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臟有雜音是心臟病嗎?別慌,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0-12-20 騰訊網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經歷:帶寶寶進行常規兒童保健或由於其他原因看醫生時,醫生聽診說孩子有心臟雜音。一聽到這個消息,家長往往非常緊張,一下子就聯想到「先天性心臟病」這個可怕的名詞。

1

有心臟雜音,就等於有心臟病?

不一定。其實心臟雜音非常常見,正常的孩子也可以出現,只有少數兒童有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大概1/3-3/4的正常兒童在1-14歲的某些時候,可聽診到雜音。在一個研究中,2000多位篩查發現雜音的學齡兒童裡,只有10個存在結構性心臟病。

2

健康的心臟也會產生雜音?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心臟雜音產生的機制。

孩子的心跳都是「撲通、撲通」的,"撲通」是心臟瓣膜關閉的聲音。但如果在心臟收縮或舒張時,血液在心臟或血管內產生湍流,導致心臟室壁、瓣膜或血管發生振動,就會導致在「撲通」之外聽到其他聲音,這些聲音統稱為心臟雜音。換句話說,只要有血液在心臟或血管中流過,就可能產生「雜音」。

所以有心臟雜音的孩子,只有很少一部分有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如果醫生發現了心臟雜音,還需要結合雜音的特點、身體檢查有沒有異常發現、孩子以前的健康情況和生長發育的情況,來判斷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雜音很響亮或粗糙,心臟或血管有異常的可能性會更高一些。

3

「響亮的雜音」意味著病情更重嗎?

也不一定。通常我們將雜音分為6個等級,I級最輕柔,VI級最響亮,健康的心臟發出的生理性雜音大多為I-II級的柔和雜音,但病理性雜音的級別和心臟病的嚴重程度並不相關。比如常見的室間隔缺損,如果缺損的面積很小,左右心室內部的壓力差大,血液流速快、產生的湍流也多,雜音就會非常響亮;但當缺損的面積很大,左右心室內部的壓力差很小,雜音反而聽不到了。

心有一些非常罕見、複雜的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比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甚至不會產生任何雜音,但是患該病的孩子出生就可能有皮膚青紫、氣促、餵養困難、生長發育遲緩等情況,如果存在上述臨床表現,就需要看小兒心臟專科醫生了。

4

除了心臟雜音,怎麼判斷心臟是否有問題?

心臟雜音是發現心臟病的重要線索,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判斷有無心臟問題:

產前檢查:妊娠期行胎兒超聲心動圖,可能會發現心臟的某些畸形;

家族史,遺傳症候群或者其他先天異常;

哭吵時皮膚、口唇青紫,在沒有肺炎的情況下氣促,呼吸困難,吃奶中斷,餵養困難,暈厥,汗多溼冷、活動減少、生長發育遲緩等;

心率增快、心律不齊、血壓異常、肝臟增大、下肢水腫、發育畸形等;

反覆或者經久不愈的肺炎,長時間的聲音嘶啞、咳嗽、喘鳴等。

5

還有其他心臟疾病會引起心臟雜音嗎?

有,比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風溼性心臟病等。不過在這些疾病中,心臟雜音或許不是首先發現的預警信號,也不是最重要的體徵。還有些在心前區能聽到的雜音,是心臟附近的血管發育異常造成的,如肺動靜脈瘻等、動脈導管未閉等。

6

如何判斷有沒有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

要判斷孩子有沒有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最重要的檢查就是心臟超聲了。

孩子的心臟只有他的小拳頭那麼大,順利完成心臟超聲等相關的檢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孩子哭鬧不配合,可能需要在鎮靜後進行檢查。心臟彩超並沒有輻射。

小結:當醫生告訴你,孩子可能有心臟雜音的時候,不要太緊張,對於其他方面健康的孩子,偶然心臟聽診時發現的單純、柔和的心臟雜音,大多是生理性的的,不會影響健康,不一定需要進一步檢查;如果醫生擔心孩子的心臟雜音是病理性的,或者存在其他跟心臟疾病有關的預警信號,那麼需要儘早帶孩子到小兒心臟專科醫生處就診,並完成包括心臟超聲等相關檢查,由專科醫生來評估和診治。這樣才不至於耽誤孩子的病情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參考資料:

