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兒童經常使用屏幕 大腦結構會發生變化

2020-12-1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美媒稱,科學家們說,電視、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可能改變幼兒的大腦結構——他們擔心此類技術可能影響語言和識字技能的發展。然而,專家們強調,研究結果只是初步的,家長們不必擔心允許孩子使用此類設備會損傷他們的大腦。

據美國《新聞周刊》11月4日報導,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小兒科》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共招募了47名年齡在3歲至5歲之間的健康兒童,他們接受了核磁共振成像掃描,以繪製他們的大腦圖像,並進行了語言和識字測試。他們的父母完成了一項調查,其內容是關於他們的孩子使用屏幕設備的時間以及他們與之互動的內容類型。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閱讀與識字研究中心主任、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約翰·赫頓博士對《新聞周刊》記者說,問卷的結果被用於給孩子遵守美國兒科學會「屏幕時間指南」的情況打分。26分意味著沒有採納任何建議。得分從1分到19分不等,平均8.6分。例如,在就餐時使用設備得一分,而臥室裡有屏幕設備得兩分。

科學家們查看了孩子們的大腦線路,發現得分較高的孩子的掃描結果有所不同。在大腦中與語言和識字技能有關的部分,他們的腦白質完整性——與神經衝動發作的速度有關——較低。

報導稱,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較低,讀寫萌發技能更差,要花更長時間才能說出物體名稱。

然而,當研究人員將家庭收入考慮在內時,這些關聯就不再顯著了。

這些兒童平均在18個月大的時候接觸屏幕,每天使用這種設備1.5小時。大約60%的兒童有自己的設備,41%的兒童臥室有電視或便攜設備。

過去的研究顯示,九歲以下的孩子在校外看屏幕的時間平均超過兩個小時。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家長限制孩子使用屏幕的時間,擔心這可能導致睡眠問題等,並推遲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同樣,世界衛生組織警告1歲的兒童不應該使用屏幕,2歲至5歲的兒童每天使用屏幕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

赫頓對《新聞周刊》記者說:「這是證明在學齡前兒童中,更高的屏幕使用率與較低的大腦結構和相關技能之間存在關聯的首個研究。」

赫頓說,儘管這項研究的方法意味著不能證明屏幕會導致負面結果,但「我們認為,有必要發出大量警告並進一步進行研究,以確保設備和媒體的使用方式對處於不同年齡和發育階段的兒童是健康的」。

他說,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以分辨不同年齡面臨的風險和益處。(編譯/盧荻)

