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過程是艱難而快樂的,令人高興的是家裡新添了一個小生命,而艱辛的是孕媽會有各種不適。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而言,一切都要小心謹慎,總是擔心會出什麼問題,傷害到了寶寶。
張蘭只有23歲,但已經結婚一年多了,現在肚子裡的寶寶已經好幾個月了。由於她是初次懷孕沒有經驗,因此經常在網上查閱信息來學習,並且還經常與姐妹們聚餐來取經。
由此張蘭突然發現自己的肚子是上挺,比同時懷孕的同事瑞瑞大得多。但是瑞瑞的腹部呈下垂狀,還有點尿頻,所以張蘭擔心自己是否有問題。已經生了兩個娃的劉大姐聽了她的困惑後,說這不是問題,也不必擔心。雖然這兩者給寶媽的感受不一樣,但都不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成長。
上懷和下懷指的是肚子位置。上懷的孕媽上腹部更加突出,肚子的整體位置在上側。下懷則相反,肚子凸起部位較低。
一、飯量的差別
上懷的孕媽因為鼓起的部位在上側,隨著肚子變大,可能會擠壓胃,導致胃體積變小,食慾不高,但消化很快,因此通常每天要吃幾頓飯。
下懷的孕媽肚子變大不會擠壓腹部,所以飯量相對較大,但要注意控制飲食,少食多餐是最好的進食方式。另外,下懷的孕媽由於胎盤更接近小腹的位置,可能會出現便秘的情況,而上懷孕婦由於肚子更接近胃部,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狀況。
二、影響上廁所的次數
下懷的孕媽由於肚子屬於倒掛的狀態,重心在下,很容易壓迫膀胱,所以她常常有想上廁所的感覺。即使走路,也會擠壓膀胱,產生尿意。
上懷的孕媽由於沒有壓迫到膀胱,不會像下懷的孕媽那樣尿頻,但是當寶寶在孕晚期入盆時,也會有尿頻的感覺。
三、肚子大小不同
上懷的孕媽肚子是圓鼓的形狀,更顯懷,而下懷的胎盤位置低,肚子形狀偏尖,所以看起來不明顯。但下懷的孕媽由於重心偏下,對骨盆和腰部的壓力大一些,可能在懷孕期間對腰部造成損傷。
有些人在懷孕的前三個月感覺胎像不穩定。這主要是因為精子和卵子結合後不會立即落座,它們需要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然後才能成長。有些附著在偏上位置,有些附著在靠下位置,這會引起上下懷現象。另外,懷孕期間長時間站立,更容易下懷;而常常坐著不運動,則會增加上懷的可能性。
不管是上懷以及下懷,其實都很辛苦,但是注意的事項有所不同。上懷的孕婦應著重減少胃腸道負擔,因此可以增加飲食頻率;那些下懷的孕婦應多吃水果和蔬菜,以促進胃腸蠕動。其實,也不要太在以上懷還是下懷,只要遵照醫生的建議並保護自己的身體,就可以促進胎兒的健康成長。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