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 豐子愷誕辰120周年,西子湖畔重溫「人間情味」

2020-12-13 澎湃新聞
2018年是豐子愷先生誕辰120周年。他一生在教育、繪畫、書法、散文、翻譯等領域都成果斐然,他的繪畫往往於細微處探究人生,反映世態人情,作品被贊為「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著人間的情味」。10月10日下午,在豐子愷先生的第二故鄉杭州,浙江美術館將揭開《此境風月好——豐子愷誕辰120周年回顧展》,展出豐子愷作品125件,師友作品72件,文獻120件,全面展現豐子愷先生的文藝人生。

豐子愷(1898.11.9-1975.9.15),中國現代文化藝術史上傑出的大家。他於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豐子愷先生始終致力於文學藝術創作和中國藝術教育,對中國人文歷史特別是美術學的發展具有獨創性的貢獻。

豐子愷對杭州情有獨鍾,曾在《桐廬負暄》(1939年)一文中寫著:「杭州可說是我的第二故鄉。」17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石門的縣立第三高等小學後,到杭州投考,考前母親為他準備好糕和粽子(「高中」的諧音,意味著要他以高分考中),終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入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現為杭州高級中學),師從李叔同學音樂、繪畫,從夏丏尊學國文,結識了影響其一生的師友,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觀和人生觀,開始了六十載與杭州的不解之緣。

1918年3月18日,豐子愷在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時攝

在顛沛流離的歲月裡,豐子愷身在異鄉還經常撰文表達對杭州的思念之情,他在寫給忘年交夏宗禹的信上說:「杭州山水秀美如昔,我走遍中國,覺得杭州住家最好,可惜房子難找。」杭州的皇親巷3號、馬市街156號、田家園3號、靜江路(今北山路)85號都曾留下過豐子愷及家人的身影。杭州的恬適淡泊深得豐子愷先生喜愛,女兒豐一吟曾在《杭州——豐子愷的第二故鄉》一文回憶說:「其實在上海時,父親曾答應友人到杭州後去浙江大學教書。但一看到春光明媚的西子湖,心就閒散起來,不願再受束縛。於是『臨陣脫逃』,依舊過他的賦閒生活,靠賣畫、寫稿勉強度日。」

1926年,豐子愷(左二)在立達學園教圖畫。

1937年春,豐子愷在緣緣堂二樓書房作畫

1948年,豐子愷應開明書店創辦人章錫琛邀請,帶著豐一吟懷著惆悵的心情去了臺灣,只呆了兩個月,終因當地買不到他每餐必飲的紹興酒,舉家轉到廈門,1949年輾轉回到江南,並舉家定居上海,仍經常回杭州小住。1953年,豐子愷與錢君匋、章錫琛、葉聖陶、黃鳴祥等先生集資在虎跑後山為弘一大師建造了一座舍利石塔,每年都來祭掃。從年少時他就經常在西湖邊寫生,將杭州美景入畫,逐漸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他的許多作品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貼近現實又充滿生活情趣的漫畫作品,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成長。

1973年早秋時節,豐子愷由弟子胡治均陪伴,最後一次來到杭州,無限感慨。

三大板塊,回顧藝術人生

豐子愷先生在教育、繪畫、書法、散文、翻譯等文藝領域均卓有成就。他的筆觸生動而富有韻味,質樸而又明亮率真,時常娓娓道來,於細微處探究人生,反映世態人情。他的作品被稱讚「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著人間的情味」。此次回顧展將通過「器識文藝」「文藝人生」「新月如水」三個板塊,全面回顧豐子愷先生的藝術人生。

器識文藝

豐子愷的三位老師,基本奠定了他一生發展的基調和品質。夏丏尊先生的教授,為豐子愷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與從事文學翻譯的功力。李叔同先生提倡「先器識而後文藝」,使豐子愷在人格上終生保持君子坦蕩蕩的行為準則,同時啟蒙著他對繪畫與音樂的興趣與熱愛。而與竹久夢二作品的邂逅,令豐子愷在繪畫創作上選定詩性入畫,從而走上了一條弦外有餘音的「子愷漫畫」之路。

