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桂花公園構建水中生態系統 控制水塘藍藻問題

2020-12-19 中國園林網

7月13日,桂花公園,為消除藍藻,工作人員將種上植物的浮床運輸到水塘中央。圖/陳日雯 謝長貴

中國園林網7月14日消息: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藍藻也進入到了生長活躍期。7月13日,記者來到桂花公園,公園內目前正在開展「還碧於水」生態還原工程,通過構建水中生態系統,來控制公園水塘藍藻問題。

13日上午,桂花公園水塘裡,兩名工作人員穿著防水的衣服正在撈水底的樹葉和垃圾。水整體呈現綠色,有些地方還呈現黑色,水面上還漂浮著少量的綠色漂浮物。工作人員走過的地方,水底的淤泥泛了起來,水立馬變成了黑色。站在水邊還能隱約聞到輕微的異味。水塘裡有一些綠色的植物,整齊成條排列。

現場一位姓羅的工作人員介紹,從今年6月份開始,湖南碧清水環境工程公司在公園內對1400平方米水塘水質進行公益性提質改造。經過20多天的治理,現在的水質已有明顯改善,目標是3個月內見成效,一年時間成功構建生態系統。

「就是用生態的方法來杜絕藍藻的產生。」湖南碧清水環境工程公司相關負責人楊家清介紹,主要是要在水裡面構建一個生態系統,比如說食物鏈,然後讓它自動運行,從而杜絕藍藻的產生。這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水塘底質改良、栽種水生植物和放置種上植物的浮床。

暴發藍藻的原因就是水體富營養化,楊家清解釋,水體富營養化意思就是水中間的營養物質太多了。藍藻是一種細菌,大概有20多種形態,有些對人體有益,有些則對人體有害。因為太陽光的照射,藍藻在氣溫十幾度時開始萌發,氣溫達到二十幾度時就開始暴發。

長沙市其他公園也出現過藍藻暴發的情況,相比較投放化學藥物,或者是用生物防治等方法,桂花公園採用的這種純生態技術在湖南屬於首次。「不用化學藥劑,沒有二次汙染,不用電。」楊家清說,他們的生態技術方法是植物加動物加微生物,採用的是「中藥治水」的理念,見效雖慢,但是療效好。3個月後見效,一年內構建生態系統, 「構建成生態系統後,可以保證25年不會再產生藍藻。」

推薦閱讀:

環境公益訴訟亟待法律助力

長三角城市環境績效指數日前發布

環境保護部將嚴懲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環保稅是保護環境必經之路 重在平衡環境與經濟

(來源:紅網)

