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玄」之後,還有一「玄」,一是有定,一是無定,相互轉換,內含陰陽動靜之機,這個宇宙萬物的孕育哲理,將留待我們這些修真的同仁們,去共同欣賞。
文/高帥
一、金丹文化,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漸修。
《道要秘訣歌》的二要修畢後,首先出現的動態意識活動,丹書叫真意,接著出現的靜態意識活動,丹書叫元神。按照道家文化的語言次序,元神、元氣、元精,這三個道學的專業術語,是有層次之分的。道家文化告訴我們,先有元神,再有元氣,最後才是元精。實際上,張三丰祖師的《道要秘訣歌》的名詞運用,也是按照這個順序,在依次解釋道家鍊金丹的那些秘密。
《道要秘訣歌》的每一個詞語的運用,都有特定含義,不僅不能錯用,還不能前後混用。例如,「元神」配「氣海」,這個修心活動是早期的,還需要進一步的修煉。中期的心意活動,會越來越深入,是「元氣」配「黃庭」,後期的「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才是元精的論述,都是有修真次序的,這個次序,也就是金丹文化的火候道理。《道要秘訣歌》講修真,到了中級階段,才會說:「將元氣,入黃庭,氣神和合混混際,又得一玄最圓明。」。
一個修真者的意識活動,才是修的先天元神。(資料圖)
這裡有一個需要著重提出的問題,就是道教金丹文化的層次,即這裡的「兩玄」說。《道要秘訣歌》前文說:「神氣交融默默時,便得一玄真主宰」。請大家注意,修真在這個階段,因為是夾雜著後天的意識活動在裡面,是忽然間出現的「玄關」,是修真者的「本來面目」,是丹書說的「玄關火發」,是修出來的玄關,所以祖師說這種現象,是「便得」的一玄。這個玄關的出現,才是修真的真正開始,從此,一個修真者的意識活動,才是修的先天元神。故而祖師說,這樣的境界,是「真主宰」,跟常人的窮兇執著的貪婪意識活動,是有區別的。
《道要秘訣歌》的下一步,明確地告訴我們,是「又得一玄」。這個又得的一玄,跟前面的一玄,是道家的「生我之門,死我之戶」,因為已經是海蟾翁《至真訣》說的「得一」的善持了,進入金丹文化的漸修之功,逐漸獲得金丹文化的「聖胎」的「最圓明」。這個道理,無論道家還是禪宗,都說是靠「和合凝聚,決定成就」的。我們從張三丰祖師的《道要秘訣歌》一字一句去分析,就會發現,祖師的金丹歌訣,乃千古真傳,字字珠璣,絕無半句空話廢話。就可以看出,前面的「真心」,是慢慢修出來的「便得」的玄關,而這裡的「又得」,是便得後的「河車真動」。
前面是獲得的「真主宰」,是「一候」,這裡的「又得」的「最圓明」,才是丹書說的「二侯」。只有「最圓明」的金丹,才是「二侯採摩尼」的道胎。這個「兩玄」的千古隱秘內容,就是丹道的火候程序。我們在這裡講出金丹的火候程序,是為了方便大家,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印證出,為什麼張三丰祖師的《打坐歌》最後說:「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圓明不二般。」。就會對我國金丹文化的性命雙修的意義,有一個清晰的理解。這裡的「便得」是劉海蟾祖師說的:「今日相逢道眼開」的無心之心。從此進入漸修,獲得「又得一玄最圓明」,後面的「又得」的「最圓明」,是歷代丹書所說的「大丹」成就了。大丹,傳統丹書,也叫道胎或穀神。
張伯端祖師在《悟真篇》所說的的「始於有作無人見」的「玄」修。(資料圖)
這樣看來,張三丰祖師的《道要秘訣歌》裡面,是隱含了道家鍊金丹性命雙修大道的整過層次的。為了說明這個道理,《道要秘訣歌》接著說:「一玄妙,一玄竅(徼),有欲觀竅無觀妙,兩者玄玄是要機,異名同出誰知道」。這些金丹文化的道理,都是源於《道德經》的玄徼思想而產生的。玄和徼,兩者都是《道德經》的「玄之又玄」,都是指的先天之心,不是一般的識神活動。也只有「兩者玄玄」,才是最真實最重要的機要,祖師說這個異名同出的道理,能有幾人知道啊。
