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創作者:15天前走了,抗擊疫情時期消息延遲公布

2020-12-11 當代師說

只要讀過書的人,沒有人不熟悉《小蝌蚪找媽媽》,小學語文課本裡就有這則童話。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向鯉魚打聽媽媽的情況,聽說媽媽是四條腿,就錯認烏龜為媽媽,當它們找到媽媽時,它們已經長成了青蛙。

這是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文章,同時,還有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無論是課文還是動畫片,我們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但是,我們對於作者,有些朋友可能不太清楚。他叫矯野松,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

矯野松先生的動畫片,除了《小蝌蚪找媽媽》外,還有我們熟悉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小鯉魚跳龍門》《小號手》等。

就在半個月之前的1月27日,矯野松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由於全國處於特殊時期,抗擊新冠疫情戰鬥正進入關鍵時期,所以,他的家人推遲公布了這個沉痛的消息,算是老先生為社會作出的最後的貢獻吧。

矯野松出生於1929年,黑龍江集賢縣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戰亂頻仍中度過的,軍閥混戰,日本侵華戰爭,導致民不聊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酷愛繪畫的矯野松,從未放下手中的筆。

但是,在那個年代,是沒有安靜的環境讓人讀書學習的,矯野松中學畢業後,不得不參加工作。他來到了東北書店門市部,為一些新出版的書籍畫廣告,薪水十分低廉。但是他樂此不疲,因為他可以畫畫,這就讓他很開心。

矯野松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即使是畫廣告,也要畫一流的廣告,所以,他很快就有了名氣,得以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在美工科卡通組工作。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6年,後來,製片廠的美術組是新中國唯一的動畫片製作部門。

矯野松進入美術組是他動畫繪畫長足進步的時期,美術組的組長是日本動畫專家持永只二,成員有趙明、勢滿雄等人。新中國成立後,矯野松隨製片廠美術組遷到上海,併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組工作。

1957年4月,製片廠美術組從上海電影製片廠分離出來,建立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矯野松在動畫部門,另外還有木偶和剪紙兩個部門。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後,製作了很多精品動畫片,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

矯野松先生的《小蝌蚪找媽媽》就是一部優秀影片,曾5次獲得國外大獎。矯野松先生用一生的追求,為我國動畫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矯野松退休後是退而不休,繼續從事著他酷愛一生的動畫事業。他的夫人韓素英也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藝術家,夫妻合作製作了好多優秀的動畫片,如《老鼠開會》《老虎學藝》等。

矯野松的《小蝌蚪找媽媽》《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上世紀60年代的作品,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依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現在也絲毫都不過時。

現在,這位我國動畫片的功臣,不幸駕鶴西去,是我國動畫藝術界的重大損失。矯老先生,一路走好!

