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2022-01-01 二詩兄詩詞館

這首詩寫久別的老友重逢話舊,家常情境,家常話語,娓娓寫來,表現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滄海桑田」和「別易會難」之感,同時又寫得非常生動自然,所以向來為人們所愛讀。 

開頭四句說:人生動輒如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今夕又是何夕,咱們一同在這燈燭光下敘談。這幾句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強烈的人生感慨帶入了詩篇。詩人與衛八重逢時,安史之亂已延續了三年多,雖然兩京已經收復,但叛軍仍很猖獗,局勢動蕩不安。詩人的慨嘆,正暗隱著對這個亂離時代的感受。 

久別重逢,彼此容顏的變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別離時兩人都還年輕,而此時俱已鬢髮斑白了。「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兩句,由「能幾時」引出,對於世事、人生的迅速變化,表現出一片惋惜、驚悸的心情。接著互相詢問親朋故舊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間了,彼此都不禁失聲驚呼,心裡火辣辣地難受。按說,杜甫這一年才四十八歲,親故已經死亡半數很不正常。如果說開頭的「人生不相見」已經隱隱透露了一點時代氣氛,那麼這種親故半數死亡,則更強烈地暗示著一場大的幹戈亂離。「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詩人故意用反問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無倖存的欣慰,又帶著深深的痛傷。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則轉為敘事,而無處不關人世感慨。隨著二十年歲月的過去,此番重來,眼前出現了兒女成行的景象。這裡面當然有倏忽之間遲暮已至的喟嘆。「怡然」以下四句,寫出衛八的兒女彬彬有禮、親切可愛的情態。詩人款款寫來,毫端始終流露出一種真摯感人的情意。這裡「問我來何方」一句後,本可以寫些路途顛簸的情景,然而詩人只用「問答未及已」一筆輕輕帶過,可見其裁剪淨煉之妙。接著又寫處士的熱情款待:菜是冒著夜雨剪來的春韭,飯是新煮的摻有黃米的香噴噴的二米飯。這自然是隨其所有而具辦的家常飯菜,體現出老朋友間不拘形跡的淳樸友情。「主稱」以下四句,敘主客暢飲的情形。故人重逢話舊,不是細斟慢酌,而是一連就進了十大杯酒,這是主人內心不平靜的表現。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動,當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長」,概括地點出了今昔感受,總束上文。這樣,對「今夕」的眷戀,自然要引起對明日離別的慨嘆。末二句回應開頭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暗示著明日之別,悲於昔日之別:昔日之別,今幸復會;明日之別,後會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詩人是在動亂的年代、動蕩的旅途中,尋訪故人的;是在長別二十年,經歷了滄桑巨變的情況下與老朋友見面的,這就使短暫的一夕相會,特別不尋常。於是,那眼前燈光所照,就成了亂離環境中倖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時光,就成了烽火亂世中帶著和平寧靜氣氛的僅有的一瞬;而蕩漾於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對於紛紛擾擾的殺伐爭奪,更顯出光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被戰亂推得遙遠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來到眼前。可以想像,那燭光融融、散發著黃粱與春韭香味、與故人相伴話舊的一夜,對於飽經離亂的詩人,是多麼值得眷戀和珍重啊。詩人對這一夕情事的描寫,正是流露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它使讀者感到結束這種戰亂,是多麼符合人們的感情與願望。

作者介紹: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相關焦點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是什麼意思?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是什麼意思?兩性親密關係,如何珍惜眼前人和活在當下?戴浩然 2020年12月18日這句詩出自杜甫手筆,其中有:「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 杜甫有一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怎樣釋解?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怎樣釋解?這句話的盲點在「參與商」,搞懂「參」、「商」的意思就明白了。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用10個字,便說盡了人生聚散的無常
    唯一記得的,便只是劇中幾次借人物之口念出的杜甫的一句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那是在大竹峰上,田不易如是對鬼厲說;那是在死亡沼澤中,鬼厲對金瓶兒說;那是在母親的墳前,碧瑤對張小凡說。師徒之情,同門之誼,愛恨糾葛,正邪之分,到最終,竟都應了那句「相見不如懷念」。
  •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杜甫詩中的參商是什麼意思?
