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時期有特徵,家長快來對對看

2020-09-17 幼教咖

當家長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但是十根手指尚且有長有短,更何況是人這種每個都不盡相同的獨立個體。對孩子來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也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適合學習的。

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時候,其實不妨換個角度想想,也許老天給了孩子另外的天賦呢?

孩子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老師給出了答案

強強今年上小學四年級了,是個很活潑的男孩。跟其他大多數男孩一樣,強強喜歡運動,喜歡踢足球,打籃球,唯獨不愛學習。

而強強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兩個人結婚的時候就被稱為是「強強聯手」,當時的親戚朋友還都說二人將來生出來的孩子肯定是神童。

可是強強出生後,方方面面都不是按照父母的意願去成長的,媽媽想讓他學習書法,學會沉澱自己,強強偏偏連筆都不願意拿。

爸爸想讓強強學習古詩詞,做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強強卻一到背詩的時候就犯困,沒一會就睡著了。

等到了上小學之後,學習成績更是一直墊底,這讓父母覺得臉上很無光,覺得為什麼父母的優秀基因怎麼就沒遺傳給孩子呢?

但是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媽媽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在幼兒園時期就有表現特徵了。

媽媽再回想起強強上幼兒園時的各種表現,也覺得釋然了,索性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分析

相信在應試教育體系下,沒有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的,畢竟直接關係到將來是否能考上好的學校。

但是如果想明白就能不那麼焦慮,畢竟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學霸,而且音樂,體育等其他方面的發展也未嘗不是更好的選擇。

而且,想要知道孩子究竟適不適合學習,其實家長可以根據孩子上幼兒園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家長快來對對看,你家的孩子是否有這些適合學習的特徵呢?

這些具體的表現特徵是什麼呢?

1.做事有條理性

學習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其中需要長時間的對學習任務的規劃,所以孩子是否有條理性就顯得很關鍵。

當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表現出不管做什麼事都非常有條理性,很少麻煩別人的時候,就說明孩子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

有些孩子沒有主動性,都是大人讓孩子做什麼,孩子才會去做什麼,這就說明孩子是沒有自主性的。

有條理性的孩子更能主動地去學習知識,也能帶動別的孩子,所以更有可能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

2.邏輯思維能力強

邏輯思維能力,代表一個人判斷,處理一件事情的能力,如果邏輯思維能力強,孩子的閉環思維也會更強,也是很聰明的表現。

通常來說,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在表達能力方面也會更有優勢,思路會很清晰,這樣有條理的大腦是非常適合學習的。

3.記憶力好

儘管我們一再說學習需要融會貫通,死記硬背不是好辦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記憶力也很關鍵,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非常有利於對知識的掌握。

幾乎可以說記憶力就是學習的基礎,如果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有很強的記憶力,那麼家長一定要好好培養孩子。

尤其是孩子在3-6歲時處於記憶力敏感期,只要家長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多開發孩子的大腦,就能鍛鍊孩子的記憶力。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學前兒童邏輯思維訓練書》,它有12冊,涵蓋了條理性、邏輯能力和記憶力等方面的內容,可以挖掘寶寶自身潛能,在遊戲中提升智力。

購買連結:

貼心寄語:

