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是來自道德經的。也是我們經常在辦公室能看到的,不過很多人只是嘴裡在讀著,具體是什麼意思,他們有誰願意去深究呢?
孔子找老子問道,老子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固幾於道」。老子認為最佳的善就應該像水那樣。水滋潤萬物而從未計較什麼。即使水經歷過各種環境,他依然是水,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只是我們人呢,有幾人會有這樣的覺悟呢?
所以,企業家也好,管理者也罷,辦公室是掛著「上善若水」的字畫。只是掛在嘴裡,哪裡往心去呢。「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你有多少心思考慮員工的利益呢?
我也喜歡老子談水的哲學思維,身邊也有很多喜歡談水哲學的「朋友」。
「處眾人之所惡」,包容一切,他們認為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就要有這種低調務實的精神。就像馬雲一樣,願意退下位來。能「居下地」是一個很高的覺悟,畢竟我們一輩子都被權欲牽著鼻子走,能在高位退下來,是需要很大的決心的,特別是一些有夢的企業家,就更難放下手中的權杖了。
同樣對水有著深刻理解的還有松下幸之助先生,松下公司的logo,他提出的自來水哲學之道,也是現在管理教材啊。
松下先生說:「如果一切東西都像自來水一樣,能夠隨便取用的話,社會上的情形就將完全改變了。」這也是松下先生經營思想的精華之一。
松下幸之助說:「水雖然是有價的,可是一旦處處可見,價值也就幾乎為零了。如果大量生產這些物品,其價格也會相當低。我們的任務就是製造像自來水一樣多的電器,這是我們的生產使命,儘管實際上不容易辦到,但我仍要盡力使物品的價格降到最便宜的水準。」
沒有足夠的社會責任感是很難有這樣的覺悟的,松下先生希望企業可以給社會提供足夠的支持,像自來水一般,為人們的日常而服務。企業的價值是為人們服務的,水潤萬物而無聲,不也是表達這個意思嗎。我們國內也有很多的企業抱有這樣責任感,比如阿里,「讓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同樣有著偉大的根部啊。
我們也看到不少的企業,他們也希望為社會做些什麼,為民眾做點什麼。比如共享單車系類,只是在經營的道路上迷路了,最後也折戟罷了。
而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他們更願意把社會責任扛上身,負重而行,這次疫情,我們就能看到很多了不起的企業家,他們做的一些行為也足夠我們好好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