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拒絕諾貝爾文學獎?只是保持緘默而已

2020-12-20 西部網

鮑勃·迪倫

洋蔥新聞截圖

洋蔥新聞

外媒報導截圖

  騰訊娛樂訊近日,有消息稱鮑勃·迪倫的經紀人在紐約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鮑勃·迪倫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並表示「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不過,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洋蔥新聞,嚇了大家一跳。

  而真實情況是瑞典文學委員會已經與迪倫的經紀人以及他的巡迴演出負責人進行了會談,但卻無法和迪倫本人取得聯繫。迪倫周四(10月12日)晚上在拉斯韋加斯舉辦了一場演唱會,但參加了這場演唱會的記者發現,迪倫在演唱會上除了唱歌外,沒有說任何話,自然也就沒有提到諾貝爾文學獎。

  《華盛頓郵報》報導,迪倫親友表示,他暫時對獲獎沒有發表任何看法,他的一個朋友說,迪倫可能永遠不會表示感謝。

  報導指出,諾貝爾獎獲得者將於今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晚宴上,由瑞典國王頒獎,屆時,獲獎者也將發表獲獎感言。但諾貝爾獎委員會目前自然無法知道鮑勃·迪倫是否有意前去赴宴領獎。

  目前,尚未有任何官方消息稱鮑勃·迪倫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

  注釋:

  「洋蔥」是美國一家提供諷刺新聞的組織。它以報導諷刺性文章為特色,文章內容涉及國內外以及當地的消息,在它的旗下還有娛樂性的報紙和網站。由該組織所提供的新聞是對時事的評論,而這些時事既有真實的也有虛構的。它以真實新聞事件為藍本,加工杜撰假新聞。雖然故事都是假的,卻絕非胡編瞎造,而是用誇張的想像表達對世界觀感,是另類的社會評論,因此有不少讀者追捧。它模仿了傳統新聞的特點,所有新聞均以美國聯合通訊社規格報導。當傳統印刷媒體發行量減少,被迫裁員時,《洋蔥》的銷量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相關焦點

