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疫情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

2020-12-15 人民網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一些困難。但此次疫情只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遭遇的一次暫時性風浪,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因此改變,我國經濟有足夠韌性和迴旋餘地化解此次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因疫情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促進經濟增長、應對外部衝擊和抵禦風險挑戰、集中力量辦大事等方面展現出巨大優越性,是我們抗擊疫情、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制度基礎。我們黨的領導堅強有力,我國社會長期穩定,為克服疫情帶來的短期困難、保持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和堅實社會基礎。此次疫情雖然帶來很大挑戰,但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不會因疫情而中斷。從根本上說,經濟高質量發展一靠技術進步,二靠制度激勵。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一直致力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價值含量、提升人力資本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在多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一是我國高端製造業取得長足發展,重大技術創新的速度和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大幅提高,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全要素生產率明顯提高。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資源配置效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抗風險能力均大幅提升。三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巨大改革紅利正在釋放,並與技術進步相互促進。可見,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穩固、態勢良好,不會因疫情帶來的短暫衝擊而中斷。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能夠實現。不可否認,短期內疫情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但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條件仍然具備。從消費看,疫情對消費影響較大,但更多的是對春節期間居民消費的影響,疫情結束後,消費會迅速反彈,一些消費還會補償性增加。從投資看,短期內疫情對投資也會有影響,但隨著復工復產順利推進,政府基建投資、企業投資等都會恢復甚至增加,疫情基本不會對全年投資產生太大影響。從進出口看,儘管疫情疊加春節因素,會使我國國際貿易額有所降低,但從全年看,我國與相關國家貿易依存度提升、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推進以及各級政府多方面艱苦努力等因素,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疫情對我國國際貿易的衝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只要應對得當,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就能夠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必須總結此次疫情帶來的經驗教訓,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考出好成績。應健全突發公共事件預防和發生後的信息傳遞、披露、應對機制等;完善基礎設施,築牢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防護網,進一步增強經濟體系韌性;加大力度優化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為以後從容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夯實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

  (作者為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06日 09 版)

(責編:李楓、董曉偉)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評論部: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人民日報評論部: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2020-12-10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餐飲業的不斷回暖、消費市場的日益復甦,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註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人民觀點)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人民觀點) ——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④ 編輯:孔笑妍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刊登寧吉喆署名文章: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人民日報》8月5日刊發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的署名文章——《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態勢沒有改變(經濟形勢理性看)》。 文章稱,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連續18個季度運行在6.0%—7.0%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穩定性、韌性明顯增強。
  •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疫情不會影響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基本面
    原標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英國《金融時報》刊發署名文章 摘要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疫情不會影響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基本面】2020年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英國
  • 發改委: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和大趨勢沒有改變
    我們有沒有信心實現全年的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謝謝。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謝謝你的提問。大家都知道,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多。  所謂「穩」,是指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 疫情不會影響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局
    數據表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繼續顯現,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推進,生產需求繼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積極因素逐步增多,經濟繼續呈現恢復態勢。我們的研究和分析認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不會影響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局。
  •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
  • 人民日報:近距離觀察中國經濟 充分釋放經濟新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充分釋放經濟新動能(新論)——近距離觀察中國經濟田 軒(作者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衝擊,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要論: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核心閱讀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衝擊現象,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都不會產生長期影響,甚至不會造成對全年的影響,更不會削弱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疫情在需求方面造成的損失,也能較快得到恢復。
  • 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
    山東中公教育特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 | 申論熱點 | 申論範文等,供考生參考。本文整理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大家可以點擊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頻道,查看更多申論備考知識。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展望中國經濟發展大勢,宣示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信心與決心,彰顯了保持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底氣與定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取得舉世矚目成就,中華大地發生了滄桑巨變。
  • 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從現在情況看,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主要在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還會有一定的後續影響,但我國經濟會逐漸回歸正常發展軌道。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基本國情、發展基礎、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潛力和動能、體制和制度條件、發展戰略、宏觀政策、發展目標等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不會因疫情衝擊這種短期因素而發生改變。
  • 疫情下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與機遇
    疫情之下的中國經濟走勢,關係到中國發展大局,也關係到全球經濟穩定性。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因此,客觀辯證地認識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在看到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應對疫情衝擊所具有的雄厚經濟基礎和顯著制度優勢,特別要看到疫後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背景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新機遇。
  • 人民幣匯率符合中國經濟基本面
    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為人民幣匯率穩定奠定基礎,下一步將穩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外匯管理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不存在明顯高估或低估在中國年度第四條款磋商報告中,IMF重申2018年中國經常帳戶順差下降,人民幣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基本相符。
  • 工信部:中國製造業發展基本面一直較好,受國際疫情的影響可控
    工信部:中國製造業發展基本面一直較好,受國際疫情的影響可控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03-13 中國是產業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
  • 申論熱點:發展夜經濟 促進消費
    |背景連結*夜間經濟,是上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名詞,通常指晚6時至次日早6時發生的經濟文化活動,包括購物、餐飲、旅遊、學習、娛樂、休閒等。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夜間經濟開始起步,當時是以餐飲為主的「夜市」。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眾的夜生活越來越豐富,夜間消費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 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
    習近平: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大家完全可以抱著樂觀態度。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中國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釋放發展動力。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紮實推進,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和貿易合作加快推進。
  • 推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因素都有哪些?
    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是個大國,大國的一大優勢,就是有充足的迴旋空間來抵禦風險挑戰。當前我國經濟面臨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疊加、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外部衝擊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碰頭等多重影響。
  • 疫情下企業怎麼經營?張近東劉永好等在人民日報上這樣說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降低疫情衝擊 穩定企業發展(議政建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驗我們能否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當前,各地正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這也是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