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至25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反種族主義大會,因美國、荷蘭、奧大利亞、德國、加拿大、義大利、波蘭和以色列宣布拒絕與會,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法國媒體認為,這種誰也不願意看到現象,將會對世界造成混亂和分裂。
與抵制這次大會的一些國家完全不同,法國外長貝爾納?庫什內明確表示,法國決定參加此次大會,但法國「不會容忍在大會上發生任何意外變調和挑釁行為」。他說:「如果伊朗總統內賈德再想發表難以接受的講話,或樂於進行種族主義或仇視猶太人的譴責,我們就立即離開會議大廳」。法國不希望將此次聯合國大會作為「跳板」,無休止地進行相互攻擊。
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抵制此次大會的理由是:大會宣言草案中暗含了指責以色和所謂禁止言論自由等「不可接受的內容」。荷蘭外交大臣馬克西姆?費爾哈享對一些伊斯蘭國家要求在宣言中添加「禁止煽動種族、宗教仇恨和侮辱宗教」等內容表示不滿。他擔心這次會議成為一些國家對西方世界橫加指責的舞臺。澳大利亞外長史蒂芬?史密斯也聲稱,「沒有足夠的信心相信,這次會議會不會再次淪為充滿指責和反猶言論的場所」。美國發言人也發表聲明表示,大會草案沒有全面體現美方關切,依然存在指責以色列等「令人不滿的措辭」。
2001年,聯合國反種族主義大會在南非德班召開。阿拉伯國家指責以色列在修建定居點等問題上奉行種族主義,試圖將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種族隔離」。美國和以色列代表因不滿會議「被伊斯蘭國家劫持」,「充滿仇恨與無理指責」,而退出大會。但會議最終還是形成了折中的《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刪除了一些對以色列的譴責,但仍特別提及以巴問題。
2008年底,以色列發動了對加沙地區大規模的空中打擊,並於2009年1月3日大舉展開地面進攻入侵加沙,在9天的戰事中造成3000多名巴勒斯坦人傷亡。美以擔心,由於以色列瘋狂用兵造成嚴重後果,將成為此次日內瓦會議譴責的主要對象。尤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伊朗總統內賈德的高調出席,並在日內瓦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更使以色列和有關國家高度神精緊張,它們極度擔心,與德班大會相比,此次會議對抗的火藥味會更濃,相互謾罵和攻擊的場面會更為激烈。
不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發言人科爾維爾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不少人對德班會議及其成果文件存在著嚴重誤解。《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中有關中東問題的內容是無可非議的。例如,宣言指出,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不應當被忘記,人們應當對反猶太主義以及其他相類似的種族仇恨予以打擊。宣言呼籲中東和平,人們很難對這一點產生爭議。宣言的確關注了巴勒斯坦人,但也關注了其他群體。因此,《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的文本是好的,大多數讀過《宣言》的人認為它是令人滿意的」。
看來,某些國家聯手抵制這次日內瓦反種族主義大會,除了對伊斯蘭世界帶有傳統的陳見外,更多是以政治劃線。某些國家在指責大會「禁止言論自由」的同時,實際上是在反對別人言論自由。也就是說,對別人指手劃腳慣了,自己卻是碰不得的。這麼做的結果必然會擴大世界的「政治裂痕」,對世界和平構成威脅。
當然,正如法國媒體所說,西方國家對待本次大會的態度也是不完全一樣的,許歐洲國家並沒有跟著跑,而是將以觀察員身份與會,因為在它們看來,在與種族主義作鬥爭這一點上,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人民網巴黎4月20日電)