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雜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020-12-25 騰訊網

醫生在看病時總會拿一個聽診器在前胸後背聽,他們到底在聽什麼呢?

對於心血管內科或者心血管外科的醫生來說,一定在聽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臟雜音和呼吸音。

有心臟雜音就一定有心臟病嗎?

不一定。

心臟雜音可以分為兩大類:生理性和病理性雜音。

所謂生理性雜音就是功能性的,心臟沒有先天性畸形或者後天性疾病,多發於幼兒、青少年,自己沒有症狀。大都是收縮期雜音,心臟雜音按響度分六級,功能性雜音一般在在Ⅱ級以下,音質較柔和,範圍較局限,傳導不廣泛,有時受體位影響。

病理性雜音是心臟有器質性病變,可以是收縮期、舒張期或者雙期雜音。

故聽診發現有心臟雜音,還要進一步檢查心電圖、胸片和超聲心動圖等才能確診是否有心臟病。

相關焦點

  • 心臟有雜音是怎麼回事?
    心臟雜音是指在心音與額外心音之外,在舒張或者是收縮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異常聲音。而雜音性質的判斷是有助於心臟疾病的診斷的,可以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
  • 心臟有雜音就是心臟病嗎
    本期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關德明在門診檢查時,醫生說我的心臟有雜音,這讓我感到很緊張,請問心臟有雜音究竟是怎麼回事?心臟雜音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生理性或功能性雜音,也稱為無害性雜音,多出現在心臟收縮的時候;另一類是病理性或器質性雜音,可出現在心臟收縮或舒張的時候。
  • 為什麼小孩會有心臟雜音?醫生:不是所有的心臟有雜音都是心臟病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實現的,有些寶寶一出生就帶著一些疾病,這讓人傷心傷神卻也無奈。但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致命的,比如說寶寶心臟有雜音,這種心臟異常的情況也分類分等級。那麼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心雜音的相關內容:孩子有心臟雜音是怎麼回事?它是心臟病嗎?
  • 孩子打預防針或生病時,發現「心臟雜音」是咋回事?
    孩子入學體檢,都會聽心臟,若醫生聽到心臟雜音,基於孩子健康負責、職業要求,會讓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進一步檢查。但經常有家長不了解,莫名的緊張壓力撲面而來。再或者,家長帶孩子體檢,聽到醫生說孩子心臟有雜音,嚇得以為孩子有心臟病,讓家長聞之色變的「心臟雜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心臟雜音知多少?
    「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心臟雜音知多少?那麼,心臟雜音等於心臟病嗎?什麼是心音和心臟雜音?心音可分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通常情況下,心臟聽診可以聽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也就是咚-噠、咚-噠。心臟雜音是除正常心音外,在心臟收縮或舒張過程中的異常聲音。常見的雜音性質有哪些?
  • 談談兒童心臟雜音
    心臟雜音分兩類 血液在正常心臟和血管內流動時以層流或流線方式流動,因此在心腔和血管內流動時不產生雜音。只有當血流受到某些因素影響(如血流速度加快、血液黏稠度改變、心臟各部分正常通道變得太狹窄,心腔之間、心臟與大血管之間存在著畸形通道、心臟瓣膜病變等)而產生激流和漩渦時引起心臟瓣膜、腱索、心肌和大血管壁等組織振動而產生噪音(即心臟雜音)。 臨床上,心臟雜音分為生理性(功能性)和病理性(器質性)兩大類。
  • 孩子有心雜音是怎麼回事 孩子有心雜音?是心臟病嗎?
    孩子感冒發燒,就醫後醫師發現有心雜音,許多家長會非常煩惱,是不是代表心臟有些隱性疾病產生呢?出現心雜音需不需要治療呢?有心雜音不代表有心臟病反之亦然有心雜音不代表有心臟病。超過30%的兒童會在就醫時被醫師聽到無害的心雜音。心雜音又分為功能性心雜音及病理性心雜音。
  • 【科普月月講】「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心臟雜音知多少
    在平時體檢中,如果醫生突然告知寶寶有心臟雜音,此時父母會很慌張,擔心寶寶會有心臟病。那麼,心臟雜音等於心臟病嗎? 什麼是心音和心臟雜音? 心音可分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通常情況下,心臟聽診可以聽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也就是咚-噠、咚-噠。 心臟雜音是除正常心音外,在心臟收縮或舒張過程中的異常聲音。
  • 有心臟雜音,就一定是心臟病嗎?
    心臟雜音,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重要體徵表現之一。現實中,的確是有很多家長,是首先通過發現寶寶的心臟雜音,進而去醫院診斷出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那麼,心臟雜音是不是就一定意味著孩子有先心病呢?      心臟雜音是判斷先心病的依據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依據,且並非所有的心臟雜音都表示孩子有先心病。
  • 新生兒聽診心臟就有雜音,是正常還是心臟病?
