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陳勤:在美國寸步難行也堅持不回國,38歲從高樓縱身一躍

2020-12-09 騰訊網

最近這段時間裡,「內卷」一詞已經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熱詞,簡單的說,內卷指的是某種社會模式固化之後變得停滯不前或者無法轉化成為另一種更加高級的模式,以至於處於模式之內的人只能通過內部的非良性競爭來謀求個人生存發展的現象。

打個比方,一個班裡有50名學生,只有前10名能夠得到棒棒糖的獎勵,在這個封閉體系不改變的情況下,無論學生如何努力如何優秀,最終也只有前面的10個人能吃到棒棒糖,而剩下的40名學生即使在競爭中已經變得十分優秀,但也只能看著了。

而陳勤就生活在這樣的競爭之中。

1981年,陳勤出生於一戶普通人家中。他從小十分懂事,也很努力,希望能夠在長大之後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情。在1999年的時候,陳勤就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高考狀元,順利進入了名校浙江大學學習。

畢業之後陳勤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終於在後來得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2011年,他便進入了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並且在幾年之後順利拿到了自己的碩士學位證書。

畢業之後,陳勤就進入了美國的IT公司任職,並且在2018年3月的時候正式加入了著名企業——Facebook總部任職,公司裡的平均年薪都達到了22萬美元,而且福利待遇極優,看上去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

但對於陳勤而言卻並非如此。首先,他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自己則是一名高級軟體工程師,但是在FB內任職時卻被分到了廣告組,這讓陳勤很是不適應,因此陳勤也向上司提出過換組的請求。

他的上司一開始也答應了他,但是條件是先把手頭的項目做好。當時陳勤接到的項目是一個險些就要爛尾的項目,是在陳勤的不懈努力之下才最終救活了的。從2019年3月到9月的這半年時間裡,陳勤的家人就常說,陳勤每天都在加班,這樣下去心就算不垮,身體也會先垮掉的。

當時FB採取了「末位淘汰制」這種制度不久,也就是說,無論公司內部員工如何努力如何優秀,最終也還是要被分為三六九等,總會有人吃不到棒棒糖,而且在吃不到棒棒糖的同時,還會被淘汰。

而這個制度,也導致陳勤包括陳勤的很多同事都感覺到了極大的壓力。而且陳勤還受到了上司的壓榨,讓陳勤的包袱就更重了。而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支撐著陳勤不斷努力的,就是一張美國的綠卡。

當時他已經在美國生活了近8年了,但拿到的始終是工作籤證。他的家人都跟著他來到了美國,他想要給家人一個更好的日子。而沒有綠卡意味著他無法在美國真正落地,也無法在國外給家人一個幸福的生活。

而對他而言,回國是一種投降,意味著他的失敗。因此即使已經如此艱難,他還是沒有過回國的想法。終於,他還是熬過去了。他的績效很好,綠卡已經近在眼前了,換組的機會也要到來了。

可就在此時,他的上司卻出爾反爾,把他的換組申請壓下來了,甚至將他的績效評級都壓低了。長達半年的超高強度工作早已讓陳勤不堪重負,加上換組的申請被駁回,績效還被強行壓低,這意味著他可能會失去這份工作,再次跟綠卡失之交臂。

