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的早產寶寶,為何還要添加母乳強化劑?兒科醫生重點講述

2020-12-23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母乳餵養很有必要,可有效降低早產兒疾病發生率

母乳餵養是新生兒的最佳選擇,對早產兒尤其如此。早產母乳中的成分與足月母乳不同,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

國際衛生組織機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和歐洲兒科胃腸肝病和營養學會等,積極倡導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進行母乳餵養,可降低早產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如餵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院內感染、慢性肺疾病(CLD)、早產兒視網膜病(ROP)、生長和神經發育遲緩以及出院後再次人院等。

強化母乳餵養:早產兒的最佳餵養模式!

雖然早產母乳有很多營養和免疫方面的優勢,但仍不能滿足低體重早產兒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和礦物質,純母乳餵養的低體重早產兒會出現生長落後和代謝性骨病。

即使攝入母乳200 ml/(kg·d),仍很難達到最低15 g/(kg·d)的宮內生長速率,機體處於負氮平衡狀態。而含有蛋白質、鈣、磷、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混合成分的母乳強化劑(HMF)能夠彌補早產母乳的不足,增加早產兒正氮平衡,促進其生長以及骨骼鈣化。    

目前倡導強化母乳餵養作為早產兒的最佳餵養模式,我國《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餵養建議》中指出胎齡<34周、出生體重<2000 g的早產兒應首選強化母乳餵養。    

一、強化母乳餵養促進早產兒理想生長    

母乳作為母嬰間的聯繫就像官內胎盤作用的延續,然而純母乳餵養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含量遠不能滿足低體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需求。

宮外生長遲緩是目前早產兒普遍存在的現象,主要原因與生後早期營養攝入不足有關,其中蛋白質的攝入尤為重要。

一般早產母乳中的蛋白質為14~17g/L,甚至更少且含量不穩定。若給予強化母乳120kcal/(kg·d),可提供蛋白質3.4~3.6 g/(kg·d)。

許多前瞻性隨機研究發現,強化母乳餵養優化蛋白質攝入,促進體格增長和骨骼礦化。目前早產兒理想生長的目標不僅是達到正常胎兒在宮內的生長速率,同時要達到相似的體成分及滿意的功能狀態。

2010年歐洲早產兒營養指南推薦,當蛋白能量比適宜(3.2~4.1 g/100 kcal),且攝入能量>100 kcal/(kg·d)時,可使體成分接近宮內參照值。

若蛋白質攝入<3.5 g/(kg·d),而能量攝入很高,雖能保持宮內增重的速率,但體脂含量大大高於胎兒的比例,由此可增加成年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研究證明早期的蛋白質能量攝入不足可影響後期大腦及認知能力的發育。

美國一項超低出生體重兒的多中心研究顯示,早期的體重和頭圍增長與神經運動發育相關,在新生兒期平均體重增長速率為21 g/(kg/d)的嬰兒中29%有神經損害,而在平均增長速率為12 g/(kg·d)的嬰兒中卻高達55%。    

強化後的母乳提高了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含量,增加了能量密度,達到或超過早產配方奶,以適應早產兒生長所需。目前國外的標準做法是當早產兒耐受了100 ml/(kg·d)母乳餵養之後開始添加HMF。

但近年來有學者主張可以提早添加,以保證早期的蛋白質與能量攝入。    

二、強化母乳餵養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    

低體重早產兒的院內感染常是導致住院後期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強化母乳餵養不僅滿足早產兒理想生長的需求,同時可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其主要原因在於母乳的特定生物學成分所決定。

母乳中有抗微生物因子、抗炎症因子和白細胞等,不僅提供保護性物質,還對早產兒免疫功能的發育起調節作用。

Hylander等對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觀察研究顯示,母乳組和配方奶組院內感染率分別為29.3%和47.2%,敗血症/腦膜炎發生率分別為19.5%和32.6%,在控制胎齡、機械通氣時間和禁食時問的影響因素後,母乳餵養作為獨立的相關因素與感染呈負相關,與敗血症/腦膜炎呈負相關。 

強化母乳餵養是否削弱世乳本身抗感染的作用,有學者收集了28份平均胎齡33.4周、產後1周的早產母乳標本,用濾紙法對比純母乳、強化母乳、直接添加鐵劑的母乳對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

