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現身大連海域
9月21日,大連莊河海域發現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圖為出水的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以及部分炮彈等。新華社發此次水下考古發現的寫有「經遠」二字的木質籤牌。國家文物局供圖考古清理出遺物標本500餘件,包括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等;將繼續開展黃、渤海水下考古昨日,國家文物局發布最新考古成果,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被發現。
-
甲午海戰遺蹟水下考古確定「經遠艦」 出水遺物標本500餘件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這是繼「致遠艦」之後,我國甲午海戰遺蹟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沉睡百年經遠艦如何被發現?考古專家披露細節
7月13日至9月26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大連海域一鐵質沉船殘骸進行了考古調查,確認該艦為北洋水師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這是繼致遠艦之後,我國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鑑真出發地、北洋經遠艦……專家解讀年度十大考古亮點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昨天揭曉,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鑑真東渡出發地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等當選年度
-
「經遠」艦:見證甲午那些事,沉睡海底已百年
9月21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這是繼 「致遠艦」之後,我國甲午海戰遺蹟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經遠艦」出水遺物標本500餘件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這是繼「致遠艦」之後,我國甲午海戰遺蹟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致遠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甲午之殤是中國人永遠的痛,戰沉的致遠艦是痛中之痛。新華社記者日前在英國紐卡斯爾泰恩—威爾檔案館找到致遠艦部分設計圖。致遠艦原廠圖紙在國內外首次被發現,專家認定其意義重大,為中國近代史、甲午海戰和世界艦船技術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
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設計圖百年後在英國重見天日
Nos493&4」(「巡洋艦編號493和494」)字跡工整、墨跡清晰……塵封百年,甲午海戰中抗擊日艦後沉沒的清北洋海軍致遠艦部分原廠設計圖紙在其建造地——英國紐卡斯爾市的一家檔案館首次被發現,為打撈那段悲壯的歷史提供了重要參考。新華社記者日前在泰恩—威爾檔案館查找北洋海軍史料時發現一套名為「中國巡洋艦舵機設計圖」的原始圖紙。
-
沉艦、軍港與海戰場——考古學視野下的北洋海軍史 東楚網
沉艦:水下考古成果對甲午海戰的新解讀 2014年以來,在國家文物局的推動下,北洋海軍沉艦水下考古成果迭出,相關機構在丹東、大連、威海、青島等海域持續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先後發現並確認了致遠、經遠和定遠(圖1)3艘主力戰艦的沉艦殘骸,引起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致遠、經遠二艦的水下考古成果還分別獲得當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致遠艦曾射擊直至沉沒(圖)
濟遠號 遺物為諸艦之冠 1982年4月,海軍某部在旅順羊頭窪西北大約兩海裡處發現了一艘沉船,並打撈出其後主炮一門。這艘沉船經專家論證為清「濟遠」艦。此後,對濟遠艦的兩次打撈獲得了大量文物,使該艦遺物存世總量達到北洋水師諸艦之冠。
-
歷史作文|中日甲午海戰
歷史作文:中日甲午海戰的現場報導河南洛陽高新區實驗中學 趙向輝 (部編版八上:新聞寫作)
-
大連這「九大景區」美如仙境!離得不遠 很多人沒去過
李玉思不少咱大連小夥伴節假日周邊遊的目的地之一就是莊河因為莊河其實不遠那裡的空氣有點甜自從有了動車大連到莊河變得更方便了↓戳連結這次車次有變化↓對於近期想去莊河玩的小夥伴來說
-
致遠艦發現疑似鄧世昌私印 刻有「雲中白鶴」(圖)
這意味著致遠艦的考古工作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隨著遼寧丹東港沉船被確認為致遠艦,有更多文物陸續出水,比如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雲中白鶴」四個字,專家認為疑似鄧世昌的私人物品。 致遠艦殘骸在海底24米 據參與致遠艦考古調查的甲午史專家陳悅介紹,致遠艦殘骸目前在海底24米處,剛發現時艦體上覆蓋了厚達3米的淤泥。
-
甲午海戰時 清朝戰艦不戰而退 黎元洪棄艦逃生時差點沒淹死
前些年,在遼寧大連流行一個搞笑段子:一個東北人想要偷渡去韓國,他在大連買了一張運貨的滾裝船票,興奮地鑽進了船艙。原來,這位東北人在海水中嗆了幾口腥鹹的海水之後,迷失了方向,他拼著命遊,結果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大連。這的段子極有可能取材於民國的一段真實歷史。
-
致遠艦上被曝發現疑似鄧世昌私印:上刻「雲中白鶴」四字
這意味著致遠艦的考古工作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隨著遼寧丹東港沉船被確認為致遠艦,有更多文物陸續出水,比如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雲中白鶴」四個字,專家認為疑似鄧世昌的私人物品。隨著遼寧丹東港沉船被確認為致遠艦,有更多文物陸續出水,比如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雲中白鶴」四個字,專家分析該印章疑似鄧世昌的私人物品。雲中白鶴,比喻志行高潔的人。成語出處:《三國志·魏志·邴原傳》裴松之注引《原別傳》:「邴君所謂雲中白鶴,非鶉鷃之網所能羅矣。」
-
被發現時船艙仍有彈藥 致遠號「船印」或將重見天日(組圖)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國平報導 2014年,考古人員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一艘體量在1600噸左右的沉船「丹東一號」。如今,這艘沉艦被確認為北洋艦隊名艦「致遠」艦。 這次發現最直接的證據來源於一隻被打撈上來的瓷盤,瓷盤碎片經過拼接後,復原出來後可以清晰地看到篆書「致遠」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