸地,找我約稿的報館多了起來,稿費也在逐級加碼。每當奧運會和世界盃,都會有兩三家報館約我開專欄。根據我的名字,這些年被編輯們玩壞了的專欄名有「一本鄭經」、「鄭鄭有詞」、「蔚然成風」、「鄭襟危坐」,就差「曉說」了……特別是自媒體逐步做大後,由於不受版面和稿費上限的約束,約稿編輯會顯得更為任性,關照我「隨時寫隨時發」。

文字使我能夠兌換到一定數量的錢幣,也確保了在當今紙媒效益下滑情況下我的生活質量不降反升。

但我也過了為錢寫稿的年齡。當我內心有了表達衝動時,我才會寫出令我感到愉悅和滿意的東西。這種愉悅感遠遠超出了賺錢本身——特別是當讀者在文後跟評說「我也是這樣想的,就是寫不出來」的時候。正如我的體育媒體圈朋友所說:寫作,是痛苦而快樂的過程。

當文字能夠給我們帶來食物與榮光時,我們便更加能夠懂得對文字的珍視與敬畏。那些聖殿裡閃耀著光芒的文字呵,絕不該淪落為溢美、粉飾、歌頌乃至跪舔的工具呵。

我有時想,如果再給我一次高考選擇,我會勇敢而決絕地填報文科班。因為我的審美方式早就鋪上了文學的底色,我的思維方式早就打上了個性的標籤——我既然能夠發現世界上的美好,自然也應該聽從內心處的歡喜。而從眾,不應該再是我的選項。

