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幾個家長在一起溝通,有一位媽媽跟我說,如今孩子上了小學,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老師跟她說:「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
她的寶寶是男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原本就怕孩子上學調皮搗蛋,沒想到老師竟然這樣跟她反饋。
這樣的一句話讓她非常尷尬,回去就把熊孩子給教訓了一頓。孩子也委屈,在他的理解裡,這明明就是誇獎他聰明。
其他的媽媽也在寬慰她,「對呀,孩子的理解沒有問題,老師起碼是肯定了你孩子的聰明。」
圖片源於網絡
不難理解,出於老師的角度,和家長反映孩子的問題,往往首先是肯定,然後再說明問題。但就是這樣一句看似沒問題的話,實際上卻經常讓家長們陷入這兩個誤區。
老師說這句話有表揚的意思
就算孩子確實學習有問題,在聽到老師誇了孩子一句聰明後,家長心裡也會好受一些,而且當家長和孩子反饋老師的評語時,很多孩子還會內心暗喜。如果老師上來就否定了你的孩子,不用走出校門,你都會哭的流眼淚。
從師多年的我,要說明事實上,這句話不過是老師向家長提醒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問題的委婉語氣。
圖片源於網絡
孩子稍微一努力,成績就很容易升上去。
每當問到家長,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時,大多數都會說:作業拖延、寫的慢,學習馬虎,經常看錯題抄錯題。
在寶爸寶媽們的意識裡,只要孩子稍微認真一點努力一點,成績肯定沒問題。但很多情況下,家長們忽視了孩子真正的學習能力。
圖片源於網絡
和老師確認孩子的具體表現
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長是看不到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積極的與老師保持,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確定好具體不好好學習的表現在哪些方面,尋求真正的原因。
和孩子耐心溝通並尋找解決方案
將老師反映的情況和孩子溫和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不要一味的恐嚇孩子,指責孩子上課不努力學習,甚至去辱罵孩子。你的惡語相向甚至是暴力行為會讓孩子更加的畏懼你,更加討厭老師。
圖片源於網絡
了解孩子所具有的學習能力,從根源上給孩子助力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好好學習,而是孩子確實不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很多孩子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多動不安,東張西望,很難集中注意力,主要是因為前庭覺接收到的信息,沒有有效的過濾,直接到了大腦這裡匯集,大腦需要支配身體做出的反應過多,就會降低學習效率。而如果孩子精細動作能力不足,影響到手腦配合,就會寫字緩慢且容易出錯,影響上課效率。
還有很多孩子視覺功能發展不良,不能順利的閱讀,經常錯字、漏字、添字等現象,或者在寫字時經常性的部首偏旁顛倒,看了就忘,常抄錯題或抄漏題等。
圖片源於網絡
因此,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孩子本身的學習能力。感統是孩子一切能力的基礎和根基,可通過系統的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訓練,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記憶力、自信心等,提高孩子的綜合學習能力。
圖片源於網絡
通過前庭覺訓練提高大腦過濾信息的能力,提高孩子注意力。
通過單項訓練孩子的視聽,保證孩子完整有效地接收課堂內容,快速準確地閱讀和書寫。
通過本體覺訓練,改善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和肢體協調能力,提高學習、寫字效率等。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的是,老師說孩子聰明不是壞事,但家長一定要清楚,專注和用心才是決定成功的關鍵,給幫助孩子建立足夠的學習能力,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奮鬥觀,孩子才能走的更積極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