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破圈」與泛娛樂化營銷:以手遊產品為例

2021-01-11 騰訊網

編輯導讀:我們經常會看見,一款遊戲產品和某化妝品牌聯名,或者推出動漫周邊,這些都是產品的泛娛樂化營銷,意義就在於打破圈子的桎梏,擴大知名度。本文作者以手遊產品為例,談談產品的「破圈」與泛娛樂化營銷,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近,思考了一下「破圈」/泛娛樂化營銷的問題。

然後,索性成文。

一來做自己邏輯記錄之用,二來希望能以文章的形式同大神們做交流溝通,實現進步。

廢話不多說,正文開啟——

01 為什麼手遊產品要「破圈」/泛娛樂化營銷?

手遊產品做泛娛樂化營銷的核心目的在於吸引更多泛用戶的關注。套用一個今年以來被營銷圈用爛掉的詞來說,就是「破圈」的需要。

為何是因「破圈」的需要,私以為具體包含如下幾個原因:

1)市場紅利減弱,整體增長放緩,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紅海化」

時間回到2013年的12月4日,這一天工信部正式向國內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頒發TD-LTE制式的4G牌照,這也標誌著中國電子通信行業正式進入4G時代。

而伴隨著4G的到來,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及其中更為細分的手遊市場均在「4G紅利」的牽動下,得到空前的發展。

根據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內地手遊玩家規模已達到6.3億人,預計2020年手遊玩家規模將達到6.4億人。

同時,根據來自艾瑞諮詢的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手遊市場規模已達到2091.6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2496.8億元。

儘管從上述的無論是用戶數還是市場規模來看,中國的手遊市場整體都是呈現出不斷增長的狀態,但我們也必須留意到中國手遊市場的用戶數及其市場規模的增速是逐漸放緩的。

疊加上人口增長數以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等要素來看,可以預見中國手遊市場發展的用戶增長天花板已快「觸手可得」,也可以預見中國遊戲市場發展的過程將逐漸進入「絕對存量市場」的階段。

「絕對存量市場」階段裡的競爭註定是更為「紅海化」的。畢竟,當前的遊戲市場競爭已然紅海化。來自央視財經新聞的數據顯示,2018-2019年中國註銷/吊銷遊戲公司的數量已然從2018年的9705家猛增到2019年的18710家。

註銷/吊銷遊戲公司數量猛增的原因,既有政策監管方面的要素影響,更是因為中國遊戲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新用戶獲取成本飆升以及對遊戲市場投資持續減少的共同作用。

所以,在這樣諸方面要素共同作用之下,「破圈」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對手遊廠商而言的必然選項。

2)用戶受「市場教育」程度提升,單一、傳統營銷方式難以戳中用戶

與中國手遊市場持續性發展相對應的是用戶的持續性成長。在經過長時間反覆地「被教育後」,用戶對廠商的各種各樣營銷策略或說「套路」早已見怪不怪了。

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用戶的特性及整體使用/消費習慣也逐漸發生著改變,特別是對在未來市場中佔核心地位的「Z世代」來說,更是如此。

在財經作家吳曉波的大量問卷調查之下發現,在新消費主義的發展之下,消費者的特性主要發生著這樣三個方面的轉變——

從「物理高價」到「心理溢價」;

從「擁有更多」到「擁有更好」;

從「功能滿足」到「情感滿足」。

而在Z世代消費者身上還存在著這樣一些消費趨勢——

無法離開社交媒體,但又對社交媒體持謹慎態度;

挑剔且習慣於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

心儀能講獨特故事的個性化品牌;

易受新型網絡媒介影響;

「圈層化」趨勢提升。

所以,結合消費者身上的「新特性」,品牌營銷也需要「順勢而為」。而對廠商來說,「泛娛樂化」營銷不僅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特別是情感向需求),提升用戶的粘度,更能有效地延長自身產品的生命周期。同時,通過「IP打造」這樣的泛娛樂化營銷,還可以延展這個產品的商業鏈條,攫取到商業利益的最大化。

02 如何做手遊產品的「破圈」/泛娛樂營銷?

