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部!對付醫鬧、暴力傷醫有招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全國首部!對付醫鬧、暴力傷醫有招了

2020-12-30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市政府新聞辦30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司法局副局長羅培新介紹了最新出臺的《上海市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障辦法》相關情況。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張梅興、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進、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副總隊長單雪偉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辦法》制定的背景和意義

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上海廣大醫療衛生人員積極響應號召,挺身而出、勇於擔當,舍小家、顧大家,不避艱險,「逆行」奔赴危難,充分展現了醫者仁心、懸壺濟世的責任擔當。為提升醫護人員權益保護的法治化水平,充分發揮法治在維護醫護人員權益、促進醫患關係和諧、推進本市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保護人民健康,今年三月份以來,經市政府同意,市司法局會同市衛健委、公安局、發改委、教委、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醫保局,以及市法學會、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律典智庫等,組成專班推動《辦法》立法工作。

自《辦法》立項以來,通過多種方式廣泛深入聽取了一線醫療衛生人員、醫療衛生機構、社會公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關中央部委、本市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組織召開了多場座談會、讀稿會、論證會,結合各方意見反覆修改完善,幾易其稿,形成了《辦法(草案)》。依照立法程序,《辦法(草案)》於11月30日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今天,《辦法》正式發布,並將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成為全國首部該領域的省級政府規章。

《辦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將成為加強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護的務實舉措。我國相關法律對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護有所規定,如《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57條分別用三款規定「全社會應當關心、尊重醫療衛生人員」「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國家採取措施,保障醫療衛生人員執業環境」。但上述條款較為原則。《辦法》將涉及到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障的內容逐條寫實寫細,落實主體責任,務求實用。

二是將促進醫患關係和諧。從全國來看,近年來醫鬧、暴力傷醫現象和醫患糾紛仍不時發生。從本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統計數據來看,上海傷醫案件雖然相對而言比較少,但醫患糾紛卻不在少數,妨礙了正常醫療秩序,減損了廣大患者就醫權益。《辦法》通過創新制度設計,建立失信行為聯動懲戒等機制,能夠從源頭預防和減少醫鬧和暴力傷醫事件,促進醫患關係和諧。

三是將為推進本市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推進本市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穩定的醫療衛生人員隊伍。目前,醫療衛生人員隊伍人才流失的現象客觀存在,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於法律對醫療衛生人員的保護還不夠到位。《辦法》系統保護醫療衛生人員權益,有助於安醫、穩醫,使廣大醫療衛生人員積極投身醫療衛生事業,從而推進本市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

《辦法》包括總則、職業權益保障、執業環境保障、涉醫失信行為的信用懲戒、附則等共5章42條。

第一章、明確總體要求

一是明確目的依據,《辦法》主要是為了充分保障醫療衛生人員合法權益,加強醫療衛生人員隊伍建設,保護人民健康,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二是明確適用範圍,本市醫療衛生人員與履職相關的權益保障適用本辦法,同時列舉了醫療衛生人員和醫療衛生機構的範圍;三是規定了政府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的義務和相關部門職責,共同做好權益保障工作;四是將上位法中規定的醫療衛生機構義務進一步明確;五是規定了加強宣傳教育和公益支持的相關內容。

第二章、細化醫療衛生人員職業權益保障

醫療衛生人員的工作具有風險大、任務重等特點,對此,在現有職業權益保障相關規定的基礎上,作了五方面細化:一是細化了醫療衛生機構、相關部門在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感染控制管理等方面的責任;二是針對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明確了醫療衛生人員向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提出建議以及免責的權利,明確了接受人員派遣時的權利;三是明確相關單位應當保障其休息休假時間和心理健康,落實其在薪酬待遇和補助補貼、教育和發展、職稱評定等方面的權利;四是針對作出特殊貢獻的醫療衛生人員,明確了其應有的待遇;五是明確了要對醫療衛生人員開展信用激勵,鼓勵社會提供關愛服務和公共法律服務。