再聯想到自己之前所受到各種的不公正的待遇,這讓陳勤瞬間崩潰了。於是,在2019年9月19日中午,陳勤從FB總部大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告別了自己的祖國,告別了自己的家人,告別了FB內部的惡性競爭,告別了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人們對FB內部制度與相關人員感到憤怒的同時,也對陳勤感到十分惋惜。以陳勤的履歷,回國絕對是各大公司搶著要的人才,工資水平定然也是百萬級別。可惜他卻選擇了這樣的方式,死在了異國他鄉,是在讓人感到心酸不已。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浙大學霸,38歲陳勤寧願在美國自殺也不願意回國?
    再加之陳勤並非是美國人的身份,在南加州大學就讀難免會遭到排斥,但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陳勤依然堅持了下來。延續了在本科期間的優異表現,陳勤在南加州大學就讀的過程中打敗了眾多的競爭對手,還提前發表了自己的畢業論文。
  • 高考狀元陳勤:在美國陷入困境卻堅持不回國,最後從高樓一躍而下
    陳勤雖然工作能力強,技術過硬,但職場並非學校考場,用分數來一較高低,不僅需要具備高智商,更要具備處理人脈關係的情商。由於與同事及上司的關係並非和平融洽,最終導致陳勤常常在工作中受到他人的白眼。曾經赫赫有名的高考狀元就這樣,在美國陷入了深不可測的泥潭,在隨後的PIP考評當中,陳勤也被告知將無法通過,但在不久前,他的上司明明承諾會給通過。
  • 38歲高考狀元在美國陷入困境,卻堅持不回國,最後從高樓一躍而下
    但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高考成狀元,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畢業,就讀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生,在Facebook公司做工程師的開掛人生是成功的,但你能想像就是擁有這樣人生的一個人,最終選擇了跳樓自殺嗎?父母堅持認為「知識改變命運」,因此對陳勤的學習十分看重,而陳勤也不辜負父母的厚望,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且刻苦勤奮,是一個名副其實,讓其他家長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努力和天分,讓18歲的陳勤參加高考後,成功在成千上萬的考生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高考狀元,各大名校都紛紛向陳勤伸出了橄欖枝。
  • 38歲高考狀元在美國陷入困境,卻堅持不回國,最後從高樓一躍而下
    想必現在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是經歷過高考的人,高考對於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也是人生中為數不多的一次不看身份地位,公平競爭的機會。我們看到了在高考中,許多家庭條件不怎麼好的人最終成了狀元,成了少年中的英雄少年。
  • 38歲高考狀元在美國陷入困境,拒絕回國,最後跳樓身亡
    古代有科舉考試,選出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每一個脫穎而出的人才都會受到世人的矚目。而如今的考核制度就是高考,一年一度的高考每年都會如期舉行,而每年的高考狀元都會被時刻關注著。前幾年,有一名高考狀元由於能力突出,在高考的時候展現出了自己真正的實力,於是成了這場考試的最後大贏家。但是,這位高考狀元卻沒有成為自己人生的最後贏家。
  • 高考狀元,浙大學霸,年薪百萬前途無限,3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
    高考狀元在美國陷入困境,卻咬牙堅持不回國,3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在我國,人們習慣稱每個省份或市區的文理科第一名為「高考狀元」。一般情況下,要想成為高考狀元,不但需要天資聰穎,還要學習努力。這些人在畢業以後大多成長為各個行業內的精英,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著自己的價值。陳勤,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從小便天賦過人,學習非常刻苦。
  • 高考狀元陳勤:在美國陷入困境也執意不回國,最後從高樓一躍而下
    在當今從來都不缺少優秀的年輕人,陳勤,曾經的高考狀元,大學畢業接到了來自美國的橄欖枝,本以為美國是一飛沖天的天堂,誰曾想,在美國的生活遠比想像中艱難,為了得到綠卡,甘願被上司欺負,最後發現是一場「騙局」的時候,從大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為什麼他寧願在美國淪落到跳樓的下場都不願意回國呢?
  • 高考狀元赴美再難也不回國,年薪152萬,38歲從公司樓頂一躍而下
    17歲,當上福建省高考狀元,考上浙江大學;18歲,憑一己之力,在浙江大學創立數學協會,吸收會員600人,那可都是浙大高材生;21歲,拿到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系,全額獎學金研究生offer;高考狀元赴美再難也不回國這位高考狀元,名叫陳勤。他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抓住了命運的尾巴,怎麼可能鬆手?
  • 38歲高考狀元在美國跳樓,教會孩子善待挫折,遠比成功來得重要
    在我國每年的六七月份,高考就成了舉國矚目的大事,因為這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轉折點。人們也習慣稱各個地區的高考文理科第一名為「高考狀元」。而這些「高考狀元」,大多數在畢業後都成為各個行業內的精英,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實現著自己的社會價值。
