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為什麼不同廚師教的不一樣?有沒有食材相剋?同樣的食物別人吃沒事自己卻不能吃?…… 掌握原理、學會變通、扔掉菜譜,明明白白做適合自己的美食!大家好,我是餐飲人老常、也是吃貨老常,分享美食,分享心得,和大家交流學習,歡迎朋友們關注轉發。
有一次看美食節目,一個廚師教大家熬魚湯,開場的時候描述了大半天,說教大家一個奶白的魚湯。結果最後倒了一袋牛奶,牛奶,沒錯,是一袋牛奶。
整個過程那個廚師的講解沒有錯一步,如果我們按他的步驟在家做,大概率會熬出一鍋奶白魚湯。但為什麼最後搞砸了卻要加牛奶來掩蓋失誤呢?
歸根結底是因為他不懂熬魚湯的原理,電視臺演播廳有消防安全要求,不能提供大功率灶具,有些廚師在自己廚房按自己的經驗能熬出來奶白魚湯,但換了灶具,就完全靠運氣了。
下面咱們來實驗一次,用涼水,沒錯,用涼水熬一鍋奶白魚湯。那個廚師用開水搞砸,咱們用涼水能夠成功嗎?
這是做酸菜魚剩的魚頭魚尾和魚骨,已經處理好了。
熱鍋涼油潤一下鍋防粘鍋,魚頭魚尾魚骨下鍋,小火煎至兩面發黃,加涼水,開大火,就這樣幾分鐘湯開始發白。
最多10分鐘一鍋奶白魚湯就可以了,就這麼簡單。最後加鹽,加自己喜歡的調料就可以開吃啦。
美味密碼:
熬奶白魚湯,開水或者涼水都可以,無非是燒開的水減少了自來水的雜質。
重要的是火候,加過水之後一定要大火,大火幫助脂肪顆粒和水結合形成凝膠。奶白色,主要成分是脂肪凝膠和鈣。
為什麼有的廚師講一定要用開水呢,因為他們不懂原理,師傅這樣教他就這樣做、這樣講。結果那個上電視臺的廚師就悲劇了,他哪裡知道,同樣是開水,100℃的開水使用電視臺的灶具,奶白魚湯的概率很高,但是那一次他介紹了半天經驗,開水已經晾涼了,他用小功率灶具達不到足夠的溫度,就只能加牛奶補救了。如果他懂原理,再堅持一會兒,也能熬出奶白魚湯。
熬奶白魚湯記住這三點:
過油,不加鹽,大火。
用豬油更容易熬奶白魚湯,鹽一定要熬成奶白色以後再放。
什麼是好的料理?正宗?祖傳?網紅?科班?私房?老常比較信奉的一句是「食無定味 食者為大」。翻譯成現在流行的話就是「以人為本」。老常利用從業經驗,把原理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朋友們可以結合自己廚房的實際情況,做適合自己的料理。更加歡迎朋友們拿出自己的經驗,咱們共同探討美味密碼。歡迎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