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最牛地下迷宮通道>續 將設置全景平面圖

2020-12-22 湖南在線

續 將設置全景平面圖

2009-08-12 10:13:23

[

來源:湖南在線-三湘都市報

] [

作者:實習生 向佳明 王思思 記者 鄒麗娜

] [

編輯:劉樂

]

    本報8月11日訊 本報曾連續報導了長沙地下通道的各種問題,在本報的推動下,長沙市城管部門已經在一些地下通道設置了提示牌,而萬家麗地下通道將率先設置全景平面圖。

    一天仍有20人在問路

    今日,記者在萬家麗路與遠大一路交叉口的地下通道看到,4個出口已經貼上了提示牌,通道兩側的燈也已經打開。不過記者發現,這些提示牌僅僅是指明了出口的兩個方向,市民在通道內的十字路口還是難辨東南西北。

    該地下通道負責環衛工人的龍師傅說,有了這個提示牌之後,在出口處選擇錯方向的人大大減少,但是在進入地下通道的時候市民依舊不知道該怎麼走。「每天向我詢問方向的市民超過了20人。」

    將設置更加詳細的指示牌

    記者隨機採訪一位向龍師傅問路的市民,他認為,至少應該在地下通道中央的立柱四周貼上指明方向的標誌,這樣才能真正避免迷路。

    市民夏池群建議,解決迷路的問題要利用閒置的廣告窗來設置全景平面圖,詳細指明各個出口所到達的街道名稱,有可能的話,還可以標註距離出口還有多少米等信息。

    記者隨後將該情況反映到芙蓉區環衛局,該局下屬公司一位姓夏的負責人說,市民提到的兩種解決方案都是可行的,他們正在討論採用哪一種。

    市民如果對改善後的指示牌有什麼意見,或者發現其他地方還有「迷宮式」的地下通道,可以撥打本報熱線0731-84326110,本報將繼續向管理部門反映。

今日熱點

相關焦點

  • 長沙一男子「硬穿」芙蓉路,將勸導員撞暈……50米開外就是地下通道!
    在長沙天心區的芙蓉路和城南路交叉口,只有城南路上有人行橫道。如果要橫穿芙蓉路,需步行約50米從地下通道通過。11月20日中午,記者來到該路口,看到有市民為了直接從馬路上通過,被路口執勤的交警攔下。為了此事,在19日還發生了一起傷人事件。
  • 巴西發現巨大地下螞蟻王國 錯綜複雜似迷宮(圖)
    這些地道和洞穴由數百萬隻巴西切葉蟻建造,好似一個迷宮這個已經廢棄的地下王國分布著大量通道、輔路和菌圃,相互交織在一起,彷佛迷宮一般。據信,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蟻巢之一。沒有人知道建造這個地下王國的南美切葉蟻何時離開,以及何種因素導致這個王國走向消亡。研究過程中,專家們往地面上的洞口——充當螞蟻王國的空調管道——灌入10公噸混凝土,凝固後顯現出螞蟻王國的地道。他們用了10天時間向迷宮一樣的地道灌入混凝土。
  • 地下管線宛如地底迷宮 IoT結合AR將管線配置立體化
    打開APP 地下管線宛如地底迷宮 IoT結合AR將管線配置立體化 發表於 2018-04-16 11:52:00   地下管線系統深埋在城市底下,許多管線配置錯綜複雜,宛如地底迷宮,配置圖更容易與實際情況產生誤差,這對於城市管理上來說極為不便。
  • 長沙「涉外南門」斑馬線存隱患?有地下通道為何不走?長沙交警來支招!
    - 2 -有地下通道不願走 圖方便是最大原因地下通道存在小問題 導致行人不願走三步方案解決隱患 剷除斑馬線封閉缺口不過,在實地查勘過程中,副大隊長李毅發現,在斑馬線附近20米,就有地下通道,為何大家不走這裡呢?
  • 廣州這個最「難過」的十字路口,將建地下通道
    兩條通道位於天河路、體育東路交界十字路口的東側及南側,呈反「L」字型布置,為地下一層矩形框架結構。南側地道斜穿體育東路;東側地道下穿天河路。近期啟動招標的東側地下通道,長度為93米,結構淨寬6米,連接BRT石牌橋站主要方便天河路兩側人行過街,共設置6個出入口,分別位於萬菱匯西側及北側、天河路中 BRT站臺及廣東外經貿大廈西側、南側。圍蔽施工期間,天河路兩側將修建臨時人行天橋。
  • 施工現場平面圖布置要點分析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是一個工程項目施工準備工作必須考慮的內容之一,它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靈魂所在,是能否滿足安全文明施工的準則,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布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能否順利進行,也是工程能否有計劃、有步驟開展的先決條件,本人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就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的要點分析如下:一、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的內容
  • 這樣做總平面圖,保證讓你事半功倍
    工程項目總平面圖包括規劃設計階段的總平面圖和施工階段的總平面圖,前者一般被稱為設計總平面圖,後者一般被稱為施工總平面圖。總平面圖看起來比較簡單,即使不是建築工程專業人士同樣能夠看懂,甚至還能夠結合自己所住小區的經驗對總平面圖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見。但實際操作過程中,總平面圖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煙臺觀海路將規劃4座立交橋10處地下通道(圖)
    迎春大街立交橋示意圖    >>煙臺觀海路規劃出爐 將崛起眾多地標建築(圖)        結合大南山山體引出的綠脈以及逛蕩河、金龍河濱水綠帶,將設置東西向步行通道,並以觀海路及其他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及道路綠化帶串聯,形成完善的步行系統。    設有7個軌道交通站點    觀海路是軌道交通網絡中的一段,方案中初步規劃觀海路一段採用地下形式,基本沿車行道下方敷設,並在觀海路地區設有7個地下軌道交通站點。