    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新生兒,心臟就聽診除了雜音。不是心臟病才有雜音嗎?然後,家長有萌生了些許希望,或許,新生兒的心臟有雜音,可能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呢。要知道,很多明明一樣的症狀,確實存在生理和病理2種情況。確實,兒科醫師表示,新生兒聽診出現心臟雜音,可能就是生理性的,並不需要緊張。畢竟,新生兒的心臟,解剖結構還不完善嘛。
  • 「科普月月講」「世界心臟日」主題科普:心臟雜音知多少
    在平時體檢中,如果醫生突然告知寶寶有心臟雜音,此時父母會很慌張,擔心寶寶會有心臟病。那麼,心臟雜音等於心臟病嗎?什麼是心音和心臟雜音?心音可分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第四心音。通常情況下,心臟聽診可以聽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也就是咚-噠、咚-噠。心臟雜音是除正常心音外,在心臟收縮或舒張過程中的異常聲音。常見的雜音性質有哪些?常見的雜音如吹風樣雜音、噴射性雜音、機器樣雜音、隆隆樣雜音。有些雜音還可合併震顫、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等。
  • 各類心臟雜音聽診要點及產生機制
    ;由於乳頭肌缺血使乳頭肌股索張力不足在心室最大排血時發生二尖瓣脫垂如冠心病;由於大血管擴張使瓣膜肌環亦隨之擴張如高血壓主動脈硬化④異常通道:心臟內或大血管間存在異常通道因形成分流產生湍流場所致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⑤贅生物或斷裂的膽索:由於幹擾血流產生湍流場可引起雜音這可能是某些樂音樣雜音形成的原理如心內膜炎心臟雜音診斷:   一病 史
  • 孩子心臟有雜音是心臟病嗎?別慌,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聽到這個消息,家長往往非常緊張,一下子就聯想到「先天性心臟病」這個可怕的名詞。 1 有心臟雜音,就等於有心臟病? 不一定。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心臟雜音產生的機制。 孩子的心跳都是「撲通、撲通」的,"撲通」是心臟瓣膜關閉的聲音。但如果在心臟收縮或舒張時,血液在心臟或血管內產生湍流,導致心臟室壁、瓣膜或血管發生振動,就會導致在「撲通」之外聽到其他聲音,這些聲音統稱為心臟雜音。
  • 心臟雜音,你不可不知的3件事兒!
    存在心臟雜音,一定是先天性心臟病嗎?
  • 你知道心臟雜音意味著什麼嗎?Heart Murmurs
    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之外的額外聲音即為心臟雜音。有時候雜音僅僅是單純血液流經正常心臟產生的聲音。有時可能是心臟疾病的表現。如果被告知自己的孩子有心臟雜音,家長可能會很擔心。其實心臟雜音並不少見,一些孩子在體檢或因其他情況就診時被發現存在心臟雜音。大多數心臟雜音無需多慮,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 心臟雜音越響,心臟病越嚴重?
    部分病孩平素無明顯症狀,只是在體檢時才發現有心臟雜音。因此,當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時,應當去小兒心臟專科就診,明確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身體周刊: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為何易患感冒或肺炎?身體周刊:心臟雜音越響,心臟疾病越嚴重嗎?黃國英:心臟雜音係指心音以外的其他紊亂的音響成分。由於部分病孩病情較輕,日常表現與正常小孩無明顯差別,只是在體檢時發現有心臟雜音,但因心臟內部有缺損或狹窄,局部高速的血流可能損傷心臟內膜,因此存在誘發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生的潛在威脅。雜音的來源通常認為是血液流經心臟和血管某一部位時出現湍流所產生的振動所致。
  • 【育兒】寶寶心臟有雜音 聽醫生咋說
    心臟雜音是每次心跳之間產生的雜音,是血流流過心臟時產生的異樣聲音。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就是一次心跳。 醫生為孩子聽診時,孩子的心跳是「咚噠」,一般「咚」與「噠」之間,「噠」與下一次「咚」之間都應該是安靜的,如果在此期間出現額外的聲音,都叫做心臟雜音。 通常在查體時發現 生理性心臟雜音通常沒有症狀,多數是在常規查體時被發現。
  • 8種心臟雜音要留意!10個習慣讓心臟更健康
    八種心臟雜音要留意        心臟雜音指心臟收縮或舒張時血液在心臟或血管內產生湍流,導致室壁、瓣膜或血管振動所產生的異常聲音。心臟雜音可見於健康人,更多見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網站」刊文提醒,若心臟雜音伴隨以下問題,要引起重視。
  • 「0-1歲」嬰兒心臟有雜音嚴重嗎
    有一些寶寶在體檢的時候醫生會聽到心臟有雜音,家長就會特別擔心。那麼嬰兒心臟有雜音嚴重嗎、寶寶心臟有雜音說嚴重也不嚴重,心臟雜音並不就一定代表有心臟病。實際上大多數心臟雜音都是所謂的功能性心雜音,有些寶寶出生幾個小時後會消失,也有些持續比較久,半年或者幾年後才會慢慢消失。但是這種雜音不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對日常生活也不會有影響。
  • 寶寶心臟有雜音,要不要緊?名醫為你來解答
    心臟收縮時房室瓣膜關閉的聲音,稱之為第一心音,而心臟舒張時,動脈瓣膜關閉的聲音,稱之為第二心音。這是正常心音。而心雜音,則是在正常的心音之間,會聽到其他的聲音,它多是由於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或心房心室瓣膜過於狹窄或關閉時關不緊而產生的。心雜音有幾級?心雜音,隨著嚴重程度,共可分為一到六級,一級是最輕微的,而六級,是最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