當然,家長既然明白了孩子各有天賦異稟,所以也不必總是在學習上強求,孩子適合學習就好好培養,如果孩子在其他領域表現出天賦和興趣,也是很不錯的。

我是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讚、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特徵很明顯
    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很正常,不過,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有的孩子仿佛天生就是為讀書而生,別人需要學好久背好久的問題他們好像看一遍就會。而有的孩子即使再努力學習也始終攆不上他們。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就不是讀書的料呢?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主要看這3點
    導語:有些家長提起來孩子學習的時候,就特別憂心,他們總說自己的孩子很調皮,不是學習的孩子,將來不知道怎麼辦。家長常常說自己的孩子不會學習,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笨,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夠及時地把老師說的知識學會。其實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這個孩子以後會不會學習。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體現在3方面
    今日話題: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都說學習能夠改變命運,現如今家長們為了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真的是很下功夫,因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通過學習塑造美好的未來。但是孩子學習好不好,或者說他真的適不適合學習真的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只能說家長們都抱有著美好的希冀,但是結果如何還需要考量實質條件。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看得出,3個特徵一目了然
    雖然如今社會都希望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但孩子的課業卻似乎沒減輕多少。至於孩子的成績,有些家長看得很開,更多的家長卻會感到擔憂和焦慮。就比如,孩子上小學後,大家學習的內容都一樣,有的孩子能輕輕鬆鬆考滿分;有的孩子花了很大努力,成績卻依舊位於中下遊。這時,家長會納悶,是不是自家娃根本不是"讀書的料"呢?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所以,她根據個人經驗來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以下方面就知道①看看孩子學習的專注力怎麼樣學習是一個認真的事,如果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上課走神、發呆,做題馬虎、應付,甚至乾脆逃課。這樣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能夠看出來,不是讀書的料,以後學習成績很難拔尖。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上幼兒園時多半能看出來,主要看這2方面
    孩子在7歲之後,18歲之前,學習成績一度成為家長和孩子心中的共同大事兒。很多家長都在心中畫了一個大問號「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想要判斷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多半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2個方面!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她自己的女兒上學時,數學總是不及格,最後她就是從實際出發,分析女兒的優勢和愛好,在與女兒溝通後讓她選了音樂專業。現在,她女兒是北京一所中學的音樂老師。所以,她根據個人經驗來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 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
    還有的孩子根本對學習沒有興趣。李玫瑾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對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學這類的問題有著很深入的研究,對科學育兒有著一針見血的論斷,在一次講座中曾分析道:「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在幼兒園就能看出,這3方面很明顯」。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來,培養閱讀習慣是關鍵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是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會有非常明顯的特徵。這話一點兒不錯,我家二寶在上幼兒園,從寶寶同學的表現上來看,就能看出來誰長大後是學霸。家長群裡老師有時上傳小朋友的視頻,或者家長也會發些孩子講故事、跳舞或者背唐詩的小視頻。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有三個特徵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提及: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幼兒園時期可以看出來了,表現在以下三個特徵。激發出孩子的想像力,這方面強的孩子思維會更清晰,學習的速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會有所提升,這樣在學習上掌握知識的速度也會比同齡人快很多。在遇到問題時懂得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時期就會有明顯表現,尤其是這4特點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更聰明,並且在學習上也能夠比同齡孩子強很多,但其實成績並不是決定孩子的一切,而學習卻是能夠讓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石。所以對於很多的孩子來說,到底是不是學習的這塊料,或者以後能不能成為學霸,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 李玫瑾: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看出,有明顯特徵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是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會有非常明顯的特徵。,從孩子上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我們始終堅持讓家長親自來教育,而不是讓老人來全權代替。自律雖然說,學習這件事,家長用心管一管,孩子也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家長畢竟不是孩子本人,依靠家長的管理才能變優秀的孩子不是真的優秀。那些真正是讀書的料的孩子,自律性往往都非常強,他們無需家長過多管理,自己就可以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我在寶媽群中,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機靈的,但是好像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其實第一類孩子學習不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注意力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就愛盯著老師的臉,去觀察老師:老師今天換頭型了?老師今天好像不高興?哎,老師眼睛看誰呢?原來是看這個同學呢,嘿,他還沒發現老師看他呢!
  • 幼兒園就能看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
    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期望,試問哪個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從小學習好,考上清華北大,拼實力改變自己的一生,讓父母臉上也有光。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學習好,班級裡有學霸就有學渣,有些孩子天生就不適合學習,而這個天生,不是說怪力亂神,而是是想思維和小時候的養成的不良習慣,導致孩子越來越不適合學習了。
  • 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主要看這3個方面
    分析:其實李女士的想法並沒有錯,雖然可能有點否定孩子,但是從孩子不懂舉一反三這件事,就能看出來孩子確實不是「學習的料」,而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早發現早因材施教。從這3方面發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經常問為什麼如果孩子經常問問題,對於不理解不明白的人事物,常提出疑問,例如經常提問這些問題「天為什麼是藍的?魚兒為什麼生活在水裡?蘋果為什麼落在地上?」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時便有明顯表現,不用等到小學
    「孩子到底是不是讀書的料」,想必這個問題是每一位家長都想知道的。因為這關乎著孩子之後的走向。孩子到底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特徵已經在孩子幼兒園時期就很明顯了。媽媽作為幼兒園的資深教師身邊來來往往有很多孩子。媽媽說班裡有一個叫小偉的孩子,每天都會很迅速地做完老師們留的作業。時間久了,媽媽發現他上課時非常專注,緊跟老師的思路,而不像其他孩子會東看西望,心不在焉。
  • 班主任: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睛」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你就不是學習那塊料」,相信不少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生氣時都說過這句話。每位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的,可是進了學校之後,對比之下發現孩子成績不如別人,拿回的成績單、作業一次一次令父母失望。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每天早上背著小書包,家長送到幼兒園,分別的最後一句話都是:「要聽老師話,好好學習。」這句話可能一直延續到高中畢業。而孩子的興趣愛好,包括上課是否真的認真聽講了,都不是家長能掌控得了的。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就看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這3個特徵
    而這種想法也是很多家長共同的想法,因為家長深知在這個社會,沒有文化到底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不僅只能在基層工作,接觸的層面也非常的狹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給孩子灌輸大量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思想,而孩子卻覺得家長這樣在逼迫自己,由於逆反心理作祟,孩子對學習更是抗拒。
  •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何必等到長大
    還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班主任就時不時對最後兩排的學生說:「你們這些人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s實在不想學習就回家吧,省著你老打擾別人學習。」正常來說,班級裡後排的同學成績都不怎麼樣,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擾亂課堂紀律,但老師是怎麼確定這些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