夏丏尊 弘一上人買書帖 水墨紙本鏡心

豐子愷 弘一法師像 水墨紙本鏡心 豐子愷家族收藏

竹久夢二 海邊的太陽、江畔秋景、木偶(三條屏) 設色絹本立軸 日本竹久夢二伊香保紀念館收藏

文藝人生

豐子愷先生,是一個具有全面藝術修養的人物。他的藝術人生,絕對是豐富多彩的。文學、繪畫、音樂、裝幀、翻譯……他多有涉獵,成就斐然。他是散文家,擅長兒童文學;他是裝幀設計家,善於詩意美學的設計;他是翻譯家,通曉日語,旁及英語、俄語,翻譯文學、藝術理論;他是音樂教育家,創作歌曲,編譯、著述音樂教育書籍,實踐美育;他更是一位卓越的畫家,詩意創作,以「子愷漫畫風格」獨樹一幟。

1、作為散文家的豐子愷

豐子愷擅長散文,卓有成就。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他寫下了大量的隨筆,出版過《緣緣堂隨筆》《隨筆二十篇》《車廂社會》《緣緣堂再筆》《甘美的回憶》《率真集》《緣緣堂續筆》等多本散文集,在現代文學史上自成一格。這些作品大多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行筆樸素自然,風格雋永疏朗,表達了對現實人生的思索,體現出濃厚的生活情趣。豐子愷的散文以一種特有的情調打動了無數讀者,正如鬱達夫所說:「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在他的畫筆之上。」

繪畫與文學

子愷近作散文集

2、作為裝幀設計家的豐子愷

上世紀二十年代,豐子愷開始涉足書籍裝幀藝術,為大量書籍、期刊設計封面、插圖或扉頁等,風格獨樹一幟,成為中國現代裝幀史上最為重要的設計家。在他看來,優秀的書籍裝幀,必須具備完美的藝術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容相結合。「書籍的裝幀,不僅求形式美感,又要能夠表達書籍的內容意義,以致內容意義的象徵」「這仿佛是書的序言,不過序文是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裝幀是用形狀色彩來表達的。這又仿佛是歌劇的序曲,聽了序曲,便知道歌劇內容的大概。優良的書籍裝幀,可以增加讀者的讀書興趣,可以幫助讀者對書籍的理解。」豐子愷一生裝幀設計數百種,往往與繪畫相結合,講究筆情墨趣,有幽默感,充滿著詩情,也具有濃鬱的裝飾趣味。尤其是所作兒童讀物封面設計,童趣盎然,畫面自然活潑,意境清新優雅,堪稱經典。

春雨

閩粵語和國語對照集

3、作為教育家的豐子愷

豐子愷早年致力音樂教育,長期執教於中小學、師範學校和大學,足遍上海、浙江、桂林、遵義、重慶等地。他注重技藝與育人的結合,培養了一大批藝術人才,也為當時的音樂教育培養了師資。1925年12月,豐子愷出版了第一本音樂讀物《音樂常識》,音樂教育中心逐漸轉向更寬廣的社會音樂教育。他筆耕於音樂啟蒙與普及教育園地,編譯《音樂入門》《生活與音樂》《音樂十課》等三十餘種音樂理論書籍,對普及和提高新音樂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以散文筆法講解諸如樂理、和聲、體裁、曲式、樂器、樂隊、歷史、美學等各方面的音樂知識,語言淺顯形象,文字生動流暢,深受社會的普遍歡迎。

