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的人間情味,讀懂已不再少年

2020-12-13 文藏

歡迎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兩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635字,閱讀僅需3分鐘~

豐子愷的個人藝術風格在中國獨一無二,特別是他的繪畫作品中所體現出的現實主義的批判精神,有著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他的許多作品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他貼近現實又充滿生活情趣的漫畫作品,深受國人喜愛,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成長。

書香門第,初遇恩師

1898年,豐子愷出生於浙江桐鄉石門鎮,大運河在這裡流經,桐鄉人傑地靈,出了很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桐鄉有一句話「姓豐的全是進士」,因為石門鎮的進士全姓豐,姓豐的進士全是石門鎮人。豐子愷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豐子愷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母親希望他能夠當一名老師,不要遠遊。於是豐子愷進入浙江一師讀書,並且在那裡遇到了後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位老師:一位是李叔同,也就是後來的弘一法師;另一位是夏丏尊。

李叔同是我國最早一批留日的先賢,他在浙江一師教音樂和繪畫,有一次他對豐子愷說:「你在我所有的學生裡進步最快。」這句話給了豐子愷莫大的鼓勵和觸動,從此奠定了他要成為一名畫家的理想。後來豐子愷在繪畫和音樂上的成就,都是因為當年遇到了如父親般嚴厲的李叔同而打下的良好基礎。

豐子愷《春風欲勸座中人》設色紙本鏡心
豐子愷《恩狗畫冊》(共48開)之一

豐子愷在回憶夏丏尊的時候,稱之為母親的教育。夏丏尊先生在學校裡也是舍監,管理所有學生的生活學習,所以總是特別溫情、不厭其煩地交代每個人每個事情,他對豐子愷最大的影響就是文學創作和從事翻譯的工作。

遊學日本,「邂逅良師」

1919年畢業之後,豐子愷到上海與劉質平、吳夢非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人藝術師範學校。在這個過程中,豐子愷意識到自己在學校接受的所謂西方知識的狹隘,再加上老師李叔同的諄諄勸誘,所以他決定1921年赴日本留學。

豐子愷原本是懷著成為一名油畫家的心理去的日本,但五個月之後他便放棄了。後來人們分析他放棄的原因,可能是成為油畫家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所以他才把精力轉向音樂、日文和英文,那時候他每天都去看展覽,看所有他能接觸到的當時藝術最新的面貌。

1921年的日本處於大正時代,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的文化,認為自己一千多年的文化也有非常好的東西,這時候的日本處於文化碰撞融合的時期。

離開日本之前,豐子愷看到了竹久夢二的《春之卷》,全面開啟了他的繪畫人生。豐子愷與夢二生前未曾有一面之緣,但他與夢二有一世的心靈感通。豐子愷的漫畫,特別是以詩詞入畫的精品,固然都是戛戛獨造,匠心獨運,但無一不富有「造型之美」與「詩的意味」,真正達到了「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境地。夢二與子愷都是詩人畫家,兩人都有一個詩化人生。豐子愷與竹久夢二的邂逅不能不說是中日繪畫史上的一件世紀性的美事。

子愷漫畫,風靡全國

1921年冬天,豐子愷回到祖國,受夏丏尊的邀請到上虞白馬湖教書。這裡有文學上有名的「白馬湖派」,豐子愷在這裡教書時,這裡聚集了很多20世紀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何香凝當時就在白馬湖。起初,豐子愷只是將自己在竹久夢二作品中汲取的養分畫成畫掛在家裡,後來朋友看到以後勸他發表,於是他的成名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就發表在了《我們的七月》雜誌上,從此他名滿天下。

豐子愷《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豐子愷無疑是中國漫畫的創始與奠基之人,他的畫許多都發表在報紙,畫報,月刊與雜誌上,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進入了人間的千家萬戶。子愷漫畫無遠勿屆,子愷畫家無人不曉,這是中國畫史上前未之有的。俞平伯稱讚之「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

原文作者:魏妍原文來源:《收藏投資導刊》2018年11月刊189期《豐子愷的人間情味》(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投資導刊》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百家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相關焦點

