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養的娃,長大居然想幹這一行?到底應該選錢還是選夢想?

2020-09-07 年糕媽媽

考上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在這個開學季又上了一波熱搜。

要說這段時間特別有爭議性的話題人物,鍾芳蓉算得上一個。

當初報考考古系時,網友就「怒其不爭」:明明有別的選擇,為什麼選「清苦」的考古?

畢竟考古聽起來神秘,但做起來卻不美好:挖土、搬磚、造房子,每天弄得滿身泥。

更重要的是,高學歷 + 艱苦,卻換不來對等的報酬,它還一度被戲稱為「中國最窮的十大專業」之一。

可鍾芳蓉甘之如飴。

而父母看來,女兒終於走出了小山村、孩子的孩子再也不會成為留守兒童,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

事情讓人動容,我們卻自然地聯想到另一個話題:

如果是你,能接受孩子做出「世俗意義上」不好的選擇嗎?

鍾芳蓉的故事,其實可以和一部高分紀錄片《我是 XX 生》裡面的孩子們聯繫起來看。

XX,直白點說就是「看起來不那麼好」的專業。

比如同樣就讀於北大考古系的女孩徐藝菁,在工地「搬磚」時暈倒了,回過勁兒的時候,她又跑去現場繼續當苦力。

比起考古,另一群孩子的選擇,聽起來就更讓人吃驚了。

殯葬專業、小龍蝦養殖專業、還有男生跑去做內衣設計……

選擇了這些專業的孩子,是怎麼想的,這些專業又在教什麼呢?



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


入殮師,專業名為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常年穩居冷門專業榜首。

開設這個專業的院校只有五所,畢業生每年不超過六百人,就業率 100%,非常穩定。但讀這個專業,除了膽量,還要經得住世俗的眼光。

就讀殯葬專業的蔡亦,就遇到過一些困擾:不敢和別人說自己是什麼專業,怕嚇到人;打車也不敢直說去殯儀館,怕司機拒載。

可這些煩惱都蓋不過蔡亦對這個專業的喜愛。這麼冷門的專業究竟學些什麼,是什麼吸引著蔡亦呢?

殯葬專業是一項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職業,要學遺體防腐技術、陵園設計、殯葬書法等很多意想不到的技能。

每年還會舉辦一場,關乎每個畢業生未來就業的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為了應對這項「不簡單」的比賽,蔡亦去了殯儀館的防腐整容科實習。通過對不同遺體的修復、整形、美容,來提升自己的實操技術。

防腐整容科是技術難度最大的一個科室了,需要很多交叉學科的支撐,涉及解剖學、病理學、防腐學等等。

蔡亦必須有紮實的人體構造、化學藥劑等基礎知識打底,才能更好地掌握縫合技巧。

由於遺體的皮膚失去了彈性,縫合上對美觀和抗損的要求會更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殯葬生的縫合技術堪比外科醫生

通過殯儀館的實習,蔡亦的專業技能提升迅速,在之後的全國技能大賽初賽中,她成功獲得前三,拿到了全國大賽的入場券。

但相對比賽成功的喜悅,蔡亦覺得另一件事對她職業信仰的影響更大。

那是在給一個老爺爺化妝後,老伴誇了老爺爺:你真的長得很帥。

那一刻她覺得,逝者已逝,但給與死者尊嚴,讓生者得到安慰,這不就是自己追求的嗎?

別人眼裡冷冰冰的專業,在蔡亦看來卻是在生與死之間傳遞著溫度與愛。



內衣設計專業


在接受路人異樣目光這件事上,從事內衣設計專業的萬晨東,比蔡亦「收穫」了更多曝光式的歷練。

為了調研內衣市場,萬晨東隔三差五就得和同學一起逛內衣店。幾個男孩子圍著內衣,東摸摸西看看的樣子,經常會引來圍觀。

有一次萬晨東被大媽盯著圍觀,很不好意思。後來次數多了,他也放開了,能在別人的注視下,堅定地把文胸一個個摸過去……

男生怎麼會想學內衣設計?

這個被問過數次的問題,萬晨東回答起來就像一個醫生:疾病、醫生和病人,沒有性別之分(內衣設計也一樣)

很多人對內衣設計的專業性也有質疑,會覺得這麼薄的一塊布,有必要花幾年的時間去專業學校學嗎?