《道要秘訣歌》的這個道理,也是張伯端祖師在《悟真篇》所說的的「始於有作無人見」的「玄」修。它是「人不知己獨知」的修真,所以《悟真篇》說:「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金鼎欲留朱裡汞,玉池先下水中銀;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日一輪。」。這個道家鍊金丹的神功,跟氣功類以腹部丹田產生的熱感、氣感的丹道的區別,前者是「無人見」的妙更真,後者是「人能見」的玩弄精氣的修法,二者在層次上,是截然不同的。
二、打坐的實修,是一種太極運動的表達。
道家金丹文化的實修,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道要秘訣歌》說:「看玄關,無它訣,先從竅內調真息,神恬氣靜極自然,妙自無生現太極」。大家再看看張三丰祖師,又是怎樣跟我們解釋這些密要的。他明確告訴我們,獲得玄關,沒有其他的方法,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先從竅內調真息」那樣的簡單,也就是前文所說的「知斯二要要修畢」的道理。只有我們的心意活動,到了祖師說的:「神恬氣靜極自然」的時候,我們的真心,也就出現了,這個時候,祖師說是:「妙自無生現太極」。
打坐修真的「太極」,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我們一再強調,道家鍊金丹的道理,實則就是一部悟真的太極修真文化。海蟾翁《至真訣》也說:「太極布妙人得一」。張三丰祖師說:「妙自無生現太極」,這些密要,是道家金丹文化的核心。我們如果能夠從道家金丹文化的源頭,去理解道家太極文化的話,那麼,我們將會找到我國太極拳術的文化源頭在哪裡,他們都是一種金丹太極修真文化。
道家的鍊金丹,實則就是修真,修真的意義,實則就是「太極」,用張三丰祖師的思想去看,生命的過程,就是一個太極活動的過程,它有動有靜,動靜相依,是可以用打坐、站樁、行禪、臥禪的不同形式,去修煉完成的。用道家的金丹文化,去看我國的內家拳術,則流於形式的一切套路,如太極操一樣,是脫離了這個修真的元神,這個道家文化的核心的,都是違背了這個「妙自無生現太極」境界的。所以,張三丰祖師《道要秘訣歌》蘊含的那些秘密,自古以來,很多先哲、大德,都不願意把這些秘密直接講出來。
這就是《道要秘訣歌》第一句指出的:「不知道要必遭魔」的道理。(資料圖)
張三丰祖師在這裡,也是不願意直接講出來。這就導致了我國金丹神秘文化的知真的艱難,也導致了很多人,長期在肉體上,去瞎猜與揣摩玄關的含義,出現在肉體裡面,不停地尋找玄關竅的修行,甚至有人揣測到男子的生殖器的某個點,去尋找這個「竅」的妄心不斷。這樣的道法,也就難逃《悟真篇》形容的:「靡肯自思己錯,更將錯路教人」的魔障。這就是《道要秘訣歌》第一句指出的:「不知道要必遭魔」的道理。
三、道家打坐的真機——有定無定間。
張三丰祖師還說:「古仙翁,多半語,恐洩真機不妄舉。或言有定在中央,或言無定自領取。到而今,我盡言,此在有定無定間。有定曰竅無曰妙,老君所說玄又玄。指分明,度有情,留與吾門作賞音。遇而不修為下鬼,為聖為凡隨乎人」。
古代丹書的仙翁們在這樣說,我們的張真人也在這樣說,他們反反覆覆,也不願意把那些道要平淡地講出來。但這裡,他還是在用《道德經》的「玄之又玄」的道理,來說明鍊金丹的「有定無定間」。一「玄」之後,還有一「玄」,一是有定,一是無定,相互轉換,內含陰陽動靜之機,這個宇宙萬物的孕育哲理,將留待我們這些修真的同仁們,去共同欣賞。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平臺推送的文章只是為大家看待事件多些視角、選擇和參考,每個人根據自身情況而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祝福你,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