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榮格書」有感 | 亂入多少知識迷宮,方能建成知識宮殿?

2021-02-08 一張心理啦啦啦



在這個充滿焦慮的年代,有人會躲進知識的海洋作為一個壁壘,以我要讀書的喊口號式狀態來不斷體驗知識焦慮。


其中有些人,拿起書來啃了,畢竟專業書籍,不得不看。




對專業閱讀困惑,你有什麼期待和感受呢?

於是,我們邀請了幾位小夥伴,聊了聊他們在讀分析心理學專業書籍-榮格書時,各自的感受:


A.  筆記狂魔

每次看書拿小本本摘錄的超級認真,寫完後無比感動,過陣子回翻感慨:

我靠,這麼精華精闢的概念、思想原來我如此慧眼識珠,早已遇見。

可是,特喵的,我怎麼這麼長時間完全沒有變現和應用,感覺只是記下了,和自己一毛錢關係沒有?


B.  混沌迷失者 

字兒都認識,但串在一起就理解不了,各種稀裡糊塗和懵逼。


C.  雨露均沾者

很難讀完一本書,一本經典讀讀著就被棄置一旁,然後開啟下一本,而買的書越多,沒有看完的書也越多。


(小編語:讀其他書的好像也有類似的感覺,emmm……)


榮格的書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並存,是意識流的寫作風格。用邏輯性思維去讀嗎?

這就有個問題:你是用意識讀書?還是無意識讀書?


先來做個簡單的定義區分:


A.用意識

具體表現:他在表達什麼?對我臨床工作有什麼意義、啟發和借鑑?你會尋找其中的邏輯,並理清脈絡。


B.  用無意識

具體表現:跟隨,看完就看完,把自己的腦袋交給對方,看感覺。


C.  二者並存

可能表現:放空,可切換閱讀聯想。結束時摘取關鍵點,印象深刻的,不強求大而全

 

那麼對於「B類型-混沌迷失者」的困惑,可偶爾試試BC類無意識加入,鬆懈一些意識的防禦。



1. 原始階段:死記硬背

中國教育體制幹的事兒,讓90%人形成記憶性的知識網絡結構。在思想與理念籠罩之下會形成:知識防禦,產生知識力比多。


其中大多數人會形成強迫性記憶,還會有這樣的固有認知,即:如果自己沒有背下來,那就是不會。

並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區分涇渭分明:只有會和不會。

其中之一的副作用是:知識詛咒,就是你越來越不會說人話了。

而好處非常明顯,形成原始積累,古語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2. 整理歸類階段:知識宮殿秘法

大家有沒有看過《神探夏洛克》,劇中提到夏洛克的腦袋裡有個記憶宮殿,這個記憶宮殿裡存儲了很多知識,就像超級資料庫。

當你走過了死記硬背的階段,或許你就想要擁有這麼一個知識宮殿,將所學建造成宮殿,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為自己所用。


關於知識宮殿秘法,有一則小故事,據說:

中世紀西方國家沒有紙質書籍,還在用珍貴的羊皮卷,故而是不允許一般人讀書。那他們是有國家圖書館的,其中有個官位是世襲圖書館看管者,即守書人。

如果一般人來看書是不允許把書借出去的,那就需要一套記憶法,讓人能夠記下來傳給普通人。毫無疑問這需要強大的記憶能力,這時候就出現了知識宮殿秘法





何為知識宮殿?

知識宮殿的記憶原理是利用內視覺—通過想像在腦海中看到虛幻畫面,將抽象信息加工成有了邏輯關係的圖像以便於我們快速記憶他們。

在使用記憶宮殿記憶的過程中,會把長篇材料處理成小塊進行記憶。


簡單模擬下,類似積極想像:師傅說想像有個巨大的知識宮殿,打開大門,走進去有個大廳,有5扇門,第一個門口寫著鍊金術密室;第二個中國史;第三個藝術史;第四個門口社會科學;第五個門口社會文化。

