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師你好,我想諮詢一下婚戀問題,先介紹一下我跟男友的情況吧。
男友:82年,有兩套房,一套學區,一套公寓,有一輛車,月供6000。存款30萬(給了我10萬準備結婚)。
本科畢業,英文流利。原來在外資企待了8年,目前失業中,正在應聘一份廣東年薪31萬的工作。
他是獨子,父母在他10歲時離婚,他跟著父親。父親很聽後媽的,後媽欺負他。親媽一直單身。
我:88年,有一套公寓,月供2000元,一輛福特翼博。是混改國企行政部負責人,月薪1萬。父母在我大學時分開,目前和媽媽一起住。
我們都坐標二線城市,他準備要去外地工作了。
去年5月我們通過相親網站認識,6月他表白,7月我帶他見家長,8月發生關係,9月我們互相給對方過了生日,10月底他給我10萬禮金,11月他提了辭職。
失業期間他每天只吃一頓,去開滴滴,但還是會每周帶我出去吃,說是順便給自己打牙祭。
他自己省吃儉用,但是發現我有兩年社保斷繳,還讓我用他給的錢去交社保。
我們在疫情期間同居,他挑剔我家務做不好、不上進。他之前是在美資老牌企業,我是建築企業比較low,他就老瞧不起我的公司。
然後他失業,就要單獨睡一個房間,說嫌我煩。我們吵架時,他說過兩次讓我滾蛋。
我提醒他,他也覺得自己過分。然後就不敢多說了,也買菜做飯之類的。
老師,我很困惑:我談男朋友,為什麼總是讓他們有那樣高高在上的感覺呢?似乎我很容易受虐和被欺負。
如果你遇到了一個不好的人,有可能是對方的問題。
如果你一直遇到不好的人,那麼你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些問題。
你說你談男朋友,最後總是讓他們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而你很容易受虐和被欺負。
這無非是兩個環節出了問題,一個是篩選,一個是相處。
篩選
你沒有提到很多自己的家庭情況,但因為你說到你是單親,所以我暫且想像一下:
你跟媽媽生活在一起,你父母分開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之間相處得不愉快。
而這些不愉快,極有可能是你和男朋友衝突、爭吵的原因。
因為父親是女生從小接觸的第一個異性,天然的是女生擇偶的第一重模板,也是影響最大的。
很可能你在選擇他的時候,覺得三觀一致,興趣相同。但這只是在吸引層面的考慮。
在篩選層面,沒有系統學習過、沒有掌握相關能力的人,通常做的很少。
通常只是最開始對硬性條件進行篩選之後,就不做更深層的篩選了,就讓對方一馬平川了。
一個人平時是否總是高高在上,是否尖酸刻薄、憤世嫉俗,或者說是否很有個性。並不需要談戀愛很久之後才能發現。
在相處的開始,就能從他的每一個細節中發現。只不過你還沒有這個意識,只是一門心思想脫單,所以看不到而已。
所以不能只沉迷於追求和他對你的好,而要睜開眼睛多看看他的為人處事,多了解一下他過往在親情、愛情中的經歷。
人不是像孫悟空一樣突然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他的過往經歷塑造了他的現在。
如果你能有意識地看一看,就能更好地為現在及未來的幸福做篩選。
「吸引---篩選」二重性
脫單的過程,應該是在每一步同時都具有吸引與篩選的二重性。
和他從認識到成為朋友,到成為好朋友,到成為曖昧關係,到成為男女朋友的每一個環節,一邊加深對他在這個層面的吸引,一邊完成對他在這個層面的篩選。
這樣不僅能建立牢固、深層的吸引,也能把篩選前置,把風險前置,不用等到跟他在一起之後,不用等到跟他結婚之後,才發現那麼多壞毛病。
你完完全全可以在答應交往之前就能察覺出來。
最主要的是首先你要有這個意識。
如果你每一段戀愛談下來,回想時,都只感受到對方對你的好,空氣中好像充滿了粉紅泡泡。那很顯然你並沒有建立這個意識,也預示著往後可能有大麻煩。
相處
選擇是第一位的,選擇大於改變。
但是從很多案例來看,在相處這個方面,很多女生天然的、或學到的東西,有些是糟粕,有些則還是小白。
你在溝通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兩個:
1、隱性攻擊
你的4個錯:
表面看是「認錯」,實質上這有點耍無賴嘛。好像只要我先認錯並且說的夠多,對方就拿我沒辦法,說不過我了。
這不是真誠的認錯,這是以認錯為武器,把他跟全世界都劃清界限。借認錯反彈出來的全世界的攻擊。
這樣一點餘地都不留,只會讓對方放棄溝通,「道不同不相為謀」。這顯然不是你的本意。
2、扔了手榴彈就蓋上蓋子
你說不知道怎麼和他交流了,但我看到的是你說了好多,說了一大堆,說了一堵又一堵的文字牆。
在說完之後,就說「我不想和你爭辯」。
這不就是扔了手榴彈就把蓋子給我給蓋上嗎?
你這是要和他好好交流?這就是要改變他?這是要把他當成一個碉堡給一鍋端了呀。
怎麼改變對方
在溝通中,想要改變對方的人,往往需要有比較大的格局和胸懷。
要做到這個至少要懂得2點:
1、你要清楚明白,你和他不是敵人
你們應該是同一陣線上的戰友,你應該跟他一起尋求方法去戰勝彼此間的分歧和問題。
記住,你不是要戰勝他,你是要戰勝你們之間的問題。
但是我已經無數次看到情侶雙方,夫妻雙方吵成敵人的情況。
2、你可以有你的道理,但首先要認同對方
現在每個人都很自我的,都被手機上的APP、商家所環繞,都是上帝。不認同對方,你們天然地就是敵人了。
如果你真的想在溝通中較為合理,較為舒適,較為天然,不發生爭吵地改變對方的想法,有一條公式:
改變他的想法=認同+聆聽+提出小建議
PS. 小建議:即一點自謙為「不成熟」,其實還挺成熟的小建議(也就是你內心真實的想法)。
並且一旦遭到阻抗,就即刻收回你的小建議,下次有機會再繼續。兩三次之後,他就漸漸聽得進去了,就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