  • 中山路子城地下通道基本情況公布,中山路(建國路—少年路)將限行!
    本次市政工程主要包括主車道翻修、給排水及煤氣管道梳理、地下通道新建、電力管線遷改、通信(電信、移動、聯通、華數、鐵通等)管線改造、多杆合一、交通設施完善(含監控系統)、城市道路照明等。中山路(環城河內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平面示意圖(一)子城通道基本情況子城地下通道主通道橫穿中山路,一側連接子城廣場,一側連接瓶山公園。
  • 剛剛,中山路子城地下通道基本情況公布,中山路這裡將限行!
    中山路(環城河內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平面示意圖(一)子城通道基本情況子城地下通道主通道橫穿中山路,一側連接子城廣場,一側連接瓶山公園。中部與有軌電車瓶山站連通。主通道總寬24.50m,總長61.00m。
  • 改善臺北車站地下迷宮惡名 臺北市觀傳局試辦地貼式地圖
    (臺北市觀傳局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車站因出入口眾多、動線複雜,有「地下迷宮」惡名,繼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推出「臺北車站通」室內導航APP後,觀傳局再推「地貼式地圖」,將於地下街、連通道、出入口等19處地面,張貼路線資訊,14日起試辦一個月,期盼藉此降低民眾迷路的機率。
  • 北京最大的秘密:一個被封閉的巨大地下迷宮
    當大家看著北京那密密麻麻的地鐵線路圖時,總以為那就是全部,其實北京的地下還有更多的秘密,那是真正的地下迷宮。北京地鐵一號線的終點站是蘋果園,但是在蘋果園到車輛維修的古城路,卻還有一段很奇怪的路。在通往北京最神秘西北地區的方向,還有四個地鐵站,只是沒來都沒有開放過。
  • 重慶機場東航站區APM地下通道的設計與施工
    為解決主樓(T3A)與衛星樓(T3B)之間及東航站區與西航站區之間旅客空側進出港的交通,需要在其間修建自動旅客捷運系統(APM)通道,從而為空側進出港提供方便快捷的代步方式(規劃線路方案見圖1)。(1) T3線APM通道(聯繫T3A、T3B航站樓):雙向線,全部採用地下線。線路長度2018m,共設置2座車站,站間距1.83km。線路北端設運營維修中心一座。
  • 陶郅作品:長沙濱江文化園
    潔淨無汙染,對珍品提供最潔淨的保護。6.地下車庫採用噴水-泡沫聯合滅火系統,提高控、滅火效果。7.特別場所如音樂廳,配合建築要求,設置水幕分隔系統替代防火捲簾,提高音樂廳裝飾品質,也體現低質雜用水用於消防的價值。8.機房設置獨立排水系統,採用防臭地漏。間接排至地下明溝,設多道防線可避免有害氣體隱形逸入室內。
  • 《我的世界》暮色森林地下迷宮怎麼打 暮色森地下迷宮攻略介紹
    導 讀 為大家分享一篇我的世界暮色森地下迷宮攻略介紹,內容非常精彩,希望喜歡我的世界的小夥伴們能夠喜歡。
  • 日媒記者手記:走進北京「蟻族」生活的地下迷宮
    原標題:日媒記者手記:走進北京「蟻族」生活的地下迷宮《日本經濟新聞》攝影部記者小高顯7月8日發表手記,原題:走進北京「蟻族」生活的地下迷宮 聽說北京地下生活著很多「蟻族」,他們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和大學生,住在樓房地下室的廉價倉庫裡。為了探訪「蟻族」的生活,筆者來到了北京。
  • 青島火車站將開放地下通道 設出租下客區
    藉助地下通道,火車站將實現人車分流,現有地上出站口中僅保留西出站口。計程車只能在下客區下客,還將新添指示牌引導交通。    藉助地下通道實現人車分流    市運管局市場監督管理處副處長趙學彬告訴記者,經過前期調研,人車混行是影響火車站周邊交通秩序的最大問題。 「計程車路中間停車的問題,東西出站口都有存在。
  • 簡單四步,教你如何繪製好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
    (6)室外工程施工階段——本階段加工場、材料堆場等基本撤換掉,現場辦公區及臨時生活區有影響的也應撤換掉,本階段應將小區道路及室外的景觀構築物畫上。 2、建築總平面圖的處理 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以建築總平面圖做底圖,但必須進行圖形處理,否則比較雜亂。
  • 世界最小企鵝走地下通道回家(圖)
    因為紐西蘭的奧馬魯小鎮居民為這一世界最小企鵝能安全過馬路回家……捐款給藍企鵝修了一條專用的地下通道!這是紐西蘭第一條為野生動物建的地下通道!這條地下通道,就建在紐西蘭南島奧塔哥地區的第三大小鎮,在奧馬魯的藍企鵝保護區附近。之所以要建是因為鎮上企鵝實在是太多了,小鎮人口約13000人,企鵝約有1200隻,相當於十分之一的人口。
  • 省圖搜回128釐米巨幅全景照 重現老長沙城全貌
    ▲1911年日本攝影家山根倬三拍攝的巨幅長沙全景照片。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郭立亮 翻拍  「文夕大火」前的老長沙是什麼樣?湖南圖書館文獻研究所最近從民間藏家手中搜集到的一張巨幅長沙城黑白全景照片,拍攝於上世紀初,這張照片解答了這個問題。  記者採訪該館文獻研究所所長尋霖和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陳先樞後得知,這張珍貴的照片,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張「文夕大火」前長沙全景照片。同時搜集而來的還有同時期拍攝的湘春門、嶽麓書院文廟兩張黑白照,及長沙天心閣、曾國藩祠、嶽州城全景、嶽陽樓遠望等4幅彩色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