  • 紀念| 豐子愷誕辰120周年,西子湖畔重溫「人間情味」
    2018年是豐子愷先生誕辰120周年。他一生在教育、繪畫、書法、散文、翻譯等領域都成果斐然,他的繪畫往往於細微處探究人生,反映世態人情,作品被贊為「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著人間的情味」。10月10日下午,在豐子愷先生的第二故鄉杭州,浙江美術館將揭開《此境風月好——豐子愷誕辰120周年回顧展》,展出豐子愷作品125件,師友作品72件,文獻120件,全面展現豐子愷先生的文藝人生。豐子愷(1898.11.9-1975.9.15),中國現代文化藝術史上傑出的大家。他於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
  • 濃肥辛甘 真味只是淡——讀豐子愷《阿咪》有感(圖)
    豐子愷與貓的合影照片及關於貓的漫畫作品    周向榮    豐子愷的人生像極了明人洪應明《菜根譚》中人生滋味的最佳註解:「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經歷了起起伏伏的半世坎坷,對於豐子愷來說,唯有阿咪相伴讀書、腳上兩團白象遺孤的日子,才最是醉心吧。然而對於明清文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警語,曾經在抗戰爆發時攜一家十幾口輾轉各地、顛沛流離數年,不用說豐子愷比誰都能更解其中味。    據豐子愷先生所言,他家的「白象」是幾經輾轉來到他的身邊。
  • 香港時隔六十載再辦豐子愷畫展 "護生"原稿首外展
    中新社香港5月24日電 題:時隔六十載香港再辦豐子愷畫展 「護生」原稿首外展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1949年4月,豐子愷隻身到香港舉辦畫展,後返回上海與家人共同迎接解放;時隔63年後,香港回歸即將15周年,350幅豐子愷畫作再次於港展出,港府官員、豐家後人和香港文藝界多位知名「豐迷」均現身支持。
  • 人生不開懷,需讀豐子愷
    很多人愛看豐子愷的漫畫。愛他筆下看似隨隨便便,但卻妙趣橫生,常常蘊含著大大哲理的漫畫。一輪新月,一棵垂柳,三兩孩童,往往就是一副明媚的作品。我們喜歡豐子愷,是因為不管是寫散文還是畫漫畫,他都能看到平淡生活中最溫柔,最深遠的部分。
  • 人間情味——鬍子曰
    人間情味,乃是「鬍子曰」的文學初心。>田二河,瀕漢江,匯商埠,百年古鎮,人文薈萃,妙筆生花者,不勝枚舉,才情俱佳者,一時鼎盛,譬如,有不少文友擅於翰墨、長於詩歌;又譬如,有許多聞達前輩精於故鄉掌故,但作為編者,鬍子曰很少採擷詩詞歌賦等純粹的文學性體裁,也絕少刊登純粹的縣誌、鄉志之類的社會學意義上的文獻,恐不免為鄉黨不解,蓋因我的初衷或者說立意在兩點:人間
  • 幾度滄桑幾度情,人間不再是少年!
    幾度滄桑幾度情,人間不再是少年!    2019年,我終於考上了公務員。老趙打電話讓我寫寫備考心得。當時我斷然拒絕,我跟老趙說,你知道我的經歷,往事不堪回首,我不願意再回憶、再痛苦一次。成功上岸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喜悅。
  • 耀慶金融學院:年少不懂嚴師情,懂時已不再少年
    耀慶金融學院:年少不懂嚴師情,懂時已不再少年金秋九月,新學期如約而至!年少不懂嚴師情,讀懂已不再少年。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歲月長河中,曾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值得我們銘記的「師者」。這個教師節,讓我們一起感受他們的遺世風骨,感恩這些最值得尊敬的人。01《非常師生: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還有誰希望你過得比自己好?
  • 人間有味是清歡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 "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然後自己讚嘆著:" 人間有味是清歡!"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後面這一句,因為吃野菜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
  • 一鉤新月天如水,筆下皆是人間情,漫畫亦可治癒人心
    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一首溫暖的老歌能帶你走出悲傷的情緒,一桌香氣噴噴的飯菜能夠撫慰你的腸胃,豐子愷的漫畫也可以治癒你的心。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豐子愷的作品恰恰描繪的皆是人間風情。豐子愷的畫畫之路豐子愷小的時候就愛好畫畫。當時國內繪畫作品多是工筆畫和水墨畫等,畫家都是靠著臨摹古人的作品作畫,來領會古人的繪畫技巧與繪畫境界。豐子愷師從李叔同、夏丏尊兩位大家。他的繪畫風格受到了兩位大師的影響。
  • 豐子愷的「文學相」 可暫時脫離塵世的「白日夢」
    他曾說,作畫好比寫文章,「我的作畫,也不免受了文學影響……我希望畫中含有意義——人生情味或社會問題。我希望一幅畫可以看看,又可以想想。換言之,我是企圖用形狀色彩來代替了語言文學而作文。」但與深潛人間世的五四那一批作家大不相同的是,豐子愷的創作在當時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甚至有些「天真」,他絕少直接描寫那些粗糲的現實與重濁的黑暗,對於世間的那些苦痛相、悲慘相、醜惡相、殘酷相,他往往選擇輕快的筆調暈開,不致使其剝蝕心靈。這些悉數映照在他的散文隨筆、小說創作以及翻譯文本的選擇中。
