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那麼這5種行為,父母儘量不要做

2020-09-07 小朵朵說育兒

文/小朵朵說育兒

每個孩出生都是在家長身邊成長的,第一次離開家長步入社會,就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當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就像母子分離一樣,孩子各種哭鬧,家長各種不舍,幾乎很少有小朋友喜歡去幼兒園,而且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很弱,都一個星期了還吵著不願意去幼兒園。

想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5種行為父母不要做

其實送寶寶上幼兒園,不適應的不僅僅是寶寶,更多的是家長的焦慮,家長的不舍不能表現得太明顯,因為孩子要接受好的教育,同時還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各種哄著孩子去上幼兒園,但其實家長只要不做以下5點,那麼就能讓寶寶快速的適應幼兒園。

第一:入園前過分強調好處

畢竟幼兒園和家裡不一樣,孩子到了幼兒園難免會不適應,有些家長想讓孩子接受,所以會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跟孩子將上幼兒園的好處,甚至過分誇大,如果孩子感興趣,等真正上了幼兒園之後,孩子會產生很大的落差感,孩子非但沒有接受,反而會越來越排斥。

第二:跟孩子妥協

孩子剛上幼兒園,在那種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孩子肯定會不適,在上學前都會求媽媽不要去幼兒園,又哭又鬧的怎麼也哄不好,有些家長心軟可憐孩子,就會對孩子妥協,殊不知這樣是害了孩子,這樣永遠都不會讓孩子適應幼兒園,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想去就去,不想去一頓哭鬧就可以不用去了,孩子會越來越依賴家,面對事情只會逃避。

第三:在門口依依不捨

面對幼兒園門口的分別,很多家長都會犯難,有的家長會在幼兒園門口把孩子送進去後,自己堅定的轉身離開,但有的家長卻依依不捨的跟孩子擁抱告別,而越依戀,孩子就會越捨不得離開,所以讓寶寶學會分離,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並且答應孩子準時接他回家。

第四:反覆叮囑老師

每位家長都或多或少對幼兒園的老師感到不放心,這的確是正常的現象,所以很多家長也會在孩子上幼兒園的那天,反覆的叮囑老師照顧自家孩子,但是家長忽略了一點,幼兒園有獨特的適合孩子的生活方式,家長就不要擔心了,反覆的叮囑只能給老師帶來負擔,也會無形中讓孩子感覺老師的不專業,對幼兒園產生不信任。

第五:在孩子不經意間走或者回來看

很多家長也是捨不得孩子的,而怕孩子面對分離時的哭鬧,會選擇在孩子不注意的時候趕緊走掉,其實這樣的方式是錯誤的,雖然孩子不會哭鬧,但是孩子的心理會產生恐懼,而有的家長放心不下會偷偷的回來看看寶寶,這時無論是被其他孩子還是自己家孩子看見了,都會引起一陣哭鬧,因為會嚇到其他孩子,會讓自己家孩子消除緊張的情緒而大哭,甚至也會無形間的讓孩子產生一種對幼兒園不放心的感覺,所以孩子以後很難配合適應幼兒園。

面對孩子上幼兒園,的確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事情,因為第一次分別,孩子還比較小,怕孩子不在身邊受到委屈等,這都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作為家長要放平心態,消除自己心中的不舍和顧慮,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消除內心的恐懼,家長要用對方法,引導孩子去幼兒園接受知識和教育。

