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到「調式音階」的位置,再進一步理解它的內在音程

2020-12-11 騰訊網

在有些吉他教材裡,會教大家:在G大調裡彈出從D開始的調式。這是一種延伸記憶的學習方法,就如同學習小調音階時,大部分教學者會這樣引導學習者: "用C大調的音階,從A開始彈奏的音階,就是A小調。」學習者用已知的知識,繼續延伸學習。

已知C大調音階,用他來幫助了解A小調音階的「指型位置」,由已知的知識,在同樣的樂器上,可以快速的可以彈奏新的概念,不用花很多時間重練技術。待學習者已經知道相關位置關係之後,再來深入提及音程的概念。

所以這種練習,是一種引導,重點在於先讓學習者知道要彈D Mixolydian時,可以先找到G大調音階,之後音位指型就呼之欲出。當學習者能夠找到位置之後,能夠理解Mixolydian的音概念之後,再來告訴學習者,一樣可以用D大調音階+ b7音來彈,也就是:用大調音階指型,把原本的大七度改成小七度。

這個過程就是讓學習者"思考"這個調式音階的音程,但是依舊有參考指型:D大調音階。但是和第一次的理解方式不一樣的是,抓住了Mixolydian音階裡的b7音。

最後再讓學習者回到G大調音階,來比較一次,學習者如果夠熟練,應該就會發現兩者音階的音是一樣的,但是意義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大部分學習調式音階的途徑就是:

1、參考已知演奏技術(G大調音階指型),彈出新的音階(D Mixolydian);

2、學習調式的音程概念,改用音程概念彈出調式音階(D Major + b7);

3、比較1、2音階指型對照理解。

如果學習者很快的有辦法找到各大小調音階指型,同時熟悉音程概念,也可以跳過1。這種方式是引導學習者,目的在於讓學習者能夠循序漸進的了解調式在技術上和理論上的概念。

哪裡有終止,調就在哪裡

一首曲子出現G大調,還是D Mixolydian,一般會從和聲、旋律線、和段落的關係來判斷。

和聲看終止在哪。終止式不管是什麼調式,都會以兩個和弦的變化參考點。像是VI、I可以是大和弦或者小和弦,但是V期望出現三全音(tritone),通常是屬七。

在終止式裡,第一個和弦是屬和弦,有各種變化,但不管怎麼變化,就是要有三全音;第二個和弦通常會拿來被定義成所謂的「調」。這樣的過程,從"緊張"到"舒服",在聽人類的聽覺感官上形成了結束/段落的感覺。

所以問調在哪裡?哪裡有終止,調就在哪裡。確立終止,就知道調的屬性:大調或者是小調,再來看和弦進行,就可以找到對應的"調式"。

要注意的是,一首歌不會只有一種調。當代流行音樂裡,一首歌出現兩,三個調是很普通的;爵士樂一小節一個調更是司空見慣。但是不管多少調,都還是圍繞自然大調/自然小調為中心,然後作延伸發展。

調的屬性以及其重要性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音階中,自然大調和自然小調是由前輩經過各種方法實驗、嘗試、演進、去蕪存菁,最後得到到兩組"大部分的人類"一聽都能夠接受的組合。在這過程當中,其他音階依舊存在,不管是調式音階還民俗音階,只是最後大家一致接受的就是自然大調和自然小調。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定義了最重要的音程概念,有了音程就有聲音的協和度,就有了音階,和聲系統,,然後才有樂音(和諧的聲音)。之後才開始有各種的和聲理論和應用。

因此不管在學習過程當中學到什麼調式,什麼音階,都要有一個基本的參考點,那就是自然大小調音階。但其他音階依舊存在,依舊有他的實用性。所以我們在學習時,就參考這兩組,作延伸、變化和思考.

唱出調式的"音高"

以"人聲演唱"的角度來看如何唱調式音階?像是唱出Dorian的"大六度"會不會很難唱?的確是如此,但是要知道,大部分的人們能夠自然的唱出大調音階,主要是因為我們已經確立"自然大調"的實用性,這東西在我們生活裡耳濡目染,很少人不會唱的。

唱出調式的內容,和學樂器一樣,就是要練。"練"就是把不習慣變成習慣的過程。像黑人的藍調,去聽R&B的音樂就不難聽到,他們很擅長唱藍調音這些東西,因為從小聽到大。說穿了,就是多多練習。

