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解乏的真正的含義是刺激你分泌多巴胺?

2020-12-19 戒菸吧

「吸菸上癮,菸癮難戒」這是很多菸民常講的一句話。菸癮難戒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香菸中含有菸鹼,也就是我們學術中講的「尼古丁」,可能很多菸民們對於這種物質不大了解,那麼現在我就帶領大家普及一下。

香菸中的尼古丁,是一種長期服用會讓人中毒上癮的有毒物質。長期吸菸使人體對尼古丁產生耐受性,導致人會吸菸成癮。尼古丁隨著血液進入人體,到達一定含量之後,不吸菸就會如百爪撓心,煩躁,噁心,頭痛,坐臥不安非常難受。

這種現象也就是人們說的上癮。而吸菸後,吸入體內的尼古丁作用於大腦,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研究表明,尼古丁會增加多巴胺在大腦中的水平,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負責快樂和幸福的感覺。所以吸菸者會感覺吸菸後渾身神清氣爽,倍兒舒服。尼古丁還可以激活大腦中的獎勵機制,這與其它藥物濫用如古柯鹼或安非他明是一樣的,儘管程度要更小些。但是尼古丁也不是一直在人體內存儲的,會隨著身體進行新陳代謝。因為它的成癮性,人們就得反覆吸菸,全天維持尼古丁的愉悅效果,防止戒斷症狀的出現。

「吸菸解乏」,這是吸菸者常說的一句話,但是這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解乏,是尼古丁在作祟,因為他的成癮性以及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作用,使得人們錯誤的以為吸菸能解乏抗壓,這種謬論在一定意義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科學上對於尼古丁的定義是:它屬於一種神經毒,致毒機制主要為對中樞神經和膽鹼能神經的N—膽鹼反應系統,有先暫短興奮,後抑制麻痺的雙相作用。入口攝入時會有灼燒感,對消化道還具有局部的刺激作用。如果中毒,需及時送往醫院就醫。若攝入過多,可能會導致急性中毒後死亡。

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吸菸,美國每年40多萬寶貴的生命數輸給了日復一日的吸菸。不幸的是,我國目前吸菸人數已經突破了3.5億,佔了全國總人口數的30%以上;每年死於吸菸方面的人數名列全球榜首,有136萬之多!這個吸菸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而導致這一「偉大」數據的,只是一種化學物質——尼古丁。

