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軒:「拉尼娜」導致蔬菜漲價 對CPI影響有限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本期導讀】壽光的一場水災,讓全民都在擔心一個問題,已經漲了的菜價會不會繼續漲,漲價會不會蔓延到更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中?菜價上漲的背後是什麼在推動?通脹真的要來了嗎?沒有了房地產這個吸收流動性的「大殺器」,洶湧的資金是否會繼續推高商品價格?《金融街會客廳》邀請業內專家詳解通脹迷局。

【本期嘉賓】謝亞軒,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核心觀點】

1、 壽光水災對蔬菜價格影響有限,從7月份開始的菜價上漲與今年全國多地氣溫較高有關。這也符合「弱拉尼娜」導致「冬冷夏熱、南旱北澇」的特點。具體測算近期蔬菜價格上漲對8月CPI同比的影響幅度也較為有限。

2、 本次壽光災情對於蔬菜價格的影響更多體現為短期衝擊,此後相關影響便會逐步消退,從季節性來看,9月蔬菜價格環比漲幅便將有所回落。極端天氣對於鮮菜、鮮果價格主要僅起到短期的擾動作用,並非影響整體通脹走勢的核心因素。

3、 通脹壓力將在明年上半年更加凸顯。從中長期來看,未來3年可能全球的通脹水平都將呈現出一個緩慢抬升的狀態,這與更加倚賴財政政策的政策傾向以及勞動力成本抬升等因素都有關係。

4、 成本傳導渠道事實上並不顯著,從歷史數據來看,PPI對於CPI的傳導效率僅為49%左右;去年到今年以來,工業品價格的上漲與供給側改革、環保約束等供給端的因素更加相關。

5、 相比匯率貶值引發的輸入性通脹,我可能更加擔心匯率與中美利差之間的聯動關係。今年上半年的組合是「匯率貶值+中美利差收窄」,為防止單邊貶值預期的形成,「穩匯率」的需求在下半年大概率將有所加強,若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進一步走高,中美利差預計難以繼續維持在此前50-60bp的低位。事實上,近期中美利差已悄然反彈至81bp,重回「舒適區間」。

第一節 謝亞軒:「拉尼娜」導致蔬菜漲價 對CPI影響有限

金融界:漲價是最近最熱的話題。對普通人來說,現在才深刻的感受到漲價。有人說,壽光水災是此次菜價上漲的導火索,您怎麼看?菜價上漲和壽光水災關係有多大(還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菜價)?

謝亞軒:壽光水災並非此次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首先,壽光地區蔬菜播種與生產在全國的佔比水平並不高。根據壽光市農業局的數據,壽光市蔬菜種植面積約為60萬畝,佔全國蔬菜播種面積僅約為0.2%,蔬菜年產量約為450萬噸,僅約佔全國產量的0.6%,從上述佔比情況來看,單單壽光地區的蔬菜供給變化可能難以左右全國的供求關係,對於全國蔬菜價格的刺激作用可能也將有限。

事實上,本次壽光的災情並非近期蔬菜價格上漲的起點,早自7月份開始,蔬菜價格便開始出現明顯上漲,7月份全國高頻數據已經累計上漲了12%,8月份17號之前也已累計上漲超過4%,蔬菜價格的持續上漲與今年全國多地氣溫較高有關,這與今年「弱拉尼娜」所導致的「冬冷夏熱、南旱北澇」現象有關,並不能簡單歸因於壽光災情的影響。

