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樂福應凱:新業態與電商轉型經驗分享
4月9日上午,家樂福中國區新業態全國電商總負責人應凱作為當天首位演講嘉賓跟大家分享和探討了家樂福作為一家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的轉型歷程。開展新業務項目是大勢所趨中國網際網路迅速普及,線上消費是必然趨勢。家樂福誕生於1959年,是歐洲第一,全球第二個跨國零售企業。
-
永輝、家樂福、物美、大潤發等超市電商評測
實體商超受到的電商衝擊,看上去仍然沒有得到緩衝。根據消費者市場研究機構凱度諮詢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包括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在內的實體零售店,增幅僅為 0.3%。但這些超市品牌的電商現在到底做得怎麼樣了?從前端到售後,體驗如何?它們有可能吸引消費者放棄天貓京東而使用自家電商嗎?我們主要評測了大潤發、家樂福、永輝、百聯、物美這五家。根據凱度諮詢最新的數據,大潤發以 6.5% 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一,家樂福市場份額為 3.1%,排在第四,永輝(2.9%)和百聯(2.8%)幾乎是並列第五,跟隨其後的物美為 1.7%。
-
家樂福的「救贖」:引進騰訊永輝 發力電商生鮮
而對於和騰訊達成的合作協議,家樂福方面表示,「騰訊將在家樂福生態圈內進一步發展其社交平臺所提供的零售服務、推廣微信的使用與微信支付、雲計算等服務。」家樂福稱,擬議合作範圍包括以下主要領域:數據、智慧零售、行動支付、店內體驗和數據分析。電商不止是家樂福在中國所試圖採取的轉型策略。
-
世界零售巨頭家樂福 正在借中國網際網路技術轉型
據AdWeek報導,世界第二大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家樂福發布公告稱,該集團目前在華共開設了16000家大賣場,其中有超過250家面臨著倒閉的風險,這一數字在工會中嫌棄了熱議,家樂福站在了轉型的十字路口。有高管一針見血的指出,這些面臨倒閉的賣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吸引力明顯不足。
-
消費疲弱謀轉型 家樂福在滬試水24小時營業
隨著消費升級,運營成本提升,以及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消費者心中的消費「天平」已經逐漸朝著電商渠道傾斜,傳統零售業如何在電商的衝擊下謀求轉型,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
超市巨頭加碼中國電商市場 家樂福線上業務版圖擴大
家樂福中國線上業務版圖擴大全球超市巨頭不斷加碼中國電商市場。與沃爾瑪、永旺牽手京東,大潤發收歸阿里不一樣,法國超市集團家樂福走的是自建網上商城、APP電商平臺路線,繼2015年在上海首先落地後,版圖不斷擴大,近日廣州、海口、東莞入口正式上線,其線上業務已拓展至全國18個城市。
-
麥德龍、家樂福……超市巨頭紛紛敗走中國,被電商打敗?
家樂福於1995年率先進入,隨後在1996年,萬客隆、麥德龍、沃爾瑪相繼殺入,在1997年,又迎來了易初蓮花、好又多。彼時,中國本土還沒有形成規模的連鎖超市巨頭,它們進入的時機非常好。進入新世紀後,外資巨頭憑藉著經驗與資本雙重優勢,強勢擴張,門店數量持續上漲,沃爾瑪和家樂福在2003年只有33家、41家門店,到2010年,沃爾瑪擴張到219家,家樂福增長到182家。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製圖:甲方研究社 數據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蘇寧成為家樂福中國的大股東,背後其實折射出的是大型外資商超在中國的變化,從20多年前開始布局到逐步撤出,到只剩下沃爾瑪、家樂福,再到如今交出了控制權。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零售業實現了落後、學習、直至現今引領的進程,中國的零售業態創新甚至成為全球商業的創新亮點之一,帶動零售業的轉型升級、數據驅動、跨界融合、價值重塑。01 從「自選商場」到「超級市場」如今,當年看到街邊林立的商場超市,根本不會有任何異樣的感覺。
-
家樂福網上商城加入雙十一電商大派對
大戰未臨,硝煙四起,網際網路電商巨頭各顯其能。作為歐洲第一大零售商家樂福在中國的電商品牌,家樂福網上商城也加入了雙十一電商大派對,支持購物卡線上直接支付,推出「家樂福20周年慶」系列活動,一系列舉措回饋消費者。
-
「放棄」家樂福,永輝超市能否打破電商包圍圈
6月24日晚間,永輝超市發布關於終止擬對外投資的公告,而永輝超市終止投資的對象,正是日前被蘇寧易購「截胡」的家樂福中國。早在去年1月下旬,永輝超市、騰訊、家樂福三方曾聯合宣布達成關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投資意向書,無奈在一年半後,家樂福中國最終「改嫁」給了蘇寧易購。
-
超市可用微信買單廣州深圳家樂福首批接入
原標題:超市可用微信買單廣州深圳家樂福首批接入 羊城晚報訊 記者王磊攝影報導小長假剛結束,也許你對超市排隊買單還記憶猶新:現金要找零,刷卡要籤字,遇上零錢不足,卡機故障,這些流程都要消耗不少時間。
