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杜威: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該怎麼抓呢

2020-12-14 愛學原子團

教育的目的就好像是一個人打槍,他的目的就是將槍對著鳥兒。但這裡的鳥兒只不過是一個記號,是為了讓我們對想要進行的活動能夠有所關注。正是這種記號使得整個打槍的動作都變得真實、具體,也更有意義。而教育亦即如此,教育歷程本身便已經具有發展個體稟賦的意義,教育的目標正是作為一種指引和導向。

教育在杜威看來,他並沒有否認教育應該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目的,而只是強調教育應該作為一個過程,起到指引和導向的作用,而不應該成為其他目的的附屬物。

設想一下,有沒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妄想通過教育成為富人,顯然這一定只是他們個人的目的,他們已經將教育的指引作用與方向搞錯了,並且把教育作為了他們成為富人的一個附屬物。這樣一來,教育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杜威認為教育所具有的幾個特性:首先,必須建基於個人的固有活動和需要智商。同時還要能變成實行的方法,與受教育的人的活動共同合作。

真正的教育不是通過灌輸式的教育方法為兒童補充食料。教育就是成長這一點,在前面的文章也提到過,而兒童的未長成狀態具有無限的動能和潛力,這就需要我們正確的教育方法來引導,而不是一味地灌輸來讓其發展。

「兒童教育既要把兒童當作兒童,又要把兒童當作大人。用遊戲和做工來鍛鍊兒童的本能。」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在杜威的看法中可以概括為「兒童中心論」,兒童被作為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

我們不能把學科看成教育的中心,而忽略了兒童的主觀能動性。當然,我們硬把成人的好的知識經驗灌輸給兒童,這種做法也不對。

教育的過程不是兒童或教師單方面就能進行並完成的,而應該是一個二者一同參與共同合作的過程。

教育家杜威認為有兩種方法能夠用來訓練兒童的本能,一是「遊戲」,一是「做工」。「遊戲」是兒童喜歡向某一方向發展的活動,而非一味的玩耍。兒童很多時候會模擬成人的活動,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創造出更多的有意義的遊戲,以此可以向孩子們灌輸更多實用的知識。

體育遊戲便是在各類遊戲中最能訓練兒童的各方面能力,以及他們的社會能力。在體育遊戲過程中,兒童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得到培養,還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得到體現,這也漸漸為他們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做工」也是兒童的一個重要天性,不僅能訓練兒童動手動腦的能力,同時還能夠通過這種方法向兒童灌輸知識。生活中就有這樣實際的例子,瓦特便是從燒水壺之中發現了改良蒸汽機的原理。

所以,也可以說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做」的過程,孩子們,或者說學習者不去「做」,沒有「做」這個過程,其天性的發展會受到很大的阻礙。

於是杜威將這種方式總結為「從做中學」的教育原則。「從做中學」就是從經驗中學,從活動中學,由此,使得學校裡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相聯繫起來。

好的教學需要能夠喚起兒童的思維。這種思維就是一種明智的學習方法或經驗方法。

在杜威的「思維五步」中:一是疑難的情境;二是確定疑難的所在;三是提出解決疑難的各種假設;四是對這些假設進行推斷;五是驗證和修改假設。

大家肯定會發現,這和我們解決數學題一樣驚人的相似。其實這也是一種有效且合理的推廣。

這五種教學過程又可以稱為「教學五步」,它可以讓兒童學會創造知識,解決對應於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說了這麼多,也許你會反駁道,哪有什麼方法這麼容易去施行。沒錯,這並不容易,但有一句話我認為肯定是正確的,那就是:對於兒童,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適應他們天性的教育方法。作為家長或教師的我們也應該記住一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發展,依據孩子的思維方式去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廣大家長的期望我能體會,但有時候過激的反應會讓我們的孩子不知所措。孩子傻傻的眼神呆呆地盯著沉重的書包,手持一張滿滿的補課、興趣班清單,這不是我們的教學出新吧!