——訪談結束——

更多詳見訪談實錄。

《金融街會客廳》首席說277期謝亞軒:通脹之說不足為據 穩匯率下半年大概率會增強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cpi指數是多少?全年我國cpi上漲創五年高點
    分析師指出,12月CPI漲幅走低主要受油價等非食品價格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月內經歷三次較大幅度下調,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到1.7%,是近兩年以來首次回到2%以內。  食品價格方面,因冬季低溫影響農產品生產及供給,食用農產品價格有所走高。
  • cpi指數是什麼意思?cpi上漲和下跌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cpi指數?cpi指數一直是國家判斷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關心這些的投資者對於cpi指數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但是cpi指數可以影響要股市。想必大家有點興趣了吧。什麼是cpi指數?因此,cpi上漲意味著經濟的不穩定,市場經濟的動蕩,將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cpi水平應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不宜過度上漲或下降。什麼是cpi指數?cpi下降意味著什麼意思?cpi下降表現為消費品物價下跌,人們的購買力上升,福利水平也會提高。
  • 2020年拉尼娜現象發生的概率達70%,會對我國產生什麼影響?
    雖然「弱厄爾尼諾現象」沒有去年那麼明顯的氣候高溫影響,但是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氣象局發布的新消息指出,今年拉尼娜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到了70%,大約是正常概率的3倍。這裡一個很多人又不熟悉的氣候詞出現了。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如果物價指數上升過大則表明通貨膨脹已成為了影響社會和經濟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的政策和相關財政政策的頒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該指數的升高往往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物價指數是一種能夠表示一個經濟的宏觀經濟指標。如:在半年內物價指數上升25%那麼就是說成本在提高,金錢的價值在貶低。半年前的100元現在只能買到75元的物品或消費。
  • 拉尼娜回來了,油脂油料準備好了嗎?
    綜上所述,拉尼娜現象會導致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大豆產區的土壤溼度較低,但是從產量情況來看,巴西大豆產量受拉尼娜現象影響並不明顯,阿根廷大豆產量會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減產,但是減產幅度與拉尼娜現象的強弱沒有明顯關係。 4.
  • 辣椒為首,蔬菜頻繁漲價的原因及價格走向趨勢
    年末,蔬菜漲價的原因!造成蔬菜漲價的原因應從四個方面來看待。究其原因,氣溫的下降影響了菜品的生產周期,產地的供應減少,但市場需求不變,從而蔬菜價格有大幅度的上升。其中,像是對天氣氣溫溫度敏感的蔬菜受天氣影響最為嚴重。
  • 「拉尼娜」作怪,湖南今冬只剩「冷冷冷」?
    省氣象局解釋,2016年8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維持「拉尼娜」狀態,當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秋季西伯利亞邊緣海冰較常年同期偏少,以上因素均有利於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偏強,導致影響我省的冷空氣較常年偏強,氣溫偏低。拉尼娜年意味著寒冬?
  • 11月CPI指數下降0.5%,豬肉價格下降影響最大
    11月CPI同比下降0.5%背後,我們簡單做個市場分析:首先,CPI同比下降0.5%,意味著市場流動性刺激暫緩從流動性角度看,今年的CPI指數上漲,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貨幣供應端CPI指數,一個就是非貨幣端CPI指數,而今年疫情影響下,金融市場下跌,經濟停擺,從第二季度開始
  • 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事實上,影響天氣變化的因素複雜。那麼,極寒天氣真的要來了嗎?我們先從了解拉尼娜開始。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是當前預報全球氣候系統異常的最強信號。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為什麼會廣受關注呢?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科學家研究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的出現,不僅對沿岸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而且還引起了全球大範圍氣候異常,對經濟社會造成嚴重影響。簡單地說,兩種現象都與全球氣候變化有密切聯繫,可能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次增加。
