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和心臟雜音檢測的AI算法獲FDA批准,未來將用於心臟病篩查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雷鋒網消息,據外媒HITConsultant報導,近日,美國FDA已批准了醫療AI公司Eko的房顫和心臟雜音檢測算法。這套算法可以與Eko的數字聽診器結合使用,用於篩查嚴重的心臟疾病。

Eko是美國知名的智能聽診器製造商,旗下有多款智能產品。其CORE智能聽診器,可以幫助心臟科醫生們在行動裝置上查看病人心電圖,並記錄心跳的聲音;另一款心臟監測設備Eko Duo供心臟病患者使用,讓心臟科醫生可以依據心臟聲音數據遠程精準掌握病人的心臟情況。

目前,兩款產品均拿到了美國FDA的510K批准。

患有瓣膜性心臟病和房顫的患者在體檢時經常被漏診。這也不能全部怪醫生,因為一些提示心臟瓣膜或結構性疾病的雜音對臨床醫生來說極難聽到。

Eko的獲批產品是一個基於雲的軟體應用,可以分析心電圖和心音圖數據。該軟體採用信號處理和卷積神經網絡等多種方法對採集到的信號進行解釋,幫助醫生更好地解讀患者的心音圖和心電圖。

據雷鋒網了解,Eko的AI算法對心臟雜音的識別有87%的敏感性和87%的特異性。相比之下,使用傳統聽診器,初級保健醫師在診斷影響500多萬美國人的瓣膜心臟病方面的敏感性為43%、特異性為69%。

通過Eko DUO聽診器分析心電圖時,AI能夠以99%的靈敏度和97%的特異性檢測房顫。心電圖與聽診器的結合使醫生能夠在標準體檢中快速篩查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

該算法還可以報告心率和QRS持續時間,並識別心動過速和心動過緩,這可以指示心臟病或其他健康狀況,例如甲狀腺疾病。

房顫和雜音篩查算法是Eko一系列心臟疾病篩查算法中的第一個,該算法於2019年12月獲得FDA突破性設備稱號,如果FDA通過,Eko就可以提供一種便捷的心力衰竭篩查測試。

自2015年第一代Eko核心設備發布以來,Eko的技術已經被美國和歐洲的4000多家醫院和診所的臨床醫生採用。

雷鋒網了解到,2018年10月,Eko曾與梅奧診所合作,計劃開發一款新的智能聽診器,利用梅奧診所龐大的心血管資料庫及其在醫學AI和心臟病篩查方面的專業知識,創建基於機器學習的算法,將該算法與智能數字聽診器一起用於篩查患者的弱心泵。

Eko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Connor Landgraf說:「從第一天起,我們的願景就是建立無縫技術,通過將心臟病專家的耳朵植入任何臨床醫生的聽診器,幫助醫療機構更準確地檢測心臟病,心臟病是世界上的頭號殺手。Eko有一種新功能,可以在標準體檢過程中提醒醫生是否有心臟雜音或房顫,這讓醫生看到了希望。」

