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牛肉的做法 高壓鍋
牛肉是我們時常食用的一種肉類。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醬牛肉就是其中之一。醬牛肉我們在餐館裡吃得比較多,你們又會在家裡做醬牛肉嗎?下面就介紹醬牛肉的家常做法給各位愛吃醬牛肉的大家,快拿筆記來記一下咯!
原料:牛肉1000克、鹽10克、白砂糖15克、料酒45毫升、醬油15毫升、黃醬100克、八角2粒、花椒、桂皮、蔥姜
1、將牛肉用流動的清水衝洗一下,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汙物。
2、將牛肉放入煮鍋中,加入涼水,水量沒過肉塊。
3、中大火煮肉,水開後將血沫撇出,邊撇邊煮,煮約15分鐘後至血水清除乾淨,將肉塊撈出瀝乾水分。
4、將牛肉放入湯鍋中,加入熱水至完全沒過牛肉,放入醬油、黃醬、鹽、糖、料酒、蔥段、薑片和料包(花椒、大料、桂皮)。蓋上蓋子大火煮半小時,轉小火2小時。再揭開鍋蓋大火燉15分鐘。
5、撈出肉塊,將肉晾涼。
6、牛肉徹底放涼後,逆著肉絲纖維的方向切成薄片即可。
注意事項:
1、牛肉儘量選擇塊小的,易入味。
2、儘量用高壓鍋煮,節省時間和資源。
3、牛肉燉煮的時間:500克煮1小時,超過1千克後每500克多煮半小時。
醬牛肉是什麼?
醬牛肉一種菜名,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1、牛肉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2、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3、水牛肉能安胎補神,黃牛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醬牛肉的做法最簡單的做法
牛肉是生活中的常見肉類,鐵含量非常豐富,對人體健康也有非常大的好處,經常吃牛肉還有一定的養生效果。生活中牛肉的吃法非常多,醬牛肉也是比較著名的一種吃法,醬牛肉的做法非常多樣,這種食物在做的時候需要注意醬汁的調配,用來拌飯或者招待客人都是非常不錯的。
1.做法一
牛肉洗淨過水瀝乾,將牛肉切幾大塊。洗淨鍋,加水、老抽、白糖、幹辣椒、八角、桂皮、料酒、姜、蔥(蔥切段)、牛肉、大火將肉和所有的佐料燒開,開鍋後轉小火60分鐘。(期間要翻滾牛腱,不然容易糊鍋,用筷子能穿透牛肉就熟了)取出牛肉待涼後切成薄片便可供食用。
2.做法二
牛肉洗淨,切成大塊。把牛肉冷水下鍋煮至開鍋。煮開後再稍煮二分鐘後撈出,將肉浸到冷水中;高壓鍋內加清水加熱,放入所有調料.把浸在冷水裡的牛肉撈出放入高壓鍋內壓30分鐘;醬好的牛肉不要馬上撈出來,在牛肉湯裡浸上二小時左右撈出切片裝盤。
3.做法三
牛肉放涼水鍋裡放蔥段、薑片,大火燒開,去血沫,多煮一會撈出放高壓鍋裡;炒勺放底油蔥段、薑片爆香,放幹紅辣椒、香菇翻炒幾下,放東北大醬、海鮮醬油、老抽炒一下;添水,燒開倒入高壓鍋裡,放紅棗4個,壓30分鐘;壓好的牛肉倒入炒鍋裡,放香菜,收汁;涼後切片,即可。
4.做法四
買一條牛腱用冷水泡半小時,然後洗乾淨;牛腱放在鍋裡,加入面醬、蔥姜蒜桂皮八角、啤酒(啤酒量不能沒過牛腱還需加適量水),開火煮,滾開後撇去浮末,轉小火慢燉,中途加入冰糖;煮到牛腱用筷子能輕易穿透時,試味,酌情再加生抽醬油或鹽調味,大火將醬汁略為收幹,煮好的牛腱肉放在醬汁中浸泡幾個小時,吃時切片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