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下的「鋒前增溫」 湖南5月以來較往年同期平均氣溫高3.4℃

2020-12-24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5月19日訊(記者 賴泳源 通訊員 張婷婷 謝益軍 黎燚隆)5月以來,湖南的氣溫整體偏高,入夏感十分明顯。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氣候中心了解到,5月1至10日,全省平均氣溫24.5℃,較常年同期偏高3.4℃,為1951年有連續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據悉,今年的「五一」假期全省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5℃,是1989年以來最熱的「五一」假期。以長沙為例,5月1至5日,長沙全市平均氣溫25.8℃,較常年同期偏高4.8℃,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1988年27.4℃,1997年26.8℃)。此外,5月以來(5月1至17日,下同)湖南全省平均氣溫23.9℃,較常年同期偏高3.4℃,位居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位(1997年24.2℃,2018年24.0℃)。

為何今年5月以來氣溫如此之高?湖南省氣候中心氣象專家解釋,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高溫天氣有出現越來越早和越來越頻繁的趨勢。與4月的倒春寒天氣相比較,5月以來東亞大氣環流出現明顯調整,使得湖南受到大陸乾熱氣團、冷空氣影響前的「鋒前增溫」效應和高空暖脊控制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氣溫持續偏高尤其是5月上旬湖南氣溫創歷史同期最高。

同時,湖南省氣象臺預計,明後兩天湖南有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氣象專家提醒,需加強防範較強降雨、強對流天氣對農業生產、交通出行等的不利影響,同時,注意防範20日局地強降雨可能誘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內澇等次生災害。