  • 拉尼娜現象已形成,農業部門需警惕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並伴有熱帶大氣環流(即風、氣壓和降雨量)的變化。它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通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有鑑於此,從目前的預測看,本次拉尼娜很可能會全程影響我國的冬季天氣。而對於我國來說,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低緯度的對流活動增強有利於吸引中高緯度的冷氣團南下。因此,已經有相關的統計數據指出,拉尼娜年我國更容易偏冷。
  • 環境|拉尼娜來了,《後天》敲響警鐘
    印度國家氣象局預測,受太平洋上空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未來3個月印度可能會頻繁遭遇寒流的侵襲,出現超級冷冬。這不禁讓人想起2004年上映的科幻災難片《後天》。影片中,美國氣候學家傑克在南極洲做科學研究時發現,由於溫室效應引起的氣候變暖造成冰層斷裂融化,全球氣候異變,可能即將進入第二次冰河紀。
  • 拉尼娜「襲來」了!今年會是60年來最冷冬天,是真的嗎?
    隨著全球變暖的影響,全球的氣候系統出現了兩種極端的現象,一種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的直接影響就是導致全球氣溫的上升,而另外一種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拉尼娜現象",這種現象的作用於厄爾尼諾現象剛好相反,拉尼娜現象會導致全球氣溫下降,對於人類有比較直接的影響。
  • 拉尼娜陰影下 南美大豆產量不確定性仍存
    1月6日消息: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2020年上半年以來,市場對於年度內拉尼娜預期不斷增強,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計拉尼娜因素影響的強度將在2021年1月達到極值。但拉尼娜對阿根廷的減產影響並無明確指引作用,需關注它影響的時間點及區域範圍是否覆蓋主要產區。
  • 厄爾尼諾、拉尼娜、沃克環流、洪澇與乾旱災害
    圖3 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2、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指的是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地區,海水溫度持續異常變冷,進而影響整個世界的氣候。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如下:①太平洋的東部,持續乾旱;②太平洋的西部,暴雨洪澇。
  • 拉尼娜下2020年挑戰極寒
    所以以交割為標準的果子在9月現貨市場上出現大幅漲價,但並不持續。大量的通貨加上疫情讓蘋果看起來不太平。2020年產蘋果期貨確確實實寒了大批多頭的心!筆者當然,我也是多頭的中的一員。2021年存在氣候因素2018年弱拉尼娜現象爆發,蘋果花期受災嚴重,導致蘋果直接翻倍上漲到12000上。而最近天氣斷崖式下跌,在成都11月底,筆者短袖加棒球服。12月開始,門窗緊閉加上羽絨服加上暖寶寶。斷崖式的降溫讓我又想到了拉尼娜現象!
  • 拉尼娜來了 今年會是冷冬嗎?
    福州新聞網10月1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通訊員 廖玥)記者13日從省氣候中心獲悉,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將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並於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現身,那福建今年是冷冬嗎?就此,記者採訪了省氣候中心副主任蘇同華。
  • 【學點科學】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為什麼會廣受關注呢?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科學家研究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的出現,不僅對沿岸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而且還引起了全球大範圍氣候異常,對經濟社會造成嚴重影響。簡單地說,兩種現象都與全球氣候變化有密切聯繫,可能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次增加。
  • 三元光明入戶牛奶漲價 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
    其中,三元旗下的9種送奶入戶產品價格全部上調,光明也有5個品種漲價。     三元有4個品種提價0.15元/瓶,分別是瓶裝茯苓酸牛奶、瓶裝無糖酸牛奶、瓶裝蘆薈酸牛奶和瓶裝原味酸牛奶;2個品種提價0.1元/瓶,分別為瓶裝特濃牛奶、瓶裝低脂酸牛奶;3個品種提價0.05元/袋,分別是三元袋裝高品牛奶、袋裝高鈣牛奶、瓶裝特濃高鈣牛奶。
  • 2020年又是拉尼娜年?今年冬天會偏冷嗎?
    最近,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了一則消息:10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預計今年秋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而網絡上的傳言也層出不窮:"60年最冷冬天,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已闢謠)等一度瘋傳,那麼事實情況如何?拉尼娜是咋回事?對氣候有怎樣的影響?今年會是極寒的冷冬嗎?
  • 黃霍輝:後期棕櫚油價需關注拉尼娜影響
    「國家政策等因素影響下,生產國收割面積增幅下降;同時,乾旱、樹齡及人工短缺影響單產;此外,前幾年棕櫚油價低位徘徊,影響了小農戶及種植園收益,造成多數小農戶降低甚至停止施肥,也使一些小園坵缺乏資金去修路,從而果串沒有得到及時收割,這也給棕櫚油質量和產出帶來影響。」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