相關焦點

  • 生活中有哪些美食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而這個時候會讓人有一種快樂的感覺, 這種物質我們稱為多巴胺。多巴胺是人身體裡合成的,沒有食物本身就存在多巴胺,但是有些食物存在可以產生多巴胺的物質,比如香蕉、奶酪、瓜子等等。我就很喜歡吃一些香蕉啊牛奶之類的食物,尤其是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吃這些可以讓我不再那麼沮喪。
  • 既然快樂是分泌多巴胺的結果,那大腦為什麼不一直分泌?
    以多巴胺為例,當分泌達到閾值的時候,大腦就會釋放出γ-氨基丁酸,抑制感受器神經受到過度刺激,以及觸發多巴胺能神經末梢對多巴胺的重攝取,讓興奮和歡快的情緒逐漸減弱,直到恢復平淡。雖然大腦受制於平衡機制不能一直分泌多巴胺,但並不代表人類就沒有辦法突破。
  • 多巴胺低會引起什麼問題?如何科學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豐富的神經遞質,它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並且與腦動機和回報複雜系統存在一定聯繫。大腦中多巴胺水平失去平衡可以導致一系列症狀和問題,如帕金森氏症和多動症等。在中樞神經系統領域,多巴胺幫助身體保持正常功能。
  • 神經遞質多巴胺降低會有哪些影響?如何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說起多巴胺相信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但是說起抑鬱症相信大家是知道的,抑鬱症的出現多數是因為多巴胺的缺失,多巴胺是有腦內分泌出來的,它是一種神經遞質,它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
  •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
    其實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大腦一直在不斷地分泌多巴胺來傳遞信息。並且多巴胺本身無法帶來快樂,需要作用與多巴胺受體才能起效。2.為什麼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時分泌多巴胺,一時爽,一直分泌多巴胺豈不是可以一直爽?呵呵,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 吸食大麻使多巴胺分泌不升反降
    吸毒會使人精神亢奮,因為毒品會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英國一項新研究表明,長期吸食大麻會逐漸降低大腦分泌多巴胺的能力,影響大腦的「獎賞機制」。
  • 討論:如何利用多巴胺的功能來刺激學生求知慾?
    注意一下,這裡的學習記憶不是學習知識本身,而是對行為的強化學習與記憶,比如上網成癮的孩子,體驗到遊戲的快樂後,在多巴胺的刺激下就不斷呼喚他要去玩遊戲。體驗學習知識所帶來的成就感的孩子就會在多巴胺的刺激下不斷產生進一步學習的衝動。萬物只要利用好,我認為都是對人有好處的,在大體了解多巴胺是什麼的前提下,我們來了解一下多巴胺在某一行為衝動時是如何分泌的。
  • 不是激勵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
    不是激勵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缺乏學習動力?不是激勵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你為什麼不知道要學習?
  • 孩子不是越學越笨,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讓他們失去學習動力
    讀者提問關鍵字:缺乏信心、懶惰、初高中、不愛學習「你倒是說話啊!」三年級的時候,每次幫兒子訂正試卷,講錯題的時候,兒子就好像電腦死機了一樣,反應速度奇慢無比,急得我總要語氣不善的催促。其實,兒子不是「上學上傻了」,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讓孩子在學習中就無法得到愉悅感,大腦會自然的迴避那些產生痛苦的行為,孩子會變得更懶、更沒主動性和行動力。當人類體驗成功時,受A10神經的刺激,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而大量的多巴胺會讓人產生愉悅感,為了「再次感受這種愉悅感」,大腦會增強對該行為的學習興趣,提高相關部位的活躍度。這種傾向被稱為「強化學習」。
  • 那些讓你分泌多巴胺的事,千萬別放棄!