小朋友唱歌 1951年  啟明書局

中學生 1935年版

4、作為翻譯家的豐子愷

作為翻譯家的豐子愷一生翻譯的著作有三十多部,涉及文學、美術、音樂等領域,譯自俄、英、日等語種,包括英國史蒂文生《自殺俱樂部》、俄國屠格涅夫《初戀》《獵人筆記》、日本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紫式部《源氏物語》等文學作品十四部,日本黑田鵬信《藝術概論》、森口多裡《美術概論》、門馬直衛《音樂概論》和蘇聯科茹霍夫《學校圖畫教學》等藝術理論二十三部,促進了藝術教育的普及,也推動了日本文學的譯介。1958年,豐子愷撰寫《漫談翻譯》,明確表達了翻譯的要求。在他看來,翻譯既忠實於原文,又不拘泥於原文,力求「信、達、雅」,語言自然流暢,為譯語讀者所接受。尤其是《源氏物語》是國內第一部全譯本,填補了日本古代文學名著翻譯的空白,譯文文體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

夏目漱石選集 1958年版

5、作為畫家的豐子愷

豐子愷主張「藝術的人生化」「人生的藝術化」,被譽為「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他以真誠平易的熱情將「藝術」融入到尋常生活中,情趣豐盈,內蘊精粹。他在遵循傳統詩畫觀以水墨線條為本質的前提下,融會西方的速寫與中國的詩意化,涉筆成趣,形成了既有寫實性又有抒情性的繪畫風格。他早年多取材現實生活見聞,帶有「溫情的諷刺」,後期常作古詩新畫,尤其喜愛取材兒童題材,勾畫出人情世態,意境雋永含蓄而耐人尋味。豐子愷的作品溫馨敦厚之中和精神與寧靜致遠之詩意境界,體現了他深厚的文化修養和獨特人格力量。

豐子愷 郎騎竹馬來 1943年 桐鄉豐子愷紀念館藏

豐子愷 嚴霜烈日皆經過 設色紙本 豐子愷家族收藏

豐子愷 飯店速寫 設色紙本冊頁

新月如水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老師是啟蒙與奠礎,那麼,朋友則決定著他的志趣與品味。豐子愷在人生的不同時期,結識了不同類型的朋友。早年求學時,他結交劉質平、黃涵秋、關良、陳之佛、潘天壽……中年時期,白馬湖辦學、重慶國立藝專任教,他又結識馬一浮、朱自清、俞平伯、林語堂、傅抱石、錢君匋……晚年,他更與廣洽法師、朱幼蘭等結緣,心心相印。而在他身後,華君武、李可染、唐雲、程十髮……被豐子愷藝術所感染,為緣緣堂重建奉獻力量,更是藝術佳話。大量的照片、信札、作品,勾勒起豐子愷從民國到新中國時期文藝圈的交往脈絡,更能呈現藝術家生動的藝術世界。尤其是作為特別的尾聲,一些知己故友為了豐子愷舊居緣緣堂的重建,共同述說著一個「人走茶不涼」的動人故事。

李叔同 魏書一法萬緣五言聯 君匋藝術院藏

沈本千 山水圖 1985年 桐鄉豐子愷紀念館藏

潘天壽 中國畫 魚鷹 紙本 浙江美術館藏

豐子愷的現代教育啟示

豐子愷的母親在送他報考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時,就曾希望畢業後兒子可以回到家鄉做一名小學老師。而豐子愷先生的一生不斷以「兒童」為創作主題,創作了大量充滿童趣的作品,在生活中,他時時刻刻喜愛兒童、呵護兒童,並且親身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同時希望自己一直保有一顆童心。

兒童時代十分短暫,稍縱即逝,豐子愷稱這時期是「黃金時代」,這個時期的兒童涉世不深,眼睛明淨,沒有世俗的壓力與煩惱,有大把的時間玩耍嬉戲,是「有閒階級」,這也是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日子,所以是「黃金時代」。在豐子愷看來,兒童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群體,他們與大人不同,有一套自己的「生活邏輯」,所以大人不必對兒童的「匪夷所思」大驚小怪,要尊重兒童的天性。19世紀的藝術哲學家叔本華將「天才」描述為具有「童心」的人,他認為天才之所以為天才,是因為他保留了兒童時期(黃金時代)所特有的佔優勢的感覺系統與認知方式。這也是豐子愷特別推崇的觀念。

