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老一輩父母對孩子出口就是「笨死了」、「被你愁死了」,現在新生代父母基本都知道這樣的方式不可取,孩子需要被」正面激勵」。
然而「寶寶真棒、寶寶真厲害、寶寶真漂亮」這樣的常用誇獎方式,其實也是不合適的。
讓我們來看幾組誇獎方式對比,可能你會馬上明白,什麼樣的誇獎才是合適的。
看完之後,你總結出要點了嗎?
誇具體不誇全部
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就像你在工作中,如果領導告訴你:「這樣沒有感覺,要更有衝擊力一點。」你是不會想揍他!
誇努力不誇聰明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
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被誇聰明的孩子他們會覺得一個人的素質和智力是一成不變的,就會害怕失敗和挑戰。容易形成固定思維模式。
被誇努力的孩子心裡則種下這樣的種子:我可以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智力。
誇事實不誇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誇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
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有效的稱讚,
才不浪費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契機。
誇獎孩子,也需要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