然後讓知識宮殿不斷擴展。


(宮殿毫無疑問是浩瀚而繁雜的,其中的陰影就是知識迷宮,鑽進去容易出不來走火入魔,這就需要引路人。譬如知識宮殿還有地下室,越往上越意識化,具體操作,越往下越無意識,像冰山模型一般。)

 

3. 觸類旁通階段:知識大融通

宮殿的門看似是獨立的,其實是有交叉的。即知識可以循環佐證,譬如用物理學來解釋文化學,用哲學來解釋美學。


這時候完全可以同時讀好幾本書,建立知識融合和結構。


這可能會緩解C類閱讀人群的困擾和焦慮。

 

4. 提煉升華階段:內化及輸出

最好的輸入是輸出。

這一階段讀書可回到無意識層次,試著去圖像記憶和自由聯想,關注夢。

具體可通過:寫作、講課、對談等方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咱試著用輸出去鍛鍊知識,化為真正的智慧。

而知識並不是用來秀淵博和賣弄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心智的提升和心靈的淨化。





最後,你可能會被升華超脫狀態誘惑,卻被知識浩瀚的宮殿驚嚇到而駐足不前,發出了清流一般純真的提問:那我什麼時候讀呢?


參考答案之一:舒服的時候,具體吃飽喝足之後,可同時拿出基本感興趣的書開始,從最初每本翻3-5頁,到逐漸每本一章節,輕輕鬆鬆3.5本湊齊了100頁。

這就好比同時逛了知識宮殿好幾個間。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也想加入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學習,申老師曾官方給過一份「榮格分析專業書籍」的書單,有一批後浪—「小熊星座諮詢師聯盟」的諮詢師們推薦整理了如下內容:


第二階段:人及其象徵(潛意識與心靈成長)、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原型與集體無意識第三階段:移情心理學,英雄與母親(轉化力比多)、伊雍第四階段:心理類型、精靈墨丘利、鍊金術之夢、心理學與鍊金術第五階段:洗心島之夢、榮格與分析心理學、與榮格與中國文化、核心心理學、紅書、黑書中國榮格分析師必讀:《分析心理學:理解與體驗、中國文化心要》歷史哲學:中國的歷史(講談社)、國史大綱、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蘇菲的世界文化經典:詩經、老子、莊子、周易、易經象徵思維、易經處變的哲學、論語、中庸、黃帝內經、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萬古江河、中國文化課神話:山海經、一千零一夜、西遊記、封神演義、希臘神話、吠陀經、凱爾特神話動力學擴充:思想等待思想者、拉康傳、百分百系列(百分百多爾多、榮格、溫尼科特)、個案概念化、心理動力學療法未來擴充閱讀:《弗洛伊德與榮格:發現無意識之浪漫主義》、《榮格與新時代》、《榮格心理學與藏傳佛教:東西方的心靈之路》、《內在工作:夢,積極想像和個人成長》、《共時性:一個非因果關係的法則》以榮格與中國文化本土融合發展的核心理念為基礎,社會人文藝術創新的應用實戰為發展方向,旨在帶領社會諮詢師共同成長。

 

閱讀思路:根據自己的喜好,五階閱讀可以正讀或反讀。



亂入多少知識迷宮,方能建成你的知識宮殿?