相關焦點

  •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
    廣州番禺區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及周邊區域臭氣擾民問題經過整治已解決金羊網訊 記者甘韻儀,通訊員趙雪峰攝影報導:6月28日晚,「奮進新時代,舞出新風採」番禺區沙頭街慶祝建黨98周年舞蹈大賽在白泥塘公園進行,白泥塘公園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周邊居民驚喜地發現,昔日臭氣燻天的黑臭水塘如今已華麗轉身變成靚麗的公園。
  • 太湖治理 解決的不僅是藍藻問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07年暴發的太湖藍藻危機,為太湖的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按下快進鍵。此後的12年,從水中到岸上,城鄉汙水處理、工農業汙染源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以及太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等舉措,漸漸讓太湖恢復本來面目。
  • 波札那數百頭大象死亡 系水中藍藻細菌引發
    (觀察者網訊)非洲國家波札那(Botswana)官員21日稱,波札那今年數百頭大象死亡讓環境保護人士感到困惑和震驚,最後發現是由水中細菌藍藻(cyanobacteria)產生的毒素引起。據路透社當地時間9月21日報導,波札那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部副主任陶洛(Cyril Taolo)在記者會說,死亡大象的數量已從7月的281頭上升到330頭。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部首席獸醫魯賓(Mmadi Reuben)在記者會表示,仍然有許多問題沒有解答。魯賓說:我們的最新檢測發現,藍藻神經毒素是造成(大象)死亡的原因。
  •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番禺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擾民問題解決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番禺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擾民問題解決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趙雪峰  2019-07-08 自去年白泥塘及周邊區域臭氣擾民問題被國務院大督查第十九督查組督辦以來,番禺用半年多的時間解決了水塘黑臭水體及臭氣嚴重擾民問題,併合理利用白泥塘旁邊空地建設休閒小公園,為轄區群眾增添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場所。
  • 臺灣一公園水塘數千生命枉死 民眾要求成立監督小組
    (圖片取自臺媒)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臺中市建設局18日進行「北屯兒童公園生態水塘填平改建遊樂設施項目報告」。臺中「北屯兒童公園水塘生態重建監督聯盟」提前於市府廣場號召居民舉行記者會,要求保留完整水塘、重建水塘生態及成立監督小組!
  • 探訪廣州番禺區白泥塘公園: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
    央廣網廣州7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趙雪峰)6月28日,廣州市番禺區沙頭街白泥塘公園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周邊居民驚喜地發現,昔日臭氣燻天的黑臭水塘如今已華麗轉身變成靚麗的公園。白泥塘公園。白泥塘公園。(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針對白泥塘水體黑臭問題,沙頭街對白泥塘及周邊的排汙口進行全面摸查,優化制定了「白泥塘周邊及丹山分洪河沙頭支湧截汙工程實施方案」,包括新建汙水管網、清淤、排水溝及休閒公園等項目。目前,各項工程已經全部完工。
  • 林澤聖泰介紹:藍藻與顫藻的區別 湖庫防藻控藻的方法
    藍藻與顫藻的區別有哪些?藍藻屬藻類植物,是指細胞中無成型的細胞核的一類低等藻類。顫藻是藍藻的一類,呈細絲狀。藍藻具有固氮能力,特別是與滿江紅魚腥藍細菌(Anabaena 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類滿江紅,是一種良好的綠肥。
  • 水生所在藍藻多樣性特徵影響生態系統功能方面取得進展
    目前,生態學家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從多維度的角度來預測生物多樣性下降對生態系統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的影響,因為不同層面的多樣性特徵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可能相互疊加或者相互抵消。這個問題限制了基於生物多樣性理論指導生態修復等實踐的努力與成效。
  • 導致非洲大象死亡的藍藻是什麼東西?會威脅人類生命嗎?