豐子愷 香稻圖 1963年 桐鄉豐子愷紀念館藏

兒童、學生新畫冊
《兒童故事》封面 豐子愷畫 兒童書局印行

豐子愷寫了大量的散文,以樸實的文字留下了諸多自己對兒童教育的思考,如《童心的培養》《兒童畫》《兒童與音樂》等,同時留下了大量的優秀童話作品。他畫了非常多的以兒童為題的漫畫,記錄兒童的天真時光,例如《子愷畫集》,就是他以自己孩子為主角的漫畫。他還為兒童寫過很多歌曲,並且親自編寫音樂通識類的書籍,如《音樂入門》《近世十大音樂家》等,編寫了許多藝術通識如《西洋畫派十二講》《藝術趣味》教材,並且親自翻譯了一批國外的優秀作品。

此次展覽浙江美術館除了邀請豐氏家族後人和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與杭州曉風書屋聯合推出豐子愷書屋、《古詩新畫》紀念本、展覽同名限量珍藏版郵品外,還專門為小觀眾設計了觀展互動區、觀展任務卡、數字導覽,並編制《豐子愷美育教室:跟豐子愷學做優秀家長》教育手冊,幫助家長和孩子們更好地參觀展覽,浙江美術館的兒童實驗室還推出了ART-LAB動手BAR項目,邀請小觀眾和豐子愷一起學做書衣設計。