期待你的閱讀分享。

相關焦點

  • 無所不在的「字型亂入」!
    因此,circle 在11月底參與「雜學校」教育展時,特別針對一般民眾製作了「字型亂入」的活動,透過尋找字型錯誤的遊戲互動中,介紹字型應用的基本常識,以及易讀性(legibility) 的概念,並希望藉由看出生活中的設計「問題」所在,作為美學教育的開端。在活動的問與答過程中,我們得到許多熱烈的迴響,也希望將這些內容與線上的讀者們分享,大家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 無所不在的「字型亂入」
    你對於這些生活中「字型亂入」是不是已經見怪不怪?還是覺得怪怪的但是說不出所以然?下列五個常見的生活場景中,你看出來問題了嗎?(解答請見文末)* 轉自:circlezineQ12種亂入(難度低)其實,字型應用只是設計的基本構成的其中之一,其他包括色彩、造型、圖文整合等等與美感相關的養成還有許多,以及更重要的「內容」與「邏輯」等內化的重要條件也不能忽略。
  • 「劇評」夏洛克的思維宮殿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而「思維宮殿」就是一個寶庫一樣的存在了,是「資料庫」,以下簡述S03E03中正面提到的「思維宮殿」的對抗:(1)首先認識下boss是誰這裡特意運用到了Magnussan(麥格納森)模糊的第一視角,因為在這個狀態,他也許是「無害」的,一旦戴上了眼鏡,他看到的就會是——原因在於——
  • 孫鵬喝茫2度亂入直播 狄鶯不忍了瞪眼開罵:神經病
    記者林奕如/臺北報導狄鶯近期鏟肉有成,5日在自宅開直播和粉絲聊天,復出動作頻頻,不過一小時直播途中,醉酒老公孫鵬2度亂入,她雖然嘴角微笑,依舊跟網友互動,但眼神多次狠瞪孫鵬,示意他快點走人,最後氣炸喊「神經病、怪老頭」,在線人數破千,不少人有感直呼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例如①句中,當「何人」讀作「なにじん」時,句子的含義是問對方「是哪個國家的人」,得到的回答是國家名稱,也就是對方的國籍;而讀作「なんにん」時,則是問對方「有多少人」,得到的回答是具體的人數。②句中,當「何色」讀作「なにいろ」時,句子的含義是問「什麼顏色」,得到的回答是顏色的種類;而讀作「なんしょく」時,則是問「多少種顏色」,得到的回答是顏色的數量。要注意②句中「色」的讀音也發生改變了。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情景對話中區分「なに」與「なん」的含義以及掌握他們的用法對日語學習者而言尤為重要。
  • 電視劇「神奇小飛俠」吾王「亂入」!?國產山寨作品回顧
    電視劇「神奇小飛俠」吾王「亂入」!?在之前我們就曾為大家介紹過,國內某電視臺驚現真人劇「大偵探柯男」。本作不光名字與「名偵探柯南」相似,連人物設定也十分類似。
  • 「2歲Lucy亂入」夫妻鬥嘴對話閃爆
    (圖/翻攝自Instagram/隋棠)影片中,隋棠讓Tony坐在浴室裡頭,並拿起剪刀,慢慢地幫忙丈夫打理新髮型,期間女兒Lucy頻頻「亂入」、發出超萌奶音,令畫面備感溫馨甜蜜。剪完後,Tony笑說,「最好的髮型就是看起來沒有剪過的髮型。」她則留言抗議,「明明就有差。」小倆口一來一往鬥嘴對話閃瞎眾人。
  • 「Anki」可以成為你的記憶宮殿
    」—— 一個讓你盡情探索記憶宮殿的軟體。Anki 一詞也來自於日語「暗記」「あんき」「annki」。一張初始的記憶卡片分為「正面」與「反面」,這個可以簡單類比為單詞卡,正面寫單詞,反面寫單詞釋義。記憶卡片除了會被保存在使用者設定的記憶庫中,還可以被加上一個「標籤」,從一個或多個維度進行知識管理。
  • 「乾貨」「記憶宮殿」之法
    那鋪墊了那麼多,什麼是「宮殿記憶法」呢?在上面我有提到「載體」兩字,而「宮殿」就是載體,這個載體就是我們生活中所熟悉的地方及物品,而將我們所要記憶的內容與這些熟悉的地方和物品關聯起來就是所謂的「宮殿記憶」了。
  • 知識迷宮 VR闖關 溫江區網絡安全社區科普活動舉行
    市民被它們憨厚呆萌的樣子所吸引,紛紛駐足觀看網絡安全知識,索取網絡安全漫畫手冊……這就是溫江區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社區科普示範活動現場。9月17日至23日,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系列重大活動在成都舉行,成都成為全國網絡安全宣傳的主陣地。溫江區也將網絡安全宣傳作為工作重心,全域開展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普及。
  • 「どうも」有多少種意思?「誰」與「どなた」的區別?