【愛學唐】「以人為本」在教育活動中,是一種學生觀,也更是一種力量。

相關焦點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年輕父母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有時候會著急,有時候會逼著孩子寫作業,這時候做為孩子的爺爺或奶奶便出來給孩子解圍,也會說那誰誰誰也沒上過學,現在混的也很好;那誰誰誰文化水平也不高,現在也沒餓著。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但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或許有更多的人沒有去深層次地考慮過。在該學習的年齡就要應該去學習,如果過了這個年齡再去學習,學再多的習也是「徒勞無獲」。
  • 教育研究 | 從娃娃抓起的學前教育,要怎麼抓
    在知識爆炸和世界不確定加劇的今天,學前教育出現了兩個令人擔憂的現象:一是爆炸知識的下滲,學前教育成為各門學科的「試驗田」,什麼都從娃娃抓起,娃娃已經不堪重負;二是用21世紀的方式進行20世紀的教育,學前教育「小學化」從線下轉到線上,正在以新的形式擠壓著幼兒的活動空間和自由天地,且這種擠壓是幼兒毫無意識的。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應急素養既是當下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也是長遠防疫最好的「疫苗」,要把包括衛生應急素養培育在內的疾控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建設來抓。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育鄰夢「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天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面對這兩個闖進電腦世界的娃娃,鄧小平同志笑了,滿意地點著頭。他親切地問一位小同學:「你叫什麼名字?」「李勁。」「多大了?」「13歲。」鄧小平同志和藹地撫摸著李勁的頭,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頓時,這個小男孩成為全場攝像機的焦點,他感到了身邊小朋友們投來的羨慕目光。
  • 網絡安全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與往年類似,今年河北省依然將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作為重頭戲,無論是線上組織的青少年網絡意識教育等論壇,還是線下開展的六個主題日中涉及到的校園日、青少年日等,無不體現著河北省對於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視和用心。「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這其中青少年是不可或缺一環。據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突破9億,而未成年網民規模則為1.75億。
  • 網上抓娃娃攻略靠譜嗎?抓娃娃冠軍說出訣竅
    商場、遊樂園裡娃娃機非常吸引人,裡面的娃娃真是一個比一個可愛,但是你想抓到裡面的娃娃可不容易,網上有些神人分享了自己抓娃娃的經驗,從他們發的視頻來看,幾乎是一抓一個準。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 慈善教育該如何從娃娃抓起
    今後,中華慈善總會將與教育部門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計劃,慈善將有望納入到學生素質評估中。(11月9日《京華時報》)  熱心公益,參與慈善事業,是現代社會公民的必備素質。因而,慈善組織聯手教育部門,慈善教育「從娃娃抓起」,良苦用心,自然拳拳可見。  不過,中國人歷來奉為至理的「身教重於言教」,同樣適用於慈善教育。
  • 昆明抓娃娃機有新花樣 口紅大閘蟹達人教你怎麼抓
    原標題:昆明抓娃娃機有新花樣 口紅大閘蟹達人教你怎麼抓 還有的抓娃娃機在毛絨玩具表面貼上代表口紅的紙張,抓起玩具可換口紅。 記者花了30元換了30枚遊戲幣,嘗試抓口紅。由於塑料球外表光滑,所以想抓住並不容易。好不容易抓住幾次,但要想把塑料球運到出口就難了。鋼爪還沒移動到出口就會自己「鬆手」,裝有口紅的圓球立馬掉落到原地。
  • 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已成全民共識,那麼素質教育應該從哪裡抓起呢?
    素質教育應當從哪裡抓起呢?筆者看來,應當從頂層設計、執行力度、基礎教育、社會風氣、身邊的一點一滴小事等五個方面,全方面、全方位抓起。從頂層設計抓起。國家要把素質教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來抓,經過周密的調研和反覆的試驗論證,認清實質和本質,把握規律和現實,放眼未來與長遠,並以國家基本法的形式確立下來。只有頂層設計準確到位,才能夠讓人們清楚地明晰理念,準確地把握基本內涵,有理可據,有法可依!從執行力度抓起。
  • ...幼兒足球「八項禁令」出臺的背後:「足球從娃娃抓起」該怎樣抓?