1.嬰兒和兒童心臟雜音的評估方法. uptodate

2.嬰兒和兒童心臟雜音的常見原因概述. uptodate

3.識別危重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 uptodate

4.嬰兒和兒童疑似心臟病:轉診標準. uptodate

5.楊思源,陳樹寶,「小兒心臟病學」

6.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點擊此處可線上問診醫生

好文!必須在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小孩會有心臟雜音?醫生:不是所有的心臟有雜音都是心臟病
    那麼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心雜音的相關內容:孩子有心臟雜音是怎麼回事?它是心臟病嗎?後者的病理性心臟雜音就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關注了,這大部分是心臟病的一種體現。爸爸媽媽們要帶寶寶及時就診,配合醫生做些彩超等之類的身體檢查,以找出具體的病因。大部分先天性有病理性心雜音的孩子都是由於胚胎時期心臟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異常通道和間接缺損。
  • 有心臟雜音,就一定是心臟病嗎?
    心臟雜音,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重要體徵表現之一。現實中,的確是有很多家長,是首先通過發現寶寶的心臟雜音,進而去醫院診斷出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那麼,心臟雜音是不是就一定意味著孩子有先心病呢?      心臟雜音是判斷先心病的依據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依據,且並非所有的心臟雜音都表示孩子有先心病。
  • 心臟有雜音就是心臟病嗎
    本期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關德明在門診檢查時,醫生說我的心臟有雜音,這讓我感到很緊張,請問心臟有雜音究竟是怎麼回事?心臟雜音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生理性或功能性雜音,也稱為無害性雜音,多出現在心臟收縮的時候;另一類是病理性或器質性雜音,可出現在心臟收縮或舒張的時候。
  • 心臟雜音越響,心臟病越嚴重?
    黃國英: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在3歲以前出現症狀,反覆發生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反覆發生肺炎,而且症狀遷延不愈,治療較困難;這些孩子體格往往比較瘦小,活動量差;嚴重者在嬰兒時期就開始出現餵養困難(表現為吃奶費力、速度緩慢)、多汗、氣急和煩躁等。患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往往在出生後幾個月內出現口唇和甲床紫紺。部分病孩平素無明顯症狀,只是在體檢時才發現有心臟雜音。
  • 新生兒聽診心臟就有雜音,是正常還是心臟病?
    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新生兒,心臟就聽診除了雜音。不是心臟病才有雜音嗎?然後,家長有萌生了些許希望,或許,新生兒的心臟有雜音,可能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呢。要知道,很多明明一樣的症狀,確實存在生理和病理2種情況。確實,兒科醫師表示,新生兒聽診出現心臟雜音,可能就是生理性的,並不需要緊張。畢竟,新生兒的心臟,解剖結構還不完善嘛。
  • 孩子有心雜音是怎麼回事 孩子有心雜音?是心臟病嗎?
    孩子感冒發燒,就醫後醫師發現有心雜音,許多家長會非常煩惱,是不是代表心臟有些隱性疾病產生呢?出現心雜音需不需要治療呢?有心雜音不代表有心臟病反之亦然有心雜音不代表有心臟病。超過30%的兒童會在就醫時被醫師聽到無害的心雜音。心雜音又分為功能性心雜音及病理性心雜音。
  • 【育兒】寶寶心臟有雜音 聽醫生咋說
    醫生為孩子聽診時,孩子的心跳是「咚噠」,一般「咚」與「噠」之間,「噠」與下一次「咚」之間都應該是安靜的,如果在此期間出現額外的聲音,都叫做心臟雜音。 通常在查體時發現 生理性心臟雜音通常沒有症狀,多數是在常規查體時被發現。
  • 孩子先天性心臟病的生理性雜音情況
    小兒胸壁薄、心跳快,發熱、緊張和運動後,用聽診器檢查心臟時,有時可聽到比較柔和如同吹風一樣的聲音,這些雜音往往是生理性的,對*健康沒有影響。據統計,一半以上的健康兒童可有生理性雜音。
  • 心臟雜音,你不可不知的3件事兒!
    存在心臟雜音,一定是先天性心臟病嗎?
  • 「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心臟雜音知多少?
    ,此時父母會很慌張,擔心寶寶會有心臟病。那麼,心臟雜音等於心臟病嗎?什麼是心音和心臟雜音?心音可分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通常情況下,心臟聽診可以聽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也就是咚-噠、咚-噠。心臟雜音是除正常心音外,在心臟收縮或舒張過程中的異常聲音。常見的雜音性質有哪些?
