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華航名古屋空難

2020-12-22 騰訊網

  1994年4月26日,一架負責執飛中華航空140號航班的空中巴士A300B4-622R型客機,在名古屋機場著陸的過程中,因飛行電腦的保護程序與飛行員操作衝突導致飛機不幸墜毀,機上271人中有264人不幸身亡。華航名古屋空難是日本歷史上排名第二的嚴重空難,其死傷人數僅次於1985年的日航123號航班空難。

  涉事的華航A300B4-622R型客機,機身編號B-1816

  1994年4月26日16時53分,臺灣中華航空公司140號航班搭載著271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從臺北的「中正國際機場」(今日已改名為桃園國際機場)起飛。負責執飛這班航班的兩位飛行員分別是機長王樂琦與副駕駛莊孟容。經過近3小時的飛行後,140號航班在日本管制員的引導下,朝著名古屋機場(今日為日本自衛隊名古屋飛行場)的跑道下降。直至著陸前,140號航班都沒有遭遇任何異常情況。

  A300型客機的油門杆結構,其復飛模式設置按鈕隱藏在油門握把的下方,這種設計本該是為了方便飛行員,但是卻在這場空難中釀成了大禍

  在進近的過程中,機長王樂琦命令副駕駛解除自動駕駛模式,通過手動控制飛機進場著陸。然而,在解除自動油門控制的過程中,副駕駛莊孟容卻不慎觸碰到油門控制杆上的「復飛」模式控制開關。在接到「復飛」指令後,飛機的飛行電腦立刻按照既定的電腦程式加大飛機的油門,並且通過自動駕駛儀控制飛機的水平尾翼配平系統,抬起飛機的機頭。在發現情況不對勁後,機長王樂琦立刻命令副駕駛莊孟容「把(自動)油門解掉(解除掉)」,手動降低發動機的推力,並且將操縱杆「推下去,把它推下去」,以此壓低飛機的機頭。然而,他們卻沒有取消飛行電腦的「復飛」模式。正因為「復飛」模式並沒有解除,飛行電腦繼續命令自動駕駛系統壓低飛機的配平面,以此與副駕駛的「壓低機頭」指令對抗,這導致已經抵達跑道上方的飛機無法繼續下降。

  A300型客機的飛行控制系統結構,紅字標註的分別是由自動駕駛儀控制的配平面,與飛行員通過操縱杆控制的升降舵舵面

  眼看著副駕駛無法壓下機頭,機長王樂琦接過了飛機的操縱權,並且繼續試圖通過推操縱杆的方式來壓低飛機的機頭。然而,他也同樣無法同樣的方式來迫使飛機下降著陸。在大罵一句「他媽的!怎麼會這樣子!」後,王樂琦機長推動飛機的油門杆,將動力設置為「復飛」模式,並且要求副駕駛告知名古屋機場塔臺「正在執行復飛動作」。但是,由於之前要與飛行員的一系列壓低機頭操作對抗,飛機的配平面已經下降到了非常誇張的位置上。當王樂琦機長加大飛機的油門進行復飛後,獲得充足動力的飛機先是猛地向上爬升,隨後又因為空速消耗過大而進入失速狀態。最終,飛機以幾乎水平的姿態,一頭拍在了名古屋機場跑道旁的空地上。

  華航140號航班的墜毀現場,日本消防員正在殘骸中努力地搜尋著倖存者的蹤跡

  在事後調查報告中,調查人員認定機組誤觸「復飛」模式開關,並且沒有正確地將「復飛」模式解除,是這起空難發生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空客A300客機飛行電腦系統的設計也不合理,其「復飛」模式的解除方式非常繁瑣,這最終導致駕駛艙內出現了「人機對抗」的情況。儘管在名古屋空難發生前,空中巴士公司已經意識到這套飛行電腦系統的設計缺陷,並且著手設計了一套經過改進的飛行電腦邏輯來替代原來有缺陷的邏輯系統。但由於這套改進系統並不是強制要求更新的,包括中華航空在內的很多航空公司都將這套改進系統的安裝工作延後,最終導致了這起悲劇的發生。

