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主動出擊提高教學質量應對「慕課」危機

2020-12-27 齊魯網

  原標題:「慕課」來了,中國大學怎麼辦?

  這場在美國發起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其運作模式已在根本上開始觸動傳統高等教育的根基,將引起大學的重新洗牌,最終形成全新的大學格局——

  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加盟MOOCs三大平臺之一的全球最大在線課程聯盟Coursera,成為加入Coursera的第一所中國內地高校,將和耶魯、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在線課程網絡。當天晚間,復旦大學與Coursera達成一致,向Coursera網絡免費提供中文或英文教學的在線課程。

  就在一個多月前的5月21日,被視為MOOCs「三駕馬車」之一的edX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線課程項目,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6所亞洲名校赫然在列。

  不到兩個月時間,中國大學與「慕課」的頻繁互動,不難窺見這一全新教育模式帶來的衝擊。「這場在美國發起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其運作模式已在根本上開始觸動傳統高等教育的根基,將引起大學的重新洗牌,最終形成全新的大學格局。」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說。

  與其將來被危機衝擊,不如主動參與

  張杰的提醒並非危言聳聽。「慕課」的席捲,讓各國的大學管理者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危機。Coursera與edX、udacity並稱為「慕課」「三駕馬車」,單看Coursera,短短一年多,全球共有81所成員高校或機構加入這一聯盟,共享386門課程,註冊學生超過400萬。

  「對於各國知名高校而言,『慕課』平臺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陸,誰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傳播知識,提升國際地位的機會。在未確定『慕課』對高等教育是否具備顛覆性影響的前提下,參與其中是最好的選擇。」7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在線教育發展國際論壇上,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說。

  何為「慕課」?在「慕課」的世界裡,視頻課程被切割成10分鐘甚至更小的「微課程」,由許多個小問題穿插其中連貫而成,就像遊戲裡的通關設置,只有答對才能繼續聽課。不少「上癮」的學生因此津津樂道,「你被課程內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開小差,一秒鐘都不能。」而學生如果有疑問,可以在平臺上直接提出,5分鐘左右就會有師生提供解答。

  「『慕課』打破了大學的『圍牆』,未來大學將變得沒有國界。」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說,在線課程模式無疑將引發「學習的革命」,給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和教學方式帶來深刻變化。在他看來,「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將是,翻轉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真正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而這時,如果老師還以傳統的講授、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學生將用「眼睛和耳朵」投票。

  反思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趕熱鬧

  問題在於,「慕課」浪潮席捲之下,世界範圍的名校、名師、名課「同臺競技」,中國大學如何立身?

  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認為,當前高等教育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資源共享,第二學習模式。利用「慕課」的平臺,可以把全球的優質課程拿過來,實現更大範圍的資源共享。而大學如何運用這一模式,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則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實踐。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成為幾所國內名校不約而同的探索方向。黃震告訴記者,「慕課」不同於網絡公開課,互動性更強,「慕課」的出現,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一種改革的可能——教師可以將在線視頻作為教學的線上環節,要求學生在課堂外先「聽課」,課堂內則側重深入的分享、探討和問題解決,真正實現「翻轉課堂」。

  「這一模式將促進教師對教學的反思,以及對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於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從一個講授者、講解者真正變為學習的激勵者、啟發者,學習也將變得更加有效。」黃震介紹,從2001年開始,上海交大一直致力於在線課程建設。2006年率先建設國內首個課程中心,今年4月開通在線教育平臺「南洋學堂」,打造移動課堂。

  陸昉認為,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以「慕課」為契機,中國大學要冷靜思考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簡單的趕熱鬧。「僅僅是在線教育,並不能解決高等教育的深層次問題,現在的小班化教育,大規模推動也遇到瓶頸。想辦法把兩者充分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才能促進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留給中國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時間,已經不多。」

  在線課堂,能否取代傳統高等教育

  「慕課」的到來,讓先賢「有教無類」「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宏願越來越近。不少人也為大學的命運擔憂:未來,在線課堂,會否取代傳統的大學課堂?找到了一條通向免費大學課堂的便捷路徑,實體大學靠什麼吸引學生?