  • 孩子打預防針或生病時,發現「心臟雜音」是咋回事?
    孩子入學體檢,都會聽心臟,若醫生聽到心臟雜音,基於孩子健康負責、職業要求,會讓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進一步檢查。但經常有家長不了解,莫名的緊張壓力撲面而來。再或者,家長帶孩子體檢,聽到醫生說孩子心臟有雜音,嚇得以為孩子有心臟病,讓家長聞之色變的「心臟雜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科普月月講】「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心臟雜音知多少
    在平時體檢中,如果醫生突然告知寶寶有心臟雜音,此時父母會很慌張,擔心寶寶會有心臟病。那麼,心臟雜音等於心臟病嗎? 心臟雜音可以分為1-6級,雜音越響亮,分級越高。有雜音不一定有心臟病,有心臟病也可能不存在雜音。 還有哪些檢查來診斷心臟病?
  • 「0-1歲」嬰兒心臟有雜音嚴重嗎
    有一些寶寶在體檢的時候醫生會聽到心臟有雜音,家長就會特別擔心。那麼嬰兒心臟有雜音嚴重嗎、寶寶心臟有雜音說嚴重也不嚴重,心臟雜音並不就一定代表有心臟病。實際上大多數心臟雜音都是所謂的功能性心雜音,有些寶寶出生幾個小時後會消失,也有些持續比較久,半年或者幾年後才會慢慢消失。但是這種雜音不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對日常生活也不會有影響。
  • 心臟雜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醫生在看病時總會拿一個聽診器在前胸後背聽,他們到底在聽什麼呢? 對於心血管內科或者心血管外科的醫生來說,一定在聽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臟雜音和呼吸音。 有心臟雜音就一定有心臟病嗎? 不一定。
  • 新生兒心雜音=心臟病?7種狀況立刻就醫
    當新生兒診斷出心雜音,多數父母便認為孩子有心臟病。別緊張,擁有正常心臟的孩子也可能發生心雜音,只要通過超聲診斷就能儘早確診。心雜音一般分為功能性及病理性:功能性心雜音心臟構造及血流完全正常卻出現心雜音,這些通常叫做功能性心雜音,是正常良性的心雜音。有心雜音的兒童中,只有約5%是屬於心臟異常的病理性雜音,大部份兒童的心雜音都屬無害的功能性心雜音。
  • 先天性心臟病孩子手術後為什麼存在雜音
    一般來說,引起先天性心臟病孩子手術後出現雜音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是由於手術不成功造成的後果 這一點發生的情況非常容易理解。在孩子發生先天性心臟病以後,往往會出現一些缺氧的後果,從而要及時的進行手術幹預治療。
  • 「科普月月講」「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心臟雜音知多少
    在平時體檢中,如果醫生突然告知寶寶有心臟雜音,此時父母會很慌張,擔心寶寶會有心臟病。那麼,心臟雜音等於心臟病嗎?什麼是心音和心臟雜音?心音可分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怎麼評估心臟雜音?心臟雜音可以分為1-6級,雜音越響亮,分級越高。有雜音不一定有心臟病,有心臟病也可能不存在雜音。還有哪些檢查來診斷心臟病?
  • 房顫和心臟雜音檢測的AI算法獲FDA批准,未來將用於心臟病篩查
    雷鋒網消息,據外媒HITConsultant報導,近日,美國FDA已批准了醫療AI公司Eko的房顫和心臟雜音檢測算法。這套算法可以與Eko的數字聽診器結合使用,用於篩查嚴重的心臟疾病。Eko是美國知名的智能聽診器製造商,旗下有多款智能產品。其CORE智能聽診器,可以幫助心臟科醫生們在行動裝置上查看病人心電圖,並記錄心跳的聲音;另一款心臟監測設備Eko Duo供心臟病患者使用,讓心臟科醫生可以依據心臟聲音數據遠程精準掌握病人的心臟情況。目前,兩款產品均拿到了美國FDA的510K批准。患有瓣膜性心臟病和房顫的患者在體檢時經常被漏診。
  • 寶寶心臟有雜音,要不要緊?名醫為你來解答
    【寶島童醫匯,讓孩子更健康!】想了解更多臺灣兒科專家分享的少兒健康知識?請收聽我們的微課直播,登陸千聊LIVE,搜索「寶島童醫匯」,進入課程!在門診中,常常有其他醫生轉介過來做進一步的檢查病兒,爸爸媽媽進到診間就很憂心地問我,「醫生,我這小孩有心雜音怎麼辦?」「某某醫生說,在胸骨左側可以聽到3級心雜音」,「在胸骨左上方聽到二級的心雜音」。
  • 「動脈斑塊」能消失嗎?先不要慌,聽聽心臟內科大夫怎麼說
    可以說我們到了中老年時期,患心臟疾病的機率是非常大的。那麼心臟疾病人群這麼多,我想大家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心臟疾病中的一大問題,「動脈斑塊」能消失嗎?先不要慌,讓我們聽聽心臟內科大夫怎麼說。導致「動脈斑塊」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腦梗塞等,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