    ✪「どうも」有多少種意思?「どうも」可以說是一個萬能詞,不同的情況會有很多不同的翻譯方法。大多作為一個句子的省略形式,比如:どうも ありがとう。/非常感謝。どうも すみません。/真是抱歉。どうも 失禮(しつれい)しました。/實在對不起了。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其實要養成一個人的讀書習慣,要改善社會的風氣並不是很困難的。只要我們把現在的教育觀念稍作反省,改變一下,提出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我建議的方法是:「兒童一日一書運動」。  所謂「一日一書」,就是「一天看一本書」。所以稱為「運動」,就是「希望讓每個兒童都能如此,以形成風氣」。
  • 英語怎麼讀「井號鍵」「星號鍵」?
    」,「星號鍵」是在撥打客服電話時常用的功能鍵。英語國家的人們如何讀這兩個符號呢?符號「#」井號「#」,在不同語境有不同的讀法:微博上帶話題,會用到 #,比如:#英語彙#。井號在推特上同樣表示一個主題或話題。此時,井號被稱為 hashtag。
  • 從「奧數」、「費馬最後定理」到「數學之美」
    五年前讀了中文譯本《數學高手特訓班》一書,作者Steve Olson是美國著名的科學新聞記者,他針對「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深度訪談參賽學生和競賽實況
  • 大學生讀紅樓夢有感筆記3000字-讀書筆記摘抄
    新東方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最新的讀書筆記大全,讀後感,讀書筆記摘抄,以下內容是大學生讀紅樓夢有感筆記3000字-讀書筆記摘抄 ,更多讀書筆記範文請關注讀書筆記大全以下內容是大學生讀紅樓夢有感筆記3000字-讀書筆記摘抄 ,供大家參考!   讀紅樓夢有感3000字   早在兩百多年前,此書一出就驚動了當時的社會高層。一邊是燒書,一邊是捧書,一邊是「傷風化」的淫書,一邊是「風情旖旎」的奇。
  • 「一」什麼時候讀「いち」什麼時候讀「ひと」?
    「一」有的時候讀作「いち」,比如「一芸」、「一面識」,有時候讀作「ひと」,比如「一安心」、「一工夫」。
  • 知識迷宮、VR闖關、相聲助陣……溫江將網絡映射到現實生活
    市民被它憨厚呆萌的樣子所吸引,紛紛駐足觀看網絡安全知識和索取網絡安全漫畫手冊。「網絡安全關係我的錢包,我得多看看這些知識。」陳先生看完手冊感慨地說。這就是溫江區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社區科普示範活動現場。據介紹,從昨日起,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系列重大活動在成都舉行,溫江區將網絡安全宣傳作為工作重心,全域開展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普及。
  • 知識迷宮、VR闖關、3D漫畫 溫江區開啟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模式
    市民被它憨厚呆萌的樣子所吸引,翻看網絡安全漫畫手冊並了解網絡安全知識。此時,溫江區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社區科普示範活動現場正在舉行。9月17日至23日,2018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系列重大活動在成都舉行,成都成為全國網絡安全的主陣地。溫江區也將網絡安全宣傳作為工作重心,全域開展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普及。
  • 醫開處方都在「鬼畫符」?網友:長知識了
    原來醫師們為了節省時間,大多都是「草寫」拉丁文或英文字首,且市面上還真的有一本教他們怎麼草寫的「醫書」,讓網友直呼長知識了!」,更有人說「不是學醫的還以為在亂撇,原來是獨立文字系統!」、「果然讀七年就是不一樣!」有網友在「爆廢公社二館」貼出一本由白宏毅、陳順清編著的《醫學處方縮寫詞彙》,裡面包含了所有醫用有關符號,還有「醫學速寫」的教學,讓小編驚呆:「原來醫生處方單上面鬼畫符不是亂寫的!」
  • 第一百八十期:讀《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有感
    我愛   為在黨員幹部中積極營造讀書好風尚,增強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理想信念,提升他們政治理論素質和知識水平,本臺積極響應縣委關於在黨員幹部中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