結果證明前兩者對細菌有明顯抑制作用,而加鐵劑的母乳抑菌作用微乎其微。國外還有報導母乳對早產兒的保護作用呈劑量相關。    

由於母親產後乳腺上皮細胞旁路開放,使得大分子抗體、抗炎成分、生長因子和其他保護成分一同通過乳腺上皮分泌形成初乳。

初乳含有更高的IgA、生長因子、乳鐵蛋白、抗炎細胞因子、寡糖、可溶性CD14、抗氧化成分等保護性物質。孕期越短、保護性成分含量越高。

近年研究發現,在超低出生體重兒出生後早期經口滴入母親的初乳,母乳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過口咽淋巴組織吸收,從而調節系統免疫、阻斷細菌定植黏膜。

初乳應作為早產兒的第一口奶有重要的保護作用。今後應注意對早產孕產婦的產前宣教及產後指導,及早吸出初乳,以保證早產兒的需求。

更多閱讀:

孕中期總是口乾舌燥怎麼回事?是妊娠糖尿病?醫生為你專業分析!

腎結石會導致癌變嗎?兩者有直接因果關係嗎?醫生專業說明!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的早產兒與母乳強化劑
    母乳為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特別是母乳含有百分之五十的脂肪,除了供給寶寶身體熱量之外,還滿足寶寶腦部發育所需的脂肪(腦部60%的結構來自於脂肪);利於吸收的鈣磷比例,供給寶寶長得又高又壯;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預防及保護嬰兒免於感染及慢性病的發生;豐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促進寶寶腸道有益菌生長、促進消化和免疫功能成熟。
  • 母乳強化劑:化解早產兒母乳餵養難題
    對早產兒來說,母乳餵養對其健康發育和免疫保護更為重要。在7月27日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與雀巢營養科學院共同召開的「促進母乳餵養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應該讓每個早產嬰兒都能獲得母乳的保護。 協和醫科大學新生兒科教授王丹華介紹說,早產兒的營養支持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質量的重要環節。但對新生兒科醫生來說,管理過程中也面臨很多挑戰。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汪之頊表示,無論從近期還是遠期效應來看,對早產兒進行母乳餵養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 科學母乳餵養,助力早產兒成長——2019《母乳強化劑使用專家共識...
    值此之際,由《中華新生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主辦、雀巢(中國)有限公司承辦的《母乳強化劑(HMF)使用專家共識》發布會在北京成功召開,在本次大會上,發布了國內首個《母乳強化劑使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 【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世界衛生組織等積極倡導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進行人乳餵養,首選親生母親母乳,其次為捐贈人乳,以降低早產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出院後母乳仍為早產兒的首選餵養方式,至少應持續母乳餵養至1歲齡以上。
  • 母乳餵養?奶粉選擇?一文告訴你早產寶寶應該怎麼吃!
    早產寶寶出生時及生後早期在能量和各種營養素方面已有較大的累積缺失,要實現追趕生長,避免生長發育遲緩,就需要在密切監測餵養過程前提下,繼續強化營養。因此在餵養時,早產寶寶乳類選擇也和足月寶寶也有所不同,這裡小編和您簡單介紹一下。
  • 早產兒母乳&配方奶的餵養要點
    從體格、智力等方面儘快追趕上正常寶寶,是每個早產兒父母也是醫生的最大願望。首先要給爸媽們科普一個概念——就是早產兒的矯正年齡,所謂矯正年齡就是早產寶寶按預產期計算的年齡,而不是按照寶寶實際出生的日期計算的年齡。
  • 錯,早產兒更建議母乳餵養
    而孩子生出來才3斤,馬上送到了新生兒科,剛好孩子出生時是8月5號是母乳餵養節,醫院裡也全力推廣母乳餵養,而孩子出生後,醫生和護士讓她擠母乳給孩子喝,生出來那幾天傷口痛,母乳也擠不出來,醫生還讓她籤了同意書拿醫院裡的捐贈母乳(也就是其他喝不完母乳的媽媽擠出來的放醫院母乳庫裡保存的)醫生給她宣傳了很多母乳餵養好的知識,讓她一定要堅持擠奶來母乳餵養
  • 早產寶寶「營養債」怎麼還?母乳是首選 部分要加餐
    母乳補充劑也屬於我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範疇,家長使用應該參照醫生建議,不推薦自己盲目進補,以免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母乳不足時,早產兒奶粉(院外配方)是首先。其餘配方基本大同小異,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都能滿足早產寶寶需要早產寶寶輔食什麼時間添加最合適?足月兒輔食添加的時間推薦是6月齡,早產兒的開始添加時間是要講究糾正月齡。早產兒一般為矯正月齡6個月開始添加。
  • 2020母乳餵養周丨早產寶媽母乳營養大不同
    ,母乳餵養對他的生長發育和健康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發現,早產媽媽的母乳是更適合早產寶寶的營養需求的,媽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了早產,早產以後,媽媽的母乳同樣會做出一些調整,使母乳更適合自己早產寶寶的營養需求。
  • 世界母乳餵養周之際 美德樂呼籲堅持母乳餵養