-
專訪蘇寧荊偉:家樂福中國數位化轉型的「蝶變」之路
有分析人士表示,疫情必將倒逼中國企業整體加速數位化轉型,同時也加深了大眾對數位化、高質量發展的認知和體驗,進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躍入新的發展階段。通過上述數位化轉型的三個階段,家樂福中國完成了門店以及近場、中場的全渠道運營,通過與蘇寧大快消體系的整合,使得家樂福中國的商品與供應鏈能力在遠場能夠發揮更好的協同效應。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7月,家樂福中國到家業務用戶量同比增長近6倍,銷售同比增長570%。蘇寧易購2020年度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家樂福中國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
-
家樂福牽手京東到家加碼數位化轉型 年內覆蓋31城近200家門店
法國零售業巨頭家樂福近年來在全球秉承「多業態、多渠道、多平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夯實線下業務的同時,也在持續加力擴充電商版圖,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近日,家樂福(中國)與國內領先的無界零售即時消費平臺京東到家達成強強合作,年內將有近200家家樂福門店入駐京東到家。截至9月底已有158家家樂福門店上線京東到家,覆蓋全國31個主要城市。
-
家樂福業績好轉 未來走「超市+電商+便利店」模式
日前,家樂福發布2016財年三季度財報,Q3可比銷售額增長3.2%,至218億歐元,前三季度的這一數字增長3%,超出分析師預期。歐洲市場為家樂福貢獻了整體收入的73%。本土法國市場依然是它最大的單體市場,Q3銷售額達102億歐元,佔比近47%,但只微弱增長1.2%,主要受超市和便利店拉動。
-
京東到家牽手家樂福全國200家門店,京東無界零售再添籌碼!
年初1月23日,家樂福還爆出在法國總部大裁員的消息,而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其業績不佳的情況。家樂福在2001年曾是全球第二大連鎖超市集團,如今已經跌落至第九位,而在中國市場,家樂福還受到了沃爾瑪等競爭對手,作為傳統零售巨頭企業,家樂福感受到了網際網路電商帶來的衝擊。經營模式備受考驗,家樂福宣布開始進行數位化轉型,發布「家樂福2022計劃」 ,將經營重心轉向電子商務和有機產品。
-
詳解家樂福中國的轉型之路:多渠道 多業態
聯商網消息:2015年,以大型超市、百貨為主的實體店仍然遭遇業績和利潤的雙雙下滑。國家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9月份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僅為4.6%。截至11月17日,統計的76家零售業上市公司發布的2015年三季度報顯示,六成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且至今沒有好轉跡象。百貨業繼續成為重災區。
-
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永輝……零售商2019年的大調整!
01沃爾瑪加速轉型,2019年繼續深化電商服務過去幾年,沃爾瑪在全球已經完成很多全渠道嘗試和探索,正在進行快速轉型。03家樂福:「家樂福2022」轉型計劃今年1月23日,家樂福在官網發布「家樂福2022」轉型計劃,將集團發展目標定位為世界糧食轉型的領導者。
-
微信支付、家樂福聯手推「智慧超市」
5月5日,「家樂福中國與微信支付 O2O戰略合作發布會」在深圳舉辦。在會議上,家樂福中國方面宣布,廣州、深圳的13家門店將首批接入微信支付,這意味著家樂福中國將正式啟動「智慧超市」模式。過去,用戶找卡、等待店員刷卡、籤字確認往往需要1分鐘左右,現金找零遇上櫃檯零錢不足則要耗時更久。現在,在家樂福的智慧超市裡,用戶購物完成時,點擊微信「錢包」裡的「刷卡」功能,微信將自動生成一個條形碼和二維碼,店員掃描之後,即可進行微信支付。用戶3秒左右就可拿起商品走人,不僅減少了用戶等待時間,也非常有助於超市運營效率的提升。
-
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相繼停業 小業態成零售轉型新路
近年來,實體零售業經濟受電商等衝擊經濟持續低迷,大賣場零售面臨嚴峻衰退,常州市場上大型超市相繼停業,如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永輝、樂天瑪特等,另一方面小型超市、社區零售店等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傳統超市和大賣場的市場份額正在被小業態專業店所蠶食
-
人人樂:突破家樂福和沃爾瑪的防線,登上電商的快車
這家南油老店是人人樂創始人何金明開的第一家超市,也可以說是人人樂超市帝國的發家地。21年歷史的老店突然關門,引得周邊不少老人唏噓不已,畢竟他們是看著人人樂從一家2600平的小超市如何戰勝家樂福、沃爾瑪,一步步擴散到全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