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他的歌詞中有非凡的詩性力量(1)

2020-12-13 中華網文化頻道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0月13日13時,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7時,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搖滾音樂教父兼詩人鮑勃·迪倫(Bob Dylan)。此前被大眾看好的詩人阿多尼斯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落空。文學院在授獎詞中評價:因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性表達,特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鮑勃·迪倫。

南方日報記者 陳龍 實習生 鍾志阮 孫健

爆冷

鮑勃·迪倫「戰勝」 阿多尼斯

搖滾歌手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一出,輿論譁然。誰也沒想到莊嚴肅穆的瑞典文學院會把一個嚴肅的文學獎項頒給一個音樂人。而此前博彩公司的賠率榜變化和大眾傳言經歷了一波三折的過程,也讓這一公布結果顯得十分「烏龍」。

除了此前一直高居賠率榜前兩位的肯亞作家恩古齊·瓦·提安哥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最被大眾看好的無疑是擁有敘利亞和黎巴嫩雙重國籍的詩人阿多尼斯了。

雖然諾貝爾官方早已發布消息稱,今年文學獎的頒布時間定在北京時間13日的晚上7時。但前天,有多個微信公眾號虛張聲勢,直接在標題中打出《阿多尼斯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標題,很多不明就裡的讀者轉發,造成刷屏。

就在昨晚離最終結果公布還有5分鐘,很多網友和媒體人屏息等待的時候,又出現了阿多尼斯在新註冊的twitter帳號上發布自己接到瑞典文學院告知他獲獎的狀態,險些讓讀者信以為真。而當諾獎官網宣布得主為鮑勃·迪倫的時候,網上再次發出一片驚嘆之聲。

在英國最大的博彩公司Ladbrokes的賠率榜上,鮑勃·迪倫一直處於第八、第九的位置,儘管如此,呼聲較高的還是提安哥、阿多尼斯、唐·德裡羅、菲利普·羅斯等人。

《像一塊滾石》曾被《滾石》雜誌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500首歌的第一名。然而,像他這樣具有極其強烈的文學氣質、血緣的歌曲作者究竟算不算一詩人?這個問題從他出道以來一直就爭論不已。1965年,一個記者當面向迪倫問起這個問題,他說,「我更多地把自己看作一個胡言亂語的人。」

但是大多數人尤其是文學愛好者對此並未注意,因為諾貝爾文學獎一向獎勵的是那些具有崇高文學理想,並在文學藝術創新上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即便是鮑勃·迪倫的鐵桿歌迷,在爭論中也能意識到他的東西和以前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完全不是同一個類型的。

而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迪倫,則顯示出該獎對文學含義的全新理解和闡釋。

人物

惟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家

從1993年美國黑人女作家託尼·莫裡森獲獎之後,美國已有23年的空白期。鮑勃·迪倫的獲獎,不僅是諾貝爾評選委員會對民謠、搖滾音樂的認可,更是對美國文學的再次褒獎。

美國一向是衝擊諾貝爾獎的重要國家。在之前賠率榜的前12人中,就有唐·德裡羅、菲利普·羅斯、喬伊斯·卡羅爾·奧茨、鮑勃·迪倫4位美國作家。但前三位都比迪倫的呼聲高。諾貝爾文學獎愛爆冷門,再一次得到證明。

鮑勃·迪倫是20世紀的搖滾教父、跨時代的文化偶像。其194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希賓,20多年以後,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將。《像一塊滾石》《答案在風中飄蕩》《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訪61號公路》等作品,不僅確立了迪倫在搖滾音樂史的教父級地位,也奠定了他作為20世紀偉大詩人的身份。

