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孤鶩
東方國家大型攻擊艦下水,印度可能眼紅,急匆匆下水國產護衛艦,但是連個上層建築都沒造好。當地時間9月28日,印度海軍第一艘P-17A型隱形飛彈護衛艦內埃拉吉裡「Nilgiri」號下水。
據環球網援引印度媒體消息,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印度海軍參謀長卡蘭比爾·辛格海軍上將等多名印度官員參加了印度海軍的下水儀式。P-17A項目護衛艦是一艘新型的隱形護衛艦,是在印度海軍現役的P17型什瓦利克級護衛艦基礎上進行放大、隱身修型和技術升級的。其採用新的設計理念,提高了該艦的生存能力、航行能力、機動性能以及隱身性能。但根據下水時的照片顯示,該艦現在的完成度並不高,上層建築還沒有完成建造,從外形上看更像一艘民用貨輪。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P-17A護衛艦最大的亮點,是裝備了以色列EL/M-2248 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和32單元的「巴拉克」-8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其防空能力也因此大大增加。由於模塊化建造的優勢,印度海軍預計在2023年交付P-17A的首艦,並計劃每兩年交付一艘。但在去年四月份,在加爾各答建造的一艘同型艦被船廠垮塌的龍門吊砸毀。這下算上清理重建、安裝調試新的龍門吊的時間,估計這艘艦的交付時間會被極大地拖延,不過印度造船業延遲交付已經成了「慣例」,印度海軍估計也習慣了。
除了首艘國產「神盾」的下水,一艘新的「鮋魚」級潛艇也在9月28日在孟買入役。不過這款潛艇僅在建造過程中,就被印度軍方代表發現了36項缺陷,承建這款潛艇的馬扎岡船塢公司也因此受到印度海軍問責。但隨著印度首座用於建造和維護航母的幹船塢建造完成,印度在「形式」上也有了建造「巨艦」的能力。不過印度的軍工體系極其不完善,研製和生產能力也嚴重不足,即使有西方設計加持,印度的巨艦估計在近十幾年內還將只是泡影。
今年8月,印度就與越南達成了建造12艘高速巡邏艇的項目,針對中國意圖非常明顯。但背後,這一訂單是由印度提供建造所需的款項,並向越南提供相應的技術所達成的。而針對其他東南亞國家和巴西等國的推銷,似乎也是伴隨著印度的各項「優惠」政策,例如技術轉讓、低息貸款等,可以說是「賠本賺吆喝」。印度造船業低下的建造效率,熟練工人缺乏的現實情況,選擇印度製造的國家只能說是「勇氣可嘉」了。
總的來說,印度近年來「國艦國造」的行動,在採取西方合理設計的同時,擺脫了此前一味堆砌西方先進系統,並更加注重艦艇的品控問題。這應該也是其向東南亞、巴西等國家和地區推銷自己自產艦艇的底氣。但其仍嚴重依賴國外提供技術和材料,建造過程中各種低級錯誤和事故不斷。印度造船業暴露出來的眾多問題,也使這些財政困難而又急需軍艦的國家目前仍在觀望。
印度的盲目快速發展出現各種問題,這次下水的護衛艦什麼時候能交付也許只有天知道。不過其通過對外軍售賺來的「印象分」,已經使印度籠絡起了一群「表面朋友」,這是東方大國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