    非洲波札那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管理局近日宣布,波札那西北部陸續出現的數百頭大象死亡,原因是食用了水中的藍藻細菌,毒素引起了大量大象死亡。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說,在送往實驗室的樣品中檢測出了藍藻毒素,由此得出結論,藍藻神經毒素是導致大象集體死亡的原因 。
  • 出現藍藻是補磷還是控磷 你做對了嗎
    水體中富營養化,藍藻比較容易生長,所以不經常換水的湖庫往往更容易暴發藍藻。有機磷,磷是藍藻生長的必須因素,治理藍藻直接根本的辦法就是除去有機磷。由此可知出現藍藻一定要控磷,並治理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除磷控藻不僅要治理水體,也需要控制源頭,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化肥流失、生活汙水、畜禽養殖、工業汙染等等都會導致水體中的磷含量超標,所以這些也做好外源控制,避免汙染的擴大化。
  • 荒廢水塘變身美麗公園
    新湖新羌社區荒廢水塘變身美麗公園。 改造前的荒廢水塘。改造前,這裡是一處荒廢水塘,因常年欠缺管養,周邊雜草叢生,汙水橫流,且存在安全隱患。經過一年多的升級改造後,公園綠化景觀得到了全面提升,不僅新設景觀環路、景觀棧道以及景觀照明系統,而且公園周邊的房屋景觀也煥然一新。 家住附近的梁伯表示,公園建成後,他每天會到這裡晨練,還經常帶孫子過來散步玩樂。
  • 科普小課堂第26期 | 人工湖水生態系統的構建方法(三)
    本期科普小課堂繼續為大家介紹水生態系統的構建流程中的水生動物群落構建及後期維護管理。經典生物操縱理論的核心內容是利用浮遊動物控制水體藻類,非經典生物操縱理論核心內容是利用鰱、鱅魚控制藍藻。考慮到兩種理論的不同應用條件,即鰱、鱅能濾食10um至數個毫米的大型浮遊植物,而浮遊動物一般只能濾食40um以下較小浮遊植物,故對於蓄水初期水質較優人工湖水生動物群落的構建(以魚類為主),可結合以上理論基礎,通過設計合理的食物網,同時利用浮遊動物與濾食性魚類控制藻類。
  • 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如何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目前,已經建立了太湖湖體、飲用水水源地和出入湖河道水資源動態監測系統,涵蓋水位、流量、水質、藍藻密度等水文氣象和水生態要素的「空天地一體」監測網絡,對藍藻發生、變化情況進行全面感知,對太湖藍藻水華的發生發展趨勢進行智能預判,並加強與流域各省市溝通協調,強化會商分析、預測預報、工程調度及巡查督查,全力做好太湖藍藻水利防控各項工作,保障流域供水和水生態安全。
  • 一到夏季就暴發 藍藻竟成太湖「標配」?
    日前,有媒體在網上報導,隨著夏季高溫來臨,無錫太湖出現大量淡黃色藍藻泛濫現象,遍布湖面十幾公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工作人員在打撈藍藻 受訪者供圖淡黃色藍藻是怎麼形成的?除了與高溫有關,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係嗎?
  • 水塘的生態系統,與裡面的生物,與微生物群
    水塘是我童年時代的歡樂之地,現在我年老了,我仍然對它的景色沒有感到厭倦。這翠綠的世界是多麼生動活潑啊!在水塘邊的泥沙上,癩蛤蟆的小蝌蚪曬著太陽活蹦亂跳,黑壓壓的一片;腹部橙色的蠑螈用它那柔軟的尾巴緩慢滑行;在蘆葦中央停泊著石蠶的小船隊,它們身體一半伸出盒匣,時而呈現出小巧的木簍籬,時而呈現出貝殼小塔。
  • 江蘇南京:千餘斤水生植物種入琵琶湖治藍藻
    工作人員在琵琶湖裡種植水生植物中國園林網6月29日消息:琵琶湖藍藻暴發,水質惡化,散發臭味之後,中山陵園管理局緊急制定生態治理方案,除打撈清理藍藻外,還購買了限制藍藻滋生的魚苗和植物。昨天下午4點,管理方將上千斤的水生植物種植進琵琶湖內,而藍藻也已經基本清理乾淨。記者來到琵琶湖時,中山陵園管理局工人正駕著小船在琵琶湖內種植水菱角,岸上也有工人在將運來的水生植物整理出來。湖水已經比前幾天清澈了許多,除了岸邊的浮萍,再也沒有看到藍藻的蹤影。中山風景區建設發展公司陳總向記者介紹,今天下午總共運來了1000多斤水浮蓮和500多斤水菱角種植在琵琶湖內。
  • 水產養殖過程中藍藻「水華」有哪些常見危害?如何防控?
    【常見問題】一些養殖池塘特別是高密度養殖池塘在夏季高溫季節,常可在水面見到一層厚厚的藍綠色藻漿,這就是藍藻「水華」(2)防控措施1)換注新水(物理方法) 換注新水是養殖生產上用得較多的一種方法,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藍藻「水華」問題。
  • 福州市動物園內湖藍藻大暴發 換水300噸仍無效
    換水300噸 仍治標不治本早在2007年,太湖藍藻大暴發,整治耗費了較長時間,不少市民正是在那時認識了藍藻。2010年,福州的茶亭公園也出現藍藻;上周,福州市動物園裡的天鵝湖和涉禽湖等水域,開始出現藍藻,並迅速暴發。 園方介紹說,天鵝湖和涉禽湖兩處水域合計面積有3500多平方米。
  • 「四種武器」劍指巢湖藍藻
    去年下半年起,合肥市科技局便組織科研院所、高校、企業,集中攻關藍藻治理,為決策部門提供科技支撐。日前,多套方案陸續出臺,有的希望用圍欄將藍藻一「網」打盡,有的準備用超聲波擊沉藍藻……據了解,這些方案有的已經報批,並將進行試驗,為剿滅巢湖藍藻提供新的「武器」。
  • 福州動物園內湖藍藻大暴發 欲引入日本技術治藻
    2010年,福州的茶亭公園也出現藍藻;上周,福州市動物園裡的天鵝湖和涉禽湖等水域,開始出現藍藻,並迅速暴發。  園方介紹說,天鵝湖和涉禽湖兩處水域合計面積有3500多平方米。其中,涉禽湖水最深處只有1.1米,住在這兒的鳥類,所排的糞便都堆進了湖裡,水質因此富營養化。最近天氣一熱,水溫升高,給藍藻繁殖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