    團課,是我的show場之一,我不會放棄團課教練的角色,就像不會放棄多巴胺一樣,它對我的性格,氣場,情緒的影響太大了。什麼樣的事和場景,可以讓你感覺開心,產生多巴胺呢?這樣的事情,就會讓我產生多巴胺。說實話,我真的是一個內向的人,大多時候不喜歡吵鬧,我的能量來自獨處。這讓我思考和好奇,我的多巴胺和幸福感的來源。我發現,大多時候,我快樂和感到幸福的多巴胺是在與別人互動的中產生,而不是一個人創造的。內向的人找到了互動的磁場,也可以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幸福感。
  • 多巴胺:最好的網際網路產品就是上癮
    是什麼東西再刺激我們的大腦,讓我們會有這樣以及那樣的需求?我們人性中天然的快樂源泉,其實是來自於多巴胺的分泌。而偉大的網際網路應用,往往是符合多巴胺分泌原理的。什麼是多巴胺?其實我最早聽說多巴胺是通過身邊跑步的朋友。跑步在一開始會覺得很累,但是越到後面會感覺越快樂,就是來自於多巴胺的分泌。
  • 解疑:愛上癮,始作俑者是多巴胺?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二科主任樊豐勢表示,是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對人體產生了強大的控制力,讓人們變成了上癮一族。    依賴多巴胺僵化指揮導致上癮    「多巴胺是由大腦分泌的一種生物胺類化學物質,是大腦分泌的重要神經遞質之一。」
  • 願你每次的多巴胺分泌都有英語相伴左右
    眾所周知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讓我們心情愉悅,如果能讓它分泌的時候還有英語的參與,那我們一定是極度愉悅的,還有「上癮」(繼續學習英語)的可能性,那就讓我們接下來看看這兩方面提高多巴胺的方式,讓多巴胺激素幫助我們快樂中學習英文,一箭雙鵰也。
  • 兩性交往的前提:刺激男女的荷爾蒙或多巴胺分泌!
    所謂的眼緣和感覺來源於對方的形象氣質和談吐氣場,使男女雙方的荷爾蒙或多巴胺得到刺激,這就是兩性交往的前提和基礎。那些該戀愛時沒戀愛、該結婚時沒結婚的單身朋友們,那麼他們的問題出在哪裡呢?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向上第一:是過於感性。
  • 愛情促使多巴胺分泌以緩解疼痛
    「愛情止痛藥」作用於大腦的獎勵中心,刺激大腦深部組織,抑制疼痛感。 止痛良藥 研究小組成員、麻醉學教授麥基說:「當人們身處熱情似火、為對方奮不顧身的熱戀期時,情緒出現明顯轉變,從而影響對疼痛的感知。」 他說:「獎勵系統屬於大腦深層組織,分泌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遞介質。
  • 其實是「多巴胺」分泌不足,這樣做讓孩子愛上學習!
    缺乏學習興趣日本著名腦科學家菅原道仁在他所著的《超級大腦的7個習慣》一書中提及到,影響大腦行動力的基本物質就是多巴胺:受大腦內A10神經的刺激,釋放多巴胺。多巴胺能夠讓人產生愉悅感,為了再次感受這種愉悅感,大腦會增強對該行為的學習興趣,提高相關部位的活躍度。
  • 被多巴胺綁架的生活
    多巴胺是什麼,這個是有點晦澀難懂的醫學名詞,也可以簡單理解為能讓你快樂的神奇物質。多巴胺能夠使人愉悅,但這種快樂的感覺會隨著時間的累積,逐漸降低。所以多巴胺使人愉悅的基本原則就是,想得到,而不是一定要擁有。就是短暫的獲得,才可以達到愉悅的峰值。而持續地獲得之後,峰值就會迅速下降。甚至會讓人因為這種持續的獲得而痛苦。多巴胺的分泌多數於未曾想到過驚喜,比如夢想達成、故人相逢,當然也包括婚外情等。
  • 吸菸危害大中醫推薦這兩服藥或許你可以試試
    尤其是在餐後吸菸的話,那麼尼古丁的吸收率甚至是餐前的五倍之高!這主要是因為在餐後,胃腸道加速蠕動並且消化食物,從而新陳代謝以及吸收代謝的速率加速,同時血液系統的循環周期加速,促進了尼古丁和各類毒負物質的吸入量為高潮時期。尤其是在這個期間,苯芘並的吸入量為餐前吸菸的三倍以上,並且更容易滲透到腦細胞以及腦神經當中,殺傷力更強!
  • 多吃糖的危害「堪比吸菸」?真相:真正愛吃糖的人會有這3大危害
    就拿近幾年推出的限糖說法,你又是怎麼認為的呢?網上調查發現:確實有多一半的人都認為吃過多的糖不好,尤其是吃糖後引發的肥胖是絕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的一件事,但消費者真正執行付出到實際行動上面,其結果並不理想。
  • 你那麼喜歡吸菸,那你知道尼古丁的危害嗎?
    吸菸者們,你們那麼喜歡吸菸,你真的了解尼古丁對身體的危害嗎?尼古丁可與尼古丁乙醯膽鹼接收器結合,增加神經傳遞物的量,腦中的多巴胺增加,尼古丁實際上製造了大腦空虛感,通過吸菸等方式提高濃度後,緩解了尼古丁快速代謝所帶來的空虛,給人造成吸菸可以給人自信,讓人放鬆等虛假幻覺,最後可能會因吸食而有成癮的現象,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你為什麼總是想吸菸,其實就是尼古丁在作怪,吸菸百害無一利,你想吸菸的時候只不過是菸癮來了,你的心理不受控制地想去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