相關焦點

  • 冷空氣到來之前氣溫經常會反常變暖,原來是「鋒前增溫」現象導致
    不過,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南方地區的小夥伴們明顯感覺到在這次強冷空氣到來的前一天,天氣十分暖和,天氣晴朗,氣溫明顯偏高,比如江西省的南昌市在11月17日的最高氣溫達到了29℃,很多人都感覺像是夏天一樣,而到了第二天,氣溫就陡然下降,快速降溫。為什麼,在強冷空氣來臨之前,常會出現這種高溫反常現象呢?
  • 什麼是「鋒前增溫」?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天氣預報明明說冷空氣要來了,但接下來,天氣卻反而變暖了。於是,我們就抱怨天氣預報不準,害自己穿多了衣服!真的是天氣預報不準嗎?不是的,現在的天氣預報是綜合衛星遙感、探空氣球、地面觀測等獲取的地理信息來進行預報的,準確度已經相當高了。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要涉及到一個地理專業術語:鋒前增溫。「鋒前增溫」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 中國氣象局:今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降水量偏多
    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往年相比,2019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高;平均降水量也較常年同期(143.7毫米)偏多3.5%,為148.7毫米。數據顯示,2019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11.5℃,較常年同期(10.4℃)偏高1.1℃,其中東北、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北部、江南東北部及新疆、甘肅、寧夏、雲南、海南等地偏高1~2℃,局地偏高2℃以上。海南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最高,雲南為次高。
  • 全國7月平均氣溫創1961年以來最高 今夏為啥這麼熱
    剛剛過去的7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3℃,是我國自1961年以來最熱7月;全國平均高溫(35℃以上)日數、日最高氣溫,也創下了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的新紀錄。  8月7日,我國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不過,目前仍然處於「三伏天」之內,8月11日入「末伏」,8月21日才能「出伏」。在不少地方,暑熱一時難消,高溫仍在持續。
  • 氣象局:12月全國平均氣溫-3.6℃ 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31日表示,12月(1日至29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偏強,全國平均氣溫-3.6℃,較常年同期偏低0.5℃,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中國氣象局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王志華通報了12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 冷空氣來臨 石臺氣溫竟高達31.3℃?專家稱是鋒前增溫所致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一波強冷空氣來臨之際,我省石臺的表現堪稱驚豔,11月17日13時,石臺以31.3℃的氣溫在國家氣象站排名第一。氣象專家解釋,這是典型的鋒前增溫現象。今天13時,安徽石臺氣溫衝高到31.3℃,在全國2418個國家氣象站排名第一。於此相對應的是,一波強冷空氣正自北向南席捲我國中東部地區。截至今天下午4時,我省有53個縣市發布了寒潮預警,並且石臺也於14點58分發布了寒潮預警信號。這是怎麼一回事?氣象專家介紹,這是典型的鋒前增溫現象。
  • 中國氣象局局長: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騙局?
    例如,1906—2005年我國全國地表平均氣溫升高約1.1℃,但同期西南地區(包括雲南東部、貴州大部、四川東部和重慶等地)卻降低了0.45℃。又如,2010年4月全球地表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0.76℃,為1880年以來同期的最高值,但我國陸地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因此,我們應當從全球範圍、多年時間尺度來科學認識以波動式變化、呈升溫趨勢為特徵的全球氣候變暖。
  • 雲南省平均氣溫刷新1961年以來最高值
    在前兩天新一輪降水的影響下,雲南的「秋老虎」總算是退散了。事實上,在氣象上並沒有「秋老虎」的定義,它只是民間對入秋之後連續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一種說法。但從平均氣溫來看,從8月8日立秋之後至8月26日這段時間,無論是雲南還是省會城市昆明的平均氣溫都刷新了歷史同期的最高紀錄,並且全省超過一半氣象站點的平均氣溫也都創下了新高。但從最高溫的絕對值來看,昆明還遠達不到「秋老虎」的水平。
  • 美英兩國3月氣溫破紀錄 氣候變暖或加劇極端天氣發生
    就在不久前的3月2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發布一份報告稱,全球變暖致未來熱浪和洪水發生的頻次會越來越高,一些地區會經歷更多地乾旱;熱帶氣旋數量也會增加。各個國家都需做好應對準備。根據英國氣象部門4月3日公布的數據,3月份的全國氣溫平均達到7.7攝氏度,是英國近半個世紀以來最高。
  • 全國冬季氣溫歷史同期第五高 江浙滬等6省市史上最暖
    中國天氣網訊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顯得格外暖,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這個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還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會繼續偏暖。
  • 12月重慶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5℃ 創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
    重慶市2020年12月氣象新聞發布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葛彧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5時10分訊(邱小雅)今(21)日,重慶市2020年12月氣象新聞發布會舉行。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譚暢介紹,12月以來,我市各地氣溫顯著偏低、持續連陰寡照、高海拔山區出現降雪天氣。
  • 11月下旬哈爾濱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低2.7℃
    回顧剛過去的11月下旬,冰城有些冷。哈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11月下旬哈市旬平均氣溫為-12.5℃,較歷年同期低2.7℃。進入12月以來,冰城氣溫保持平穩,感覺比去年暖些。記者查閱資料,去年12月3日之後幾天,主城區平均最低氣溫都在-20℃左右,天氣寒冷乾燥。
  • 浙江多地氣溫突破30℃ 未來一周迎「四季切換」模式
    張煜歡 攝中新網杭州11月18日電(張煜歡)眼下正處「立冬」節氣,但浙江多地卻豔陽高照恍若「盛夏」。18日,浙江多地最高溫突破30℃,部分地區迎來11月中旬氣象觀測史上「最暖一天」。據浙江省氣象臺消息,19日起隨著冷空氣來臨,浙江過程降溫幅度可達6-8℃,氣溫「跳水」之下,該省將迎來「四季切換」模式,由秋季逐漸向冬季靠近。
  • 釋新聞|氣溫一降再降!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
    冬季氣溫出現冷暖波動與全球變暖密切相關宋連春解釋說,首先看表層,造成近期大範圍氣溫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歐亞中高緯「西高東低」的經向型環流和偏強的東亞冬季風,並且這樣的環流形勢自12月以來一直持續;從更深層和更大範圍來看,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2020年9月北極海冰異常偏少(歷史第二少)。
  • 中國氣象局:去年31省份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冷昊陽)今日,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發布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指出,2017年全國平均氣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2.1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31個省份的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其中河南、山西平均氣溫為歷史最高。
  • 中國氣象局:2019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2019年2月(1-27日),全國平均氣溫-1.4℃,接近常年同期(-1.8℃)。2月,全國有15站日降溫幅度達到極端事件標準,主要分布在北京、寧夏、山西、內蒙古等地;有4站日最低氣溫達到極端閾值,出現在內蒙古和黑龍江。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019年2月(1-27日),全國平均降水量22.4毫米,較常年同期(16.5毫米)偏多35.4%。
  • 上海徐家匯氣象站昨日最高氣溫達21.6℃,打破1949年以來歷史同期...
    可上海卻忽如一夜春風來,徐家匯氣象站最高氣溫達21.6℃,打破了1949年以來1月上旬最高氣溫紀錄,同時也是百年來「最暖小寒」。  不僅上海,這個冬天,長三角以及華東、華南地區都是一片暖意,人們驚呼這是「史上最熱冬季」。反常的天氣讓人不知如何穿衣,也擔心接下來是否會有更多高溫和病蟲害。不過,隨著冷空氣南下,上海明天就將快速回歸陰冷潮溼的典型冬天。
  • 12月全國均溫創2013年來最低,為何全年氣溫仍偏高?國家氣候中心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官網 李響攝對此,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回應稱,今年下半年特別是自12月以來,受拉尼娜狀態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但整體來看,全球平均氣溫及中國平均氣溫依然處於歷史高位,體現出對全球變暖的響應。
  • 今年山城的12月感覺比往年冷?是的 平均氣溫創近9年同期最低
    【今年山城的12月感覺比往年冷?是的 平均氣溫創近9年同期最低】重慶今年的12月比往年冷自12月以來,「陰雨天」便成了山城的常客。據重慶市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仍將持續陰雨天氣,全市最高氣溫將難超13℃。 從12月1日至9日,重慶沙坪垻以陰雨天氣為主,期間平均氣溫只有10.2℃,為2012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
  • 2015全國氣溫創新高 12省市均溫達歷史最高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6日(記者 盧冠瓊)11月25日,記者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截至今年11月,與往年同期相比,我國全國氣候屬中等略偏好年景。  全國氣溫創歷史新高,新疆出現罕見持續高溫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氣溫(11.9℃)較常年同期偏高1.0℃,創歷史新高,華南平均氣溫也為歷史最高,全國有12個省(市、區)的平均氣溫均為歷史最高,有66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有74站連續高溫日數突破歷史極值,主要分布在西南及新疆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