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的詩20年沒人翻譯 是誰把他「拎」到文學舞臺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2016年10月15日訊,陝西青年詩人、作家周公度是國內翻譯鮑勃·迪倫詩歌最多的譯者,大概翻譯了六七十首。2011年,他翻譯的《時光慢慢流逝》、《吉卜賽人》、《漫遊者》等27首詩歌刊發在2011年第4期《詩林》雜誌,這也是國內刊物首次集中刊發。周公度在昨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翻譯他的詩歌並不容易,往往很多翻譯完成後就很像歌詞了,這是翻譯迪倫詩歌的問題之一。

周公度從2010年開始翻譯鮑勃·迪倫的詩歌,迪倫也一度連續幾年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但他並不是為了「湊獎」,而是因為喜愛迪倫的詩歌。「這個獎出來之後大家為什麼會驚訝,就是因為對他的文學這方面不太了解。他詩的風格和我們詩歌圈的風格相差的比較遠。」 周公度告訴記者,儘管音樂圈熟悉他,但並沒有注意到他的詩歌,他記得上世紀1990年代,他的詩在公開刊物上之發表過一次,最近這20年沒有人翻譯過。儘管曾經有人拍賣過迪倫的詩歌,但願意去翻譯他的詩歌的人真的太少了。

周公度開始翻譯時,迴避了那些眾人耳熟能詳的流行歌詞,或一些太熱門的詩歌,「不是說他本身寫得太像歌詞了,而是翻譯過來太像歌詞了。」周公度看來,很多譯者面對迪倫還是將他當成歌手來翻譯,而不是當成詩人,這個心態不一樣,對對象的文學感覺會出問題,「你不會像對待詩人那麼嚴謹。」

鮑勃·迪倫是完全創造出了一個新的文學概念,他是個了不起的詩人,因為他會不斷修正他的作品,他在《紐約客》一直有發表詩歌,大家都知道《紐約客》這本雜誌在美國文化界的位置,他在美國作為詩人是獲得廣泛認可的。「他其實回到了詩歌的傳統中來,跨過了很多同時代的詩人,直接回歸了詩歌最原始的狀態。」 周公度說。

從2010開始有出版社陸續希望聯繫版權,「天降諾獎」這件事讓迪倫的詩集從無人問津到了搶手的香餑餑,「本來定下11月就籤約版權了,但現在看來不一定了。」在記者的追問下周公度承認,短短一天就有很多家出版社參與到競爭中來,畢竟每年諾獎得主的書成百上千倍的銷量翻番,更何況是大名鼎鼎的迪倫。

相關新聞

誰把一位民謠歌手「拎」到文學舞臺

重慶大學出版社目前正在緊鑼密鼓推出鮑勃·迪倫最權威的一本傳記《迷途家園》,這本書由他的伯樂羅伯特·謝爾頓執筆,迪倫的個人紀錄片也是根據此書拍攝的,這本書是被業界和迪倫本人認可的傳記,目前翻譯已經進入最後階段,11月與讀者見面。

這本書的責任編輯張維告訴記者,迪倫能得文學大獎最應該感謝這位謝爾頓,是謝爾頓把迪倫從一位歌手「拎」到了文學舞臺。「謝爾頓從迪倫剛出道時就跟著他做採訪,使他成功的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就是他寫的,後來他一直在寫他的這本傳記,非常全面的介紹了鮑勃·迪倫的一生,他對所有歌曲的闡釋都是最權威的,受到鮑勃·迪倫認同的。這本書在歐洲、南美等各地迪倫粉絲俱樂部的影響是超大的,是研究迪倫的第一本書,是權威、學術普及面非常廣的這樣一本傳記作品。

此書引進中國後由著名翻譯家、曾擔任基辛格、布萊爾、布希等來華翻譯官的騰繼萌翻譯。騰繼萌一直想把這本書介紹到中國來,「咱們中國第一代、第二代搖滾音樂人基本上都追隨迪倫」,對這本書都有耳聞,比如崔健對這本書也有耳聞,但沒見到過。騰繼萌從2014年就開始策劃這本書,「我覺得他獲獎我一點都不意外,倒覺得是水到渠成,這應該是他名至實歸的結果。」

「原作者謝爾頓的語言質量非常高又很富有詩意,因為他本人接受過一些文學訓練,所以對一些詩歌的解釋都比較到位。」 騰繼萌告訴記者,謝爾頓給迪倫的評價也是非常到位的,他第一次把迪倫從演唱家提升到了詩人這樣的地位,迪倫後來無數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都跟這本書有關係。」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 陳夢溪