第三章、創新醫療衛生人員執業環境保障

圍繞為醫療衛生人員營造安全執業環境這一目標,作了五方面規定:一是賦予醫療衛生機構一定的安全管理自主權限。通過建立相關制度等,發揮其維護自身秩序的能動作用;規定醫療衛生機構可自行決定是否實施安檢,進入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應當配合安檢;二是加強源頭治理,推動醫患糾紛化解,建立完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等;三是明確針對醫療衛生人員的禁止行為,將侵害醫療衛生人員權益的行為歸納為七個方面,明確予以禁止;四是明確了實施禁止行為的法律責任,有針對性地重申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相關規定,以為啟動後續的信用懲戒提供基礎;五是明確了醫療衛生人員迴避診療的權利。同時還留出司法保護制度接口,醫療衛生人員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禁令。

第四章、加大涉醫失信行為的信用懲戒

依據國家和本市社會信用相關規定,引入信用懲戒制度並構建懲戒閉環機制。一是明確本市建立廣泛的涉醫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相關行政處罰和刑事追責信息依法及時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二是對失信行為進行分級,根據行為相應處罰措施的輕重程度,對於一般、嚴重失信主體規定了不同烈度的懲戒措施;三是明確了聯合懲戒的信息通報制度,相關信息同步推送醫療衛生機構,提醒醫療衛生機構提前預防。

第五章、附則

本章主要是規定了參照適用《辦法》的人群範圍和施行日期。積極回應訴求,將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及保障人員,在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培訓、實習的相關人員工作過程中的權益保障,都納入了《辦法》的適用範圍。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上海市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障辦法》全文。