私以為,手遊產品要「破圈」/泛娛樂營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個是產品自身的內容擴充豐富;另一個則是營銷形式上的轉變。

產品自身的內容擴充豐富,顧名思義,就是在保留產品核心玩法的同時不斷地去增加豐富擴充玩法,進而吸引更多泛用戶/非原有目標用戶的關注及下載體驗。

也因如此,我們會發現當下的許多手遊產品,不管是老產品還是新產品越來越變得「四不像」了,很難用一個固定的品類去定義它。

比如在MMOPRG類產品中加入「吃雞」的元素;也比如說,在競技體育類產品中加入「三消」元素……

我想,或許在未來手遊產品的發展上,這種融合多種玩法的形態或許會成為一種主流。

另一方面,手遊產品的「破圈」/泛娛樂營銷需要對營銷形式做轉變。關於這一部分,我將以泛娛樂營銷案例相對較多《和平精英》手遊為例,做相關闡述。

通過對《和平精英》手遊的相關資訊進行梳理整理,其實不難發現《和平精英》手遊的泛娛樂化打造主要被分為了三個部分:IP打造、場景打通、電競賽事。而這三個方面都是基於品牌定位及用戶喜好(特別是年輕世代)展開的。

IP打造:

私以為,IP打造的核心目的在於為產品的長線化運營及變現方式多元化服務。對於手遊產品來說,IP打造最為成功的兩個案例當屬網易的《陰陽師》手遊以及騰訊的《王者榮耀》手遊。

以《陰陽師》為例,在手遊產品取得成功之後,網易便開始著重打造這個IP,並先後推出動漫、音樂會、文創周邊以及基於IP的其他細分品類手遊,院線電影等。這樣一系列操作下來,不僅提升豐富了「陰陽師」這樣一個IP的內核,更實現了「一魚多吃」的目的。

而通過梳理發現,目前《和平精英》手遊正在做/即將開做的與IP打造相關的操作主要包括虛擬偶像打造及文創衍生兩個部分。

虛擬偶像打造,主要是對其遊戲產品中的「四人小分隊」具體人物進行「造星化」打造。從已公布資料來看,《和平精英》將推出「四人小分隊」的動漫類作品。當然,也有理由相信,在後續的操作上,《和平精英》也將會賦予「四人小分隊」各具體成員更有特性的標籤化人物個性,從而實現「破圈」效應。

當然,虛擬偶像打造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像日本的「初音未來」及國內的「洛天依」就是其中的先行者。而進一步細化到手遊產品中,曾經火爆一時的乙女向遊戲《戀與製作人》中的四個主要男性形象(李澤言.etc)便是手遊虛擬偶像打造的一個現象級案例。

其當時的火爆程度及「破圈」效果,如果感興趣的話,不妨到搜尋引擎裡做一次檢索。其結果,一定會讓人有滿滿的收穫的。

IP打造的另一個部分則是文創方面的操作,這其中又被細分為音樂相關打造及衍生周邊打造。

衍生周邊這塊在這兒就不做太多贅述,更多來談談音樂相關打造。

眾所周知,音樂是一種無國界,且最能喚醒人內心情感的存在。《和平精英》手遊通過邀請國際頂尖音樂大師來打造遊戲產品的主題音樂,推出原聲碟等形式,很好地向用戶傳遞出《和平精英》產品品牌內核的諸多要素。

而這對吸引泛用戶/非原有目標用戶的關注及下載體驗其實是大有裨益的。不信?從其原始大碟的播放量及相關評論,其實就可以窺見一二。

場景打通:

產品的場景打通,私以為就是需要「以終為始」。所謂「以終為始」,即站在用戶的視角,以終端用戶的需求為起點,在激發用戶產品需求時,提供符合用戶人群屬性的多元化價值體驗,讓用戶更聚合在品牌所傳遞的價值上去。

所以,在「破圈」/泛娛樂營銷中,我們不僅僅要去關注自身的產品,更需要去做到以用戶為核心的多場景拓展。

用戶的角色路徑是非線性的,透過上方的AIDMA模型到AISAS模型轉變示意圖即可一目了然。對於手遊產品來說,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體驗型經濟」,是需要我們通過場景的打通來拓展其的傳播廣度與傳播深度的。

還是以《和平精英》手遊這款產品為例,在場景打通這個鏈條上,其主要是基於潮流文化和跨界體驗兩部分展開的。

潮流文化一塊,又主要細分為明星代言和時尚單品跨界聯動兩部分。

明星代言上,遊戲邀請了四位頭部明星作為遊戲代言人。藉助明星來建立起「遊戲——明星——用戶」的場景鏈條,一方面通過明星來傳遞遊戲的品牌內核,另一方面則藉助明星的影響力來吸引明星的粉絲受眾群體進行遊戲用戶的轉化。