相關焦點

  • 鮑勃·迪倫——他的歌詞中有非凡的詩性力量(1)
    文學院在授獎詞中評價:因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性表達,特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鮑勃·迪倫。南方日報記者 陳龍 實習生 鍾志阮 孫健 爆冷鮑勃·迪倫「戰勝」 阿多尼斯搖滾歌手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一出,輿論譁然。誰也沒想到莊嚴肅穆的瑞典文學院會把一個嚴肅的文學獎項頒給一個音樂人。
  • 鮑勃·迪倫歌詞的文學價值
    對你來說,他的創作訴求主要是文本嗎?還是說,在你的聆聽體驗中,音樂扮演著與歌詞同樣重要的角色?理察·託馬斯:我的答案是後者。迪倫是一位「遊吟詩人」意義上的詩人;作為詩人,他的歌曲是其詩意的一部分。就他的情況而言,你需要這些音樂———即便他的散文也寫得十分優美、特別,無需音樂也能獨立成篇、精彩紛呈,尤其是2004年的自傳《編年史》第一卷。
  • 「答案在風中飄蕩」 鮑勃·迪倫的歌詞可以當做詩來讀
    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 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他是一位重要的行吟歌者,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 鮑勃在高中的時候就組建了自己的樂隊。
  • 《鮑勃·迪倫在紐約》:20歲便開始影響世界的自由少年
    20歲即改變全世界的人陳黎談到自己15歲的時候,英文老師第一節課就帶了一個錄音機進來,為大家放鮑勃·迪倫的《Blowin』 in the Wind》,歌中寫:「一座山能存在多少年,在被衝刷入海之前?一些人能存活多少年,在獲準自由之前?
  • 鮑勃·迪倫的新歌來得正是時候
    熟悉鮑勃·迪倫的人知道,他的風格一貫如此,一如他通常以月為頻率更新的推文,演唱會上和觀眾惜字如金的互動。但這並不影響鮑勃·迪倫的作品被懂他的人傳誦。在《Murder Most Foul》長達17分鐘的篇幅中,他回顧了甘迺迪遇刺後對上世紀60年代流行文化的一系列持續影響,並提到了大量那個時代的歌曲、電影、音樂人、藝術家和名人。
  • 撕開薯片袋,詩人們朗誦鮑勃·迪倫
    于堅、西川、陳黎三位詩人,汪峰、周雲蓬、莫西子詩、王壹四位音樂人,郝舫、史航、王小峰、金小鳳四位作家/媒體人匯聚一堂,他們一起來到77劇場舉行參加這場名為 「來,我們一起鮑勃·迪倫!」 的文化沙龍。橫跨幾個領域的嘉賓暢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鮑勃·迪倫對文學界與音樂界的影響。沙龍橫跨下午和晚間兩場,主持人金小鳳戲稱其為「最像音樂節的讀詩會」。
  • 鮑勃·迪倫憑歌詞折桂諾貝爾文學獎引爭議
    在知乎網站「如何評價鮑勃·迪倫的唱功」問題下,一個網友在2014年時如此回答: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頂級詩人。時間證明了這位網友的判斷——北京時間昨晚7時,這位75歲的美國著名民謠、搖滾音樂人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鮑勃·迪倫是誰?
  • 答案不再風中飄蕩 民謠詩人鮑勃·迪倫摘諾貝爾文學獎
    20 12年,鮑勃·迪倫獲得了由美國總統歐巴馬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CFP圖    南都訊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爆出冷門!    聽到鮑勃·迪倫獲獎的消息,作家肖復興也感到興奮。「我認為頒給鮑勃·迪倫,比頒給某些我們沒讀過的作家有意思多了!」肖復興指出,鮑勃·迪倫的獲獎實際上讓人們重新認識到文學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不能說文學高於音樂,也不能說音樂是文學的附庸。他們的關係應該是魚和水之間的關係,水乳交融。」    鮑勃·迪倫配得上諾貝爾獎嗎?他當然配。
  • 尹才幹圖像詩登上世界文學舞臺
    近日,從英國倫敦傳來消息,世界圖像詩專著《圖像詩的翻譯與傳播》,由世界著名出版社勞特利奇出版社出版。其中,武勝詩人尹才幹的圖像詩創作情況和部分圖像詩作被編入書中,這標誌著尹才幹的圖像詩登上了世界文學舞臺。
  • 且聽風吟,諾貝爾獎音樂詩人鮑勃·迪倫的歌和遠方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活躍了半個多世紀。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答案在風中飄》和《時代在變》。 2 在歌迷心中,鮑勃·迪倫已成為六十年代的代言人和垮掉的一代的符號。這一切源於那個理想主義的年代,也跟他的出身經歷密不可分。鮑勃·迪倫1941年生於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城,6歲時全家移居到希賓,他的祖父母是猶太裔的移民。少年時期的迪倫便顯示出音樂天賦,10歲時迪倫自學了吉它、鋼琴、口琴等樂器。高中時,他就加入了一個小型搖滾樂隊,並組織過一場小型的演出。