資料:上海發布

原標題:《全國首部!對付醫鬧、暴力傷醫有招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球防「醫鬧」:英國暴力傷醫刑期延長,俄羅斯為醫生配備電擊器...
    每經編輯:馬原1丨全球防「醫鬧」:英國暴力傷醫刑期延長 俄羅斯為醫生配備電擊器央視新聞29日消息,暴力傷醫事件是一個全球性的痛點,對此,世界各國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2019年10月,英國政府引入國民健康保險制度減少暴力策略,該策略要求醫療機構加強員工在處理暴力事件時的預警訓練;同時,要求提高醫療暴力事件的曝光度。另外,對醫療服務人員施暴的最高刑罰也從6個月增加到一年。美國衛生保健系統制定了安全措施以加強醫院的安保,要求醫院配備金屬探測器和武裝警衛,人們進入醫院前需要先通過安檢。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對擔架上的病人也要使用金屬探測器。
  • 首部衛生健康「基本法」6月1日施行,醫護人員有哪些利好?
    針對「醫鬧」事件屢禁不止,在該《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將醫院定義為公共場所,在公共場所傷害醫務人員,法律要依法嚴厲打擊。並作出明確規定,全社會應當關心、尊重醫療衛生人員,維護良好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秩序,共同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首部衛生健康法即將實施這部法律對於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 國家立法嚴懲辱醫傷醫!依法制暴捍衛天理公義守護世道人心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源:新華社當下社會,「醫鬧」、暴力傷醫事件一直牽動人心。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有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過醫患衝突事件,超三成的醫生有被患者暴力對待的經歷。
  • 拒絕暴力傷醫,平安「醫生」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會有質疑或者是尋求真相的聲音……有媒體質疑民航總醫院為孫文斌母親減免費用,院方已澄清闢謠。接下來主要的議題,還是如何把醫生的安全係數提高,怎樣才能更有效的預防和消除暴力傷醫的事件不再發生。使得像楊文等等許多被傷害的義務工作者們,把一生的救命所學,白白的犧牲掉。也是社會的一大損失!
  • 武漢和日本醫生被刺,醫鬧傷害的是每一個中國人
    頻繁的暴力傷醫事件不僅傷害著醫生,還在傷害著更多的患者。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中國的醫患關係一直在惡化。根據央視《新聞1+1》欄目報導,2010年全國共發生醫鬧事件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從全國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來看亦是如此,從2006年到2016年,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數量多了一倍。在診療人次增加同時,醫療糾紛也越來越多。
  • 全球防「醫鬧」:英國暴力傷醫刑期延長 俄羅斯為醫生配備電擊器
    央視網消息:暴力傷醫事件是一個全球性的痛點,對此,世界各國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英國:暴力傷醫者監禁刑期將延長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已經推行了70多年,但近幾年來,暴力傷醫事件的數量開始增加。在最新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員工年度調查中,從2018年開始,14.5%的醫務人員說他們經歷過來自病人、病人家屬或公眾的身體暴力。2019年10月,英國政府引入國民健康保險制度減少暴力策略,該策略要求醫療機構加強員工在處理暴力事件時的預警訓練;同時,要求提高醫療暴力事件的曝光度。另外,對醫療服務人員施暴的最高刑罰也從6個月增加到一年。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醫鬧之痛有了"新處方"
    醫鬧之痛有了「新處方」  近年來,暴力傷醫、殺醫案件屢見報端。2019年12月24日,民航總醫院值班醫生楊文被患者家屬殺害。  如何緩解醫患矛盾,讓醫鬧悲劇不再上演?  「民法典有利於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務人員所享有的生命健康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都被納入到民法典的保護中。」
  • 歷經14次醫暴 看這家醫院如何反擊「醫鬧」
    深圳兒童醫院以「醫院暴力零容忍」聞名業界,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在最初和「醫鬧」過招的日子裡,醫院也處於「挨打」局面。6月23日,被譽為「史上最硬氣醫院領導"的深圳兒童醫院副院長麻曉鵬,在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大會之"醫警真誠對話"分論壇中,首次完整講述過去幾年,醫院是如何在一次次和醫鬧鬥智鬥勇中成長起來的。
  • 醫鬧將被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以後買保險費率上浮
    近來,不少地方都發生過醫鬧事件。涉醫犯罪多發,由此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成為擾亂正常社會秩序的頑疾。  為了維護醫療機構正常醫療秩序,目前各地按照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部署,嚴懲傷醫、醫鬧行為出臺「組合拳」,要將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同時,各地也逐步明確,不能花錢買平安,妥協換和諧。
  • 對「傷醫」惡徒:英國監禁刑期加倍 俄醫生配電擊器
