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的月亮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作者 | 林默

1

我喜歡月亮,因為這世界上最貼心的一束舞臺光。

太陽下,每個人都爭強,每個人都庸碌。

月亮下,每個人模糊,每個人都有一束追光。

它掃過蘇東坡的舞臺布景,「轉朱閣、低綺戶」。

它照亮李白的個人大型音樂劇,「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它給李煜一個剪影,「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它聽韓愈念臺詞,「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2

豐子愷喜歡畫月亮,不超過兩筆就能畫完的那種。

他總在滿月下,畫一個女子的等待。

有少女的背影纖細,有也許是人到中年,小肚子墜墜。

有人也許還在望著月亮許願天長地久。有人只敢期盼當下圓滿。

3

有天文愛好者隆重指出,豐子愷把兩個月亮畫錯了。

明明是「楊柳岸曉風殘月」,他怎麼給畫了一彎上弦新月?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他怎麼勾了一輪下弦殘月。

我覺得是天文愛好者們誤解了豐子愷,誰說新月與殘月就是上弦月與下弦月呢?

哪輪新月,不是通往殘月,就像每一個故事的生滅。

哪鉤殘月,不得重新出發,就像每一個停不下來的人。

這世上,都是新月,都是殘月。

4

月亮最胖的那夜,叫滿月。

北半球看到月亮最顯胖的那個夜,成了中秋節。

豐子愷也畫中秋。

他畫過中秋同遊會。

畫過中秋之夜。

還有那寥寥數筆的,「幾人相憶在江樓」。

我不知道你的中秋,是上面哪一幅畫面。

如果你和你和親愛的人團聚,舉杯祝願團圓的時候,希望你知道,你們真的不會「永遠在一起的」,那麼這個夜晚,少玩一會兒手機。

如果你和愛人耳鬢廝磨,請在叫不出她小甜甜的那一天,也依然溫柔如月光。

如果你在等待,願你等的人值得你等待。

願每一刻圓滿,都被珍視;願每一份思念和牽掛,都被月光照亮;願每一分缺失,都有一種圓滿。

中秋快樂。

相關焦點

  •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的茶漫畫
    咱們近現代著名的畫家豐子愷也是一個愛茶之人。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人,中國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諸藝兼擅,曾被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稱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美學大師朱光潛稱頌他「從頂至踵,渾身都是個藝術家」。豐子愷的文與畫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特別性,曾經令許多人好奇。
  • 豐子愷畫教科書,葉聖陶手寫文字,這樣的名家設計上哪兒找去
    1898年出生的豐子愷,被譽為「中國現代漫畫鼻祖」,是中國現代漫畫事業的先驅,他一生致力於漫畫藝術研究,看他的那些漫畫是很有趣的,各種題材,詩畫結合,幽默風趣。豐子愷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喜歡繪畫,1921年,豐子愷留學日本,在那裡遇到了著名漫畫家竹久夢二,並被他的漫畫深深吸引,在他的漫畫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繪畫的方向。
  • 李叔同與學生豐子愷的「邂逅」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后豐子愷曾作文《懷念李叔同先生》以紀念恩師。豐子愷在弘一法師的五十大壽上送來了自己精心繪畫的50幅《護生畫集》,弘一法師很是高興,並且很快為護生畫配上了文字,並且希望在自己今後的60至100歲大壽時,豐子愷能為其續上第2-6集。
  • 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外婆家的馬》獲頒首獎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10月25日至27日,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在上海市奉賢區會議中心舉行。、《同一個月亮》、《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獲頒佳作獎。其中,畫家黃麗和圖畫書創作者張寧都是二度斬獲這一獎項,而第一次以圖畫書作者身份獲獎的謝華已經年屆七十。謝華在《外婆家的馬》海報展板前,年屆七十的她第一次以圖畫書作者身份獲獎。安也/攝。
  • 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 《外婆家的馬》獲頒首獎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10月25日至27日,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在上海市奉賢區會議中心舉行。、《同一個月亮》、《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獲頒佳作獎。其中,畫家黃麗和圖畫書創作者張寧都是二度斬獲這一獎項,而第一次以圖畫書作者身份獲獎的謝華已經年屆七十。
  • 豐子愷漫畫:欲上青天攬明月
    漫畫:欲上青天攬明月看到這幅漫畫,很簡單,一小孩、一婦人、一黃貓、一窗戶、一明月,畫的就是小孩子想要摘月亮。再回到李白詩中,都是一些高、大、上的情景,兩相一對比,落差真的好大,讓人覺得豐子愷只是單純借用「欲上青天攬明月」這句詩而已。
  • 人生不開懷,需讀豐子愷
    很多人愛看豐子愷的漫畫。愛他筆下看似隨隨便便,但卻妙趣橫生,常常蘊含著大大哲理的漫畫。一輪新月,一棵垂柳,三兩孩童,往往就是一副明媚的作品。我們喜歡豐子愷,是因為不管是寫散文還是畫漫畫,他都能看到平淡生活中最溫柔,最深遠的部分。
  • 魯迅與豐子愷「撞車」翻譯《苦悶的象徵》
