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位教師的一封辭職信引發熱評,辭職的理由僅有10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網友評: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經採訪得知,作為2004年7月入職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心理教師,已經任職11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辭職信,領導最後還真批准了。
在欣賞這位老師任性與浪漫情懷之際,作為佛系的大家會不會覺得這位教師有些」out「呢?她所要去的世界可能只是效仿聖人周遊列國而已。那麼今天,此時請佛系的您隨文和視頻入觀欣賞:依正莊嚴的三千大千世界!如何?
——大願法音
——大千世界
東漢末年,佛教翻譯開始流行,到盛唐時期。佛經翻譯達到鼎盛。佛經翻譯對中國語言中漢語詞彙量的擴大,白話文的產生,詩詞的演變和翻譯理論的發展等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且翻譯經典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對中國近代翻譯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佛教翻譯為現代漢語輸入了許多新的佛教詞彙。有些新鮮的詞彙已經融入到漢語的語法和日常用法之中。另外一部分詞彙則豐富了漢語的語體和各種變體。
早期的佛教翻譯處在固有名詞上,做了相應的轉譯外,部分抽象的詞彙,大多用佛教的舊名。
根據唐朝著名的翻譯實踐家,唐三藏玄奘法師提出的五不翻學說。在五種情況下,譯者可以根據譯文讀者的需要來對佛經當中的部分詞彙進行音譯處理,這樣形成了漢語中的佛教外來詞。如「般若」、」瑜伽「、」禪那「、和「剎那」等等。
隨著佛教翻譯的日益深入。譯者們發現佛教的源語言(梵語)被譯成目的語言(漢語)時。原意有所出入。於是他們就從創新新詞以正確的傳達經文的深層含義,這些新詞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漢語的變體。諸如」世界觀「「法界」「眾生」「因緣」「果報"
現身說法、心無掛礙、群魔亂舞、大徹大悟、海闊天空、三生有幸、前因後果、作繭自縛、自作自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老病死、愁眉苦臉、心猿意馬、痴心妄想、家賊難防、盲人摸象、鏡花水月、愛河、慧眼、隨順、隨緣、業力、涅槃、解脫、浴火重生、別具隻眼、方便之門、現身說法、纖塵不染、冤家債主、五體投地、法力無邊、冷暖自知、夢幻泡影、萬劫不復、慈悲為本、一塵不染、一絲不掛、一刀兩斷、一廂情願、味同嚼蠟、自欺欺人、臭皮囊、一彈指、晨鐘暮鼓、覺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醍醐灌頂、心心相印、天花亂墜、天龍八部、小品、上品、智慧、世界、大千世界等等。
——百度文庫《佛教詞彙》
——圖片來源於網絡
梵語loka-dha^tu,巴利語同。音譯路迦馱睹。意謂可毀壞之處所。略稱界。據楞嚴經 [1] 卷四載,世,即遷流之義;界,指方位。即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場所之意。亦即指眾生居住之所依處,如山川、國土等。
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三界之有為世界;然大乘佛教[2] 亦指蓮華藏世界(華嚴宗 [3] 所說佛之境界)、彌陀淨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對世界之絕對世界、無為世界。
大願大和尚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學記中開示:
佛教裡面的世界觀就說是三千大千世界。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教化的國土,那麼以須彌山為中心,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一日一月,這樣子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以前的人他解釋說,這個須彌山,就是珠穆朗瑪峰,其實這個是不準確。這個黃念祖居士他學物理學的,他就有一個新的說法,說須彌山,一個小世界,佛教裡面說的一個小世界,就是我們現在的天文學所說的一個銀河系。那麼銀河系裡面有黑洞,黃念祖居士就認為說,這個須彌山就是指一個銀河系裡面的那個黑洞。
我們現在的天文學對於一個銀河系,都沒有完全搞清楚;不要說一個銀河系了,就是銀河系裡面的一個單位,一個小單位,一個太陽系,我們都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所以如來智慧甚深廣大,科學越昌明,我們越對佛陀的浩瀚深遠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
三千大千世界變相圖視頻
結語:
英國學者著名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1889-1975)在上世紀70年代初曾表達過這樣的感慨:能夠拯救21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的儒家思想代表入世:修身、齊家、舉國平天下建國安邦的理念;而大乘佛法卻是世出世間通達的智慧源頭。無論你學不學佛,對生命價值最大化的追求、對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對未來生命所承擔的責任、哪怕是只是對未知生命和世界的探秘。您不妨在浩瀚的佛法中去找尋。哪怕您只是遇到佛法大海的一滴水,相信都能帶您上窮碧落,下極海底。如果您的善根具足,能深入經藏,能遇到明師指引,能熄滅貪嗔痴,勤修六度萬行。將來您也可以以六度萬行的因花,感得依正莊嚴的佛果。一念即三千,何須不得解!阿彌陀佛!——大願法音
圖音頻視頻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屬原作者,功德亦回向作者和讀者
編輯:釋法音
敬請掃二維碼關注大願法音官方微信平臺
普庵咒—願驅除瘟疫普安十方
禪宗祖師是怎樣以音聲開悟的!無論禪、淨、密都離不開音聲海的修持。
禪解吉祥經(一)
禪解吉祥經(二)如何獲得好人緣
禪解吉祥經(三)—怎樣在持戒忍辱恭敬中獲得吉祥
禪解吉祥經(四)—怎樣實證清淨生活獲得吉祥
普庵咒—願驅除瘟疫普安十方
【寺院傳統唱誦】寶鼎贊
【寺院傳統唱誦】阿彌陀佛身金色
寺院傳統唱誦/藥師拜願
初五拜財神,你知道世間財神和出世間聖財都有哪些?在天籟梵音中迎接世出世間雙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