今日話題:你是用什麼方法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想要寶寶快速適應幼兒園,這5種行為,父母就不要做
    而正因為家長這無形之中的各種焦慮,才會讓孩子心生不安,難以快速適應幼兒園。是的啊,寶寶入幼兒園,家長的這5種行為,可是會拖延寶寶適應幼兒園的時間哦,儘量不要做。但也有人反駁,堅定地離開,會讓孩子心生忐忑,應該和孩子深深擁抱,好好告別。其實仔細想,這兩者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最終孩子還是要去幼兒園,而家長還是要離開。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在幼兒園門口依依不捨,或者不斷地給孩子「威逼利誘」:要麼用小恩小惠來賄賂寶寶的入園,要麼咬牙切齒的強迫寶寶入園,這些都是要不得的行為。
  • 幼兒園開學季,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聰明的父母都這樣做
    幼兒園開學季,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聰明的父母都這樣做 幼兒園開園日子已經來臨,大部分父母都是誠惶誠恐的期待這一天到來,既希望孩子們可以健康長大並能獨立生活。上學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從家庭-集體-社會,從依賴-互助-獨立,這是充滿挑戰的過渡,就是要在哭鬧笑罵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並蓄滿向前進的能量。但我們也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們早點適應新生活。
  • 孩子在幼兒園「莫名」生病,很多是緊張所致,父母這5種行為得改
    有時候父母會將其歸結為逃學行為,其實深究下來,之所以幼兒園小朋友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就是因為緊張造成的。別小看了「緊張」二字,在衣食住行上父母的這些不當行為,都會引發孩子的緊張焦慮情緒,嚴重時就會出現軀體反映,千萬要重視。
  • 娃剛上幼兒園,父母記住這八點儘量別做,能幫娃快速適應園裡生活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等到孩子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家長們都要經歷送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情。幼兒園對很多孩子而言都屬於一個非常陌生的環境,再加上孩子們習慣了家長們的庇佑,所以很難獨自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家長們難免會遇到孩子大哭大鬧、生病、尿溼褲子等困難。
  • 「幼兒園年度大型災難片」:家長這樣做,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
    導讀:「幼兒園年度大型災難片」:家長這樣做,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年度大型災難片」:家長這樣做,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孩子頻繁去廁所是一個生理現象,而引起頻繁去廁所是孩子對幼兒園的心理排斥引起的生理反應,可能是緊張,擔心,害怕,無聊等等,但是孩子的言語體系又不能完整的表達,只能「本能反應」,也就是生理反應了,所以,我們說身體不會騙人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孩子的行為過於特殊而引起我們的關注,只要懂得兒童教育常識的人,一般都會處理這種情況的,所以,無需過度緊張,當然,如果是器質性(軀體病症)就需要就醫,如果沒有就是心理適應方面的情況
  • 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緩解分離焦慮,這9本繪本推薦親子閱讀
    以下是我和維尼親讀過的幼兒園主題繪本,經篩選後的書單,每一本的閱讀感受,給各位需要的父母做以參考(書單適讀年齡2歲+):1、我不要上幼兒園一定會有爸爸媽媽疑惑,為什麼我推薦的第一本書居然是「不要上幼兒園」?!
  • 幼兒園老師坦言:能夠快速適應學校的孩子,大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地學習,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到了一定年紀就需要去學校學習其他的知識,最先接觸的就是幼兒園,也是孩子離開家庭步入「小社會」的第一步,很多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都會難免有些不適應,而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快,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就比較慢,其實這都跟家庭環境有關。
  • 幼兒園更換老師,孩子不適應出現厭學情緒,父母可以這樣幫孩子!
    幼兒園更換老師?孩子不適應出現厭學情緒?父母可以這樣幫孩子過渡!張帆的女兒菁菁今年5歲,上幼兒園中班。最近,她發現女兒每次上幼兒園都要哭鬧半天,看到這種情況,她也非常納悶,要知道孩子之前很愛去幼兒園啊!
  • 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父母做對這3點,孩子適應快,少遭罪
    寶寶從家來到幼兒園,從一個熟悉的環境中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儘量去幫助寶寶更快地適應幼兒園。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父母做對這3點,孩子適應快,少遭罪。01、提早「預熱」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不是家長今天做決定,明天就直接送孩子入園的,而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預熱」的。那麼,在這段準備期裡,我們不妨帶著孩子去提前熟悉一下幼兒園,至少讓他知道他即將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個地方在哪裡、裡面有什麼,讓他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