  • 高考狀元陳勤:博士畢業,入職「臉書」年薪150萬,因壓力大而跳樓自殺
    而一個人的成功除學歷錦上添花外,更要看個人能力,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聊一聊高考狀元陳勤的故事,他17歲考上浙大,入職「臉書」年薪150萬,可萬萬沒想到38歲的他因一封辭退書,選擇跳樓自殺,令人惋惜。
  • 他是高考狀元浙大學霸,在美國陷入困境,寧可自殺也不願回國
    在這些天之驕子中,總有那麼幾個人特別受到關注,因為他們的成績非常出色,這就是每個地方的「高考狀元」。一般來說,能成為當地的「高考狀元」,那毋庸置疑,實力絕對的超強的。再加上他們都能進入名校,有最好的平臺,一切美好的生活,似乎都在向他們招手。
  • 他是高考狀元,38歲跳樓自殺:人生的後半程,這三點比成績更重要
    ,也不足以斷定你的未來如何,因為我們見過太多的高考狀元最後步入社會卻泯然眾人矣,更有甚者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比如今天我們要說一個曾經的浙大學霸、高考狀元,因不堪壓力3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令人唏噓不已。 十八歲那年他曾經參加了高考,考完後他感覺自己狀態非常好,果然知道分數後他成為了一名高考狀元。隨後他選擇了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成為這所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的一員。
  • 在美國陷入困境,也不肯回國,最終以跳樓方式結束生命
    陳勤便是眾多留學生中的一員,曾經的高考狀元,在留學美國,決心拿到綠卡,不曾想最終以跳樓方式結束生命。陳勤,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自幼便有遠大抱負,希望長大成人之時,能夠幹出一番事業。普通的家境,使得陳勤認識到,若想改變命運,必須依靠自己。因此,陳勤十分努力讀書,最終高考時,以高考狀元身份考取浙江大學。此時,陳勤已經邁進成功的大門,他成為家人的驕傲。
  • 高二被北大錄取,20歲去美國成知名教授,34歲從大樓縱身一躍
    他在高二就被北京大學錄取,20歲留學哈佛讀研,是美國加州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30歲時,他在美國就已經擁有一座配有3個停車位車庫的大房子,停著兩輛保時捷。而立之年,他就已經擁有讓人羨慕的學識、名望和財富,簡直就是「開掛的人生」。讓人沒想到的是,正值事業巔峰的他,卻在法國巴黎的一處大樓縱身一躍,告別世間,年僅34歲。
  • 21歲留學生怒殺40歲北大旅美博士背後:世界的邏輯正在改變!
    留下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在舉目無親的美國,孤苦伶仃無人照應。而兇手則是租了他房子的房客,在美國奧本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王卓斌(音譯:Zhuobin Wang),今年才21歲。02宣李俊的遭遇,讓我想起了去年此時,轟動美國華人圈的另一條新聞。2019年9月19日,38歲的華人工程師陳勤,從美國Facebook總部大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正當壯年的人生。扔下了家裡的全職媽媽和二胎,絕望苟活。而20年前的1999年,他還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地方高考狀元,被浙江大學錄取。
  • 他是少年奇才,老師上課都害怕他抬頭,卻在高考前從高樓縱身一躍
    少年奇才林嘉文:上課他一抬頭老師就害怕,高考前從高樓一躍而下我國每年都會有眾多天才出世,最終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與能力,走上人生巔峰,這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企及的,而今天筆者要說的這位天才就是林嘉文,年僅17歲,出版史學巨作,振興學術節,正是憑藉著這兩本書
  • 38歲浙大學霸FB總部跳樓自殺:經常加班到夜裡一兩點
    4樓跳下,當場死亡。 據華商報報導,自殺者為38歲的華人男子陳勤(音譯)。根據領英頁面顯示,陳勤今年38歲,浙江大學畢業,到美國後在南加州大學攻讀碩士,去年3月入職Facebook公司。
  • 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後續:上司不守承諾、經常加班到一兩點
    前情回顧:Facebook華人員工跳樓自殺  9月19日下午,位於舊金山灣區Menlo Park的Facebook總部內,一名男子從園區內的一棟辦公樓4樓跳下,當場死亡。自殺者證實為38歲的華人男子陳勤(音譯)。
  • 老人坐電梯不慎摔倒,輔警縱身一躍按下急停鍵
    原標題:老人坐電梯不慎摔倒,輔警縱身一躍按下急停鍵楚天都市報6月5日訊(記者李慶通訊員張祖華黃浩視頻剪輯趙鵬)地鐵站內正在向下運行的手扶梯上,一位婆婆突然一個趔趄向前倒下。危急關頭,正在不遠處值守的輔警段純「抄近路」飛身一躍,從側面跳進電梯,按下急停鍵,同時和站務人員一起扶住老人,避免其滾落電梯受傷,他也被現場的乘客稱讚「縱身一躍的姿勢真帥」。
  • 陳勤:24歲博士畢業,年薪高達154萬,因壓力太大從樓頂一躍而下
    美國的企業就陷入到了這樣的誤區中,並且鬧出了的陳勤悲劇。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可怕的淘汰機制在美國的學校以及企業,有這樣一個機制,名字叫做強制淘汰機制。這個機制表面上是說用來督促員工,提高生產效率,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有些違背人性的怪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