  黃震認為,「慕課」現階段還不可能取代傳統的高等教育,畢竟校園生活的經歷、校園文化的薰陶都是在線課程難以替代的,以「慕課」衝擊為契機,加快大學教學、管理的根本變革,實現兩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姿態。與此同時,在這場洶湧的世界浪潮中,中國高水平大學強強聯合,積極參與並且融入這場變革,方能化危為機。

  就在幾天前,上海交通大學宣布,將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及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共建中文「慕課」平臺。12所高校將建立若干高水平在線課程平臺,實現在線優質課程共享,率先「試水」中國教學模式改革,率先探索跨校聯合輔修專業培養模式,探索和實施「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向社會開放。

  一些專家也指出,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大學就一直在熱烈探討,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會不會造成大學基本形態的危機。在美國,「慕課」之熱,背後有網際網路資本力量的驅動,也是美國大學引領全球高等教育的一種表現。

  「這將是一場學習的革命,其影響絕不限於大學,對推動繼續教育發展,打造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也將具有積極意義。」張杰說,「中國大學應以在線教育發展為契機,重新思考自身的使命與責任。」(曹繼軍 顏維琦)

  鏈 接

  所謂「慕課」(M0OCs),顧名思義,「M」代表Massive(大規模),與傳統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MOOCs課程動輒上萬人,最多達16萬人;第二個字母「0」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註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這一大規模在線課程掀起的風暴始於2011年秋天,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現「未來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紐約時報》稱為「慕課元年」。(曹繼軍、顏維琦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在線課程「慕課」來襲 專家稱中國大學應主動參與
    「這場在美國發起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其運作模式已在根本上開始觸動傳統高等教育的根基,將引起大學的重新洗牌,最終形成全新的大學格局。」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說。  與其將來被危機衝擊,不如主動參與  張杰的提醒並非危言聳聽。「慕課」的席捲,讓各國的大學管理者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危機。
  • 在線課程"慕課"來襲 專家稱中國大學應主動參與
    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加盟MOOCs三大平臺之一的全球最大在線課程聯盟Coursera,成為加入Coursera的第一所中國內地高校,將和耶魯、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在線課程網絡。當天晚間,復旦大學與Coursera達成一致,向Coursera網絡免費提供中文或英文教學的在線課程。
  • 中國慕課:時空革命引領課堂革命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實踐中,慕課正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目前,中國已逐步建立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科學合理的課程標準和共建共享的開放合作機制,探索形成了堅持質量為王、公平為要、學生中心、教師主體、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等六大寶貴經驗。
  •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教師積極參加世界慕課大會
    12月9至11日,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召開。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以集中學習和自行學習的方式參加了主論壇和分論壇線上會議。在世界慕課大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慕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牢牢抓住慕課發展機遇,積極拓展思路、改革創新,將慕課運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為大學英語教育注入創新性活力。一、慕課教育的特徵一是具有豐富性特徵。慕課教育具有極為豐富的教學資源,課程範圍不僅覆蓋了統計、數學、自然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等廣泛的科技學科,也包括了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等,有效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內容的局限性。
  • 首屆世界慕課大會(MOOC)在清華大學舉行,《慕課發展北京宣言》同期發布
    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 慕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我國是慕課大國,目前上線慕課數量已達5000餘門,學習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無論是慕課課程的總數量,還是參與慕課學習的總人數,抑或是開設慕課教育的學校數量等均處於世界前列。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牢牢抓住慕課發展機遇,積極拓展思路、改革創新,將慕課運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為大學英語教育注入創新性活力。
  • 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舉行「世界慕課聯盟」正式成立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作主旨報告,分享了中國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實踐、創新與探索。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 首屆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陳寶生講話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2020年12月11日清華大學舉行的世界慕課大會作主旨報告/大會發起成立世界慕課聯盟,發布了《慕課發展北京宣言》
