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刑法,什麼是最讓人頭大的?
恐怕很多同學覺得繁雜的罪名體系最是難纏。經常會有同學問小敏,怎麼記住這麼多罪名啊!
但其實,想要學好刑法的命門從來不是一個一個的個罪,而是刑法總論。
掌握好總論之於刑法,不僅僅是鋪墊,是基礎,更是總領,是精確的分析模式。
今天小敏就來聊聊,如何學習刑法總論。
法碩中刑法總論怎麼考?
每年法碩刑法出題,除了選擇題中固定有總論題目以外,主觀題的簡答題兩個中就必有一個是直接考察刑法總論。法碩(法學)的論述題近10年都是以總論為切入點在考察。
法碩(非法學)的法條分析題(和之前的辨析題)也都會涉及刑法總論。連最讓大家頭疼的案例分析題,絕大多數的案例都會涉及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態,實際都是利用總論知識分析分論罪名。
近幾年的真題,分論基本上考的都是是大家熟悉的內容。最偏的是2014年考了「汙染環境罪」,但如果大家總則學的好,回答該類罪名的構成要件並沒有問題。
刑法總論有什麼?哪裡最重要?
刑法總論體系可以簡單分為:
刑法概說:刑法概念性質、刑法體系解釋該部分主要是考察客觀題
刑法基本原則刑法基本原則十分重要。如果單純從題目中來看,似乎每年刑法只在客觀題中考一下,但其實刑法的基本原則是一以貫之的,更是論述題的好幫手。
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是刑法最特殊、最重要的兩個原則。尤其是罪刑法定原則是現代刑法的根基。
這兩個原則對於在很多論述題中都可以作為一個基本論點、論據進行闡述。
刑法效力範圍近幾年的考察多為客觀題。刑法的空間效力、對人的效力、時間效力主要記住就可以。
犯罪的概念、構成這一部分主要是犯罪的一些基本概念,雖然多以客觀題考察,但是奠定了後面犯罪論的理解基礎。
犯罪四要件體系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這部分是犯罪論的中心內容,雖然目前很多老師講課,法考考查喜歡運用三階層或兩階層分析。
但是大綱依然延續四要件體系,熟練掌握分析方法,理解四要件結構是法碩刑法的基礎。
排除犯罪事由主要是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這兩部分系總論重點內容,尤其是正當防衛正是這兩年學術事務的熱點話題。
未完成形態犯罪未完成形態是總論重點、難點。法碩客觀題、簡答題、論述、案例分析中都多次考到,而且本身未完成形態的內容難度較大,和具體犯罪結合後考點更多。
共同犯罪難度係數五顆星,每年法碩必考哦!!!!!!
罪數體系這裡主要是幾種罪數的理解,重點在想像競合、結果加重、牽連犯。
刑罰論刑罰部分,內容瑣碎,主要是記憶背誦。
總論怎麼學?
實際上總論的理論性更強,難度也更高。所以想要學好刑法總論,聽課是最重要的。
好的老師可以掰開、揉碎給你講清楚每一個制度背後的法價值。聽課的理解和純粹看書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
聽課可以讓大家看到書本知識隱藏的知識點,也為大家寫論述題提供更多的論點論據。
其次,想要學好刑法總論,清晰的架構不能少。
總論架構非常清晰,但是初學時會覺得亂。那是因為大家還沒有學到位。要自己梳理架構,自己在頭腦中形成刑法體系,才能夠更好的分析案例,也更好學習刑法分則。
利用案例,學習總論。
很多同學把刑法總則當成教條,以為案例都是在考分則。其實不然,對於刑法,不管哪個章節,案例分析式的學習都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制度設置,理解理論基礎。
尤其是未完成形態和共同犯罪,如果單純來看是兩個分離的章節,但是在案例中會發現往往二者是交織在一起的。
刑法的學習,對於法碩生,並不是只集中於這一次考試。即便大家進入研究生階段,刑法也依然是大家的重點學科。
所以刑法的複習,不僅僅為了本次考試,也是為了日後學術的成長。
本文轉自「文都敏行法碩」公眾號,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