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
作者 / 豐子愷
我從小不吃肉,豬牛羊肉一概不要吃,吃了要嘔吐。三四歲以前,本來是要吃的,肥肉也要吃。但長大起來,就不要吃了。原因何在,不得而知。大約是生理關係,仿佛牛馬羊不要吃葷,只要吃草。
我母親喜歡吃肉。她推己及人,擔心我不吃肉身體不好,曾經將肥肉切成小粒,用豆腐皮包好,叫我吞下去。我遵命。但入胃不久,即覺異樣,終於嘔吐,連飯也吐光。母親灰心了,於是我成了一個不食肉者,連雞鴨也不要吃,只能吃魚蝦。
不食肉是很不方便的。出門作客,參加聚餐,席上總是肉類。有的人家,青菜用肉湯燒,魚肚中嵌肉。這是最講究的,卻是和我為難。有一次我在一位老先生家便飯。席上魚肉之外有青菜和豆腐。老先生知道我不吃肉,請我吃豆腐和青菜。但我一看,豆腐和青菜中都加些肉屑,我竟不能下箸。向主人討些生豆腐,加些麻油醬油,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餐飽飯。旁人都說奇怪。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呀!
我曾在杭州第一師範做住宿生。飯廳裡每桌七人,每餐四菜一湯,其中必有一碗肉。七塊肉排列在上,底下是青菜。我應得的一塊肉,總是送別人吃,六人輪流受用。因此同學們都喜歡和我同桌。有時星期日約同學出外聚餐,我總拉他們到功德林、素香齋。他們也說素菜好吃,然而嫌它營養不良。我入社會後,索性自稱素食者,以免麻煩。其實鱖魚、河蟹,我都愛吃。
遍觀古往今來,中土外國,無不以肉為美味。「六十非肉不飽」,「晚食以當肉」,足見人們對肉的珍視。我不吃肉,實在是「大逆不道」!但我「知故不改」,卻笑「食肉者鄙」。
作者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朗讀者
許夢潔,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記者、主持人。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許夢潔 黃曉青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及網絡
編輯:羅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閩西南協同發展又有新進展!今天,這些利好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