相關焦點

  • 基於屏幕的在線學習會讓孩子大腦發生變化,我們準備好了嗎?
    讀寫能力確實會改變人的大腦。閱讀的學習過程會改變我們的大腦,但我們的閱讀內容、閱讀方式以及閱讀媒介(印刷品、電子閱讀器、手機、筆記本電腦)也會改變我們的大腦。在眼下的新現實中這尤為重要,因為許多人任何時候都在進行多屏幕操作。考慮到許多人在家辦公,數百萬學生在家學習,培養兼具數字印刷品和傳統印刷品讀寫能力的雙語大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 兒童看屏幕太久或永久改變大腦構造:將影響語言和自我控制能力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藥中心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孩童盯電子屏幕時間過久,會改變大腦管理語言和自我控制部分的構造。
  • 孩子常看屏幕設備影響大腦發育
    一項耗資3億美元研究結果顯示,兒童長時間看屏幕會對大腦發育產生不利影響手機、電腦和電視已日益成為現代孩童生活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看屏幕會對大腦發育產生多大的影響?這也正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項耗資3億美元研究的主題。該研究使用MRI掃描來檢查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其它屏幕設備對兒童大腦結構的變化,結果令人震驚。這項研究的首批結果顯示,每天在屏幕上花兩小時以上的孩子在語言和思維測試中得分較低。
  • 電子屏幕正在摧毀孩子的大腦,如何幫助孩子遠離手機遊戲?
    人腦在不斷建立神經連接的同時,也在刪剪那些不常用的神經連接,而數字設備的使用對這一過程中起著微妙的作用。神經影像學研究發現,網絡和遊戲成癮與大腦區域的結構和功能變化有關,涉及到情感處理,執行注意力,決策和認知控制等。
  • 兒童肥胖可能與大腦結構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66 個皮質區域中的 18 個,主要位於大腦的最前面 (前額葉皮質),在 BMI 較高的兒童中明顯變薄。一些先前的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較高的兒童大腦皮質區域更薄,儘管結果是混合的。這項研究中的孩子們執行了一系列旨在測試他們記憶和決策的大腦功能的任務。
  • 手機玩多真會變「傻」!大腦白質結構受到負面影響,孩子效率變低
    1:手機屏幕對孩子大腦白質產生直接影響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辛辛那提兒童醫療中心招募了69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對這些孩子做了下面這幾種測試:表現性詞彙測試(EVT-2)、語音處理綜合測試(CTOPP-2)和閱讀準備評分(GRTR)。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平時使用屏幕時間超過1小時的孩子,相比使用不足1小時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大腦語言和識字能力的發育更差些。
  • 研究發現:太空人大腦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人類或被永困地球?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開玩笑說:地球可能都快裝不下你了!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尋找到真正的宜居星球,從而飛出地球到新的家園生活和繁衍,目前來看人類正在朝著這個方向而努力。但如果說進行星際探索,或者簡單來說在太空中飛行,我們的身體是必然會受到影響的。目前來看,短期內沒有特別嚴重的變化,但如果長久地在太空中飛行,結果就不一定了。最近《科學進展》期刊上一項研究表明,長時間停留太空,可能對我們的大腦功能和結構造成一定影響,那是否意味著人類可能永遠被困在地球之上了?
  • 孩子老盯著那塊屏幕,該不該擔心他的大腦發育?
    如今,隨著電腦、手機、平板和電子遊戲的泛濫,家長們又有了新的擔憂:自家孩子花在屏幕設備上的時間總量。對於家長們來說,這種擔心似乎有著一定的道理。畢竟在青春期階段,孩子們沉浸於屏幕的情況陡升;也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大腦的發育速度加快了,在向成年的轉變過程中,神經網絡被修剪和鞏固。於是,很多人提出「屏幕上癮」一詞,認為過度使用屏幕設備會改變孩子的大腦。
  • 青春期孩子愛反叛只因大腦結構起變化(圖)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數表現叛逆,不願聽父母的話,通常不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他人。(資料圖片)  表面現象:人的大腦年輕時能接受較多信息,所以兒童時期學習能力較強,進入青春期有所下降,青春期過後相對恢復。
  • 研究揭示光合反應中心會發生超快結構變化
    研究揭示光合反應中心會發生超快結構變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5:52:54 瑞典哥德堡大學Richard Neutze研究小組揭示,光合反應中心會發生超快結構變化。
  • 當感覺孤獨時,大腦中會發生什麼變化?結果令人驚訝……
    實際上,孤獨是一種主觀體驗,感受因人而異,有人害怕孤獨,有人享受孤獨,但經歷孤獨時大腦確實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中,由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感覺孤獨的人實際上擁有更活躍的大腦,而且,在他們大腦中發現更多對記憶和其他認知能力至關重要的變化。人類演化的軌跡也是社會協調與合作的軌跡。
  • 研究顯示:兒童同時使用左右半腦進行語言學習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外媒稱,據喬治敦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家9月7日公布的研究顯示,嬰兒和兒童能夠使用大腦的兩個半球來學習語言,特別是在處理口語常用語時,而成年人的語言學習主要集中在左腦。據埃菲社華盛頓9月7日報導,這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研究顯示,幾乎所有成年人都只能使用左腦處理語句。
  • 青春期孩子叛逆 大腦結構變化(圖)
    青春期孩子叛逆 大腦結構變化(資料圖)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數表現叛逆,不願聽父母的話,通常不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他人。表面現象:人的大腦年輕時能接受較多信息,所以兒童時期學習能力較強,進入青春期有所下降,青春期過後相對恢復。科學解釋:人腦內海馬狀凸起處控制人的記憶和學習能力。青春期時此處有一器官凸起,分泌大量蛋白質,降低大腦興奮度,損害空間認知能力,使人記憶能力下降。未來展望:可使開發有助提高青少年記憶力的藥物成為可能,幫助那些學習能力已經下降的孩子。
  • 美國兒科最新研究:幼兒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最影響大腦哪些功能?
    導讀:美國兒科最新研究:幼兒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最影響大腦哪些功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美國兒科最新研究:幼兒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最影響大腦哪些功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大腦可能發生這樣的變化,家長別不在意
    並且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他們從小大腦可能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所以家長們別不在意。上圖中,左邊為正常孩子的大腦情況,右邊則為經常挨打挨罵的孩子的大腦。從圖中可以看到,經常挨打的孩子,大腦開始蜷縮,黑暗的部分要遠超過正常孩子的大腦。父母的打罵對孩子智商的影響有多大?
  • 加拿大最新研究:過度使用手機,比起傷害眼睛孩子大腦損害更嚴重
    父母有話要說:「您可以先看卡通片,媽媽會忙一會兒。」越來越多的情況發生了,手機已經成為我們育兒方式的重要支柱。在這段時間裡,我調查了周圍的母親,您知道手機對孩子的危害嗎?80%的母親認為最大的傷害對孩子的眼睛有害。然而,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最大的傷害是對孩子的眼睛學齡前兒童不是眼睛,而是大腦。▼首先,手機屏幕對孩子的大腦白質有直接影響。
  • 看屏幕超1小時 影響大腦發育
    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看屏幕時間過長,可能讓兒童在語言和自我調節方面的能力下降。  研究人員招募了47名3~5歲的健康兒童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掃描,繪製了孩子們的大腦圖像,並對他們進行語言和識字測試。
  • 腦智前沿科普 | 理解他人的想法: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什麼?
    當我們被問到某人可能在想什麼時,我們知道大腦的某些區域會參與其中,但是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或者僅僅是某件事情提醒我們思考時,這些「心智化腦區」會參與其中嗎?這個問題只能通過讓參與者感覺他們處在一個真實的社會互動情境的研究來回答。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兒童會認為他們在與同伴互動,同時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
  • 最新研究:零重力下太空人大腦液體會 「重新分布」
    他之前參與了太空人大腦分析工作,使用標準類型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展開分析,目前他在最新研究中使用一種特殊類型的核磁共振掃描,包括一系列的擴散核磁共振成像技術(dMRI)。便於我們深入觀察大腦結構,研究航天飛行時大腦發生怎樣的變化。
  • 最新研究:零重力下太空人大腦液體會「重新分布」
    他之前參與了太空人大腦分析工作,使用標準類型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展開分析,目前他在最新研究中使用一種特殊類型的核磁共振掃描,包括一系列的擴散核磁共振成像技術(dMRI)。便於我們深入觀察大腦結構,研究航天飛行時大腦發生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