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三滴眼淚為何會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2021-01-19 密法之光

  《舊雜譬喻經》中講過一則公案:有一次,佛坐在樹下為無數人說法。其中有人證得須陀洹果,有人證得斯陀含果,有人證得阿那含果,有人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的人不計其數。

  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

  阿難回答:「很愁。」

  佛對阿難說:「我從無數劫來,千辛萬苦修持正法,欲救度一切眾生成佛。但現在我成佛了,卻沒有起到真實作用,難道我能快樂得起來嗎?」

  阿難問:「不是很多人已證得聲聞聖果了嗎?」

  佛陀說:「如同一家人,生了十幾個女兒,卻沒有兒子的話,就不能支撐門戶。同樣,我雖有阿羅漢無數,可他們都不是我的兒子,不能坐在樹下頓悟成佛,不能把佛法傳承下去。」

  說完,佛陀流下三滴眼淚,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數不清的天、龍、神、人都發起無上菩提心。這時,佛陀的面容立即端正和悅,放出無數光明,照亮四方,歡喜地說道:「我的教法後繼有人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沒有被菩提心攝持的任何一個善根,縱然像阿羅漢那樣,從三界輪迴中得到了解脫,也不算是特別殊勝。

  現在有許多人,經常參禪、拜佛、燒香、念經、作經懺……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為了自身利益,真正為一切眾生成佛而行持善法的,可以說極其罕見。這樣的話,無論做什麼都意義不大。所以,大家在修行時,一定要對菩提心的重要有清晰的認識,並以此攝持自己的善根。