就像那屆高考作文題告訴我的:換個角度理解生活,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相關焦點

  • 恢復高考那一年的試卷曝光,題目難度大嗎?考生:可惜我晚生43年
    畢竟高考完後,還要填報志願,想要上一所名校,競爭越來越強烈,無論是考生還是家長,都為高考付出了很多。 但是大家知道嗎?在恢復高考的1977年,當年的試題難度很多人看了後,覺得哪怕是初中生都敢上考場,說不定還能上清華北大呢!這讓很多看了當年高考試卷的高三考生大呼,要是穿越到43年前,我也能上名校!試題到底難不難?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 剛拿到!江西語文、數學高考試卷和答案來了!各地作文題哪裡最難?
    材料突出的創新之處,在於引導考生思考未來,「把文章裝進『時空瓶 』留待2035年開啟」的寫作提示,意在引導考生思考:在接下來的歲月,「我」將在歷史上留下怎樣的一筆;「我」將怎樣在新時代抓住機遇,迎接挑 戰;「我」將怎樣圓個人之夢並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等等,這則材料有助於增強考生生活在新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偷個高考試卷有什麼難的?」我在牢裡寫道
    你查出全國共有6家印刷廠獲準印刷高考試題,並拿到其中一家印刷廠的建設圖紙,發現這家印刷廠堪稱銅牆鐵壁。,並且以鬧肚子為由將試卷裝進塑膠袋內衝入下水道,你身著潛水服在又臭又髒的下水道裡找了三天三夜也沒發現試卷的蹤跡,因為它早已被攔截在印刷廠下水道的防護網內。
  • 2020江蘇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 江蘇高考語文總分多少分
    2020年高考已經到來,今年高考的時間為7月8日-9日,今年江蘇高考報名人數為34.89萬人。十年寒窗,辛苦耕耘。期待在夢想的道路上開花結果,遍地金黃。加油吧,追夢少年!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為每一個不懈奮鬥的高考學子加油!
  • 看到這份做到極致的語文筆記,明白「高考狀元」是怎麼練成的 …
    作為一名理科生,滿分150分的語文她考了146分。與此同時,知乎上冒出了一篇熱帖:湖北高考理科狀元總分 725 分,語文 146 分,如何做到的?唐同學親自回答了這個問題。她曬了十幾頁高中時期做的語文學習筆記,解密了自己的高分秘訣:筆記記得認真記得好,有利於獲得高分。
  • 廣東普通高考首次啟用盲文試卷,揭陽「盲女孩」終於圓了高考夢
    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盲女孩」圓了高考夢的背後故事太暖心。「盲女孩」有個高考夢楊曉婷不是先天盲人。她擁有一雙明媚的大眼睛,在完全失明之前帶她欣賞了多彩的世界。小學六年級參加學校組織的視力檢查時,楊曉婷在用手遮住右眼的瞬間突然發現,自己的左眼看不見了。
  • 我已經不配看高考試卷了!哭了
    這兩天全國人民最關心的事情莫過於高考了吧!老人擔心孫子考咋樣,父母憂心孩子能否正常發揮?哥哥妹妹期望哥哥姐姐能考好,而我想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比如我)關心一個問題:我還做得來這些題麼?智商下降到哪個地步了?畢竟高考的時候大概是這輩子智商最高的時候了!於是乎,我們相當關注高考語文作文。為啥?
  • 我當年是怎麼把高考作文寫成滿分的
    其實,過了這麼多年回顧我當年的高考作文,你會發現,它是一篇價值觀特別主流、充滿正能量的演講稿。演講稿不是記敘文,也不是議論文,而是抒情詩和詠嘆調。 這篇作文,如果讓中學生拿到共青團組織的演講比賽上,讓其聲情並茂地朗誦一遍的話,絕對是「催人淚下」的。
  • 說說高考前一晚都是怎麼度過的?
    (一)我是在晚上躺在床上,睡覺前,才猛然覺醒自己的命運會因為這一次考試而改變(中考考前三天自己躲在房間裡看小說- -)然後就睡不著了,真的,翻來覆去的一直睡不著後來我去了我父母的房間,輕輕地拍了拍我母親(因為我媽是心理諮詢師,再加上高中三年我一直和她交流),我母親醒來的時候一臉疑惑,問我,「怎麼啦?」
  • 湖北高考女狀元725分,語文拿到146分,網友:字跡堪比「印刷體」
    在今年的高考中,來自湖北的理科狀元唐楚玥總分拿到了725分,其中罕見的是光語文就拿到了146分,而能拿到這麼高的分數,原因就有3點:高超的寫作技巧、深厚的文學底蘊還有漂亮的寫作字跡。其實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最特別的一門學科,更是跟我我們的國學息息相關,這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的優秀文化,還會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歷年的高考中,幾乎沒有學生能夠拿到語文的滿分,那麼考了146分的唐楚玥是怎麼拿到這麼高的分數的呢?
  • 理科生高考650分,還是栽在語文上,多少理科生感同身受?
    如今,各省的高考成績和排名都已經發布了,很多考生也第一時間查詢了自己的成績,有的儘管對分數比較滿意,但在看到排名後卻崩潰了,只恨自己沒能再多考幾分。其中,對於很多理科生來說,語文成了最大的拉分科目。近日,就有這樣一位重慶的考生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高考成績:語文103分,數學134分,英語136分,理綜277分,總分650分。全市排名1841位。
