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描繪麻江藍莓產業藍圖的巾幗創業能人——徐先群

2020-12-20 騰訊網

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宣傳片

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徐先群

徐家有女初成長

徐先群,女,布依族,1976年9月11日出生於美麗的麻江縣壩芒鄉樂坪村。

父母樸實勤勞,在村裡開一個榨菜籽油的小作坊,起早貪黑,製作出來的菜籽油質量好,香味純正,在當遠近聞名。

徐先群學習不是很好,初中畢業就回家幫父母的忙了。15歲的時候,開始挑近百斤的菜籽油到貴定縣、麻江縣各大小飯店銷售,人家看到小姑娘是農村的,怕油質量不好,許多老闆不敢用,聰明伶俐的徐先群先賒貨給那些餐館老闆,下一個星期,他們用完了, 再挑油來,結上一次的貨款。於是,樸實勤勞的徐先群在貴定、麻江等周邊打開了市場……

大山裡飛出的「金鳳凰」

1998年6月,徐先群踹著自己積攢的500元加上父母支持的1500元,從壩芒鄉樂坪村到麻江縣城創業,創辦了「盤江餐館」。由於經濟實惠、口味好,服務周到,生意火爆,食客如雲!2001年擴大規模創辦了「麻江縣盤江酒店」。一流的服務、優質的菜品、口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還多次被縣政府、縣委、黨政機關等單位評為:麻江縣重點保護單位、價格誠信單位、納稅大戶、先進工商戶、先進企業、餐飲業推薦單位等榮譽稱號,是《黔東南烹飪飯店行業協會》的會員單位。

一個農村女人白手起家創業成功,很多人只看到她光鮮的一面,又有多少人了解她創業背後的艱辛?每年年底,為了結帳,回籠資金,她一個單位、一家企業的跑,從早跑到晚,這家說領導不在,那家老闆說沒錢等一等,有的公司對她避而不見……說起催帳的艱辛和委屈,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當她到一家單位時,領導人竟然主動給她倒了一杯茶,那一刻讓她感動萬分,差點流淚,最後也很順利地結到了款。

2011年成立了「麻江縣苗嶺香食品有限公司」;2013「盤江酒店」升級為「麻江縣盤江餐飲有限公司」。

一場深刻的農村產業革命

2018年以來,麻江縣積極響應省委提出的「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號召,18年「專注」一顆莓,麻江成功為自己鍍上了「藍莓之鄉」的耀眼光環。麻藍莓種植面積達5.8萬畝,佔貴州種植總面積的一半以上,佔全國種植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覆蓋該縣7個鄉鎮,涉及46個村,近4000農戶。藍莓產量4000噸,年產值1.2億元。

有一天,徐先群一個朋友給她一瓶藍莓果汁飲料,讓她敏銳的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商機,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成就了她的夢想!

2018年5月徐先群創辦了「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美麗的麻江藍夢谷創建了自己的藍莓種植基地和生產廠房。目前旗下三家公司,主要以本地農產品加工為主,餐飲服務為輔,常年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主要措施,優先解決貧困戶就業,提供50餘個工作崗位,使用不同年齡段農民工,常年解決100餘人就業,其中,貧困人口就業30餘人,向農戶收購農產品藍莓、辣椒、紅蒜、油菜籽、生豬肉等1000餘噸。

不忘初心 回報家鄉

徐先群在黔東南州第九屆婦女代表大會代表、當選麻江縣政協「第十六屆「、「第十八屆」政協委員,先後多次被麻江縣委、縣政府、縣黨政機關評為「最美巾幗創業能人」,樂坪村第九屆「名譽主任」、蘭山村第十屆「名譽主任」,當選「縣工商聯合會第九屆副會長」。榮獲黔東南第二屆藍莓節藍莓釀酒大賽「藍莓紅酒狀元獎」、「藍莓泡酒榜眼獎」。這些年,徐先群名利雙收,卻不忘初心,依然保持農村人的樸實、善良、勤勞,多年來多次參與麻江縣「脫貧攻堅」大型公益募捐活動榮獲「捐贈證書」、參加扶貧助學,賑災募捐等公益事業。多年來資助麻江縣壩芒鄉10餘名貧困大學生入學,資助資金5萬餘元。

藍莓夢 致富夢

徐先群從一個農村女人,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和拼搏,成為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如今,公司「藍笑」品牌藍莓系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徐先群說:「我們生產的是健康安全的食品,我希望優質的「藍笑」藍莓系列產品,走進全國千家萬戶,讓老百姓都消費得起,吃得起,給老百姓帶來幸福、健康。我有一個夢想:希望麻江藍莓產業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更希望有一天,麻江藍莓產業通過我們麻江人的共同努力能夠走向世界。」

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簡 介

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於2018年5月註冊成立,總投資2300萬元,公司現有員工36人,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