感恩您的贊助支持

相關焦點

  • 佛陀三滴眼淚為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佛陀三滴眼淚震動三千大千世界!此文章摘自《舊雜譬喻經》,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發菩提心的重要。沒有被菩提心攝持的任何一個善根,縱然像阿羅漢那樣,從三界輪迴中得到了解脫,也不算是特別殊勝。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阿難回答:「很愁。」佛對阿難說:「我從無數劫來,千辛萬苦修持正法,欲救度一切眾生成佛。但現在我成佛了,卻沒有起到真實作用,難道我能快樂得起來嗎?」
  • 佛陀三滴眼淚,為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  阿難回答:「很愁。」  佛對阿難說:「我從無數劫來,千辛萬苦修持正法,欲救度一切眾生成佛。但現在我成佛了,卻沒有起到真實作用,難道我能快樂得起來嗎?」
  • 佛陀故事:佛陀三滴眼淚為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2《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故事》3《佛陀進村乞食,村霸竟用荊棘鋪滿路面,佛陀的做法》     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阿難回答:「很愁。」佛對阿難說:「我從無數劫來,千辛萬苦修持正法,欲救度一切眾生成佛。
  • 佛陀哭了,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動,是為了什麼事?
    昨天,和師兄們分享了佛教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
  • 佛陀三滴淚,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我們擁有今天這樣的快樂,完全是佛陀的加持,是佛陀千百萬劫中給我們創造的,故我們一定要有報恩之心。而要想報答佛恩、師恩、眾生恩,修菩提心是最好的方法。  佛教的精華就是強調菩提心,沒有它的話,修無上密法也談不上殊勝。記得《前行備忘錄》中說過,如果沒有菩提心攝持,即使你九年閉關,關房的門用泥巴封上,也不能獲得解脫。所以,菩提心在佛教中至關重要。
  • 佛教故事丨 佛陀三滴淚,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阿難回答:很愁。佛對阿難說:我從無量劫來,千辛萬苦修持正法,欲救度一切眾生成佛。但現在我成佛了,卻沒有起到真實作用,難道我能快樂得起來嗎?阿難問:不是很多人,已證得聲聞聖果了嗎?
  • 常識丨「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
    ▲ 三千大千世界 佛的教化區(資料圖)文:希熱多傑三千大千世界是釋迦摩尼佛關於時空的基本看法,三千大千世界又稱大千世界。一般說來一個三千大千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小世界在《長阿含經》中,佛陀講了佛教的時空觀,認為日月都圍繞須彌山運轉,日月照臨的範圍,即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四大洲,名為一小世界。每一小世界,其形式都相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是火輪,再下是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
  • 八歲童女十問佛,震動三千世界!
    妙慧童女,家住在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中,父親是有名的長者,年齡才八歲的時候,耆闍崛山的講經法會,她就常常在座。年輕的小姑娘,面貌生得秀麗無比,行動舉止也端莊溫和,佛陀座下的弟子,無論是盛德的長老,或是年輕的比丘,沒有一個不喜歡她。尤其是比丘尼的女眾僧團,對於妙慧童女,更是心愛萬分。
  • 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不想去看看?(附三千大千世界解說視頻)
    在欣賞這位老師任性與浪漫情懷之際,作為佛系的大家會不會覺得這位教師有些」out「呢?她所要去的世界可能只是效仿聖人周遊列國而已。那麼今天,此時請佛系的您隨文和視頻入觀欣賞:依正莊嚴的三千大千世界!如何?——大願法音
  • 佛法:人類究竟起源於何處,三千大千世界又是如何劃分的
    當宇宙毀滅後,會再次形成一個新的宇宙空間。初始階段時,生活在這個新的空間裡的人被稱為光音天人。光音天人有神通,身體光明,可以自由飛行,而且容貌美得無與倫比,壽命也很長。後來有些光音天的天人就到了地球,然後食用地球上的食物後,逐漸失去了神通,也沒了飛行的能力,而且又逐漸從沒有性別滋生出了男女之分。於是地球人類真正誕生。
  • 何為三千大千世界?震撼圖文(含3D視頻),超乎你的想像!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為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論》中說:「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佛。」
  • 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常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先來把大千世界來分析一下,順便了解一下我們當下所居住的環境。地球是宇宙的一粒沙子而已,我們以太陽系來作一個說明。一千個小世界也就是說一千個太陽系,叫作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或者叫三千世界,或者叫大千世界,都是一個意思。那麼這裡「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可以把它說為是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啊!三千大千世界就好像一個村民小組一樣,它是一個基本單位啊!
  • 佛陀反覆強調 金剛經智慧高於世間一切
    在金剛經第八品中,佛陀說,領悟到金剛經的般若智慧,得到的益處,比裝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還要多。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 《金剛經》: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
    《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須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這個人所獲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回答說:「相當多,世尊。」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種的千世界,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 佛陀三種世界觀 就問你宏不宏大!
    因為了解這些對解決生命的終極意義並無太大的幫助,甚至會給人們帶來迷茫。 但從輔助佛法修持,作為眾生步入解脫所必須了知的知識角度,佛陀在經典中講述了三種不同的宇宙觀。在接受常規知識教育的一般人看來,這三種宇宙觀的說法可能並不一致,甚至有矛盾和互相牴觸的地方。但如果拋開固有的觀念,以廣闊的心胸和高點來研讀,或許會對重新認識宇宙有所啟發。
  • 佛陀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須彌山的問題,至今仍是佛教學中的謎,一些開明的看法(如日本學者),說是出於印度古老的傳說,佛陀在世時,僅是假用傳說來闡明佛法,傳說中的須彌山的或有或無,不是佛陀所要闡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須彌山的傳說而闡明覺世濟民的佛法。這是很可取的,但是,若要說到佛教的世界觀,那又非要說到須彌山不可。須彌究竟何在?
  • 看佛陀怎麼說?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你知道什麼是大千世界嗎?這大千世界,就是佛教的宇宙觀。佛教認為,一個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個中千世界構成,而一中千世界,是由一千個小千世界構成,一個小千世界,則有一千個世界構成。而我們生活在的世界裡,大概就有無數的太陽系構成。
  • 恭迎佛陀涅槃日|佛陀涅槃前最後一次開示
    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佛大音普告,聲至有頂;面門放光,遍照三千,六趣遇光罪垢消除;眾生悲鳴,大地山海皆悉震動。涅槃,並非世人理解的生命的終結或者開始。《涅槃經》云:「若見佛性能斷煩惱,是則名為大般涅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讓我們一起憶念佛陀,祈願眾生煩惱不現、清涼寂靜!
  • 佛陀講解「大法」時,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法華經》說:「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普佛世界六種震動。」被稱為開悟的《楞嚴經》是佛陀說的一部大法,是阿難在受到「魔」難之後,佛陀應阿難之請開示的經典。『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 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