相關焦點

  • 簡單搞懂調式音階,以Lydian為例推出所有的調式音階指型
    以前一直搞不懂調式音階,更不可能知道如何用一套有效的思考方式,來融會貫通推出所有的調式音階,大多的教學都會講音程,但對樂理菜鳥來說確實很難理解,最近發現一套思考方式,是
  • 調式與音階@音樂0起點
    若干高低不同的樂音,圍繞某一有穩定感的中心音(穩定音),並按照一定的音程關係組織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機的體系,稱為調試。調式是在調性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一種音樂體系,它主要反映了音樂中音與音之間的關係。在音樂的進行中,從不穩定到穩定,就破壞了穩定而要求繼續發展,這種不停的運動便構成了調試表現力的基礎,也是調式音級運動的內在動力。在某個調式中的穩定音,到了另一個調式中則可能就成為不穩定音,即使在同一個調式中由於和聲的處理方式不同,穩定的音也可能暫時處於不狀態之中。
  • 什麼是調式音階?以吉他手的角度來告訴你
    在學習調式音階之前必須要先有音階的概念,我假設各位進來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都已經有音階概念,如果還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小編之前的一篇音階入門的文章。調式音階很多人都對它有興趣想要了解,但是又有很多人不得其門而入,也許是一知半解或是根本無從下手。
  • 樂理·調式(2)自然大調的音階特徵及其調式中的和弦是怎樣的?
    1.自然大調式音階的特徵上一節我們已經交代過:調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從主音到主音排列起來,叫做調式音階。那麼,自然大調的音階中有幾個音呢?各音之間是按什麼排列的呢?①自然大調是由七個音(do、re、mi、fa、sol、la、si)構成的調式。相對於和聲大調與旋律大調而言,自然大調音階是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音階結構特徵排列而成的。第Ⅰ音級為首調唱名的do——它是大調式音樂的主音。
  • 輕鬆識簡譜24:自然小調與五聲羽調式八度音程內簡譜視唱練習...
    上一講我們進行的是自然大調與五聲宮調式八度音程內的簡譜視唱練習。今天我們進行的是自然小調與五聲羽調式八度音程內簡譜視唱練習。上面的音階中,調號是1=F(即F調),而F調的6(la)就是音名為D的這個音,所以,這個音階也可以稱為d小調音階(調號也可以標為6=d)。同樣是do、re、mi、fa、so、la、si這幾個唱名,但由於它們在不同的調式音階中所處的地位(音級)不同,所以不同的調式就有了不同的音樂色彩。小調式的根本特徵是第Ⅰ音級(主音la)到上方第Ⅲ音級構成小三度音程。
  • 關於音樂體系中「調式」的概念,你還可以這麼簡單粗暴的理解!
    關於」調式「的概念,很多資料或者樂理書籍的闡述過於理論化,不夠形象,讓人覺得似懂非懂,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如何理解 「調」這個概念?而調裡面的音階就相當於星系中的各種天體,這些音階無論在哪個調裡面,所遵循的都是一樣的規律。比如1(do)、2(re)、3(mi)、4(fa)、5(so)、6(la)、7(xi),在任何調裡面都是一樣的唱法,而且每個音之間的音程(最小單位為半音)關係都是固定不變的,這正是音階在不同調中遵循的共同規律,唯一不同的是它們在不同調中的音高不一樣。
  • 調式中的音程
    【新同學】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音樂基礎知識課堂」關注。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一、什麼是調式中的音程。音程與調式相結合,叫調式中的音程。也就是調式音級上構成的各種音程。熟知調式音程,對確定調式,分析調式音程的表現作用有很大的好處。如:大調式主音上方大三度,小調式主音上方小三度是確定它們的調式色彩明與暗的很重要的依據等。
  • 把音程和調式結合起來學習——調式中的音程(一)
    我們把音程和調式相結合,使知識融會貫通,加深延展了。熟知調式中的音程,對確定調式、分析調式音程的表現作用,都大有好處,以前單獨研究音程,是音程的共性問題,這裡研究的是音程的個性問題。知道了自然大小調中的音程,和聲大小調中的音程也很容易掌握。但是數目有變化,增加了一個增二度(減七度),一個減四度(增五度)。這是和聲調式的特有的音程,這一點一定要記住。也就是說,凡是含有增二度或減四度音程的調式,一定是和聲調式!
  • 輕鬆識簡譜23:視唱練習→自然大調與五聲調式八度音程內簡譜視唱...
    今天我們的視唱練習中再增加三個音:唱名分別為la(6)、si(7)和高八度的do(i)。從中音1(do)到高音i(do)的音程是純八度,今天視唱的曲譜涉及的就是一個八度音程內的(1、2、3、4、5、6、7、i)各個音。
