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讀過書的人,沒有人不熟悉《小蝌蚪找媽媽》,小學語文課本裡就有這則童話。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向鯉魚打聽媽媽的情況,聽說媽媽是四條腿,就錯認烏龜為媽媽,當它們找到媽媽時,它們已經長成了青蛙。
這是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文章,同時,還有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無論是課文還是動畫片,我們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但是,我們對於作者,有些朋友可能不太清楚。他叫矯野松,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
矯野松先生的動畫片,除了《小蝌蚪找媽媽》外,還有我們熟悉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小鯉魚跳龍門》《小號手》等。
就在半個月之前的1月27日,矯野松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由於全國處於特殊時期,抗擊新冠疫情戰鬥正進入關鍵時期,所以,他的家人推遲公布了這個沉痛的消息,算是老先生為社會作出的最後的貢獻吧。
矯野松出生於1929年,黑龍江集賢縣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戰亂頻仍中度過的,軍閥混戰,日本侵華戰爭,導致民不聊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酷愛繪畫的矯野松,從未放下手中的筆。
但是,在那個年代,是沒有安靜的環境讓人讀書學習的,矯野松中學畢業後,不得不參加工作。他來到了東北書店門市部,為一些新出版的書籍畫廣告,薪水十分低廉。但是他樂此不疲,因為他可以畫畫,這就讓他很開心。
矯野松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即使是畫廣告,也要畫一流的廣告,所以,他很快就有了名氣,得以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在美工科卡通組工作。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6年,後來,製片廠的美術組是新中國唯一的動畫片製作部門。
矯野松進入美術組是他動畫繪畫長足進步的時期,美術組的組長是日本動畫專家持永只二,成員有趙明、勢滿雄等人。新中國成立後,矯野松隨製片廠美術組遷到上海,併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組工作。
1957年4月,製片廠美術組從上海電影製片廠分離出來,建立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矯野松在動畫部門,另外還有木偶和剪紙兩個部門。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後,製作了很多精品動畫片,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
矯野松先生的《小蝌蚪找媽媽》就是一部優秀影片,曾5次獲得國外大獎。矯野松先生用一生的追求,為我國動畫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矯野松退休後是退而不休,繼續從事著他酷愛一生的動畫事業。他的夫人韓素英也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藝術家,夫妻合作製作了好多優秀的動畫片,如《老鼠開會》《老虎學藝》等。
矯野松的《小蝌蚪找媽媽》《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上世紀60年代的作品,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依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現在也絲毫都不過時。
現在,這位我國動畫片的功臣,不幸駕鶴西去,是我國動畫藝術界的重大損失。矯老先生,一路走好!
大家看過矯野松先生的哪些動畫片,有哪些深刻印象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