    2009年修正的《刑事司法與移民法》中增設了國民健康服務機構內滋擾行為罪,法律規定,任何個人在醫療場所實施暴力傷醫行為都將導致1000英鎊以上的罰金和相比普通暴力行為更長時間的自由刑,醫務人員有權驅趕鬧事人員。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醫鬧之痛有了「新處方」_正義網
    醫鬧之痛有了「新處方」近年來,暴力傷醫、殺醫案件屢見報端。2019年12月24日,民航總醫院值班醫生楊文被患者家屬殺害。時隔不到一個月,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被患者砍成重傷。如何緩解醫患矛盾,讓醫鬧悲劇不再上演? 「民法典有利於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務人員所享有的生命健康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都被納入到民法典的保護中。」
  • 又一暴力傷醫!廣州男子持水果刀連傷2名醫生
    ,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當時很多網友紛紛站出來抨擊暴力傷醫行為,並用語言和行動對受傷醫生表達關心與支持。小編立即在網上輸入「暴力傷醫」這個關鍵詞,密密麻麻彈出來好幾條傷醫新聞事件…… 由此可見,暴力傷醫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個別現象,而且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發生頻率有上升趨勢!如果我們不能對此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任之發展,後果將不堪設想。
  • 當醫鬧比比皆是,比給孩子看病更可怕的,是兒科醫生在消失
    根據《中國醫生執業狀況白皮書》的數據,截止2018年1月9日,中國有66%的醫師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醫患衝突,其中經歷過語言暴力的佔51%,我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都要發生27起暴力傷醫事件。在兒科,這種現象尤甚。在兒科,是打針都有可能遭受醫療暴力的。
  • 民法典解決醫鬧之痛有「新處方」
    近年來,暴力傷醫、殺醫案件屢見報端。2019年12月24日,民航總醫院值班醫生楊文被患者家屬殺害。時隔不到一個月,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被患者砍成重傷。如何緩解醫患矛盾,讓醫鬧悲劇不再上演?「醫鬧行為嚴重妨礙了醫療秩序,侵害了醫護人員身心健康,違反了上述條款的規定,輕者,將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重者,則可能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尋釁滋事罪或者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巢湖:拒絕暴力傷醫,還醫院一片淨土
    毫無戒備,醫生被暴力毆打護士一邊積極進行剖宮產術前準備工作,另一邊丁醫生與家屬談話籤署術前知情同意書,當被告知孕婦病情嚴重時,家屬拒絕籤字,還辱罵醫務人員推卸責任。敬佑生命,拒絕暴力傷醫「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是黨中央國務院對醫療行業的高度肯定和評價,為了弘揚上述精神,「中國醫師節」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法定節日。在這種背景下,逆流而動的行為仍有發生。
  • 緩解醫患矛盾,民法典給「醫鬧之痛」開出新處方
    近年來,暴力傷醫、殺醫案件屢見報端。2019年12月24日,民航總醫院值班醫生楊文被患者家屬殺害。時隔不到一個月,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被患者砍傷。如何緩解醫患矛盾,讓醫鬧悲劇不再上演?「醫鬧行為嚴重妨礙了醫療秩序,侵害了醫護人員身心健康,違反了上述條款的規定,輕者,將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重者,則可能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尋釁滋事罪或者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美國的醫鬧是一種「文鬧」,尋求法律與保險公司解決醫患矛盾!
    發達國家美國依然存在醫患糾紛的「醫鬧」,但是在醫患糾紛中都會平衡醫院、醫生與患者的利益。這一種鬧不是武鬧,是一種文鬧!在這裡,說一起前幾年報紙刊登的國內病人家屬在美國某家醫院的醫鬧事件。當時,國內家長在美國某一家醫院裡為孩子治病,由於不滿意醫生的做法,就在急診室撒野,醫院立即報警。
  • 朝陽醫院再現暴力傷醫事件:文明之恥,社會之傷!
    1月20日下午1:55左右,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共有三名醫護人員被砍傷,另有一位患者受傷,其中一名陶姓醫生受傷嚴重,後腦勺胳膊多處被砍傷。目前傷人者已被警方控制。距離民航總醫院殺醫案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嚴重的暴力傷醫事件再次出現,既傷害了醫務人員的感情,也令社會各界深感憂慮。
  • 醫鬧不是小事,依法應當嚴懲
    雖然,每次發生傷醫、辱醫等醫鬧事件後,各級部門、各方輿論都會站出來對事件表態,聲明譴責惡行。但問題是案件過後,常常又頑疾再現,造成醫生傷亡的惡性事件仍時有發生。這次北大醫院的事件只不過是醫患傷口上再次滴下的一滴血罷了。自古以來,醫生是個被人特別尊崇的行業,這從「大夫」一詞的稱謂可見一般。
  • 緩解醫患矛盾,民法典給「醫鬧之痛」開出新處方|民法典與百姓生活
    近年來,暴力傷醫、殺醫案件屢見報端。2019年12月24日,民航總醫院值班醫生楊文被患者家屬殺害。時隔不到一個月,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被患者砍傷。如何緩解醫患矛盾,讓醫鬧悲劇不再上演?「醫鬧行為嚴重妨礙了醫療秩序,侵害了醫護人員身心健康,違反了上述條款的規定,輕者,將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重者,則可能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尋釁滋事罪或者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