相關焦點

  • 美國西北大學聯合AI創企Eko,推出心臟雜音AI篩查算法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 近日,西北大學醫學院布魯姆(Bluhm)心血管研究所宣布,將在Eko心臟監測平臺的一項新研究中率先利用人工智慧算法篩查心臟雜音。該研究旨在證明Eko的數字聽診器和AI算法可以準確地解釋心音,以幫助醫務人員更準確地用數字聽診器篩查病理性心臟雜音和瓣膜性心臟病。
  • 首款DMD新生兒篩查測試獲美國FDA批准上市!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美國FDA宣布,批准PerkinElmer公司開發的GSP血清肌酸激酶試劑盒上市,用於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生兒患者的篩查。該產品是FDA批准的首款適用於新生兒DMD篩查的試劑盒。
  • 「智械獵新」可對心音進行分類的聽診器軟體獲FDA批准
    加拿大eMurmur公司的eMurmur ID系統最近獲得FDA批准,可用於識別和分類心臟雜音,以及第一和第二心音。該系統的核心是通過雲平臺獲取第三方電子聽診器的聲音數據。使用者只需將具備藍牙功能的聽診器連接智慧型手機,運行eMurmur ID app,然後再進行聽診即可。這個app會從聽診器接收聲音,然後發送到雲平臺;雲平臺利用一系列算法進行分析、處理和存儲,並幾乎馬上就可以將結果發回給醫生。eMurmur公司認為,初級醫療醫生可利用這套系統篩查各種心臟病,並在需要時通報心臟病醫生。
  • 心臟雜音越響,心臟病越嚴重?
    黃國英: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在3歲以前出現症狀,反覆發生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反覆發生肺炎,而且症狀遷延不愈,治療較困難;這些孩子體格往往比較瘦小,活動量差;嚴重者在嬰兒時期就開始出現餵養困難(表現為吃奶費力、速度緩慢)、多汗、氣急和煩躁等。患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往往在出生後幾個月內出現口唇和甲床紫紺。部分病孩平素無明顯症狀,只是在體檢時才發現有心臟雜音。
  • 孩子心臟有雜音是心臟病嗎?別慌,聽聽醫生怎麼說
    其實心臟雜音非常常見,正常的孩子也可以出現,只有少數兒童有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大概1/3-3/4的正常兒童在1-14歲的某些時候,可聽診到雜音。在一個研究中,2000多位篩查發現雜音的學齡兒童裡,只有10個存在結構性心臟病。 2 健康的心臟也會產生雜音?
  • 有心臟雜音,就一定是心臟病嗎?
    心臟雜音,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重要體徵表現之一。現實中,的確是有很多家長,是首先通過發現寶寶的心臟雜音,進而去醫院診斷出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那麼,心臟雜音是不是就一定意味著孩子有先心病呢?      心臟雜音是判斷先心病的依據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依據,且並非所有的心臟雜音都表示孩子有先心病。
  • 1/3中風是因為房顫!哪些人要早篩查?
    導語:篩查意見看這裡!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 AF) 是一種常見但十分嚴重的心律失常症狀,常常會引起包括血液凝結,卒中(stroke),心力衰竭和其他與心臟相關的併發症。據統計,房顫佔所有卒中的發病原因的三分之一1。
  • 為什麼小孩會有心臟雜音?醫生:不是所有的心臟有雜音都是心臟病
    但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致命的,比如說寶寶心臟有雜音,這種心臟異常的情況也分類分等級。那麼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心雜音的相關內容:孩子有心臟雜音是怎麼回事?它是心臟病嗎?在臨床醫學上,心臟雜音指的是心音和額外心音之間,心臟進行收縮和舒張工作時,血液在心臟和血管內形成的湍流進而致使的室壁、瓣膜以及血管振動所產生的異常聲音,且是具有不同頻率、強度、持續時長較長的心臟噪音。它可以發生在健康人的身上,但大多則發生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
  • 心臟有雜音就是心臟病嗎
    本期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關德明在門診檢查時,醫生說我的心臟有雜音,這讓我感到很緊張,請問心臟有雜音究竟是怎麼回事?心臟雜音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生理性或功能性雜音,也稱為無害性雜音,多出現在心臟收縮的時候;另一類是病理性或器質性雜音,可出現在心臟收縮或舒張的時候。
  • 新生兒聽診心臟就有雜音,是正常還是心臟病?
    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新生兒,心臟就聽診除了雜音。不是心臟病才有雜音嗎?然後,家長有萌生了些許希望,或許,新生兒的心臟有雜音,可能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呢。要知道,很多明明一樣的症狀,確實存在生理和病理2種情況。確實,兒科醫師表示,新生兒聽診出現心臟雜音,可能就是生理性的,並不需要緊張。畢竟,新生兒的心臟,解剖結構還不完善嘛。
  • Caption Health心臟AI軟體獲FDA批准,協助醫生快速測量心臟射血分數
    雷鋒網消息,近日,FDA宣布已授權Caption Health公司的Caption Interpretation軟體可上市銷售,該軟體主要用於協助醫生快速測量心臟射血分數(EF)。而心臟射血分數(EF)作為被廣泛使用的心臟測量方法,是評估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狀況的關鍵測量指標之一。近期的研究顯示,心臟射血分數(EF)可能還有助於新冠肺炎檢測。《歐洲心臟雜誌》的一項全球調查報告稱,所有接受心臟超聲檢查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一半被檢測出心臟異常。
  • 盤點|2019年FDA審批的13款醫療AI產品:以色列公司成最大贏家,胸部...
    AI-Rad Companion Chest具有包括:病變的自動檢測、異常定位和肺部病變的測量;肺葉衰減實質的量化;肺部病變的增強顯示;肺葉的自動分割和增強顯示;胸主動脈的最大直徑的分割和測量;冠狀動脈鈣化積分的量化;以及由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確定的九個解剖標誌的檢測的多種功能。
  • 盤點| 2019年FDA審批的13款醫療AI產品:以色列公司成最大贏家,胸部...
    AI-Rad Companion Chest具有包括:病變的自動檢測、異常定位和肺部病變的測量;肺葉衰減實質的量化;肺部病變的增強顯示;肺葉的自動分割和增強顯示;胸主動脈的最大直徑的分割和測量;冠狀動脈鈣化積分的量化;以及由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確定的九個解剖標誌的檢測的多種功能。
  • FDA批准羅氏首款獻血者全血篩查試劑,檢測血液寄生蟲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羅氏(Roche)公司宣布,美國FDA批准其首款檢查獻血志願者血液的全血篩查試劑cobas Babesia,用於檢測血液中的巴貝蟲(babesia),進而降低通過輸血而傳播的寄生蟲感染。
  • 心臟雜音,你不可不知的3件事兒!
    存在心臟雜音,一定是先天性心臟病嗎?
  • 關於開展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工作的通知
    (二)篩查 採用聽診器和經皮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儀對出生後6-72小時的新生兒進行心臟雜音聽診和經皮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區婦幼保健所:將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陽性患兒納入高危兒進行管理,加強患兒家庭個體化健康指導,指導家長做好新生兒餵養、護理和疾病預防,早期發現異常和疾病,及時處理和就診,提高服務對象參與度和依從性。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感知功能由連接到心房或心室的電極導線實現,可以對植入者自身的心臟電信號進行檢測和識別。當導線感知到心臟收縮頻率低於設定值,起搏器就會給心臟一個刺激,然後繼續檢測。 單腔起搏器主要有: (1)VVI起搏器,電極導線與右心室相連,能感知和起搏右心室的活動; (2)AAI起搏器,電極導線與右心耳(右心房)連接,能感知和起搏右心房的活動。單腔起搏器功能簡單,主要用於永久性房顫、心房靜止的患者。
  • 歐洲心臟病學會發布新版醫學指南 華為聯合醫學機構研究成果獲推薦
    近日,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與歐洲心胸外科協會(EACTS)聯合發布《2020房顫診斷和管理指南》(下稱《2020房顫指南》),將301醫院與華為合作的心臟健康研究項目成果收錄其中,並將其推薦給全球醫學界。
  • 我國小學生2.7%有心臟雜音,≥3級行超聲檢查更有意義
    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東莞醫院一項在8萬多小學生進行的研究發現,有2.7%的兒童聽診有心臟雜音,其中18.1%有3~6級雜音。
  • @新手爸媽~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新手爸媽~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2020-11-03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