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學霸」、「狀元」這類的字眼不止一次被提到,對待學霸普通人更多的或許只是羨慕。
但我們究竟為什麼羨慕學霸呢?
因為這類學霸型的人物一般到最後都會有一個較為完美的歸宿,不過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揭露學霸之間殘酷內卷的事實。
01 學霸陳勤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陳勤,他17歲的時候成為當年福建省的理科狀元,順利地前往浙江大學就讀。
在中國的眾多大學中,清華和北大一直是前兩名的存在,但是浙江大學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前五的實力還是有的。
陳勤能在當年以狀元的身份考進浙江大學,無疑能擔得起一聲學霸的稱呼。
當然陳勤優秀的不僅是學習成績,在大學時期的他就已經展現出不俗的領導能力。
在浙江大學讀大一的時候,陳勤就獨自創立了數學協會,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和魅力,陳勤使得自己的協會逐漸壯大到600人的規模。
隨後在2002年21歲的陳勤順利地從浙江大學畢業,同年還拿到了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系全額獎學金博士研究生的名額。
對於一個學生而言,此時的陳勤無疑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南加州大學作為美國的名校之一,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可謂是極致,所以在這裡就讀的學生都要面臨殘酷的競爭。
再加之陳勤並非是美國人的身份,在南加州大學就讀難免會遭到排斥,但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陳勤依然堅持了下來。
延續了在本科期間的優異表現,陳勤在南加州大學就讀的過程中打敗了眾多的競爭對手,還提前發表了自己的畢業論文。
據不完全的統計,在南加州大學就讀的亞裔學生一般畢業年限都在四年左右,但是在陳勤身上卻發生了變化。
陳勤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順利從南加州大學畢業。
作為學霸的陳勤在南加州大學的日子裡自然不止是會學習,還順帶做了一份兼職。
當時的陳勤把自己的目光放在正在興起的社交媒體上,並且順利獲得了一個計算機技術經理的崗位。
這一份兼職工作陳勤一做就是兩年的時間。
不過正是由於這份工作的經驗,陳勤得到臉書公司伸來的橄欖枝。
作為才畢業的學生,當時臉書公司給陳勤開出的薪水是22萬美金,折合人民幣約為154萬元。
要知道陳勤畢業的年份是2008年,這在當時已是一份不可想像的高薪。
而此時的陳勤也躊躇滿志,全身心投入在臉書的工作,充滿了對未來的嚮往。
02 並不美好的工作
進入臉書公司一段時間的陳勤,發現這份工作並非自己想像的那麼美好。
陳勤一路走來面臨的壓力普通人難以想像,但是這一次在臉書上班的壓力就連陳勤這個素有學霸之稱的人也難以忍受了。
才進入臉書的陳勤,被評為C1級員工,而這在臉書是最低等級的存在。
當然這對於一個才畢業的學生來說,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但是問題是在臉書,這個級別的員工需要負責兩份工作,陳勤在負責技術工作的同時還要負責管理工作。
網際網路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高壓的行業,而陳勤所在的臉書更是要求嚴格到極致的公司。
在臉書工作的陳勤面臨的是每天不停地加班,而且是全年不間斷的那種。
再加之美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差異,陳勤作為一個管理者在與員工交流時出現了代溝,這導致陳勤與同事的關係越來越差,而這也是陳勤所面臨的壓力的一部分。
在美國的一些大公司裡慣用一套「強制淘汰機制」,當然淘汰的人數是根據崗位上員工的數量而定的。
言下之意,就是不管部門的員工多麼努力,總會淘汰一部分人,這才是陳勤最大的壓力所在。
這有點像最近熱門的「內卷」一詞,在外部找不到對手,只好在內部開始下手。
進入臉書公司的無疑是優秀的人才,誰又會比差多少呢?但是在臉書公司面臨的壓力,陳勤從來沒跟自己的父母說過,報喜不報憂或許是中國人的天性。
不僅如此,陳勤在2015年的時候還在美國買了一套房產,順便把父母接了過來一起生活,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
但只有陳勤清楚這樣的生活還能持續多久呢?
03 學霸的悲劇
在全年不間斷地加班中,陳勤獲得了想要的高薪,但是這一切的高薪都是陳勤透支自己的生命賺來的。
也就是在2019年9月,臉書公司第三季度的強制淘汰機制開始了,作為在臉書呆過十年的老員工來說,陳勤對於這樣的考核機制不像一開始那麼恐懼了。
但是在這次考核開始之前,陳勤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員工主管派屈克突然叫住了陳勤,隨後告知他該季度的考核不及格。
而且美國公司在說這類事情的時候一點也不含蓄,直接點明陳勤的效率不符合這麼高的工資。
這一刻陳勤的心中是悲涼的,因為自己被自己效力十一年的公司徹底拋棄了,而且還順帶踩了一腳。
作為學霸的陳勤,在自己的人生中很少被否定,但是這一次在沒日沒夜加班之後,依然被臉書公司否定,對陳勤的打擊不可謂是不大。
於是乎,在2019年9月19日,不堪重負的陳勤在臉書公司的樓頂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38歲的生命。
或許我們認為陳勤是脆弱的,抗壓能力極差,但是當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下或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
從學霸到高考狀元到美國名校的博士再到臉書年薪百萬的員工,陳勤的一生中除了被臉書辭退,從來就沒有遭受過挫折。
當「別人家的孩子」活成普通人時,他們又該如何自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