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訊,陝西青年詩人、作家周公度是國內翻譯鮑勃·迪倫詩歌最多的譯者,大概翻譯了六七十首。2011年,他翻譯的《時光慢慢流逝》、《吉卜賽人》、《漫遊者》等27首詩歌刊發在2011年第4期《詩林》雜誌,這也是國內刊物首次集中刊發。周公度在昨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翻譯他的詩歌並不容易,往往很多翻譯完成後就很像歌詞了,這是翻譯迪倫詩歌的問題之一。
周公度從2010年開始翻譯鮑勃·迪倫的詩歌,迪倫也一度連續幾年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但他並不是為了「湊獎」,而是因為喜愛迪倫的詩歌。「這個獎出來之後大家為什麼會驚訝,就是因為對他的文學這方面不太了解。他詩的風格和我們詩歌圈的風格相差的比較遠。」 周公度告訴記者,儘管音樂圈熟悉他,但並沒有注意到他的詩歌,他記得上世紀1990年代,他的詩在公開刊物上之發表過一次,最近這20年沒有人翻譯過。儘管曾經有人拍賣過迪倫的詩歌,但願意去翻譯他的詩歌的人真的太少了。
周公度開始翻譯時,迴避了那些眾人耳熟能詳的流行歌詞,或一些太熱門的詩歌,「不是說他本身寫得太像歌詞了,而是翻譯過來太像歌詞了。」周公度看來,很多譯者面對迪倫還是將他當成歌手來翻譯,而不是當成詩人,這個心態不一樣,對對象的文學感覺會出問題,「你不會像對待詩人那麼嚴謹。」
鮑勃·迪倫是完全創造出了一個新的文學概念,他是個了不起的詩人,因為他會不斷修正他的作品,他在《紐約客》一直有發表詩歌,大家都知道《紐約客》這本雜誌在美國文化界的位置,他在美國作為詩人是獲得廣泛認可的。「他其實回到了詩歌的傳統中來,跨過了很多同時代的詩人,直接回歸了詩歌最原始的狀態。」 周公度說。
從2010開始有出版社陸續希望聯繫版權,「天降諾獎」這件事讓迪倫的詩集從無人問津到了搶手的香餑餑,「本來定下11月就籤約版權了,但現在看來不一定了。」在記者的追問下周公度承認,短短一天就有很多家出版社參與到競爭中來,畢竟每年諾獎得主的書成百上千倍的銷量翻番,更何況是大名鼎鼎的迪倫。
相關新聞
誰把一位民謠歌手「拎」到文學舞臺
重慶大學出版社目前正在緊鑼密鼓推出鮑勃·迪倫最權威的一本傳記《迷途家園》,這本書由他的伯樂羅伯特·謝爾頓執筆,迪倫的個人紀錄片也是根據此書拍攝的,這本書是被業界和迪倫本人認可的傳記,目前翻譯已經進入最後階段,11月與讀者見面。
這本書的責任編輯張維告訴記者,迪倫能得文學大獎最應該感謝這位謝爾頓,是謝爾頓把迪倫從一位歌手「拎」到了文學舞臺。「謝爾頓從迪倫剛出道時就跟著他做採訪,使他成功的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就是他寫的,後來他一直在寫他的這本傳記,非常全面的介紹了鮑勃·迪倫的一生,他對所有歌曲的闡釋都是最權威的,受到鮑勃·迪倫認同的。這本書在歐洲、南美等各地迪倫粉絲俱樂部的影響是超大的,是研究迪倫的第一本書,是權威、學術普及面非常廣的這樣一本傳記作品。
此書引進中國後由著名翻譯家、曾擔任基辛格、布萊爾、布希等來華翻譯官的騰繼萌翻譯。騰繼萌一直想把這本書介紹到中國來,「咱們中國第一代、第二代搖滾音樂人基本上都追隨迪倫」,對這本書都有耳聞,比如崔健對這本書也有耳聞,但沒見到過。騰繼萌從2014年就開始策劃這本書,「我覺得他獲獎我一點都不意外,倒覺得是水到渠成,這應該是他名至實歸的結果。」
「原作者謝爾頓的語言質量非常高又很富有詩意,因為他本人接受過一些文學訓練,所以對一些詩歌的解釋都比較到位。」 騰繼萌告訴記者,謝爾頓給迪倫的評價也是非常到位的,他第一次把迪倫從演唱家提升到了詩人這樣的地位,迪倫後來無數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都跟這本書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