  • 我,是第一個看到2018年高考試卷及試卷命制過程的人
    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我下半年常去學校聽課,一聽就是一周,還和當年的高三生成了朋友。我的學生「同桌」一次對我說:老師,您聽課挺認真啊!筆記都記得這麼好!您在哪所高中啊?我要是復讀了能去您班上不?我只能尷尬地笑了笑,心想:你萬一復讀了,可能也是因為我把題出難了...每次命題時,我腦海裡都會浮現出坐在輔導書籍堆積如山的教室裡拼命苦讀的同學們,心裡就不敢有絲毫懈怠。
  • 全部選擇,沒有作文,臺灣高考語文試題卻被考生叫難
    ,取消了作文等主觀題,語文試卷全部是選擇題,這是多少考生夢寐以求的試卷類型啊,甚至有的人表示為啥我沒有趕上這種好事呢,但是臺灣考生出了考場並沒有開心,反而表示這一次比以往都要難。高考對於90後來說是一個美妙又痛苦的回憶,如果讓大家說高考這些科目中哪一個最難,很多人都會說是語文,一方面語文是第一個考的科目,大家的狀態還沒有出來,緊張讓很多人在語文這科發揮不太好,另一方面就是各種需要背誦的東西,尤其是古詩填空等讓大家高中三年都很頭疼,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頭疼的,最頭疼的是作文,或許是出題人也是需要絞盡腦汁,或許是選擇的角度越來越小,每一次作文的類型都不是很容易理解
  • 好漢再提當年勇——追憶37年前我的高考
    但我老媽應該全都記得,她一輩子都在念叨著我當年的高考。另外,那一年正趕上第一次分三年制高中,我因為高二整整一學年都在學文學理之間搖擺,就選了三年制。1980年入學四個班,兩個班選擇了兩年制,參加了1982後的高考;兩個班選擇了三年制,參加了1983年的高考,也許各地實行三年制高中的時間不一樣?)那時的我正坐在黑龍江一偏僻的小縣城的考場上,旁邊坐著從其它地區派過來的監考老師。
  • 43年前高考語文試卷,來試試你能考多少分
    那時候的中小學語文課本,由各省編寫。所以,這一年的高考題目,也由各省出題考試。很多年後,我當了記者,曾經採訪過當年的一位大學老師。他說:之所以讓各省出題,是因為考題印刷量太大,在那麼短的時間裡,把試卷分發到全國各地,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乾脆就各省自主命題了。
  • 學渣學姐逆襲高考語文總分126分作文經驗分享
    時至今日,我已經高考結束3年了。但每次想起考高或者在高考日將近的日子裡我都會有一種微妙又神奇的緊張感。這篇文章來和大家分享在高考中語文殺出黑馬的故事和技巧或許這輩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場高考,當然還有語文成績和那篇最後最後幾分鐘趕完的字跡潦草的作文,那張126分成績全校前10的語文試卷。
  • 當年爸媽這樣高考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第一年,海南的第一個理科高考狀元就產自這所學校,四年後這所學校再一次培育出了海南又一個理科狀元。1983年,張先生在那個鎮級中學讀高二的時候,通過預考拿到了參加當年高考的資格,40多個人的班級就3個學生拿到了「準考證」。當時考了280多分,文昌中學的校領導看到後嘖嘖稱奇,說在一個鎮裡的學校都能考到這樣的成績,便讓他到該中學讀高三再參加高考。
  • 高考語文146分的唐楚玥,語文究竟是怎麼學的?只靠3個字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作為湖北省2020年高考理科狀元,唐楚玥的語文功底了得,考出了146分的高分,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說,她竟然把選擇題都答對了,作文扣4分。在語文老師看來,恰恰是因為作文滿分,才有這樣的高分數。唐楚玥以網名「琴生」,分享了她的語文學習過程,小島老師認真看完了,覺得狀元的方法真是平淡無奇樸實無華,能考出146分的成績,總結了3個字:寫、練、記。
  • 高考狀元語文考出146分,字跡不輸書法家,網友:別人家的孩子
    高考狀元語文考出146分,字跡不輸書法家,網友:別人家的孩子又到開學季,無數學子進入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象牙塔,就在短短幾個月前他們剛剛經歷了人生的最大挑戰—高考的洗禮,其中有些不僅金榜題名,甚至榮膺「狀元」。 回看高考,被提及最多的就是各省的高考狀元了,他們也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最好的榜樣,瞧瞧別人家的孩子,這是眾多家長最常掛在嘴中的一句話。
  •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卷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報名條件...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卷2018專升本語文試卷(1),本套試卷是2018年成考專升本語文模擬試卷,有答案。一、單選題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90個有特殊編號的「奧運缶」在北京結束了網絡競價,以總價1283.65萬元成交,每個缶的均價都超過了14萬元。B.儘管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裡已經使出渾身解數大搞促銷活動,各商家在母親節檔期裡仍然力度不減,再次掀起促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