其實內衣設計不僅是外觀、圖案等的設計。因為緊貼皮膚,內衣設計對舒適度的要求比任何服裝都要高。要掌握的製作工藝也更複雜。

光是罩杯就要經歷三十多道工序,還要綜合人體工效學、人體數值數據等去反覆計算、修改,出現一毫米的誤差就得拆了重做。

看得出對這個冷門的專業,萬晨東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雖然這個專業還處於萌芽階段,不僅是學生,連老師的數量都很少,但每年都會有像萬晨東這樣的男生,不顧別人眼光來報讀。

他們相信能帶來美好感受的事物本身,就是美的。



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


單看這個專業名,不就是廚師嗎,也沒什麼特別的。但這個專業的廚師,只學一道菜。

大家也更喜歡用這道菜來命名這個專業,它就是小龍蝦專業。

不要小看宵夜攤霸主小龍蝦,要把小龍蝦做好,難度是很大的。

就讀「小龍蝦」專業的喻大雙說,光是處理小龍蝦的「七剪法」,他在剪了兩百多斤小龍蝦,被鉗傷了數百次後才掌握。

要說處理龍蝦靠的是熟練,怎麼把龍蝦燒好靠的就是「熬」出來的真功夫,得每天從早到晚地燒,才能打磨出來。

對小龍蝦專業的廚師來說,下得了廚房,是不夠的。還得上得了辦公室,學會龍蝦管理、營銷等知識。

三年時間,喻大雙得學會三十多道龍蝦以及龍蝦養殖、營養和管理營銷等全方位餐飲行業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學院派燒蝦師傅

這也是他的目標:擁有自己獨創的小龍蝦菜品,做一名「術業有專攻」的廚師。



看得出這些孩子對所選的專業都很有愛。儘管鏡頭之外的現實生活,並不容易。

除了應對世俗的眼光,他們有時候還得扛住親朋好友的「不理智」。

不過,也有像鍾芳蓉媽媽那樣的家長,雖然不懂什麼專業能賺錢,也不懂考古究竟要做什麼,但就覺得女兒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

因為有毅力和能力去追夢的人,值得尊重。他們也比大多數人更早地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不平凡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自己孩子也做出了偏離預期的選擇,你會選擇尊重、支持,還是想盡辦法引導他們回心轉意呢?