PS:個人覺得在明星代言上,如果能再同明星所代言的其他品類品牌進行跨界聯動,將有利於把明星代言的價值及收益更大化。

而時尚單品跨界聯動部分,通過與時尚品牌共同推出潮酷的聯動物件來吸引用戶,特別是年輕世代用戶對遊戲產品的關注。當然,在聯動中也在潛移默化中向用戶傳遞出這樣一個概念——

「玩《和平精英》手遊的用戶和你們一樣,也是潮流的「弄潮兒」,你是潮流的「弄潮兒」的話,那也來玩《和平精英》手遊吧!」

最後,我們再來看跨界體驗上的操作。對於跨界體驗,主要形式是營造線下的主題場景,而其核心目的則在於增強用戶的感知,帶給用戶更沉浸式的體驗。

究其原因,還是如前文所言,手遊產品本質上就是一種「體驗型經濟」。比如《和平精英》手遊結合新版本裡的雪地場景特性,通過同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跨界合作,打造真實版雪地場景,供用戶進行線下感知與體驗。

而這種線下的體驗在用戶決策鏈條上,更容易促成用戶完成其遊戲用戶身份的轉換。

電競賽事:

最後,在「破圈」/泛娛樂營銷中,《和平精英》手遊也重點布局了電競一塊的業務。這也很好地展示出其品牌「打造全球玩家的競技冒險世界」的定位。

之所以會重點布局電競一塊,私以為,不僅是因為與遊戲品類相適配,與當前的「電競風潮」相關聯,更是可以通過「電競」一塊的布局,建立起這樣一種「正向閉環」——「電競賽事-吸引更多人關注-吸引更多人進行遊戲用戶身份轉換-吸引電競賽事更好地發展」。