公司產品以麻江優質有機藍莓鮮果、採用獨特的加工工藝製作,保留原生態營養成分、品質、口感得到了社會的好評,現有自主品——「藍笑」品牌,是廣大消費者放心食用的產品。

公司生產基地位於麻江縣藍夢谷景區,佔地50餘畝、主要生產經營藍莓系列產品,現有藍莓鮮果自動分選包裝線,藍莓鮮果速凍生產線,藍莓果汁、果乾、生產線,冷鏈物流中心。年加工藍莓產品2000餘噸,主要生產藍莓果汁、藍莓果醬、藍莓果脯、藍莓麵條等系列產品,是一家專業從事藍莓種植、收購、加工、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規模型綜合企業。

公司營銷模式以生態農產品線上+線下聯盟經營共享資源,達到公開化、共享化、平臺化、定製化品牌。以「創新、積極、高效、共贏」的核心文化理念,秉承「誠信鑄就品牌、品質贏得市場」的企業宗旨,致力於提供綠色、健康食品,深耕可循環的生態農業產業,共同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努力,推動企業向更高,更快,更強的方向發展, 歡迎廣大新老客戶攜手合作,共創雙贏。

公司藍莓基地

公司生產廠房

藍莓果汁-藍莓多

藍莓果乾

莓果

貴州麻江藍莓產業介紹

央視廣告精準扶貧-貴州麻江藍莓

「 詩情麻江·夢境田園」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邀您一起描繪藍莓產業發展「藍圖」,助力農村脫貧攻堅,攜手助推麻江藍莓產業走向全國、走出世界!