  埃航波音737MAX8客機的墜毀現場,兩起波音737MAX系列客機的墜毀事件都源於「人機對抗」,令人不得不回想起昔日的名古屋空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航的名古屋空難漸漸被人們所遺忘。然而在近日,波音737MAX系列客機接連發生兩宗致命意外,使得人們再度想起了這場發生在名古屋上空的「人機對抗」事件。令人毛乎悚然的是,在737MAX系列客機涉及的這兩起空難事件中,空難的主要發生原因,也是因為飛行員與飛行電腦之間的「人機對抗」——這與20年前,空中巴士A300系列客機「復飛」模式所引發的一系列空難如出一轍。由此看來,在平衡飛行電腦與飛行員之間的操縱權關係的這個問題上,波音公司的飛機設計師們還有許多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臺灣華航班機空難始末
    飛機與地面最後一次聯絡是機長康龍麟的「塔臺,華航……」一句未完的話,機上182名乘客和14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飛機墜地時殃及到近旁的民房和路上的車輛,使7人慘遭飛來橫禍而喪生,截至目前的統計,這次空難已造成203人死亡。
  • 揭秘駭人無數的「華航空難靈異錄音事件」
    有知情人突然在網絡上披露了更多關於「華航空難」細節內容,使得本就撲朔迷離的真相離大家更遙遠了一步。3.這架運送臺灣罹難者骨灰回臺灣的飛機CI140,在完成骨灰運送任務的短短幾天之後,4月26日,就墜毀在日本名古屋機場,機上264名乘客逝世,僅7名乘客倖存,史稱「名古屋空難」。在國際空難史上,這起空難還有個另外一個更響亮的名字「deadly go around」(泣血紅梅)。
  • 盤點臺灣重大空難- 網易新聞策劃
    華航空難致225人死亡:維修不當致機尾脫落 早前馬航客機失聯時,曾有人分析是因飛機在上海浦東機場發生碰撞,造成機翼受損引發金屬疲勞,導致飛機解體。這個原因在空難歷史上並不少見,其中就包括臺灣兩起空難事故。
  • 華航空難把澎湖害慘了
    臺灣消息:六月正是澎湖觀光旺季的開始,但「華航」空難,卻把澎湖害慘了。要求退房、退遊艇的電話接連不斷,初步估計觀光業損失至少一半。  初夏的六月,原本是澎湖觀光旺季的開始,但往常旅客絡繹不絕的澎湖水族館裡,卻是人數稀稀落落。館長表示,「華航」空難後一個星期,旅客銳減了一半以上,損失至少八十萬元。
  • 臺灣詭異空難事件盤點:空難錄音、澎湖百慕達
    2002年「華航空難」事件之後,甚至出現一個臺灣華航四年大限(或稱「四年魔咒」)的傳說,內容是推測:「每隔四年中華航空的客機就可能發生全機數百人喪生的重大空難。」這是因為,在2002年的空難之前,華航於1994年和1998年也發生過200人以上喪生的重大空難,由於3次恰好皆相隔4年,因此航空業界及民間便傳出這個謠言,並有人預言下一個大限年是2006年,然而事實上2006年華航並未發生空難,此傳說也不攻自破。
  • 兩岸首趟直航:從廈門到高雄運送華航空難物品
    南方網訊 一艘載著福建沿海漁民打撈到的一批華航失事飛機殘骸和罹難者遺物的臺灣輪船前天(6月21日)駛離廈門,直航運往海峽對岸的高雄港。 這是兩岸的首趟直航。  臺北去年1月落實推行小三通,讓中國南部福建省和臺灣外島金門與馬祖在運輸、貿易與郵政方面享有直接聯繫。
  • 「華航」空難臺北市民喪生人數超過」九二一」大地震
    「華航」空難臺北市民喪生人數超過」九二一」大地震 2002年6月3日16:16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3日消息根據統計,在「五二五」華航空難中罹難的二百二十五名乘客與機員中,僅臺北市民就有八十九人
  • 華航乘客還原空難驚險瞬間 全逃出堪稱奇蹟(圖)
    華航乘客還原空難驚險瞬間 全逃出堪稱奇蹟(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1日 11:27 來源: 華航客機機上165名乘客及機組員在不到90秒內全部從充氣滑梯逃離。   中新網8月21日電 從飛機上跳滑梯逃生,被背後的爆炸聲嚇得沒命的逃,看著客機變成一團大火球……這不是電影的驚悚情節,是昨天台灣華航CI一二○航班旅客的恐怖經驗。
  • 華航空難已發現85具遺體 美打撈專家啟程赴臺 - 東方專題