最後,私以為,無論是手遊賽道還是其他列別的賽道,「破圈」/泛娛樂營銷是一種必然趨勢。這是由商業運轉的最底層邏輯及社會進步發展規律所決定的。

但是針對具體的類別及具體的產品,「破圈」/泛娛樂營銷的形式也會存在差異。這需要我們因產品制宜,因用戶制宜才行。

當然啦!「破圈」/泛娛樂營銷始終要圍繞著產品的品牌定位做延展才可以。

所以,作為一個營銷人,一定要好好理解品牌定位,也一定要好好理解用戶的情感需求才可以。

本文由 @PERKY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一個夏天承包最熱綜藝,《和平精英》進擊的泛娛樂營銷
    值得一提的是,在和大熱綜藝合作的過程中,《和平精英》摸索出了高品效的營銷模式。過往遊戲和娛樂內容的合作常常礙於各種限制而較為淺層,並且難以尋找到和內容、藝人深度綁定的方式,無論是希望達成拉新促活,或者是價值共鳴都不太容易。 但從在今夏的泛娛樂營銷動作中,《和平精英》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一款國民級手遊,如何利用泛娛樂營銷讓更多人愛上它?
  • 電競直播的野望:直播產業迎來泛娛樂化新模式
    近日,虎牙直播在京召開「虎林PICK娛樂營銷線下沙龍——明星跨界電競直播新機遇」,多位明星經紀人、文娛行業資深從業人員及資方代表一道,共同探討如何搭建適合明星的直播形式、如何將電競直播和明星娛樂有機結合產生更大的跨界效應等熱點話題,並發布行業首個《娛樂明星跨界電競直播報告》,闡述了明星跨界電競直播成為潮流的內在邏輯。
  • 2015-2016中國泛娛樂白皮書|影視|泛娛樂|動漫|網路遊戲
    IP創造和運營的產品,主要通過嘉佳卡通、萬象娛通、奧飛多屏、壹沙等媒體渠道進行傳播和營銷。以騰訊為例,隨著騰訊確定泛娛樂戰略之後,騰訊遊戲、騰訊動漫、騰訊文學、騰訊影視相繼成立,並成為騰訊互娛「泛娛樂」戰略中的內容運營平臺基礎。騰訊互娛推出了諸多熱門遊戲:《天涯明月刀》《鬥戰神》《QQ飛車》《天天酷跑》《洛克王國》《QQ炫舞》,遊戲版權大多來自於文學、影視、動漫等超級IP。儘管有些項目並沒有創造大量收入,但是足以顯示騰訊對實施以IP核心為的泛娛樂戰略的重視。
  • 創意營銷引爆全網狂歡 B站《公主連結Re:Dive》是如何成功出圈的
    近日,B站就借旗下異世界幻想番劇手遊《公主連結Re:Dive》上線這一時間節點,從時下年輕人的娛樂性偏好出發,巧妙地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營銷,在引發遊戲圈內玩家熱烈討論之外,更是吸引了大量泛娛樂領域的用戶參與到了這次事件的討論,藉此成功實現了產品和品牌的「出圈」。
  • 合樂智趣全面發力Q4 手遊《獸血再燃》泛娛樂戰略正式開啟
    日前,泛娛樂IP生態品牌合樂智趣正式對外宣布,旗下首款IP手遊《獸血再燃》即將於本月(10月)下旬全平臺上線。同時,圍繞《獸血再燃》IP所制定的代言人、音樂、影視劇、周邊等泛娛樂戰略也將隨之全面開啟。此次合樂智趣推出以手遊為核心的泛娛樂戰略,旨在通過產業鏈的聯動,爆發裂變效應,全面衝刺Q4市場。
  • B站破圈路上的平衡術:一個社區產品的自我修養
    破圈對於B站來說,是一項必要而艱巨的任務,要打破「小眾」認知,要在迎接更多元用戶群體的同時,避免良好的社區氛圍被打破,要平衡不同文化群體間、新的文化群體與社區氛圍間錯綜複雜的訴求和關係。對一個擁有上億月活躍用戶的產品來說,這一切沒那麼簡單。
  • 以泛娛樂內容為先,京東直播構建品質化內容生態圈
    隨著泛娛樂品質化內容的注入,京東直播更是打破了大眾對其傳統電商直播促銷平臺的認知,開始成為更貼近消費者的娛樂平臺。加深泛娛樂品質內容,為京東直播注入無限生命力本次618期間,京東直播力求打破娛樂體驗的邊界,在泛娛樂領域下足了功夫。
  • OTA能藉助泛娛樂化讓自己變酷嗎?老三老四玩得不亦樂乎,那老大攜程...
    之後嘗試分銷演唱會門票,分銷國內外體育賽事等簡單產品售賣模型,2016年攜程植入《曉松奇談》,並贊助當下正紅的韓星宋仲基見面會,合作黃致列韓國見面會,推出一站式追星服務,可以說攜程的泛娛樂化營銷逐漸深入並有了體系的雛形。基礎模式:產品分銷。
  • 「神武」營收超17億,下一步多益將如何從「遊戲」到「泛娛樂」?
    或許也正因如此,與公司一貫低調的路線不同,旗下遊戲產品在跨界營銷上有過多次嘗試。據悉,從2012年開始,多益便在影視、綜藝、音樂等泛娛樂領域展開合作,在玩家市場積累了較高聲量。今年以來,多益王牌IP產品《神武3》更是特約贊助了黃子韜2018年巡迴演唱會,展開了一系列的營銷活動,這在遊戲跨界營銷中並不常見。回顧多益這幾年的動作,從遊戲到「泛娛樂」,其轉變似乎對於老IP的常青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邏輯?
  • 立白「破圈」試水彩妝 部分產品旗艦店銷量為0