    會議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為主題,是自慕課興起以來首次以慕課為主題舉辦的全球性會議,旨在凝聚發展共識、匯聚創新力量、分享實踐經驗、展現技術前景,以推動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建設、發展和共享。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作主旨報告,分享了中國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實踐、創新與探索。
  • 慕課發展北京宣言
    2.我們讚賞世界各地的聯合國機構,國際和區域組織,政府,大學和在線教育機構動員了廣泛的力量,倡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ICT)來塑造高等教育的未來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4,並通過國際團結和多邊合作來應對教育的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教育聯盟的領導力明確表明,我們應在前所未見的危機時刻及未來持續保護受教育權。
  • 西安思源學院組織教師積極參加線上「世界慕課大會」
    西安思源學院在學術交流中心設立分會場,校長安宇,副校長趙惠霞、馬曉燕,以及教務一處、教務二處、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各二級學院等相關教學單位負責人通過觀看線上直播形式參加此次會議。他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目前中國慕課的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已逐步建立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科學合理的課程標準和共建共享的開放合作機制,探索形成了堅持質量為王、公平為要、學生中心、教師主體、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等六大寶貴經驗。
  • 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舉行 「世界慕課聯盟」正式成立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作主旨報告,分享了中國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實踐、創新與探索。陳寶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 中國慕課 跑在世界發展前列
    「慕課視頻讓學生的學習更為靈活,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觀看,提高了學習效率;課堂講授環節,主要講授帶有挑戰性、爭議性的問題,運用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調動學生手機答題,提高抬頭率,解決入耳問題;小班討論環節,同學們針對某一重要問題展開交流辯論,給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提高互動性,解決入腦入心問題;課下作業使同學們有更多自我學習與自我審視的機會,解決真信問題。」
  • 教育部:中國慕課數量和規模名列前茅,世界慕課聯盟成立
    據教育部 12月12日報導,12月9日至11日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召開。11日晚,世界慕課聯盟在大會主會議上正式發布成立,《慕課發展北京宣言》同期發布。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表示。目前已逐步建立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科學合理的課程標準和共建共享的開放合作機制,探索形成了堅持質量為王、公平為要、學生中心、教師主體、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等六大寶貴經驗。
  • 中國慕課數量及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12日從正在北京召開的世界慕課大會了解到,我國慕課數量與學習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慕課,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結晶。中國慕課自2013年起步,從「建、用、學、管」等多個層面全面推進,目前上線慕課數量超過3.4萬門,學習人數達5.4億人次。
  • 中國慕課,大有可為
    「席捲全球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奔騰而至,網絡改變教育、智能創新教育,網絡和智能疊加催生高等教育變軌超車,作為人才搖籃、科技重鎮、人文高地的中國大學必須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4月9日至10日,中國慕課大會在京召開,會上發布的《中國慕課行動宣言》贏得廣泛共識。時光倒轉。
  • 中國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總量居世界第一
    慕課探索出了新路子。­  近年來,一些高校積極探索基於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講授思政課,特別是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後,思政課慕課應用數量快速增長。迄今,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線19門思政課慕課,開課34期,選課近40萬人次;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平臺4門思政課慕課,供150餘所高校選用,累計覆蓋45萬學生。
  • 慕課正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世界慕課大會側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高校應對危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實踐改變了教育的形態,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教育形態。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師生一起開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基本實現了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實質等效。
  • 中國大學慕課
    中國大學慕課app將活用各大學擅長的領域,同時還將編寫能夠使學生掌握實用知識和技術的講義和教材,以擴充人才,在廣泛的業務和研究方面活用AI。中國大學慕課app上線於2014年5月,這是網易雲課堂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匯集985高校優質課程,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的中文MOOC學習平臺。太平洋下載中心提供中國大學慕課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