  • 如果他不是鮑勃·迪倫,誰會去看他的畫
    如果他不是鮑勃·迪倫,誰會去看他的畫 喬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 2014-09-27 13:31
  • 鮑勃·迪倫和賈伯斯的塵封往事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下午1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評委會稱讚他「在偉大的美國歌的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表達。」鮑勃·迪倫的歌詞寫得像詩歌,更有人說是「史詩般」的歌詞。
  • 沒方向時,你是否還記得鮑勃·迪倫寫的那首「答案在風中飄揚」
    這首歌寫於1962年當時美國在越戰的形勢並不樂觀,政府是為了爭奪國際地位不顧本國人民的意願將更多士兵送入越南,目睹是自己同胞滿懷愛國熱情地參軍入伍卻為了不必要的戰爭斷送了性命,迪倫他用不卑不亢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和平的思考,為無數同樣不滿的美國人發聲。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性的態度來解決爭端,不要是再對世間的不幸視而不見和聽而不聞,更不要再讓無辜的人們繼續喪生在戰火之中。
  •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音樂家鮑勃·迪倫,憑什麼?
    瑞典學院常務秘書薩拉·丹紐爾進一步解釋說:「鮑勃·迪倫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就是這麼簡單。他是偉大的英語傳統中的一位偉大詩人,這些傳統從威廉·布萊克起,一直延續下來,或者,我應該說,從米爾頓和布萊克起一直延續下來。迪倫的作品跨度廣泛,從阿帕拉契亞民歌、南方三角州藍調,一直到法國現代主義的蘭波。他以絕對獨創的方式處理這項遺產。沒有人能做到像他這樣。」
  • 鮑勃·迪倫8年來首發新歌,17分鐘裡他唱了啥?
    一次蔓延全球的瘟疫,所有人都能「看」見他者在瘟疫中的境況,至少能接收到每天滾動跳躍在屏幕上的數據。禁足,緊縮,不安,希望和失望交替,工業文明建立起的強大自信被深深撼動。一次危機到來,一場大水漫灌,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拉大。異常年輕的美國夢更遠了嗎?美國人的天真終將被打碎嗎?「我說,一個國家的靈魂被撕碎/她將慢慢腐爛」。
  • 鮑勃·迪倫的缺席,「答案在風中飄蕩」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新華社特稿(袁悅)12月10日,斯德哥爾摩音樂廳,70歲的帕蒂·史密斯以和她往日「朋克教母」形象截然相反的襯衫西裝出現在舞臺上,這次她是替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獻唱後者的著名曲目《大雨將至》。
  • 文學上的鮑勃-迪倫
    但是同時,他又不是僵化的知識分子,在他一騎絕塵而去的身影背後,一路灑下了精英的呆子們已經被捆死的瀟灑的靈感,噴薄著來自窮街陋巷、曠野大地的生命原力和騰騰熱氣。  這篇文章最初有個標題,「文學不是你們家的,鮑勃·迪倫不是我們家的」,其時有感於某媒體採寫的中國文學界對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反響而命名。
  • 文學翻譯家千字得20到80元 報酬標準十幾年沒變
    李繼宏稱,他這次翻譯的新版經典名著,預付金加上印數稿酬,折合起來,相當於千字1200元,是市面上同行的千字60元標準的20倍。  翻譯文學作品真的只能拿到千字60元嗎?李繼宏千字1200元的稿酬可信嗎?  翻譯報酬標準十幾年沒變  千字幾十元的稿酬在翻譯界的確長期存在著。
  • 文學翻譯行業現狀調查:稿費低得離譜 30年沒變化
    原標題:文學翻譯行業現狀調查:稿費低得離譜 30年沒變化    2014年3月16日早晨,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師毛姆、格林厄姆·格林的中文譯者傅惟慈先生因病辭世;近日,翻譯家許淵衝獲得國家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昨日,70後知名翻譯家孫仲旭又因抑鬱去世……    今年以來,這些頻見報端的翻譯家重磅新聞讓不少人開始關心起當下文學翻譯家這一群體
  • 鮑勃·迪倫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 好友代領
    12月10日,斯德哥爾摩音樂廳,70歲的帕蒂·史密斯以和她往日「朋克教母」形象截然相反的襯衫西裝出現在舞臺上,這次她是替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獻唱後者的著名曲目《大雨將至》。  帕蒂·史密斯的身後是頒獎典禮的管弦樂隊,而非民謠演出吉他、口琴的簡單裝備。在不熟悉的環境下,史密斯的表現極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