    前言問題:杜甫有一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怎樣解釋?這兩句出自杜甫的名篇《贈衛八處士》,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作華州司功時從洛陽返回華州途中見到了故友衛八處士,於是寫下了這首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人生如棋,我們的耳畔仿佛回徹著金戈鐵馬的爭戰,茫茫的硝煙中我們在開創著屬於自己的王國。可是,會稱霸當下嗎?會笑傲江湖嗎?為何我們總會帶著疲憊不堪的身影躲進風雨的閣樓?汲汲而逝去的光陰裡,我們當學著摒棄貪念、嗔欲,將心境化為澄澈,將從容淡定融化在微揚的嘴角,把山河還給歲月,把純粹還給自己。
  •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的氣憤,到「你上課又不交手機」的威脅,我們打打鬧鬧度過了一年。從我與你經歷的故事……,我對你也由祝福滿滿轉化為不舍。 不知何時開始,我對你就不單單只是朋友的情誼了。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可笑,誰能想到那年的11月份有可能就是彼此人生中的最後一面呢。那年冬天多少個日日夜夜盼望著開學,與其說是盼望著再次見到你。
  • 杜甫的一首唐詩,關於時間流逝與人生旅途,讀懂便是詩中人!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這種平淡,是被歲月吹白鬢髮的人都曾有過的人生經歷。它深深的撞擊著我們的內心,每個人都會因其中的一句話而感同身受,甚至熱淚盈眶。人生動不動就像天邊的參、商二星般,此出彼沒,不得相見。首句便有很強的代入感,一個「動如」透露出老杜的無奈,不是不相見,而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顛沛流離相見不得見啊!然而,今夜又是一個什麼好日子,能夠讓我們相聚在這燭光下?
  • 杜甫這首詩是離別的名篇,感嘆世事滄桑無常,盡顯淳樸,百讀不厭
    杜甫的這首《贈衛八處士》描述了老友重逢的喜悅,話舊家常,娓娓道來,情深意切,淳樸深厚,又感嘆世事無常,人生苦短,離別易,相聚難的悽婉,期盼戰亂早點結束,人們都重返家園,過上處士般恬靜日子。贈衛八處士唐代: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 杜甫《贈衛八處士》:這首詩初讀平淡無奇,細品後卻讓人熱淚盈眶
    杜甫想起少時故友,衛家老八,就居住此鄉間。衛八,是不願意走仕途的讀書人,長期隱居此地,他這樣的人被稱為「處士」。掐指算來,兩人應該有20個年頭,沒有相見了。 杜甫踏入衛八處士家門,兩人相見,甚是欣喜。只是記憶中意氣風發的少年,彼此鬢髮已蒼。說起過去共同認識的老朋友,竟然有一半已陰陽相隔,感嘆起歲月易逝,人命由天。
  • 走進杜甫的春天,感受詩聖的情懷
    在杜甫眼裡,長安的春天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哀痛,洛陽的春天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悲喜。成都的春天則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的絢麗。在長沙的春天卻是「落花時節又逢君」悵然。走進詩聖杜甫的春天,讓我們感受詩聖的情懷。
  • 詩詞史上最感人的重逢,寫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讀完直呼過癮
    不應相見老,只是別離頻。度日還知暮,平生未識春。倘無遷谷分,歸去養天真。」宋代晏幾道的《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的「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與老友或者是親人久別重逢,不管怎麼說,不管在什麼樣的處境下,都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在這麼多久別重逢的詩詞中,最令人感動的,要數杜甫的《贈衛八處士》了。
  • 杜甫這首詩,道盡人生悲喜無常,今天讀來令人老淚縱橫
    有一年,杜甫回到故鄉洛陽,途徑蒲州與少年故友衛八相逢。曾經的少年好友,二十年不曾相見,再見時,彼此已是白髮鬢鬢的老叟。生逢亂世,人生若浮萍,漂泊無定,一夕相逢,喜悅中夾雜悲戚,笑中帶淚。《贈衛八處士》唐代: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 天蠍與獵戶為何永不相見?中國和西方各執一詞!