相關焦點

  • 「答案在風中飄蕩」 鮑勃·迪倫的歌詞可以當做詩來讀
    他曾多次獲得葛萊美獎,2000年為電影《奇蹟小子》創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鮑勃·迪倫被《時代》雜誌選入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名單,他影響的音樂人中有尼爾·楊、大衛·鮑依、婁·裡得、布魯斯·斯普林斯丁、約翰·列儂等等。鮑勃·迪倫不僅改變了搖滾樂的歷史,也影響了無數音樂領域之外的人。
  • 鮑勃·迪倫憑歌詞折桂諾貝爾文學獎引爭議
    在其50多年的音樂生涯中,鮑勃·迪倫創作歌曲數百首,十餘次獲得葛萊美獎,唱片總銷量已超過了1億。2000年為電影《奇蹟小子》創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還曾被《時代》雜誌選入過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名單。自稱受他影響的音樂巨星眾多,包括尼爾·楊、大衛·鮑伊、婁·裡得、約翰·列儂等等。
  • 鮑勃·迪倫歌詞的文學價值
    迪倫表演的本質,在於他不斷地演唱這些老歌,還有新歌,時過境遷,通過新的編排、置身於新的語境,老歌煥發出新的生機。2003年後美國入侵伊拉克,迪倫依然吟唱這些有40多年歷史,卻傳達出新的意義、用作新用途的歌曲。他傾向於不在歌曲中綁定與特定語境相關聯的地理或時間標記,以此讓歌曲保持活力,與現實保持關聯。採訪者:你花了不少工夫研究迪倫的歌詞。
  • 鮑勃·迪倫的詩20年沒人翻譯 是誰把他「拎」到文學舞臺
    2016年10月15日訊,陝西青年詩人、作家周公度是國內翻譯鮑勃·迪倫詩歌最多的譯者,大概翻譯了六七十首。2011年,他翻譯的《時光慢慢流逝》、《吉卜賽人》、《漫遊者》等27首詩歌刊發在2011年第4期《詩林》雜誌,這也是國內刊物首次集中刊發。
  • 《鮑勃·迪倫在紐約》:20歲便開始影響世界的自由少年
    除了歌詞對青春力量的渴望、對世界美善的追求和對自己個性的表達,措辭和韻律也非常好,「當你把他的詞翻譯出來,就會發現,鮑勃·迪倫的歌像詩一樣,它有一些東西是打開超現實主義的鑰匙。當我們寫歌詞的時候會有一些押韻的字,甚至為了韻律我們要去湊字,但是在鮑勃·迪倫的手下,他的詞中,字字都是超現實主義的跳板,他把某些非常神秘的內在或者極美的東西串聯在一起,會讓人覺得非常動人。」
  • 答案不再風中飄蕩 民謠詩人鮑勃·迪倫摘諾貝爾文學獎
    詩人廖偉棠說,許多年前,他在袁可嘉編選的《美國當代詩選》裡讀到了鮑勃·迪倫的歌詞。「我記得袁老寫到在美國聽鮑勃·迪倫演唱會的盛況,把他比喻為柳永,寫得像有井水處就有迪倫歌似的。袁老把鮑勃·迪倫的歌詞作為詩翻譯過來,放在那本大師雲集的詩選裡居然毫不遜色,且另有一股灑脫滌蕩之氣,且神秘、猛銳如春夜之虎。」    鮑勃·迪倫的文字天賦也體現在歌詞之外的寫作上。
  • 鮑勃·迪倫的新歌來得正是時候
    這首歌時長長達近17分鐘,據說在製作時,負責人曾問鮑勃·迪倫是否有精簡版,得到的回答卻是,「這就是精簡版」。除此之外,網上並沒有更多關於這首歌的信息。熟悉鮑勃·迪倫的人知道,他的風格一貫如此,一如他通常以月為頻率更新的推文,演唱會上和觀眾惜字如金的互動。但這並不影響鮑勃·迪倫的作品被懂他的人傳誦。
  • 鮑勃·迪倫:每一句歌詞都是不朽的詩篇
    他的寫作往往被歌曲聽眾們忽略,雖然多少年來大家一直在不斷地咀嚼著他的歌詞。這些歌詞本身,就是偉大的詩歌。人物簡介1941年5月24日,鮑勃·迪倫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城,‍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少年時期的迪倫便顯示出音樂天賦,10歲時迪倫自學了吉它、鋼琴、口琴等樂器。‍‍高中畢業後他來到明尼蘇達大學繼續學業。
  • 為你讀詩丨鮑勃·迪倫 《時光慢慢流逝》(中英雙語)
    收聽提示:1、視頻連續版:如網速流暢,請點擊上方視頻收聽。2、語音分段版:退出本頁面,在微信對話框中輸入:時光慢慢流逝,即可收聽。由於近日微信音頻自動回復的播出順序不受後臺控制,時常亂序。鮑勃·迪倫「打敗」了葉芝、艾略特等重量級選手,獲得了這項殊榮。迪倫的歌詞就是他的詩,大學教授研究他的詩,年輕人也在他的歌聲和歌詞中沉溺。他的詩有一種魔性,這來源於他非比尋常的性格和經歷。鮑勃·迪倫成名於1960年代,他的青年時代正趕上美國歷史上最動蕩的時期。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一個流行歌手不受影響是很難的,脫離時代的歌手也很難走紅。
  • 鮑勃·迪倫歌詞手稿拍出200萬美元
    原標題:鮑勃·迪倫歌詞手稿拍出200萬美元 鮑勃·迪倫歌詞手稿 日前,美國「民謠巨匠」鮑勃·迪倫的《像一塊滾石》歌詞手稿,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20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65萬元)天價,成為史上最昂貴流行音樂手稿。
  • ...萊昂納德·科恩|鮑勃·迪倫|瓊尼·米切爾|拉裡·斯洛曼|哈利路亞
    今天,鮑勃·迪倫77 歲了。他說:「你要給年輕人留下點什麼,而不再是像他們一樣行事。」那一代音樂人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呢?清澈的節奏、浪漫的詩性、熱切的感知力……誠如李健談到創作,他說,「一個優秀的詞曲作者、一個歌手他需要什麼,我越來越能體會需要天賦,那種東西在科恩身上有,鮑勃·迪倫身上也有。