    而差不多也是在這個時候,豐子愷翻譯的《苦悶的象徵》先是由《上海時報》連載,1925年3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列入「文學研究會叢書」出版。兩位譯者幾乎同時翻譯同一本日本文藝論著,並同時出版,這在當時的中國文化界頗為鮮見。當時,人們很是好奇,魯迅和豐子愷的兩個中譯本在翻譯質量上,哪一本更好?豐子愷說:「他(指魯迅)的理解和譯筆遠勝於我。」這當然是謙詞。
  • 豐子愷:阿咪
    豐子愷(1898—1975)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書法家、翻譯家和美術音樂教育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被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1914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業於名師李叔同和夏丏尊。
  • 在豐子愷翻譯中輕輕飄過的「未來主義」
    儘管「未來主義」藝術運動未曾在中國真正發生過,但它卻在包括豐子愷在內的中國作者的藝術史書寫中留下了痕跡:如在1928年,豐子愷編述的第一本藝術史著作《西洋美術史》中,作者以幾乎沒有任何個人傾向的筆調輕輕點出了在當今世界藝壇還有一個「未來派」存在;在1934年編譯的《近代藝術綱要》中,豐子愷認為,「這只能看做近代生活的一種記錄,間隔的顫動時代的弊病,發作的表記。
  • 給我的孩子們-豐子愷 電子書分享
    豐子愷作為一個著名漫畫家,文章不多。這篇《給我的孩子們》的文章裡表露了對孩子的讚美。對他們那種純真、毫不掩飾、由心流露的特點的喜愛、讚美、甚至崇拜。 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 豐子愷的人間情味,讀懂已不再少年
    書香門第,初遇恩師1898年,豐子愷出生於浙江桐鄉石門鎮,大運河在這裡流經,桐鄉人傑地靈,出了很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桐鄉有一句話「姓豐的全是進士」,因為石門鎮的進士全姓豐,姓豐的進士全是石門鎮人。豐子愷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豐子愷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母親希望他能夠當一名老師,不要遠遊。
  • 豐子愷藝術和人生觀中的日本因緣
    竹久夢二作品中的意蘊和內涵打動了豐子愷,回國之后豐子愷即開始從事漫畫創作,他和竹久夢二一樣用毛筆繪畫,用簡單的內容表達豐富的意義和可以反覆玩味的畫趣。現代社會中人為機器所制,越來越失去自由意志和心靈的充實,夏目漱石毫不掩飾對現實社會的厭惡,嚮往超然世俗的生活態度,這影響到豐子愷的人生觀,影響豐子愷關注和思考作為人最寶貴的精神世界中的真善美,豐子愷寫道:「夏目漱石真是一個最像人的人。今世有許多人外貌是人,而實際很不像人,倒像一架機器。」
  • 豐子愷:我是個四十九歲的孩子
    豐子愷在其隨筆集《率真集》中如是說道。豐子愷生於1898年,浙江嘉興石門鎮人,以漫畫及散文聞名於世,是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率真集》是豐子愷自編自選的經典隨筆集,近日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這是《率真集》問世七十餘年來,首次以簡體形式出版發行。該書初版於1946年,此次出版嚴格依據原版修訂,罕見非他人選編,篇目無增刪,在內容上原汁原味呈現作品本來樣貌。
  • 豐子愷的人性與佛心:變幻無常中,始終保持自由自在的精神
    了不起的師範 豐子愷一生中有個最著名的老師——弘一法師。弘一法師幾乎是豐子愷精神上的父親。但很多人不知道,豐子愷的第一任老師,是自己的生父。 豐子愷出生在浙江石門灣一個殷實家庭,祖上幾代都開染坊。
  • 豐子愷作品欣賞:一個心有童真的老玩童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1]和翻譯家。中國「漫畫」這一名稱就是由豐子愷的兒童畫而來。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敬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
  • 豐子愷藝術中心概念方案出爐
    效果圖來啦~豐子愷藝術中心設計方案與豐子愷先生作品單純樸實的表現形式、包羅萬象的創作內容、纖細敏銳的人文關懷相呼應,呈現日月、光影、剛柔、生機的自然協調。建築風格現代中式,採用現代設計手法,通過純粹的幾何造型,在平面布置上體現出主要功能的重要性與關聯性。
  • 豐子愷10句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
    而當時出版這本著作的人,讓魯迅大吃一驚,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他叫豐子愷。 當時,人們很是好奇,魯迅和豐子愷的兩個中譯本在翻譯質量上,哪一本更好? 豐子愷說:「他(指魯迅)的理解和譯筆遠勝於我。」這當然是謙詞。
  • 豐子愷的「文學相」 可暫時脫離塵世的「白日夢」
    經豐子愷翻譯「注釋」的日本漫畫家北澤樂天《樂天全集》,因為抄家前被借走而得以保存。這套漫畫集反映了當時日本的社會生活,書裡的日文都由豐子愷翻譯成中文,端端正正寫在書邊空白處。豐子愷曾在浙江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任教。在夏丏尊等人的召集下,一批作家雲集白馬湖,形成了所謂的「白馬湖作家群」,他們以「立人」為基本訴求,提倡美育,豐子愷的文章也因此深深浸潤了白馬湖之風。
  • 豐子愷的嶽丈——崇德士紳徐乃宣
    石門灣考生豐子愷逆向思維,以「賤金貴鐵」為中心思想,大加發揮,立意新穎,閱卷老師頗為讚賞。督學徐乃宣調閱考卷,深以為然,再細觀其人——雖然靦腆,但相貌清秀,神思睿明。詢之,乃當年與自己考取同科秀才的豐鐄之子(豐鐄後中舉人)。徐乃宣慧眼識英才,便央人到豐家為長女徐力民說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