    天蠍與獵戶為何永不相見?中國和西方各執一詞!大詩人杜甫有一首詩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參商」形容兩個人距離遙遠,永不相見。其實參和商分別代表了兩個星座,這就是天蠍座與獵戶座。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天蠍座身體部位的三顆星稱為商星,獵戶座腰帶處的三顆星稱為參星。天蠍和獵戶分別是夏天和冬天最顯著的星座,剛好一升一落,永不相見,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天空上。
  • 【贈衛八處士】贈衛八處士原文_贈衛八處士賞析_杜甫的詩_親子寶典...
    贈衛八處士原文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⑵。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⑶。  訪舊半為鬼⑷,驚呼熱中腸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⑹。  開頭四句說:人生動輒如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今夕又是何夕,咱們一同在這燈燭光下敘談。這幾句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強烈的人生感慨帶入了詩篇。詩人與衛八重逢時,安史之亂已延續了三年多,雖然兩京已經收復,但叛軍仍很猖獗,局勢動蕩不安。詩人的慨嘆,正暗隱著對這個亂離時代的感受。  久別重逢,彼此容顏的變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
  • 47歲的杜甫與老友久別重逢,寫下一首感人的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古代交通遲緩,信息不發達,所以古人相見難,別離難。就像江淹所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太子丹荊軻易水相送,泣淚訣別;妻子送丈夫徵戍,從此遼水黃沙,深閨長夜;柳永與戀人相別,曉風殘月,萬般風情也是枉然。今日離別總是輕描淡寫,但我們在讀古人的離別詩時,卻覺得百轉千回,銜涕傷神,因為相見太難了。
  • 一天一首古詩詞: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開頭四句說,人生旅途常有別離不易相見,就像參星商星實在難得相遇。今夜又是什麼吉日良辰,讓我們共同在這燭光下敘談。這幾句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強烈的人生感慨帶入了詩篇。詩人與衛八重逢時,安史之亂已延續了三年多,雖然兩京已經收復,但叛軍仍很猖獗,局勢動蕩不安,詩人的慨嘆,正暗隱著對這個亂離時代的感受。
  • 重逢即是緣,奈何聚散不由人:杜甫的這首詩太好哭了
    人生的際遇,輾轉無定,重逢即是緣,奈何聚散不由人……朋友是每個人生命中最可寶貴的財富,但卻很少能陪伴你一生,於是,與記憶中的老友相聚,把盞言歡,便是人生一大樂事。今天我們就來賞析杜甫的一首詩,探尋這位大詩人與好友重逢的感傷故事。
  • 杜甫一首久別重逢的詩,千古佳作,感人肺腑,不到中年便讀不懂
    詩人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參軍,途經奉節,與少年好友重逢。動亂的時局,遭貶的境遇,中年的滄桑交匯在一起,悲喜交加,寫詩抒懷。感動了自己,感動了朋友,感動了古今。《贈衛八處士》人生不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場。
  • 一首杜甫寫給朋友的詩,對歲月變遷的感嘆,以及對悲歡離合的憂傷
    杜甫大家都知道,他是唐朝有名的詩人,他的詩大多數都是以現實為題材,來表達他心繫國計民生的一種情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杜甫寫給朋友的一首詩名字叫《贈衛八處士》,詩人藉此來表達對歲月變遷的感嘆和無奈,以及對悲歡離合的憂傷。
  • 杜甫與朋友久別重逢,酒足飯飽寫下一首詩,中年人讀後不禁落淚
    但凡對詩詞有一點了解的朋友,基本上都能吟誦出杜甫的詩句。《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絕對是家喻戶曉。還有那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三歲孩童都會背誦。俗話說,古代文人大多鬱郁不得志,才華橫溢的杜甫也不例外,一心想報效朝廷,卻始終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