展覽將持續至10月27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疆舉辦大中專學生詩詞誦讀大賽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8日上午,自治區大中專學生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經典詩詞誦讀大賽(決賽)在烏魯木齊舉行。自治區黨委常委爾肯江·吐拉洪出席了下午的匯報演出。
  • 豐子愷的人間情味,讀懂已不再少年
    書香門第,初遇恩師1898年,豐子愷出生於浙江桐鄉石門鎮,大運河在這裡流經,桐鄉人傑地靈,出了很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桐鄉有一句話「姓豐的全是進士」,因為石門鎮的進士全姓豐,姓豐的進士全是石門鎮人。豐子愷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豐子愷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母親希望他能夠當一名老師,不要遠遊。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
    值此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特別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以此弘揚叔同先生的人格精神以及傳承先生的藝術精神。10.24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2020年10月24日上午,在平湖李叔同紀念館隆重舉行「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平湖站」開幕儀式。
  • 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在廣東梅州舉辦
    11月22日,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在廣東省梅州市舉辦,追懷畫壇巨匠林風眠的世紀業績,傳承弘揚林風眠的藝術精神。11月22日,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在廣東梅州舉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豔 攝紀念大會上,廣東省梅州市政府與中國美術學院籤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助推產業發展振興、傳承發展林風眠美術文化、推進林風眠藝術的宣傳與研究等方面深化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全力把林風眠的生平故事講好,把林風眠的藝術精神發揚好,高品位、高質量打造好林風眠這個重量級藝術IP。
  • 喵~今天是夏衍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喵~今天是夏衍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2020-10-30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活動,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燕值此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特別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以此弘揚叔同先生的人格精神以及傳承先生的藝術精神。10.24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2020年10月24日上午,在平湖李叔同紀念館隆重舉行「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平湖站」開幕儀式。
  • 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重溫偉人詩詞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126周年紀念日,我們精選部分毛主席的詩詞,一起重溫、緬懷!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 紀念冰心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今年是冰心誕辰120周年。在一個世紀的歲月中,冰心經歷了中華民族的苦難與新生,以獨特的創作個性與文學精神,給祖國、民族和社會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
  • 新語境新解讀:紀念潘光旦誕辰120周年
    轉眼間已是我國近代著名學者、思想家、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重要領導人潘光旦的120周年誕辰。1999年潘光旦百年誕辰時曾由民盟中央和中央民族大學分別舉辦過紀念會,出版過兩本紀念文集(《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誕辰紀念》,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潘光旦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年)。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移師杭州
    潘天壽 耕罷圖 1948年 寧海文物辦藏 原標題:「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移師杭州   今年是20世紀中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5月,「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
  • 江幹區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圓滿舉辦
    今年恰逢夏衍誕辰1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也為這位「老杭州」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生日賀禮。2020年11月14日上午,江幹區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慶祝活動暨「懶尋舊夢」主題展開幕儀式在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圓滿落幕。眾多專家學者共襄盛舉,伴隨著文創產品發布、珍貴史料捐贈等活動,帶我們重回錢塘江畔,要想那位意氣風發的少年和他的一生傳奇之旅。
  • 重逢:一場跨越120年的電影——江幹區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系列慶祝...
    今年恰逢夏衍誕辰1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也為這位「老杭州」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生日賀禮。2020年11月14日上午,江幹區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慶祝活動暨「懶尋舊夢」主題展開幕儀式在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圓滿落幕。眾多專家學者共襄盛舉,伴隨著文創產品發布、珍貴史料捐贈等活動,帶我們重回錢塘江畔,要想那位意氣風發的少年和他的一生傳奇之旅。
  • 紀念潘光旦誕辰120周年研討會:老一代學者的精神值得繼承
    紀念潘光旦誕辰120周年研討會:老一代學者的精神值得繼承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19-08-08 09:39 來源
  • 紀念彭湃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廣東省海豐縣舉行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趙麗容 聶金秀 記者羅勉  10月22日,汕尾市委、市政府和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在海豐縣舉辦紀念彭湃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今年10月22日,是中國農民運動先驅彭湃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為深切緬懷彭湃同志的光輝業績和革命風範,進一步弘揚彭湃同志革命精神,由汕尾市委、市政府、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和縣委、縣政府承辦的「紀念彭湃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海豐縣迎賓樓舉辦。汕尾市市長楊緒松主持座談會。
  • 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這些高校的紀念方式很「潮」!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各高校積極創新,利用多種形式紀念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製作沙畫MV、誦讀《共產黨宣言》、舉辦系列展覽、重溫入黨誓詞……一起看看高校的這些新做法01北京師範大學自製沙畫MV以時代語言致敬馬克思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
  • 「世紀遺珠——黃羲誕辰120周年紀念展」開幕
    這個展覽讓我們看到了黃羲先生的風採,重溫了他為中國繪畫奉獻一生的業績。布展過程中,我提前預覽了一番,感懷良多。我看了黃羲先生的藝術,有三點比較深的感受:第一點,我覺得黃羲先生的繪畫,是打開中國人物畫傳統的一個生動的窗口。他一方面以生動的、富有表現力的造型,表現了華夏大地上的傳統民間人物,有威武的關公、渾身正氣的鄭成功、婀娜多姿的麻姑、詼諧的濟公等等,既儀態各異,又栩栩如生。
  • 民族翰骨 巨匠歸來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先睹為快
    「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浙江美術館舉行新聞發布會展覽現場2017年11月29日下午2:00,「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是今年「十九大」以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高峰意識、文化自信、文化創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展覽。此次展覽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潘天壽作品展,有128件(組)作品,寫生稿36件,文獻作品29件。此次展覽作品的來源於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潘天壽紀念館、寧海縣文辦、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等。
  • 紀念李立三同志誕辰120周年
    弘揚李立三革命精神 不忘初心接續奮鬥——紀念李立三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共株洲市委 株洲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18日 李立三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傑出領導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 京劇藝術家馬連良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
    12月23日,觀眾在紀念展上參觀展品。22日,「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展。
  • 陸軍裝甲兵學院紀念許光達大將誕辰110周年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吳繼宏、張濤、王傑 責任編輯:喬夢賡續弘揚優良傳統 蓄力矢志強軍偉業陸軍裝甲兵學院紀念許光達大將誕辰110周年中國軍網北京11月19日電 吳繼宏、張濤、王傑報導:「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我宣誓……」日前,「陸裝一期」數百名學員一大早來到許光達大將雕像前,重溫入伍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激蕩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