    人生起跑線:為何要搞「娃娃足球」? 過去40多年來,「足球從娃娃抓起」是一句在中國體育界深入人心的口號。但到底應該從幾歲的「娃娃」開始抓?怎樣抓?國內體育界和教育界多年來一直未能形成充分共識。
  • 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對幼兒進行生態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此,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一談幼兒園如何實施生態教育的問題。       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有利奧波德等有識之士提出生態教育的概念,今天,生態教育也引起了各國政府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生態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幼兒園教育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幼兒正處於世界觀、自然觀、價值觀的萌發時期,將生態教育納入到幼兒園教育體系會對他們的未來甚至一生產生深刻影響。生態教育從幼兒園抓起,是當今社會賦予幼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
  • 男子抓娃娃總失敗「怒開」2家抓娃娃店,揭秘抓娃娃技巧
    現在在商場內隨處都可見抓娃娃機,看到拿著一長串娃娃的大神,除了羨慕還是羨慕。在山東某大學讀研究生的小夥鄭某,平常除了在學校裡面上課之外,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抓娃娃,最開始的時候他花了很多錢但抓到的娃娃卻很少,之後他就「怒開」了2家抓娃娃店。
  • 每周熱評|啟蒙教育重在家庭真正從娃娃抓起,中、美學者說
    【導引】「家庭是最好的課堂,重在家庭真正從娃娃抓起——真抓、會抓」觀察、研究愈多,愈深信不疑。我們常說要孩子樹立遠大革命理想,這種說法提倡了很久,但也被貶低了很多年,把其中「革命」去掉了,最後把「理想」也去掉了,剩下的就只剩下「混飯」了,這種低級庸俗教育觀抹殺了無數人的自信能力。
  • 送法進幼兒園: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
    送法進幼兒園: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 2020-11-27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素媛》危機感從娃娃抓起,不打擾是最好的愛護,該怎麼懲罰惡魔
    僅我們看到的身體殘疾就夠讓人痛心了,更不用說小女孩可能要被心理創傷跟隨一輩子了。危機意識應從娃娃抓起劇中有一個鏡頭給我印象特別深刻。小女孩說:遇到壞叔叔的時候,她也想過趕緊跑開,但是她又覺得應該給淋雨的叔叔撐傘,所以她才沒有趕緊跑。聽完小女孩的話,真的是感動又驚恐。
  • 校門口開成人用品店 應反思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從長遠來看,不僅各地工商部門要暫緩辦理此類情況的經營執照,各地文明辦、掃黃辦、公安、質監等部門還應該強化監管,防患於未然。畢竟,良好的學校周邊環境建設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支持。這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加大整治力度,為學生讀書學習營造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  校門口開成人用品店,當孩子問裡面賣什麼時,家長總是難於啟口;即使開口,可能會向孩子撒謊。
  • 5歲萌娃得知還有13年就高考爆哭:高考要從娃娃抓起
    孩子邊哭變說:「還有13年就要高考了,太短了,怎麼這麼快呀!」網友:「瞅瞅把孩子嚇的,危機意識太強了」。其實,孩子,你都5歲了,還有多少小弟弟妹妹比你更難呢!高考得從娃娃抓起,還有哪些趣事呢。1.媽媽說大家都在上網課,我也不能缺。2.加油,距離高考還有6942天。3.高考,老大老二一起上。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
  • 關於各種「從娃娃」抓起謬論的反思!
    不知從何時說起,針對各種社會現實問題 ,總有人習慣性的說一句:XXXX事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但不要禍害娃娃,娃娃本來是一個天才的科學家,讓你弄成高級技師或高級工程師,那將是家門不幸,更是娃的悲劇!!!說大了也是國家民族的不幸!
  • 爺孫的告白,真情的展示,「教育」應從娃娃抓起
    爺爺:你以後呀,要學會幫助別人!孫子:為什麼?爺爺!爺爺:因為你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孫子:那我幫助別人,他們不幫助我,怎麼辦?爺爺:只要你真心去幫助他們,他們也會用真心回報你的呀!你的真心肯定能換回他們的真心的!我們要學會用愛去對待別人!孫子:哦,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