  • 鮑勃·迪倫憑歌詞折桂諾貝爾文學獎引爭議
    在知乎網站「如何評價鮑勃·迪倫的唱功」問題下,一個網友在2014年時如此回答: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頂級詩人。時間證明了這位網友的判斷——北京時間昨晚7時,這位75歲的美國著名民謠、搖滾音樂人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鮑勃·迪倫是誰?
  • 鮑勃·迪倫拒絕諾貝爾文學獎? 願更多答案在風中飄揚
    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拒絕接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各方反應不一。但相信,應該有一些人對此深表敬佩。許多事情,答案並不唯一。  不知有多少人聽過鮑勃·迪倫那首著名的《風中飄揚》。「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為一個男人,海鷗要飛過多少片海,才能在沙灘上棲息……答案啊,我的朋友,正在風中飄揚。」
  • 答案不再風中飄蕩 民謠詩人鮑勃·迪倫摘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民謠、搖滾歌手鮑勃·迪倫(Bob Dylan)摘得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以「歐洲中心主義」聞名的諾貝爾文學獎上一次花落美國,還是23年前頒給黑人女作家託妮·莫裡森。當人人紛紛猜測諾獎何時會再度青睞美利堅時,瑞典文學院給出了讓人吃驚的答案——將獎項頒給一位民謠、搖滾歌手,確切地說,一個文學界的「圈外人」。
  •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音樂家鮑勃·迪倫,憑什麼?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下午1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瑞典學院說,頒獎給迪倫是為了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內創造了新的詩意表現手法。」
  • 諾貝爾獎官方至今聯繫不上鮑勃·迪倫 於是決定放棄
    近日,一條關於鮑勃·迪倫(Bob Dylan)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在朋友圈熱傳,後被證實是洋蔥新聞。但瑞典皇家學院也確實一直沒有聯繫上迪倫本人,據英國衛報17日報導,多次聯繫未果之後,瑞典皇家學院表示放棄聯繫迪倫,學院的常務秘書Sara Danius表示,他們堅信迪倫在今年12月10日舉行的頒獎晚宴上一定會出現。
  • 鮑勃·迪倫後,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給了美國詩人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準時頒發,獲獎者是美國當代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這是在鮑勃·迪倫之後,時隔4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給了一名美國詩人。她和去年得獎的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和彼得·漢德克一樣,並沒有登上ladbrokes的賠率榜。
  • 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 願更多答案在風中飄揚
    2016年10月17日訊,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榮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各方反應不一。但相信,應該有一些人看了這條消息會激動得難以言表深深理解瑞典文學院成員韋斯特貝裡所說的:「他可能是最偉大的在世詩人。」
  • 鮑勃·迪倫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 好友代領
    12月10日,斯德哥爾摩音樂廳,70歲的帕蒂·史密斯以和她往日「朋克教母」形象截然相反的襯衫西裝出現在舞臺上,這次她是替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獻唱後者的著名曲目《大雨將至》。  帕蒂·史密斯的身後是頒獎典禮的管弦樂隊,而非民謠演出吉他、口琴的簡單裝備。在不熟悉的環境下,史密斯的表現極不自然。
  • 美國民謠歌手獲諾貝爾文學獎 憑歌詞折桂引爭議?
    在知乎網站「如何評價鮑勃·迪倫的唱功」問題下,一個網友在2014年時如此回答: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頂級詩人。時間證明了這位網友的判斷——北京時間昨晚7時,這位75歲的美國著名民謠、搖滾音樂人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鮑勃·迪倫是誰?
  • 他們是哲學家,卻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近日,因愈演愈烈的醜聞事件,瑞典學院不得不宣布,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取消頒發。這是自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建立以來第八次停發。這一百多年間,獲得該獎項的一百多位人物中,除了大部分專注文學創作的作家,也有一些並不以作家身份著稱,如2016年的獲獎者,音樂家鮑勃·迪倫,更早的則有1953年的得主邱吉爾。此外還有一些哲學家,也獲得過這一殊榮。
  •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諾貝爾文學獎向來是文學界較高檔次的獎項,然而,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是專業作家,卻破天荒地獲得了該獎項。他們或作曲家,或一國之主……我們一起看下吧。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
  • 鮑勃·迪倫開發布會拒領諾貝爾獎是謠傳_騰訊網
    謠言2:鮑勃·迪倫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四點回應查證過程:1、鮑勃·迪倫拒領諾獎的回應完全是杜撰出來的謠傳帖中提到:「今天,鮑勃·迪倫的經紀人在紐約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鮑勃·迪倫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
  •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電影淵源也很深
    彼得·漢德克獲得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傳來時,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諾貝爾文學獎開始在嚴肅性和通俗性之間找到了一個結合點。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匯總
    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前不久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音樂人。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在創作這首作品之前的BobDylan,雖然和紐約大多數民歌手一樣,創作了大量的抗議歌曲,但更多還只是體現在就事論事的表面。而出現在當時《小字報》第六期封面的這首《Blowin』 intheWind》,則才是他創作水準的一次升級。
  • 歌手獲文學獎答案在風中飄
    綜合新華社電瑞典文學院13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音樂人兼作家鮑勃·迪倫。文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迪倫因為「為美國音樂傳統創造了新的詩性表達」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    這一決定出乎人們意料。此前,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為村上春樹和阿多尼斯,鮑勃·迪倫並不在人們推測的熱門名單上。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花落美國女詩人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出爐,獲獎者是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其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詩意中飽含樸實之美」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
    美聯社斯德哥爾摩10月8日報導指出,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該學院說,現年77歲、出生於紐約的格麗克是耶魯大學的一名英語教授,她在1968年以詩集《頭生子》首次亮相文壇,「很快就被譽為美國當代文學中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該學院說,她的詩歌「力求清晰」,關注的往往是童年和家庭生活,以及與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密切關係。
  • 鮑勃·迪倫——他的歌詞中有非凡的詩性力量(1)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0月13日13時,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7時,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搖滾音樂教父兼詩人鮑勃·迪倫(Bob Dylan)。此前被大眾看好的詩人阿多尼斯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落空。
  • 鮑勃·迪倫出售全部歌曲版權 讓音樂人體會到久違的尊嚴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年近八旬堅持演唱現年79歲的鮑勃·迪倫,自20世紀60年代早期開始創作並表演民謠音樂,後風格多變,一直活躍在音樂創作和表演舞臺。2004年,滾石雜誌將他的15個作品列入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曲清單,並將《像一塊滾石》排在首位,同時上榜的還有甲殼蟲樂隊。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事
    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結果已在昨晚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再度進入人們話題的中心。回顧歷史,諾貝爾文學獎迄今已頒發了百餘次,背後或大或小的故事與話題不計其數。 本文是一篇往年的舊文,列舉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十宗「最」,以佐飯後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