  • 寶寶剛入幼兒園,父母該做什麼?孩子才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可是不管父母如何的放心不下,孩子到了年齡就要去幼兒園,就要進入他的第一個小集體,去適應這個小社會和小集體。那作為父母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去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1、首先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那麼焦慮。很多時候是父母不放心、思慮過多,你的焦慮情緒會傳染給孩子,特別是孩子一哭鬧著不去幼兒園,爸爸媽媽比孩子還難受,心疼孩子。有的父母孩子一哭,自己也跟著掉眼淚,那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會更不想去幼兒園。
  • 來自於這3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快速適應新環境
    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嘗試校園生活的開始,每年都有這樣的畫面:爸媽送孩子去幼兒園,有的孩子哭聲震天,有的拉著爸媽不讓走。而且有的父母自己都心酸難過,最後也是依依不捨的離開,還三步兩回頭,這種情況新學年很常見!
  • 能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身上都有哪些特點?父母可以培養
    這樣的孩子如果被送去上幼兒園,他們也不會有大哭大鬧的情緒,會表現得跟家裡差不多,對於他們而言,幼兒園也只是缺少父母的陪伴罷了。雖然有些孩子在開始的時候,會出現輕微的分離焦慮表現,可是一般在家長離開之後沒多久就已經自愈了,融入環境並接受家長的離開,很快就可以適應沒有家長的陪伴了。家長應該學會對孩子放手,不要把孩子的內心看得太脆弱,有時候他們可能已經成為小大人了。
  • 孩子在幼兒園如廁難怎麼辦?父母這樣做,才能讓孩子鼓起勇氣
    但是幼兒園的環境完全有別於家庭環境,孩子置身其中,感到陌生和孤單,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集體環境以及規則次序。此時,因為突然的環境改變,讓孩子如廁這件事就變得異常困難。有一些幼兒園會規定時間,組織孩子排隊上廁所,這時會有兩種令孩子糾結的情況,一是孩子想上廁所,但是沒排上隊;另一種是孩子不想上廁所,又必須去。那麼孩子會覺得上廁所是在特定的時間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想上廁所就能隨時去。所以,父母也要告訴孩子,想上廁所一定要跟老師講,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覺得難為情。
  • 幼兒園第一周孩子身上如果出現這些反常行為,證明孩子壓力很大
    也不要說教,可以和孩子通過角色互換的遊戲來提醒孩子。第三種行為,啃指甲、吃衣服孩子入園後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突然出現了吃手、啃指甲或者吃衣服的行為。我身邊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我女兒上幼兒園後,幾乎啃了一個學期的指甲;朋友家的孩子上幼兒園後總是會不知不覺的去吃衣服角、吃手等。
  • 助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要堅持這「三要三不要」
    >要「長期堅持」,不要「上上停停」入園的第一周是孩子非常重要的適應期,一般來說,只要度過了這段時間,大部分孩子就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了。這樣的「負面引導」會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不好聯想。家長可以問讓孩子聯想到快樂的問題,比如:「你認識哪個小夥伴了?」「老師帶你們做了哪些好玩的遊戲?」「你喜歡在幼兒園裡做哪些事情?」
  • 父母常做的這5種行為,會讓孩子變「笨」
    根據哈佛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中父母的一些日常行為,卻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甚至一些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變「笨」。02父母的5種行為,會讓孩子變笨父母無疑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父母對學習的態度深深的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態度。所以無論你有多忙,都請抽出一點時間去給自己充一次電。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個試驗,一起看一本書,上一次線下的課程。
  • 孩子能否快速的成長?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家長:說的很對
    這樣會讓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快速的成長起來,將孩子送到幼兒園,需要孩子屬性悠然的環境,這也是一個比較能夠適應的過程,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快,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就比較弱,其實這都跟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一直待在自己父母的身邊,總是被父母看護著,到了幼兒園肯定會有一些不適應的表現。
  • 資深老師:上幼兒園很少哭適應快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對這4件事
    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至少8個小時,這對孩子,家長,老師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孩子首次上幼兒園哭鬧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過有的孩子則是哭個三四天就能結束,就算後來還有些排斥,但老師哄一會就能適應了。
  • 孩子該入園了,如何讓孩子更快適應?這份入園指南送給孩子父母
    因為如果需要老人接送孩子,那麼建議不要太遠,出行的話怕不便利,加上天氣冷熱、下雨對孩子來說,也可以減少在路上感冒、著涼的機率。並且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帶孩子去參觀,去感受一下學校的氛圍,如果孩子喜歡,那麼更容易消除入園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