  • 鮑勃·迪倫的缺席,「答案在風中飄蕩」
    鮑勃·迪倫沒有出現。他本人也說,他花了兩周時間才確認自己真的得獎。他接受獎項,但因已有其他安排不能前去領獎。「我的精神與頒獎典禮同在,」迪倫在事先撰寫好的獲獎感言上這樣說。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我從未想像過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 美國民謠歌手獲諾貝爾文學獎 憑歌詞折桂引爭議?
    在其50多年的音樂生涯中,鮑勃·迪倫創作歌曲數百首,十餘次獲得葛萊美獎,唱片總銷量已超過了1億。2000年為電影《奇蹟小子》創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還曾被《時代》雜誌選入過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名單。自稱受他影響的音樂巨星眾多,包括尼爾·楊、大衛·鮑伊、婁·裡得、約翰·列儂等等。
  • 撕開薯片袋,詩人們朗誦鮑勃·迪倫
    莫西子詩演唱。鮑勃·迪倫的謎樣人生:他永遠在扮演自己身為詩人和譯者,西川在晚場沙龍做為開場嘉賓首先表達了他對迪倫的困惑。「很多藝術家的創作是有跡可循的,但鮑勃·迪倫則完全不一樣。他從來就不進步,生下來就做得好,到他七老八十得諾貝爾獎了還是那個樣子。
  • 鮑勃·迪倫,吟唱之上有詩歌
    對此,以鮑勃·迪倫及其樂隊為寫作對象的《老美國誌異》一書的中文譯者董楠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鮑勃·迪倫的音樂傳統,來自英國古代民謠和黑人民謠,也有美國鄉村音樂和西部山區白人音樂的結合。同時他的歌詞中有現實主義、神秘主義、民間傳說色彩,他還喜歡法國象徵主義詩人蘭波。「如果把他的歌詞寫作用文壇上的作家來比較,他有點像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霍桑等。」董楠說。
  •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音樂家鮑勃·迪倫,憑什麼?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下午1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瑞典學院說,頒獎給迪倫是為了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內創造了新的詩意表現手法。」
  • 78歲鮑勃·迪倫發17分鐘新歌,他想跟世界說些什麼?
    隨著疫情奪走了眾多名人的生命之際,有媒體也隨之關心起這位因歌詞而獲獎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否安全。而出人意料的是,鮑勃·迪倫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新歌《Murder Most Foul》。這首新歌被外媒稱為「史詩級的散文詩」,由於歌詞存在大量歷史故事的文獻式引用,引發了歐美媒體、粉絲和學人們的歷史考據熱潮。
  • 78歲鮑勃·迪倫發史詩級17分鐘新歌,他想跟世界說些什麼?
    隨著疫情奪走了眾多名人的生命之際,有媒體也隨之關心起這位因歌詞而獲獎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否安全。而出人意料的是,鮑勃·迪倫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新歌《Murder Most Foul》。這首新歌被外媒稱為「史詩級的散文詩」,由於歌詞存在大量歷史故事的文獻式引用,引發了歐美媒體、粉絲和學人們的歷史考據熱潮。
  • 賈伯斯唯一的終生偶像,鮑勃·迪倫才是真正的跨界天才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被音樂、文學、科技圈都同時視為精神偶像的鮑勃·迪倫。音樂×鮑勃·迪倫鮑勃·迪倫於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明尼蘇達州的北方小鎮希賓,他少年時期就展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5歲就登臺表演,最擅長演奏吉他、鋼琴、口琴等樂器。沒曾想長大之後的鮑勃在美國音樂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 鮑勃·迪倫8年來首發新歌,17分鐘裡他唱了啥?
    這是一首我們錄好有一陣的歌,你們可能會有點興趣。」 鮑勃·迪倫在留言區向粉絲和追隨者致意。他選擇在絕佳的時刻發布。若非現在,除了死忠粉、懷舊者和文化人,還有誰會對這樣一首死長,如同配樂詩朗誦般的歌曲感興趣。如果不是感到無助,誰會有耐心在17分鐘的迷宮中追隨往日遺蹟,重新回憶起1963年11月22日12時30分,甘迺迪總統在德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遇刺的骯髒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