來留言區,說說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辛辛苦苦養的娃,長大居然想幹這一行?做家長的應該支持還是反對
    在填報志願這件大事上,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再缺乏主見,一味聽憑家長、老師安排。這理應是件好事。但孩子們心儀的專業往往與家長們觀念中的有前景、有「錢」途毫不沾邊,令人「大跌眼界」,甚至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辛辛苦苦養的娃,長大居然想幹這一行?
  • 辛辛苦苦養大的娃,長大竟然想幹這個!揭秘最讓父母頭疼的10大專業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如今的孩子越來越不讓父母省心,這不,選了一些父母聽不懂也理解不了的專業,沒少讓父母操心。第一種:助理=打雜明星助理花花,疫情期間總是在家裡打電話,有時候在飯桌上都在用手機跟合作方確認藝人行程。在家裡就不能有個在家的樣,飯桌上還玩手機,一點禮貌都沒有!」
  • 辛苦養大的娃,長大竟然想幹這個!揭秘最讓父母頭疼的10大專業
    畢竟,現在男女平等,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想讓孩子選擇正兒八經,畢業後能賺錢還不累的好專業。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如今的孩子越來越不讓父母省心,這不,選了一些父母聽不懂也理解不了的專業,沒少讓父母操心。
  • 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愛一行幹一行,還是幹一行愛一行?
    這就很鬱悶!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到底考了多少分。從小在農村長大,能一次考上大學的人鳳毛麟角,也沒有人引導我填報志願。在報志願前,我問了父母一聲,他們也沒有對我抱希望,所以我媽就說報個醫生吧,以後工作好找,我爸說報個教師吧,穩穩噹噹。而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後來就隨意填了幾個專業學校。
  • 愛一行幹一行,還是幹一行愛一行?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
    這就很鬱悶!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到底考了多少分。從小在農村長大,能一次考上大學的人鳳毛麟角,也沒有人引導我填報志願。在報志願前,我問了父母一聲,他們也沒有對我抱希望,所以我媽就說報個醫生吧,以後工作好找,我爸說報個教師吧,穩穩噹噹。而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後來就隨意填了幾個專業學校。
  • 娃過生日選陰曆還是陽曆,它們之間有啥區別?決定前先考慮這3點
    她想的也很簡單,子生日那天正好是周末,白天先帶孩子去遊樂場,下午去買禮物,晚上再把家人都叫到一起好好吃一頓。這個生日就算過完了。想到這,表妹第一個聯繫的就是婆婆,尋思著讓老兩口都過來,周末大家熱鬧一下。婆婆一聽是給孩子過生日,第一反應是過陰曆還是陽曆。表妹還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之前她從未注意過。
  • 娃過生日選陰曆還是陽曆,它們之間有啥區別?決定前先考慮這3點
    這次表妹覺得孩子長大了,正好也要上小學了,這個6歲生日於情於理都應該好好過一下。 我們常說的陰曆和陽曆到底有啥區別? 我們現在使用的陽曆,其實應該叫做「新曆」,這是一種世界通用的公曆紀年法。
  • 你是愛一行幹一行,還是幹一行愛一行呢?
    有的人可能是這樣,大多數人只是愛這行的福利待遇,社會地位,才選擇幹這行。那麼對於我們往後十年,幾十年的工作生涯。究竟是該愛一行幹一行,還是該幹一行愛一行呢?愛一行幹一行,這是好多剛畢業的年輕人做出的選擇,就和部分人高考選專業一般。
  • 高考錄取要結束了,到底是選大學還是選專業,這幾點你一定要清楚
    ,並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它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每一個專業都有它的價值,只需要選擇你喜歡的就行了。其實關於選大學和選專業,最重要的就是以下幾點:1.學習你想從事某個具體的行業,大學的專業學習沒有你想像的作用那麼大
  • 自從有了娃,錢都去哪兒了?看完我想靜靜
    生完寶寶以後,我越來越發現我變了,準確說應該是「修煉成精」了,以前買衣服都是先試過了合適再問價,現在是先問價再考慮試不試!以前我不知道「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什麼意思,原來就是讚美現在的我!就是髮型有滴滴亂,衣服有點點寬鬆!
  • 怎麼給娃選奶粉?小安素到底該不該喝?奶粉問題看這一篇就夠了
    怎麼給寶寶選奶粉?奶粉要喝到什麼時候?寶寶喝奶粉過敏怎麼辦?小安素到底應不應該喝?……其實這些問題,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要選對、選好奶粉,避免其中的坑,對於新晉寶爸寶媽來說確實很難。我們寫過很多篇關於奶粉的文章,為了方便大家查看,今天一個個梳理出來。如果需要,收藏這一篇就足夠平時查閱了。
  • 探討:孩子到底應該照書養,還是照豬養?
    在育兒圈裡,一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帶娃態度,一類媽媽覺得育兒就應該有理可依,這點在大部分一胎媽媽的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我們且不論孰是孰非,不過誰更焦慮,那是顯而易見,畢竟我自己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帶娃這四年,育兒書成了我的精神食糧,可以說媽媽們的焦慮都是我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初為人母的恐懼感,生怕自己做錯什麼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 給娃選幼兒園,這6點比錢更重要!
    科大大聯合各大專家們,一次又一次地強調性別意識的重要性,反覆科普如何防性侵,而那些不良幼兒園的「神操作」,怎麼能讓寶爸媽們放心把娃送進去!寶寶入園前,謹慎選擇幼兒園,這件事必須提上日程! 中文 vs 雙語:3~6歲的寶寶,正是玩的年紀,寶爸媽純粹用是否有英文教學作為標準,去選幼兒園並不明智。如果家庭環境中沒有人說英語,想靠著雙語幼兒園就讓寶寶會說英語,錢怕是白花了。
  • 夢想和職業在大人眼中的樣子
    「孩子,長大了想做什麼呀?」「當科學家。」「當什麼科學家?要當醫生,福利待遇好,還是鐵飯碗,說出去也好聽,說不定還有意外收入呢!」「可是當醫生不應該是為了救死扶傷嗎?」·「孩子,以後長大了就當老師,當老師好啊,吃國家飯,福利待遇好,寒暑假帶薪,幹到退休還有退休金!」
  • 奶瓶怎麼選?玻璃的還是塑料的?進口的還是國產的?越貴的越好?
    養娃不僅是個燒錢的遊戲,更是一個燒腦的大工程!比這個清單更恐怖的是這些物品背後的學問! ●玻璃的、塑料的還是矽膠的? ●ss、s、m、l、ll奶嘴型號怎麼選? ●PPSU、PES、PP啥意思? ●價格越貴的越好嗎? ...
  • 高考填志願,專業還是興趣?學校還是城市?你會怎麼選?
    是選學校還是選城市?到底是選自己喜歡的專業,還是讀更有發展前景的學科?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她說自己想選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網友們卻在評論區裡操碎了心:「考古太冷門了!賺不到錢的!」
  • 到底應該怎麼選?是當「雞頭」還是「鳳尾」
    到底應該怎麼選?是當「雞頭」還是「鳳尾」  每年高考填報志願,分數中等的同學來說也是非常糾結的,分數能夠本科線,但是只能上一個普通的二本,如果去專科的話可以選擇最好的。那對於這些同學來說是選擇一個好的大專還是去一個普通本科?  好大專就好比是「雞頭」,普通二本就好比是「鳳尾」,那是去當「雞頭」還是「鳳尾」呢?
  • 高考填報志願為什麼會選化學專業?
    a:老母規定以後出來的職業只能是老師,語文英語要改作文不幹,物理數學太抽象不幹,生物不想教生理那一章不幹,選來選取,也就化學天然無害,然後就選了!MD推動人類發展的明明是一行行代碼啊。那時候的我還是太嫩啊,被騙了。
  • 娃從出生到讀中學,到底要花多少錢?看到收費單:幼兒園都上不起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本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這意味著我們擺脫了以分數論英雄的時代,更加注重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巨嬰」應該越來越少,孩子們應該擁有更加快樂的童年。
  • 還糾結洗衣機到底選滾筒還是波輪?想洗乾淨選波輪,洗得好選滾筒
    還糾結洗衣機到底選滾筒還是波輪?想洗乾淨選波輪,洗得好選滾筒洗衣機也是我們現在家居必備電器,洗衣機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的問題和麻煩,解放了我們的雙手,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但現如今技術的發展,洗衣機的可選擇性也是比較多的,很多人總是糾結到底是選擇波輪洗衣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