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快到預產期的時候,最糾結的就是寶寶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比較好。
要知道足月的寶寶,一般頭圍在34釐米左右,體重在2.9千克-3.4千克,身長在50釐米左右。要想從孕媽媽的狹窄的產道中順利出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190後寶媽盲目堅持順產,寶寶出生成腦癱
前段時間,老公的一個朋友生寶寶,本來是去朋友家祝賀的。但老公回來情緒很低落,詢問原因,原來是寶寶得了腦癱。
朋友的妻子是個90後,一直是一個比較有主見的人,孕期的時候碰過幾次面。她一直在強調自己的寶寶一定要順產。
聽說產前檢查的時候,因為胎兒過大,醫生建議她剖腹產。沒想到她臨產的時候,不顧醫生的意見,一味的堅持順產,導致寶寶在出生的過程中,由於缺氧過度成為了腦癱寶寶。
一家人在滿心歡喜的期待寶寶的降生,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真是沒法高興起來。忍不住為孩子和這個家庭感到惋惜。
要以寶寶和孕媽的健康為第一要素,生產的時候還是要聽取醫生的專業意見,不要自己盲目堅持,以免造成悲劇。
順產不是想順就順的,需要各項檢查數據都符合,醫生才會建議順產的。如果條件不達標,處於生命安全的考慮,醫生也會建議孕媽媽選擇剖腹產。
02影響順產的「四要素」缺一不可
1)產道骨盆達標
產道是胎兒順產的「必經之路」,產道達標,寶寶的順產才會更順利。
產道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軟產道,一部分是骨產道。
軟產道包括子宮、子宮口、YD、外陰等,軟產道若出現有腫瘤阻擋、YD橫隔、YD縱隔等問題以及子宮頸口擴張受阻時,都會導致分娩受阻,甚至導致難產。
骨產道是指真骨盆,是產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胎兒的順利分娩有著密切的關係。當女性站立時,骨盆入口與地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稱之為骨盆傾角,一般為60度,如果傾斜角度過大,會影響胎兒順產時胎頭的銜接。
2)胎兒的大小以及胎位
除了孕媽媽的產道條件之外,胎兒的各項指數也對順產有著很大的影響。
① 胎兒的體重
通常胎兒的體重在3.5kg以下的寶寶,順產的機率會更大一些。如果胎兒的體重達到了4kg以上,醫生出於安全考慮會建議孕媽媽選擇剖腹產,考慮到胎兒過大,順利通過產道的機率會隨之降低。
在醫學上,胎兒的體重超過4kg被定義為巨大兒,會增加順產的風險。所以,孕媽媽如果想要寶寶順產,孕期控制好體重是很重要的。
好朋友小姜,在32周產檢的時候,醫生預估寶寶出生時的體重會達到8斤,她一直想要順產,醫生就建議她臨產前要控制體重。
最後,寶寶出生的時候體重達到了9斤2兩,還是選擇了剖腹產。
② 胎位
孕媽媽想要順產,還需要胎兒的配合。一般在孕期32周之後,寶寶就有隨時入盆待產的可能。入盆時的胎位,直接影響到孕媽媽的生產方式。
常見的胎位有三種:頭位、臀位和橫位。
我們常說的「胎位正」,是指胎兒入盆的時候頭部朝下,雙腿蜷縮,雙手抱於胸前。這樣的胎位順產的機率更大一些。
橫位是指胎兒橫在孕媽肚子裡,如果生產的時候可能是手或者肩部先露出來,順產的風險相對較大,一般會被建議剖宮產手術;
臀位分為單臀位和腹臀位。單臀位的體位是寶寶雙腿朝上於身體摺疊,臀部朝下;腹臀位的胎兒類似跪坐在孕媽媽肚子裡的體位,腳和臀部在最下面。這兩種胎位也有順產的可能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聽取醫生的建議。
3)孕媽媽的體力
想要順產的孕媽媽體力一定不能太差,順產的實際比較長,從陣痛到寶寶出生,十幾個小時都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對於孕媽媽的體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消耗。
這也是為什麼孕期會建議孕媽媽適當鍛鍊原因了,增加肌肉的力量,在生產的時候會有很大幫助。、
孕媽媽在生產的過程中通過子宮收縮、腹壓的產力來克服生產中的種種難題,達到順利生產的目的。
有些產婦比較怕疼,剛開始陣痛的時候就開始大喊大叫,這是不提倡的,會耗費很多體力,容易造成生產時力量不足的問題。
4)產婦的心態
想要順產心態很重要。陣痛開始的時候,需要產婦冷靜理智。
曾經看到一個「佛系」寶媽,分享自己的生產經歷。下午3點鐘開始陣痛,老公比她還著急,想要請假送她去醫院,她淡定的讓老公下班再回來。
老公趕回來之後,她還安慰老公不要慌,等著他吃完飯才一道去的醫院,到了醫院沒兩個小時就生完了。
所以陣痛來臨的時候,心態好,保持理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
糖果愛嘮叨
孕媽媽可以對照一下,以上四點中了幾點,要是全中的話順產的可能性更大哦!
糖果互動:可以分享一下你的順產經歷嗎?從陣痛到寶寶出生經歷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