大家看過矯野松先生的哪些動畫片,有哪些深刻印象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新編小蝌蚪找媽媽
    在一個氣候溫暖的夜晚,小蝌蚪的媽媽在一小小池塘裡產下蝌蚪寶寶們。小蝌蚪的媽媽用力產下最後一個蝌蚪寶寶後就去世了,離開了念念不舍的孩子們。帶著憂傷,帶著遺憾,在蝌蚪媽媽咽下氣後眼睛瞪得大大的、鼓鼓的怎麼也合不上眼。
  • 小蝌蚪找媽媽——來,展示
    小蝌蚪找媽媽—【聽】:點擊腳印發出「mom」讀音並且畫面隨著小蝌蚪向前的視線改變。小蝌蚪找媽媽—【認】:多次點擊青蛙媽媽找出「mom」,點擊一次畫面改變一次。小蝌蚪找媽媽—【說】:開口次數高達15次,拒絕啞巴英語。
  • 親子閱讀:小蝌蚪找媽媽
    小傢伙翻著那堆故事書,拿出一本,指著書說「呱呱,呱呱~」一看,原來是青蛙,哈哈…池塘裡,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遊來遊去,它們在幹嘛呀?哦,它們在找媽媽(小傢伙也跟著喊「媽媽,媽媽」)它們看到一隻鴨子(小傢伙指著鴨子就說「嘎嘎」)遊來了,就問:您是我們的媽媽嗎?鴨子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哦,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寬又大…」鴨子還沒說完,它們就遊走啦。
  • 小蝌蚪找媽媽(新篇)
    看下小蝌蚪的成長變化史一群小蝌蚪在池塘裡快活地遊來遊去,慢慢地它們紛紛長出了兩條後腿。當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的時候,就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裡?」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小蝌蚪遊哇遊,又長出兩條前腿。他們看見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裡遊,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
  • 《小蝌蚪找媽媽》課後習題講解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在學,講得是池塘裡的一群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因為青蛙媽媽生的寶寶並不是小青蛙,而是頂著個黑黑的大腦袋,拖著條細黑尾巴的小蝌蚪,所以它們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誤認鯰魚、烏龜為自己的媽媽。遊著遊著,它們慢慢長大,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尾巴也由變短到消失,最後也披上了一身漂亮的綠衣裳,鼓起一對大眼睛,仔細尋找害蟲,認真保護莊稼呢!課文比較長,生字、詞較多;加上青蛙從出生到長大的特殊性,成長順序也成了考察對象。
  • 「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拓展
    02,發現蝌蚪明白了青蛙呱呱叫的原因,我們又去湖邊尋找小蝌蚪。因為有水草的存在,湖邊還真有不少的小蝌蚪。看著成群結隊的小蝌蚪遊來遊去,恬恬興奮不已,跟發現新大陸似的。我趁機給恬恬進行科普,告訴她蝌蚪是青蛙的卵變的,青蛙媽媽產下卵,約4-5天後就會變成小蝌蚪。
  • 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語文上冊
    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它們都找到了誰?誰又為他們找媽媽提供了信息?它們最後找到媽媽了嗎?下面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一下這篇課文吧!方慧珍,編劇,1960年,參與編劇電影《小蝌蚪找媽媽》。本文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給它們的提示下,找到了自己的媽媽的過程,同時展現了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過程,巧妙地將做事要堅持不懈的科學道理蘊含在故事之中。
  • 中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熟悉故事內容,並能看圖複述故事。
  • 這一次,小蝌蚪不僅沒有找到媽媽還走丟了
    為確保「安全駕駛」,各位切記不可誤信電線桿上的男科小廣告,偷偷摸摸地尋找「名醫」。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講述小蝌蚪出生後到處找逛,最終找到媽媽的故事。但並不是所有「小蝌蚪」都那麼幸運的,有些就走丟了。湯主任!好大件事,一個都沒有「您看我的報告單,一個精子都沒有,怎麼回事!」
  • 根據課文改編的兒歌:《小蝌蚪找媽媽》
    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故事《 小蝌蚪找媽媽》春天來了,小草綠了,池塘裡的冰融化了。
  • 小蝌蚪找媽媽,竟出自大師之手?
    無論是看畫面中的小蝌蚪、青蛙、金魚、荷葉抑或是水波,都浸透出濃濃的水墨畫味道。這些靈動的水生物形象,是出自於哪裡呢?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中的小動物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形象!▲《小蝌蚪找媽媽》裡面的小雞停止片刻,細細回看,是不是便能看出點點齊白石筆下的痕跡?靈動活潑又栩栩如生,濃淡相宜又生動傳神。
  • 《小蝌蚪找媽媽》動畫設計矯野松離世 享年91歲
    原標題:《牧笛》《小蝌蚪找媽媽》動畫設計,美影導演矯野松去世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中國影協、上海影協會員,離休幹部矯野松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1月27日上午10時52分去世,享年91歲。因處於特殊時期,與家屬商量後決定推遲公告。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01——小蝌蚪找媽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 小蝌蚪找媽媽第一課時一三、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長長的尾巴,後來長出了兩條後腿,接著又長出了兩條前腿,不久尾巴變短了,尾巴不見了,變成了一隻真正的大青蛙了。1 小蝌蚪找媽媽一、把下列加點字的注音補充完整。二、根據拼音寫詞語。
  • 小蝌蚪找媽媽,看到烏龜它喊媽媽,烏龜笑道:孩子我不是你的媽媽
    雖然日本動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在全世界都少有對手,可是早期的國產動畫片並不比日本動畫差,比如本篇文章要分享的這部國產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日本動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不僅富有童趣,而且還蘊含著很多哲理。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被收錄進了小學語文課本當中,從而讓這則故事家喻戶曉。
  • 幼兒小班說課稿:《小蝌蚪找媽媽》
    我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美術活動《小蝌蚪找媽媽》。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教材之後,首先就會想到設計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為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手指點畫課。這個選擇首先來源於近十年的從教經驗,使我深刻體會到,美術教育對於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
  • 語文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預設:小蝌蚪)寫了小蝌蚪的一個什麼故事呢?(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你們知道「蝌蚪」是什麼嗎?2. 明確主要教學目標。導語: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蝌蚪是青蛙的幼體,相當於我們人類的嬰兒。那麼,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科學知識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藉助插圖了解了課文內容,就能知道了。
  • 風靡的教育漫畫《小蝌蚪找媽媽》
    這兩天,大家的朋友圈莫名其妙的被一組青蛙漫畫刷屏了,小蝌蚪和青蛙媽媽已經被玩壞…
  • 《牧笛》《小蝌蚪找媽媽》動畫設計,美影導演矯野松去世
    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中國影協、上海影協會員,離休幹部矯野松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1月27日上午10時52分去世,享年91歲。因處於特殊時期,與家屬商量後決定推遲公告。
  • 用故事代替說教:小蝌蚪找媽媽
    分享的第1356個故事 今天,明明就開始給孩子們講《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童書了,從大家都很熟悉的《小蝌蚪找媽媽》開始~ 《小蝌蚪找媽媽》被入選小學語文教材中 ,是小學生必讀課文,從明明那個年代起就有這篇課文了哦,所以明明看到這個繪本特別的親切~這是一個富有童趣的故事。
  • 《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蝌蚪找媽媽,奔走詢問忙。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畫意與詩情,三美此全具。——矛盾《小蝌蚪找媽媽》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可以說是中國的國民童話。目前,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第一課就是《小蝌蚪找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