  • 《降臨》根本不是雅樂音階調式,而是它!華晨宇這次真的令人貽笑大方
    《降臨》根本不是雅樂音階調式,而是它!華晨宇這次真的令人貽笑大方 《歌手》第七期後,華晨宇在樂理講堂普及由《降臨》這首歌引申的音樂知識。隨後,有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博主指出了華晨宇的錯誤,雅樂音階中,根本不能說降sol。雖然他指出來正確的說法不是如此,但也說明他在某些專業領域仍不夠嚴謹。
  • 陝西箏曲的特點及其調式音階
    有豐富的旋法、調式、音階、音律、形成了陝西箏曲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有二變之音產生的微升FA、微降SI這些特性音去理解或演奏。或者用「歡音」、「苦音」去等同於潮樂中的「輕三六」、「重三六」。將「歡音」、「苦音」看成與潮州箏曲同樣具有演奏用調標誌和含意的術語。這只能說是大致抓住了陝西箏曲的部分風格,但不是、也不可能是包括陝西箏曲所有的風格色彩。
  • 不同調式音階中的主音是第幾音級?
    上一講我們介紹了音階的概念,本講我們再來認識一個音樂術語:音級。先來介紹兩個在樂理學習過程中避不開的術語:樂音體系和音列。樂音體系:我們知道,聲音是由發聲體的振動產生的。音階:音階是一類特殊的也是常見的音列。在音階中,樂音的排列除了有音高順序之外,還有一定的音程結構關係。
  • 認識Dorian(多利亞)調式
    首先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調式,每個調式都可以由大調音階衍生出來,以大調音階中每個不同的音為主音則能構成不同的調式,一共能構成7個調式。如下圖:第一個Ionian調式就是我們平時接觸得最多的自然大調,以Do為主音,C大調音階和C Ionian音階是一樣的;而Aeolian調式就是我們所說的自然小調,以La為主音。
  • 先從認識音程開始吧!
    一個八度內的C大調音階到主音C的音程分別為純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純四度、純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純八度。大音程減少半音就變成小音程,純音程、大音程增加半音變成增音程,純音程、小音程減少半音變為減音程。
  • 輕鬆學簡譜02:什麼叫音階?識簡譜為什麼要學習音階?
    在「1234567」這七個音裡面沒有4(fa)和7(si),形成了五聲音階特有的音程結構關係。(音程就是樂音與樂音之間的音高關係。以後再詳述。)五聲音階是我國民歌的特色,以五聲音階創作的歌曲和樂曲非常多。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綠島小夜曲》、《小河淌水》、《小城故事》、《小白楊》等等,都是用五聲音階創作的歌曲,你可以哼唱感受一下。
  • 樂理·調式(9)用簡譜介紹七聲調式音階,很容易搞懂它們!
    分別用五個正音中的宮/商/角/徵/羽(1、2、3、5、6)作主音,就可以構成五種不同的七聲調式清樂音階。見下圖:由上圖可知:清樂宮調式音階跟自然大調式音階結構相同;清樂羽調式音階跟自然小調式音階結構相同。
  • 巧識五線譜16:從調式音階上感受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的區別
    調式有很多種,這裡以大小調體系中的自然大調式和自然小調式音階為例,幫助大家感受一下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的區別。自然大調音階(上行)的音程結構特徵是「全、全、半、全、全、全、半」。自然小調音階(上行)的音程結構特徵是「全、半、全、全、半、全、全」。
  • 什麼叫調式?怎麼去運用調式呢?
    比如C大調和a小調在了解了這些基本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來理解The Modes了首先,根據第一個調式的概念,我們就可以知道不管是Dorian調式還是Locrian Mode,它們無非就是以一個音為主音,然後按照各自特定的音階排列規則組成的一種調式而已比如:C大調,就是以C音為主音,按照大調的排列規則組成的一個調式,它的排列規則就是:1 2 3
  • 自然音程,總算弄明白了!
    有很多朋友反映自然音程和變化音程分不清楚,不會做關於自然音程的題目。我研究了一下發現還是目前的一些教材上的概念比較生硬,不容易被大眾所理解,一些題目也是出得比較寬泛,導致大家一看定義挺明白,一做題目就迷糊。
  • 自然大調與和聲小調音階
    調、調式、調性)的概念之後,本期我們就要來學習最常用的兩種調式,即大調式中的「自然大調」和小調式中的「和聲小調」。上回我們說過,調式就是一些不同音按照一定音程關係組成的一個有機體,把這些音按照音高從低到高排列就形成了所謂的「音階」。因此我們首先要來學習「自然大調」與「和聲小調」的音階構成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