  • 豐子愷:阿咪
    豐子愷(1898—1975)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書法家、翻譯家和美術音樂教育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被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1914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業於名師李叔同和夏丏尊。
  • 品咂多味的人生——讀豐子愷《萬般滋味 都是生活》
    之前在報紙或雜誌上,零散地讀過豐子愷先生的文章,特別喜歡那種文字的恬淡與率真;也欣賞過先生一些饒有趣味的漫畫,充滿了童真與幽默。日前,在讀豐子愷先生這本《萬般滋味都是生活》(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時,我依然驚喜於作者精神世界的豐盈,徜徉在作者的文字與漫畫裡,品咂多味的人生,接受心靈的洗禮。全書內容分五個「味道」——人生之味、時間之味、孤獨之味、藝術之味、生活之味。作者開篇寫的是《白鵝》,意思是搬家了,對住了幾年的小屋毫不留戀,卻捨不得丟下這隻陪伴他一家幾年的白鵝。
  • 豐子愷10句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
    豐子愷特別喜歡兒童,他說:「人間最富有靈性的是孩子。箇中道理很易理解,魯迅當時已是成名的作家,而豐子愷則剛走上文壇,如果自己的譯本先發行,必然影響豐子愷譯本的銷路。 後來,豐子愷到上海景雲裡拜訪魯迅,談到中譯本《苦悶的象徵》同時在中國出現時,他不無歉意地說: 「早知道你在譯,我就不會譯了!」
  • 疫情下的清明節:最美四月天,讀懂人生意義
    又是一年清明至,又是人間四月天。今年這個清明節,註定是不平凡的。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肆虐。今天,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凡此種種,使得這個清明節多了幾絲悲涼,也變得更加具有紀念意義。少年時,喜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浪漫;感悟世事滄桑後的中年,更多的是緬懷故人,感嘆生命短暫。
  •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後自己讚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後面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的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麼呢?
  • 眾籌| 與豐子愷共飲一杯原漿黃酒,老牌酒廠限量發售,超值
    生活館為大家推薦一款中秋好禮——由豐子愷和百年酒廠會稽山聯名的「一念護生」紹興黃酒。  裡面是2012年制的上品生藏黃酒,酒標上印的是豐子愷《護生畫集》中的漫畫。    「護生者,護心也」 ,豐子愷先生用利落果敢的線條,寥寥數筆就勾畫出溫暖的仁愛之情。此次,我們從《護生畫集》中臻選了四幅先生所作的中秋漫畫,並設置成酒標。
  • 活著本來單純‖豐子愷,以超越的豁達遊戲人間,無寵不驚過一生
    不妨以一種超越的豁達遊戲人間,無寵不驚過一生。因為活著本來單純。豐子愷,中國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曾師從弘一法師,學貫中西。被稱為最中國的中國人。在《活著如此單純》裡,收錄了豐子愷先生的45篇散文佳作和諸多生活漫畫,其文字乾淨通透,畫作溫潤可愛,這皆源於他純粹至簡的生活態度。單純是內心的修煉,是高級的智慧。豐子愷先生以個人超然豁達的心態,看淡得失,專注內心,做好自己。
  • 豐子愷漫畫:一鉤新月天如水,畫筆皆是人情味!
    豐子愷生前曾為魯迅的《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故鄉》《社戲》《藥》《風波》等9部小說繪製漫畫插圖,共計194幅。個人喜歡他兒童的題材的漫畫,豐先生自稱是「兒童的祟拜者」,他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和兒童」。他喜愛孩子,很嚮往孩子天真無邪的生活,他筆下的孩子活潑生動,充滿意趣。
  • 豐子愷的人性與佛心:變幻無常中,始終保持自由自在的精神
    「我不會又不喜歡做純粹的風景畫或花卉等靜物畫;我希望畫中含有意義——人生情味或社會問題。我希望一幅畫可以看看,又可以想想。」 當時豐子愷在春暉中學任教,課餘養成了在手邊各種紙頭上信手作畫的習慣,尤其是把他喜歡的古典詩詞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來。
  • 大學宿舍:四人間清淨,六人間自在,八人間最有人情味兒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即將上大學的同學們,現在估計也做好了去上學的準備,小萌新們都特別憧憬大學的生活,總覺得是無限美好,而且一直在家裡走讀的同學們也是第一次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