    東方網5月28日消息:臺灣華航空難到今天下午為止已有85具遺體被發現,身份被確認者70位。繼前四批已運送回臺之遺體42具,華航今(28)日上下午各安排一架飛機共運送13具遺體回臺灣本島。華航公司今天下午發布的新聞稿稱,華航增聘的打撈人員及機具,已於今日抵達事故現場岸邊,待與臺軍方協商相關細節後,開始作業。
  • 華航墜機牽動兩岸
    解說:5月25日下午3點08分華航航班號為CI611的波音747客機由臺北的桃園機場起飛飛往香港, 20分鐘後,當它飛到澎湖附近海域上空時,在三萬五千英尺的高空突然從雷達屏幕上消失。隨後在澎湖馬公東北方10海裡處墜海。  解說:據「華航」提供的資料,這架飛機上共有225人,其中包括19名機組人員和206名旅客,旅客中有3名嬰兒。
  • 「華航」空難第二隻黑匣子已定位 有望今日出水
    中新網香港6月19日消息:臺北訊,繼臺灣「華航」失事客機的座艙通話記錄器(CVR)被打撈上岸後,臺灣海軍的獵雷艦在昨天下午也將另一隻黑匣子——飛航資料記錄器(FDR)定位,樂觀估計今天上午可將其打撈出水。
  • 澎湖百慕達:空難過後一段遺留錄音串起三宗事故
    飛機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一旦發生空難,飛機上的乘客極難生還。此外航空事故也是最難調查的交通事故,2002年我國一場空難事件,在網絡上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二百多名乘客全部失蹤,而在事後還流傳出了一段詭異錄音。
  • 華航空難兩個黑匣子已初步定位暫不打撈
    臺灣民航局今晚證實,墜海的華航CI611班機的黑匣子掉落點已初步定位,臺灣飛安會執行長戎凱說,這只是暫時定位,明天早上要再精確定位,所以今天晚上不會打撈。  據「中央社」報導,戎凱指出,目前在海面上偵測到可能是黑匣子的訊號很弱,還無法確定是否就是黑匣子,不過,飛安會也已通知海軍,利用更先進的偵測設備,明天早上再進行精確定位。
  • 華航空難客機飛行"黑匣子"已定位 專家趕赴現場
    中新網北京5月26日消息:臺北訊,華航客機空難事故搜索人員傍晚確定客機飛行黑匣子位置,臺灣相關部門專家正趕赴現場打撈。  「中央社」報導,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今天下午六時三十分指出,目前已經初步鎖定黑盒子所發出的微弱訊號,大約在目鬥嶼北方海域,深度大約是五十至六十公尺,不過由於搜尋黑盒子需要安靜環境,配合極為靈敏儀器搜尋,因此近期仍以人員搜尋救援為主。
  • 歷史上的今天1998年9月4日瑞士發生歷史上的今天最嚴重的空難
    歷史上的今天1998年9月4日瑞士發生歷史上的今天最嚴重的空難 2013-09-02 10:3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空難啟示錄: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
    他們將該塊蒙皮送往中山科學研究院檢查,發現該塊蒙皮有嚴重金屬疲勞的現象,繼而發現了整個空難的始末:1980年2月7日,該飛機在香港啟德機場曾因重落地損傷到機尾蒙皮。 損傷到機尾後,華航僅用一塊鋁版覆蓋該處,並沒有依波音所訂的維修指引把整塊蒙皮更換,造成該地方累積了金屬疲勞的現象。22年來,維修人員沒有察覺任何異常。 該處裂開後,造成空中失壓解體。
  • 臺灣近年重大空難一覽表
    原標題:臺灣近年重大空難一覽表 原標題:新聞背景:臺灣近年重大空難一覽  中新網7月23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復興航空一架班機今天傍晚降落馬公時,疑迫降失敗墜毀,臺灣「民航局」高雄站表示,機上搭載54名乘客及
  • 澎湖47年發生11起空難 或成新「百慕達三角」
    新華社發  臺灣方面24日確認,23日晚在澎湖失事的GE222航班上48人罹難,10人受傷。 飛機墜落時還造成地面5人受傷。  復興航空母公司總裁林孝信24日晚間在記者會上率領員工默哀、鞠躬致歉,並表示集團一定會為事件負起所有責任,做好每件善後的事。
  • 華航客機轉降大阪一度誤傳迫降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今天晚上一度傳出臺灣華航飛名古屋CI-150班機迫降大阪機場,華航稍後澄清指出,是名古屋機場跑道有異物而關閉,且尚有其它航空公司飛名古屋班機也轉降大阪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