    11月10日,立白集團在其官方公眾號「立白一家親」上發布一則消息稱,立白集團新孵化了一個專注於眼妝的彩妝品牌——半月浮生,從家居洗護到彩妝,立白的「破圈」跨度實在夠大。為何進軍彩妝領域,也引人深思。  半月浮生官方旗艦店顯示,此次推出的產品主要有8款,包括眼線筆、眼影盤、修容盤、卸妝溼巾以及美妝蛋等。
  • 中手遊公布八款產品計劃 希望儘快完成A股回歸
    (以下簡稱:中手遊)在北京美嘉歡樂影城舉辦了2015勝利遊戲新遊品鑑會,會上中手遊CEO肖健公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年初的產品計劃。其中包括有五款大IP的產品,分別是:《航海王強者之路》、《星球大戰指揮官》、《露娜戰紀》、《軒轅劍之崑崙鏡》和唐家三少最新小說《天火大道》。這幾款有大IP的產品,將分別針對日本、美國、韓國、臺灣、美國及大陸地區發行。
  • 泛娛樂營銷新玩法 AKOKO聯動流量IP深挖粉絲經濟
    泛娛樂時代,能玩、會玩的品牌才是消費者的最愛。近日,「國民烘焙品牌」AKOKO的一波波泛娛樂營銷新玩法,刷爆了朋友圈,抖音、淘寶直播、唱吧APP、微博、淘新聞、搜狐視頻等時下大流量的熱門IP和平臺,處處都有AKOKO的身影,並引發粉絲競相參與與互動,讓不少粉絲成為AKOKO的擁躉。
  • 數位化、全球化、泛娛樂化 讓雙11值得期待
    2020年雙11的熱浪開始奔湧  數位化、全球化、泛娛樂化 讓第12個雙11更值得期待  記者梳理各家雙11戰略發現,數位化的應用將為消費者、商家、產業帶創造多贏局面。以今年很流行的C2M模式為例,C2M的意思是用戶直連製造商,即消費者直達工廠。在C2M模式下,消費者直接通過電商平臺向工廠下單,砍掉了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一切可以省掉的中間環節,用戶以出廠價購買優質產品,把價格降到最低。
  • 手遊上天開戰,熱氣球直播再創營銷經典案例
    據悉,此次大手筆營銷是《蜀門手遊》為推出新版本「決戰雲霄」而獻上的造勢大禮。  新版本與新服【嘯天】將於12月8日同步開啟!「決戰雲霄」將在經典古風情懷、特色國風時裝的基礎上,加入萬眾矚目的3v3小團對戰玩法,屆時還有全新坐騎幽冥玄虎酷炫登場。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蜀門手遊》第一次為主播和玩家約戰了。
  • 從「泡泡瑪特」上市聊聊潮流玩具產品破圈的原因
    編輯導語:盲盒這陣風也吹了好久,對於未知的新鮮事物年輕人總是很無法拒絕,年輕人對於一些潮流玩具的喜愛程度也一直在增加;最近泡泡瑪特正式上市,也讓大眾討論了一波;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潮流玩具產品破圈的原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頁遊大佬三七互娛的泛娛樂春秋夢,該醒醒了
    如今頁遊式微,手遊激戰正酣,三七互娛遊戲基本盤不穩,泛娛樂新業務尚無起色。這家從一個地級市安徽蕪湖走出來的A股百億巨頭,未來將何去何從?三七互娛被割韭菜廣發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給出了目前三七互娛股價承壓的基本面。主要原因有三個:(1)三季度開始,疫情對遊戲行業正向影響基本結束,老產品流水快速下滑。
  • AirPods Max發布,蘋果科技產品的「雙重破圈」
    相比於原先耳機賽道主要比拼「音質」不同,Airpods產品的發布則旨在取代有線耳機(為此蘋果甚至在iPhone7以及之後系列手機取消了耳機孔),主打便攜與智能,引爆了TWS耳機市場。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9年TWS耳機銷量分別為918萬部、2000萬部、4600萬部、12900萬部,幾乎每年都有超過100%的同比增長。
  • 教學「泛娛樂化」:隱憂與化解
    化解教學「泛娛樂化」隱憂要以捍衛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為前提,紮實踐行教育的教學性;積極重建教學知識觀,堅守教學的真理性;回歸教學「寓教於樂」的初衷,恪守教學活動的嚴肅性以及以「雙創」精神面對本土教學遺產,深植教學的厚重性中予以達成。
  • 泛娛樂時代下,皮皮蝦如何打造「圈層化」的品牌營銷?
    以「傳播快樂,分享生活」為目標的皮皮蝦APP,精準定位泛娛樂年輕群體,讓硬核笑料成為品牌與年輕人溝通的助推劑,讓品牌在「皮一下」的氛圍中深入觸達目標用戶心智,驅動營銷進階。熱梗發源地,皮皮蝦為用戶打造泛娛樂內容社區皮皮蝦因輕幽默的特質而圈粉海量用戶。
  • 騰訊泛娛樂戰略再發力!《擇天記》手遊跨界交通銀行推專屬信用卡
    近日,《擇天記》手遊攜手交通銀行正式推出「擇天記手遊主題信用卡」。該信用卡以IP主角造型為依託定製兩款人物卡面,以明顯的玩家標識彰顯身份,進一步強化玩家與遊戲主角之間的情感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