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

2020-08-30 正覺悟道


01

老師你好,我想諮詢一下婚戀問題,先介紹一下我跟男友的情況吧。


男友:82年,有兩套房,一套學區,一套公寓,有一輛車,月供6000。存款30萬(給了我10萬準備結婚)。

本科畢業,英文流利。原來在外資企待了8年,目前失業中,正在應聘一份廣東年薪31萬的工作。

他是獨子,父母在他10歲時離婚,他跟著父親。父親很聽後媽的,後媽欺負他。親媽一直單身。

我:88年,有一套公寓,月供2000元,一輛福特翼博。是混改國企行政部負責人,月薪1萬。父母在我大學時分開,目前和媽媽一起住。


我們都坐標二線城市,他準備要去外地工作了。

去年5月我們通過相親網站認識,6月他表白,7月我帶他見家長,8月發生關係,9月我們互相給對方過了生日,10月底他給我10萬禮金,11月他提了辭職。

失業期間他每天只吃一頓,去開滴滴,但還是會每周帶我出去吃,說是順便給自己打牙祭。


他自己省吃儉用,但是發現我有兩年社保斷繳,還讓我用他給的錢去交社保。

我們在疫情期間同居,他挑剔我家務做不好、不上進。他之前是在美資老牌企業,我是建築企業比較low,他就老瞧不起我的公司

然後他失業,就要單獨睡一個房間,說嫌我煩。我們吵架時,他說過兩次讓我滾蛋

我提醒他,他也覺得自己過分。然後就不敢多說了,也買菜做飯之類的。

老師,我很困惑:我談男朋友,為什麼總是讓他們有那樣高高在上的感覺呢?似乎我很容易受虐和被欺負。



獵手有話說


如果你遇到了一個不好的人,有可能是對方的問題。

如果你一直遇到不好的人,那麼你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些問題。

你說你談男朋友,最後總是讓他們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而你很容易受虐和被欺負。

這無非是兩個環節出了問題,一個是篩選,一個是相處。


篩選

你沒有提到很多自己的家庭情況,但因為你說到你是單親,所以我暫且想像一下:

你跟媽媽生活在一起,你父母分開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之間相處得不愉快。

這些不愉快,極有可能是你和男朋友衝突、爭吵的原因

因為父親是女生從小接觸的第一個異性,天然的是女生擇偶的第一重模板,也是影響最大的。

  • 如果你喜歡你的父親,很自然地,在找男朋友時,你會參考父親的模板。
  • 而如果你不喜歡,甚至討厭你的父親,你有可能會按照跟他相反的方面去尋找。
  • 也有可能因為從小生活在父親籠罩的異性氛圍裡,習慣了,逆來順受了,雖然不喜歡,卻潛意識裡就好這口。
    所以,在尋找過程中雖然極力避免他那個方向,但找到之後一看,暈,還是他那樣的。

很可能你在選擇他的時候,覺得三觀一致,興趣相同。但這只是在吸引層面的考慮。

在篩選層面,沒有系統學習過、沒有掌握相關能力的人,通常做的很少。

通常只是最開始對硬性條件進行篩選之後,就不做更深層的篩選了,就讓對方一馬平川了。

一個人平時是否總是高高在上,是否尖酸刻薄、憤世嫉俗,或者說是否很有個性。並不需要談戀愛很久之後才能發現。

在相處的開始,就能從他的每一個細節中發現。只不過你還沒有這個意識,只是一門心思想脫單,所以看不到而已。

所以不能只沉迷於追求和他對你的好,而要睜開眼睛多看看他的為人處事,多了解一下他過往在親情、愛情中的經歷。

人不是像孫悟空一樣突然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他的過往經歷塑造了他的現在。

如果你能有意識地看一看,就能更好地為現在及未來的幸福做篩選。


「吸引---篩選」二重性


脫單的過程,應該是在每一步同時都具有吸引與篩選的二重性。


和他從認識到成為朋友,到成為好朋友,到成為曖昧關係,到成為男女朋友的每一個環節,一邊加深對他在這個層面的吸引,一邊完成對他在這個層面的篩選。

這樣不僅能建立牢固、深層的吸引,也能把篩選前置,把風險前置,不用等到跟他在一起之後,不用等到跟他結婚之後,才發現那麼多壞毛病。

你完完全全可以在答應交往之前就能察覺出來。

最主要的是首先你要有這個意識。

如果你每一段戀愛談下來,回想時,都只感受到對方對你的好,空氣中好像充滿了粉紅泡泡。那很顯然你並沒有建立這個意識,也預示著往後可能有大麻煩。


相處


選擇是第一位的,選擇大於改變。

  • 有些問題是爛在根子裡,改變不了的,就建議重新選擇。
  • 而有些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好好改變的話就可以調教過來。

但是從很多案例來看,在相處這個方面,很多女生天然的、或學到的東西,有些是糟粕,有些則還是小白。

你在溝通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兩個:



1、隱性攻擊


你的4個錯:


  • 我的錯
  • 獵頭的錯
  • 形勢不好的錯
  • 對方公司效率低的錯


表面看是「認錯」,實質上這有點耍無賴嘛。好像只要我先認錯並且說的夠多,對方就拿我沒辦法,說不過我了。

這不是真誠的認錯,這是以認錯為武器,把他跟全世界都劃清界限。借認錯反彈出來的全世界的攻擊。

這樣一點餘地都不留,只會讓對方放棄溝通,「道不同不相為謀」。這顯然不是你的本意。



2、扔了手榴彈就蓋上蓋子


你說不知道怎麼和他交流了,但我看到的是你說了好多,說了一大堆,說了一堵又一堵的文字牆。


在說完之後,就說「我不想和你爭辯」。

這不就是扔了手榴彈就把蓋子給我給蓋上嗎?

你這是要和他好好交流?這就是要改變他?這是要把他當成一個碉堡給一鍋端了呀。


怎麼改變對方


在溝通中,想要改變對方的人,往往需要有比較大的格局和胸懷。

要做到這個至少要懂得2點:


1、你要清楚明白,你和他不是敵人


你們應該是同一陣線上的戰友,你應該跟他一起尋求方法去戰勝彼此間的分歧和問題。

記住,你不是要戰勝他,你是要戰勝你們之間的問題

但是我已經無數次看到情侶雙方,夫妻雙方吵成敵人的情況。



2、你可以有你的道理,但首先要認同對方


現在每個人都很自我的,都被手機上的APP、商家所環繞,都是上帝。不認同對方,你們天然地就是敵人了。

如果你真的想在溝通中較為合理,較為舒適,較為天然,不發生爭吵地改變對方的想法,有一條公式:

改變他的想法=認同+聆聽+提出小建議

PS. 小建議:即一點自謙為「不成熟」,其實還挺成熟的小建議(也就是你內心真實的想法)。

並且一旦遭到阻抗,就即刻收回你的小建議,下次有機會再繼續。兩三次之後,他就漸漸聽得進去了,就會有所改變。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
    《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須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這個人所獲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回答說:「相當多,世尊。」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種的千世界,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 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
    每天都有分 享。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常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先來把大千世界來分析一下,順便了解一下我們當下所居住的環境。地球是宇宙的一粒沙子而已,我們以太陽系來作一個說明。這個法在《楞嚴經·卷四》168個字有詳細的解釋。所以這樣一個國土呢,叫一個世界,叫一四天下,叫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也就是說一千個太陽系,叫作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或者叫三千世界,或者叫大千世界,都是一個意思。那麼這裡「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可以把它說為是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啊!三千大千世界就好像一個村民小組一樣,它是一個基本單位啊!
  • 常識丨「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
    ▲ 三千大千世界 佛的教化區(資料圖)文:希熱多傑三千大千世界是釋迦摩尼佛關於時空的基本看法,三千大千世界又稱大千世界。一般說來一個三千大千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和七重香水海環繞著,每一重海都間隔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成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在鹹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和北俱盧洲,也稱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日月、四洲、須彌山、六欲天、上覆以初禪三天,就構成了一小世界。
  • 佛教說的「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
    合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音天。因大千世界中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一共經過三次千數的累進而成,故名「三千大千世界」。可是大千世界呢,又等於一千個中千世界那麼大。太陽不過是個中等大小的恆星,銀河系中比太陽大的多得是,那些巨星們,哪一個都比大幾百倍,幾千倍,隨便一個巨星都可以充當「大千世界」!銀河系中總共有幾千億顆恆星,起碼一半都比太陽大。看起來,所謂大千世界也沒多大嘛,在銀河系中簡直比滄海一粟還小得多。
  • 世界那麼大,到底有多大?看佛陀怎麼說?
    有這樣一句話,很流行,那就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可你知道世界有多大嗎?你又知道,世界從哪裡來嗎?其實,世界一詞,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世界最早是佛教用語。在楞嚴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
  • 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不想去看看?(附三千大千世界解說視頻)
    那麼今天,此時請佛系的您隨文和視頻入觀欣賞:依正莊嚴的三千大千世界!如何?——大願法音即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場所之意。亦即指眾生居住之所依處,如山川、國土等。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三界之有為世界;然大乘佛教[2] 亦指蓮華藏世界(華嚴宗 [3] 所說佛之境界)、彌陀淨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對世界之絕對世界、無為世界。
  • 佛法:人類究竟起源於何處,三千大千世界又是如何劃分的
    宇宙有形成就有毀滅。當宇宙毀滅後,會再次形成一個新的宇宙空間。初始階段時,生活在這個新的空間裡的人被稱為光音天人。光音天人有神通,身體光明,可以自由飛行,而且容貌美得無與倫比,壽命也很長。後來有些光音天的天人就到了地球,然後食用地球上的食物後,逐漸失去了神通,也沒了飛行的能力,而且又逐漸從沒有性別滋生出了男女之分。於是地球人類真正誕生。
  • 佛陀哭了,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動,是為了什麼事?
    昨天,和師兄們分享了佛教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
  • 佛陀三滴眼淚為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佛陀三滴眼淚震動三千大千世界!此文章摘自《舊雜譬喻經》,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發菩提心的重要。沒有被菩提心攝持的任何一個善根,縱然像阿羅漢那樣,從三界輪迴中得到了解脫,也不算是特別殊勝。有一次,佛坐在樹下為無數人說法。其中有人證得須陀洹果,有人證得斯陀含果,有人證得阿那含果,有人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的人不計其數。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阿難回答:「很愁。」
  • 佛陀三滴眼淚,為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有一次,佛坐在樹下為無數人說法。其中有人證得須陀洹果,有人證得斯陀含果,有人證得阿那含果,有人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的人不計其數。  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  阿難回答:「很愁。」
  • 何為三千大千世界?震撼圖文(含3D視頻),超乎你的想像!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為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論》中說:「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佛。」
  • 佛陀三滴眼淚為何會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舊雜譬喻經》中講過一則公案:有一次,佛坐在樹下為無數人說法。其中有人證得須陀洹果,有人證得斯陀含果,有人證得阿那含果,有人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的人不計其數。  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
  • 佛陀三滴淚,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我們擁有今天這樣的快樂,完全是佛陀的加持,是佛陀千百萬劫中給我們創造的,故我們一定要有報恩之心。而要想報答佛恩、師恩、眾生恩,修菩提心是最好的方法。  佛教的精華就是強調菩提心,沒有它的話,修無上密法也談不上殊勝。記得《前行備忘錄》中說過,如果沒有菩提心攝持,即使你九年閉關,關房的門用泥巴封上,也不能獲得解脫。所以,菩提心在佛教中至關重要。
  • 佛教故事丨 佛陀三滴淚,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舊雜譬喻經》中講過一則公案:有一次,佛坐在樹下為無數人說法。其中有人證得須陀洹果,有人證得斯陀含果,有人證得阿那含果,有人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的人不計其數。說完,佛陀流下三滴眼淚,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數不清的天、龍、神、人等,都發起無上菩提心。這時,佛陀的面容立即端正和悅,放出無數光明,照亮四方,歡喜地說道:我的教法後繼有人了……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發菩提心的重要。沒有被菩提心攝持的任何一個善根,縱然像阿羅漢那樣,從三界輪迴中得到了解脫,也不算是特別殊勝。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 佛陀故事:佛陀三滴眼淚為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舊雜譬喻經》中講過一則公案:有一次,佛坐在樹下為無數人說法。其中有人證得須陀洹果,有人證得斯陀含果,有人證得阿那含果,有人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的人不計其數。說完,佛陀流下三滴眼淚,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數不清的天、龍、神、人都發起無上菩提心。這時,佛陀的面容立即端正和悅,放出無數光明,照亮四方,歡喜地說道:「我的教法後繼有人了……」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發菩提心的重要。
  • 「弱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有什麼深意?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詞,那就是弱水,而和弱水有關的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那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那麼這裡面的「弱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故事講完,佛祖對那個富翁說,人生不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你只要用心把握住一樣就夠了,最後佛祖說出了意味深長的一句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在這裡指的是美好的事情,而「三千」指的是佛家的三千大千世界,暗指繁多和廣遠之意。
  • 佛教早已看穿《佛說大千世界變相圖》揭秘整個宇宙……
    人類的渺小在於有太多未知的神秘還未揭曉。   而佛教早就斷定,宇宙之中充滿人類,不僅如此,娑婆世界(銀河系)10億個小世界中也都有人,而且我們的這個小世界裡包括地球在內的四大部州都有人類生存,其中北俱盧州人壽命達到幾乎恆定的1000歲。既然在太陽系人類相互之間近在咫尺,為何那三大部州的人類我們至今未能發現?他們居住的星球到底叫何名字?
  • 三千大千世界(多重宇宙)
    >我獨坐須彌山巔將萬裡浮雲一眼看穿——倉央嘉措《泊岸》在佛教世界觀中一千個小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須彌山即銀河系的中心一大千世界即一宇宙無量世界即宇宙之外有無量個宇宙這種宇宙觀與現代物理中的多重宇宙頗為相似02五百年前,人們普遍認為宇宙是渺小的,而我們的家園—
  • 《佛教的大千世界》序及目錄
    序人們常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殊不知,「大千世界」這個詞正是源於佛教。佛經上說,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才是一個大千世界。而一個大千世界才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域,宇宙中又有無量無邊的佛。
  • 宇宙有多大
    人天生有個空間的觀念,世界有多大?探索新大陸就是為此而來。現在地球有多大,我們科學家有準確的數據了,太陽系多大,銀河系多大,這些都成已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