相關焦點

  • 物產中國·麻江藍莓|麻江人的嚴苛和勇於冒險
    澎湃新聞《物產中國》攝製組在採訪拍攝中,遇到了一群為追求藍莓口感和品質而努力的人。1999年,麻江縣人成功馴化了野生藍莓並引進外來品種,他們將荒山改造成梯田,將玉米改種成藍莓,直至今日,麻江堪稱中國南方最大的有機藍莓基地縣。「麻江民間藍莓第一人」王慶,見證和參與了麻江藍莓發展的全過程。
  • 菏澤:曹縣侯集回族鎮大力發展燈飾加工產業,帶領村民致富
    原標題:菏澤:曹縣侯集回族鎮大力發展燈飾加工產業,帶領村民致富齊魯晚報訊(記者 邢孟 通訊員 呂明磊)小小的燈泡,在漆黑的夜晚照亮了我們的生活,如今,這小小的燈泡成了曹縣侯集回族鎮村民們照亮致富路的指明燈,村民們正是靠著這小小的燈泡,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光明大道。
  • 麻江藍莓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簡析
    麻江藍莓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簡析 一、概況介紹 藍莓(Blueberry) 又稱藍漿果或越桔,屬杜鵑花科越桔屬落葉灌木型植物,是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適於在紅黃土壤上生長發育的經濟價值較高的新興優良果樹
  • 小藍莓串起鄉村振興夢
    如今的這些改變得益於楊豔春,她將藍莓種植產業引入白草村,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她發明的工業化生產藍莓醬製法及機械裝置榮獲兩項國家專利,她的藍莓基地集示範種植、聯產種植和農產品深加工、觀光、休閒、採摘、娛樂等為一體,為新沂農業增添了一張靚麗的名片。
  • 貴州藍莓基地:麻江藍莓的作用與功效
    一、麻江藍莓的介紹貴州藍莓種植基地的藍莓其作用與功效是什麼呢?麻江藍莓是什麼呢?藍莓(BlueBerry),又名越橘或藍漿果,為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多年生灌木型小漿果,是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適於在紅黃壤上生長、經濟價值較高的新興優良果樹。
  • 貴州麻江藍莓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 商業 - 大眾新聞網—大眾生活報...
    貴州麻江的藍莓生產數量大、品種豐富、質量高,產出藍莓既能夠直接作為水果食用,也能夠用於加工成果汁飲料、果酒、果醬,和其他產品形態。3.貴州麻江藍莓的開發利用情況貴州麻江藍莓深加工方面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一直受到各藍莓產品生產廠家和政府的重視。
  • 邵陽綏寧:小小藍莓果 喜成村民「脫貧致富果」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宋三龍 唐芳豔)2019年來,綏寧縣寨市苗族侗族鄉採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形式,投入資金150萬元,流轉村民土地近200畝發展藍莓產業,帶動貧困戶165戶500餘人,幫助村民實現租金、佣金雙收入,讓藍莓成為當地村民的「脫貧致富果」。
  • 播州區樂山鎮:外出能人帶著7000萬 回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
    但為了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他們又選擇再次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開闢新的致富之路。樂山鎮黨委書記倪曉雄介紹,為讓「城歸」回得來、留得下、幹得好,樂山鎮將返鄉創業人員納入招商引資範圍,並為他們提供便利,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落實對口幫扶計劃,將扶貧工作扶到關鍵處、扶在百姓中。
  • 「我的脫貧故事」發展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丨劍河縣南明鎮小湳村...
    就這樣通過帶領群眾買山賣木材,我收入人生的第一桶金,看著跟自己一起幹的群眾都高興的拿到錢,我很欣慰。經過兩年的奮鬥,我家終於在2016年實現了脫貧。  我時常在思考,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不應該只考慮自己,而應該多考慮群眾,我心裡萌生一個念頭,要帶領更多群眾脫貧致富。
  • 抖音直播、社區團購……麻江藍莓打響銷路預備戰
    四月底,烏卡坪生態藍莓園區內,寂靜無聲。漫山遍野的藍莓樹掛上了一顆顆綠色果實,等待著最後的成熟期。3萬多畝的生態藍莓園區,處於麻江藍莓核心種植區的中心。往年,這裡已經開始訂單不斷,如今受疫情影響,麻江藍莓還能東進廣上浙深,西守川黔渝嗎?
  • ...撐起產業扶貧半邊天 ---自治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朝東鎮塘源村...
    巾幗脫貧行動 撐起產業扶貧半邊天 -----自治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朝東鎮塘源村香芋種植基地) 2020-10-22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寧縣聚焦發展藍莓特色產業 小藍莓成為脫貧致富「金果果」
    懷寧縣聚焦發展藍莓特色產業 小藍莓成為脫貧致富「金果果」 2020-12-17 10:52:4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木耳大王」趙海柱帶領千餘人脫貧致富
    □本報記者 崔虹 實習生 李一寧 劉宇涵    多年來,他依靠科技,示範推廣黑木耳種植,帶領村民靠發展食用菌致富;他竭盡所能、造福農民,使平山縣成為河北省有名的黑木耳種植縣,大量農民都逐步走上了依靠種植黑木耳脫貧致富的道路。
  • 能人回鄉先行者、龍潭寺村支書姚峰:返鄉創業帶民致富 村建扶貧兩手抓
    2018年,省人大副主任、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在紅安縣參觀瑞灃合作社紅安苕基地時,姚峰介紹了合作社土地流轉、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情況,劉雪榮稱讚姚峰:「這就是能人回鄉、產業扶貧的好典型!」劉雪榮書記強調,產業扶貧是提高扶貧質量的根本之策,全市上下要像招商引資一樣,招引一批能人回鄉投資興業,在脫貧攻堅中產生「頭雁效應」,達到「孵化」一批企業、帶富一方群眾的效果。而姚峰,就是能人回鄉的先行者。
  • 羅家灣有個能人羅繼軍 要把家鄉建成「世外桃園」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強灣鄉白崖子村黨支部副書記羅繼軍,早年外出打拼,是聞名鄉鄰的致富能人。2007年回到老家白崖子村羅家灣創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村裡的鹽鹼地種不出糧食,村民們都出去打工謀生。」
  • 慶城「巾幗脫貧行動」助力貧困婦女脫貧致富
    慶城 「巾幗脫貧行動」助力貧困婦女脫貧致富 2020-11-26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嵩縣一對夫婦返鄉創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日前,在嵩縣大章鎮創業孵化園洛陽森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無菌淨化生產車間裡,工人們身穿標準化防護工作服,正在趕製醫療器械產品。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近進廠務工賺錢脫貧致富。工人們正在無菌車間生產醫療用品  日前,在嵩縣大章鎮創業孵化園洛陽森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無菌淨化生產車間裡,工人們身穿標準化防護工作服
  • 池州:小木耳成村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盛立新口中說的隊長就是小孬子家庭農場的負責人——鄧坤勝,2018年被村民推選為路南村民組組長,前幾年他一直在外從事運輸生意,看到別人發展食用菌種植紅紅火火,便也萌生了種植黑木耳的想法。這樣不僅能自我創收,還能帶動村村民就業增收,何樂而不為呢?」說幹就幹,2016年10月,鄧坤勝創辦了小孬子家庭農場,出資50餘萬元購置了最新的生產設備,建起了五座陽光大棚。幾年來,他的農場收入不斷增長。「現在一年能培育20萬袋左右的菌袋,年產幹木耳約4萬斤,年收入近百萬」,鄧坤勝拿著精美的木耳包裝袋興高採烈地說道。
  • 「致富能人」引領脫貧路 深圳海關推進河源扶貧產業開發
    來源:經濟日報「發展產業,既要找對路子,關鍵還要找準人。我們在聯和村落地了4個農業項目,每個項目都物色了村裡的脫貧致富能人來負責落地。」深圳海關駐河源市紫金縣敬梓鎮聯和村幹部薛博文說道。「一個好的致富帶頭人,可以搞活一個產業,輻射一片地方發展,帶動一批人脫貧致富。」深圳海關充分發揮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努力讓當地擺脫產業空心化的貧困境地,帶領貧困戶奔上脫貧致富的小康路。廖金山就是薛博文口中的「能人」,早年曾在深圳打拼,後來回到村裡發展。
  • 【榜樣在身邊】巾幗創業展英姿 鏗鏘玫瑰別樣紅 —— 記甘肅省勞動...
    【榜樣在身邊】巾幗創業展英姿 鏗鏘玫瑰別樣紅 —— 記甘肅省勞動模範王玉紅 2020-12-09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