    上海2015年8月7日電 /美通社/ -- 8月1日至7日是第24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制定的「嬰幼兒餵養全球戰略」明確指出,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
  • 徐州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 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由於種種原因,早產兒的母乳餵養之路一直面臨許多挑戰。為了讓早產寶寶也能享受到這份來自媽媽的愛,幫助更多早產媽媽實現母乳餵養,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在全市率先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進一步提高了早產寶寶母乳餵養成功率,讓媽媽的愛不再缺失。
  • 早產兒出生率逐年上升,母乳餵養最關鍵!
    針對於早產寶貝的母乳餵養問題,三位寶媽的這些疑惑你是不是也有呢?「我家小公主32周就出生了,在醫院的保溫箱裡住了3周。在醫院吃的配方奶粉,回家後想母乳餵養。哪曾想她的吸吮能力很差,吸2下就不吸了,有時咬2下就睡著了。這樣下去,會不會營養不足啊?」幫媽TIPS:按照預產期來說寶貝還足月,開始餵養會有一定的難度。
  • 呵護早到的天使--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世界衛生組織為呼籲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群體,將每年的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對早產造成的全球挑戰加以重視。"有愛、有未來"一直是"世界早產兒日"永恆的宣傳主題,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母乳是新生兒最天然的食品,而對於早產兒來說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藥物",它容易消化、吸收,可以更早的達到全腸內營養,還可降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風險。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早產兒餵養 宜母乳+添加劑
    醫生表示,胎兒早產可預防,孕婦應做好孕期產檢和保健,採取對應的預防措施。對於已經出生的早產兒,除了住院救治外,寶寶出院後的餵養和護理也很重要,家長要定期隨訪,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儘量選擇母乳餵養,並補充母乳添加劑。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洪旭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 六成新生兒為早產兒  目前我國多把胎齡37周以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 寶媽堅持母乳餵養一年,反被兒科醫生怒懟:快停了吧,太無知了
    人人都知道母乳餵養好,但你遇到過母乳餵養反被醫生罵無知的嗎?事情是這樣的。1.寶寶白白胖胖,醫生卻說是「貧血」社區裡一位新媽媽,奶水充足,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惹人喜愛。兒科專家崔玉濤曾說:「非常支持母乳餵養,但是母乳餵養再好,滿6個月後也要給孩子添加富含鐵的輔食。純母乳餵養超過6個月就會增加嬰兒缺鐵的機會,出現貧血的可能性就會明顯增加。」
  • 市衛生健康局:早產寶寶該如何護理?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支招——最好母乳餵養 並且定期複查
    「引發早產的高危因素很多,常見的因素多為孕產婦出現宮內感染,或是媽媽本身有特殊疾病如妊娠高血壓疾病、糖尿病,或是高齡產婦,以及寶寶本身有問題,也容易發生早產。」他說。早產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醫院和家庭的雙重呵護。
  • 寶媽堅持母乳餵養一年,反被兒科醫生怒懟:快停了吧,太無知了
    人人都知道母乳餵養好,但你遇到過母乳餵養反被醫生罵無知的嗎?事情是這樣的。1.寶寶白白胖胖,醫生卻說是「貧血」社區裡一位新媽媽,奶水充足,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惹人喜愛。兒科專家崔玉濤曾說:「非常支持母乳餵養,但是母乳餵養再好,滿6個月後也要給孩子添加富含鐵的輔食。純母乳餵養超過6個月就會增加嬰兒缺鐵的機會,出現貧血的可能性就會明顯增加。」
  •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啟用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助力早產寶寶健康成長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由於種種原因,早產兒的母乳餵養之路一直面臨許多挑戰。為了讓早產寶寶也能享受到這份來自媽媽的愛,幫助更多早產媽媽實現母乳餵養,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在全市率先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進一步提高了早產寶寶母乳餵養成功率,讓媽媽的愛不再缺失。
  • 「世界早產兒日」系列活動——「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一位早產寶寶都是早到的天使,他們的出生就伴隨著危險,他們的成長也面臨著重重困難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